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光弼是什么来历?安史之乱是如何被他平定的?

李光弼是什么来历?安史之乱是如何被他平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2106 更新时间:2023/12/14 11:29:35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可能已经学过一些历史知识,但是历史的深度和广度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课本范围。历史中有无数精彩的故事,等待我们去挖掘和发现。今天,我为大家搜集了关于李光弼是什么来历?安史之乱是如何被他平定的?的历史知识,赶快来看看吧。

一,出身将门

李光弼出身契丹贵族,其父是左羽林将军同正、朔方节度副使、蓟国公李楷洛。他幼年就品行优良,擅长骑射、爱读《汉书》。少年时就从军,为人刚毅,很有谋略。

李光弼从左卫郎做起,屡次升官,担任朔方都虞侯。天宝五年(746年),他在河西节度使王忠嗣帐下效力,担任兵马使兼赤水军使。王忠嗣欣赏李光弼的才能,对他十分优厚,认为他日后不在自己之下。李光弼逐渐出名,被人成为名将。天宝八年(749年),李光弼被封为朔方节度副使、蓟郡公,天宝十一年(752年)兼任单于副使都护。

二,抵抗叛军

天宝十四年(755年),安禄山谋反。叛军势如破竹,直逼潼关。唐玄宗听信边令诚的诬告,杀害驻守潼关的封常清、高仙芝。

唐玄宗派哥舒翰驻守潼关、抵御叛军,命郭子仪为卫尉卿、灵武郡太守、朔方节度使,在河西招兵,抵御叛军。唐玄宗问郭子仪谁可以主管河东,反击叛军。郭子仪推荐了李光弼,认为他可以担当大任。

天宝十五年(756年),唐玄宗任命李光弼为云中太守、摄御史大夫、河东节度副使,同时代理河东节度使。不久改任魏郡太守、河北道采访使。

叛将蔡希德攻陷常山郡,李光弼与郭子仪联合,攻克常山郡。叛将史思明救援常山,被二人击败。二人继续收复失地,屡败叛军,史思明惨败而逃,河北各地纷纷回归唐朝。正当李光弼准备偷袭范阳,一举击败叛军时,潼关守将哥舒翰被叛军击败,长安失陷。唐玄宗逃往蜀地,其子唐肃宗在灵武称帝,命李光弼前往觐见。

三,斩杀崔众

唐肃宗封李光弼为户部尚书、太原尹、北京留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命他掌管河东。当时河东节度使王承业懦弱无能,御史崔众主持河东军务。崔众多次侮辱王承业,李光弼为王承业不平。

李光弼到太原与崔众交接军务,崔众为人狂傲,仅对李光弼作了长揖,没有立即交接军务。李光弼大怒,将崔众捉拿入狱。

恰好唐肃宗派使者晋升崔众为御史中丞,使者问李光弼崔众在哪。李光弼回答:“崔众有罪,已经被逮捕入狱。”使者将圣旨拿给李光弼看,他说:“今天原本只杀御史,既然皇上封他为中丞,我就杀中丞。哪怕皇上封他为宰相,我也要杀宰相。”使者害怕,返回朝廷。次日李光弼将崔众处死。

四,太原大战

至德二年(757年),史思明率十余万大军攻打太原。李光弼手下不到万人,众将十分害怕,建议修高城墙抵挡叛军。李光弼说:“城墙周长四十里,叛军来了就修城,只会使百姓疲困。”

李光弼率领百姓在外城挖掘堑壕地道,修建堡垒,建造投石车。叛军攻城,李光弼投石砸叛军,修复堡垒,叛军死伤惨重。史思明久攻不下,退军北返,留蔡希德继续攻城。李光弼招募死士,出城反击,蔡希德大败而逃。唐肃宗听闻大喜,封李光弼为守司空、兵部尚书、中书门下平章事、魏国公。

五,邺城大战

乾元元年(758年),李光弼与郭子仪等九节度使讨伐安庆绪。因为郭子仪与李光弼都是功臣,难以互相同属,不设元帅,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使,监督九位节度使。

史思明率大军救援安庆绪,双方在邺城大战。由于唐军没有统帅,相互之间难以配合,加上鱼朝恩不懂军事,胡乱指挥,唐军被史思明击败。九节度使退兵,史思明趁机杀安庆绪,成为叛军首领。唐肃宗任命李光弼为太尉、中书令,接替郭子仪出任朔方节度使、兵马副元帅,统率关东唐军。

六,血战河阳

史思明乘胜南下,攻打汴州,滑汴节度使许叔冀畏惧投降,叛军于是进兵洛阳。李光弼对洛阳留守韦陟说:“叛军在邺城获胜,乘胜攻打洛阳。士气正盛,难以抵挡。洛阳守不住,你打算怎么办?”韦陟回答:“退守潼关,倚仗天险,阻挡叛军。”李光弼说:“胜败乃兵家常事,这不是上策。若退守潼关,放弃五百里之地,敌人只会更加嚣张。不如退守河阳,与泽路二城成掎角之势。进可攻,退可守,互相呼应,使叛军不敢西进。”韦陟同意。

判官韦损说:“洛阳是东都,将军为何不守?”李光弼回答:“若守洛阳,汜水、崿岭都须人守,你身为兵马判官,能守住吗?”于是李光弼与洛阳军民退守河阳。李光弼、李抱玉等在河阳与叛军血战,屡败叛军,擒安太清、周挚、杨希文等,史思明惨败而逃。唐肃宗大喜,封李光弼为临淮郡王。

七,邙山兵败

观军容使鱼朝恩屡次向唐肃宗上书说叛军易灭,唐肃宗屡次下诏催促李光弼收复洛阳。李光弼上书唐肃宗说:叛军势力仍在,只能待机而动,不能轻易出击。仆固怀恩嫉妒李光弼的功劳,依附鱼朝恩,说叛军易灭。

上元二年(761年),李光弼被逼无奈,率军进兵洛阳。双方在邙山大战,唐军惨败。唐将李抱玉弃河阳逃跑,李光弼退守闻喜。李光弼向朝廷请罪,朝廷赦免了他,封他为开府仪同三司、侍中、河南尹、行营节度使、太尉、河南、淮南、山南东道、荆南等副元帅,镇守临淮。

八,病逝徐州

史思明乘胜进攻宋州等地,李光弼前往徐州,防止叛军南下江南。江南发生叛乱,李光弼将之平定。广德元年(763年),吐蕃进犯长安,唐代宗放弃长安出逃。唐代宗命李光弼勤王,救援长安。李光弼因害怕唐代宗的亲信程元振、鱼朝恩进谗,不敢前往。

吐蕃退兵,唐代宗派人安抚李光弼,封他为太子太保、御史大夫、凉国公、渭北节度使。李光弼因为未能勤王,感觉对不起唐代宗,内心惭愧,次年抑郁而终。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评选出四猛将,有哪些人会入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中国历史

    历史内容除了大家在上学期间的历史书可以学到一些,但其实在历史的海洋中有许许多多的故事,等待大家来挖掘,今天小编就为大家整理了关于从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中评选出四猛将,有哪些人会入选?这一内容。受演义小说影响,很多人都认为程咬金只会三板斧,能把对手砍死或砍跑,老程能吹上好几天,如果三斧子被对手扛住,老程就

  • 历史告诉你,小人物一样可以青史留名,看看“叛徒”是怎么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大人物"可以创造历史,而“小人物”则可以影响历史。他们虽然没有秦皇汉武那么出名,但他们依旧依靠自己,改变了一件事、一个国家甚至整个世界。小人物也有大能量,改变历史的,也许就是因为他的一个小举动。今天为大家介绍几位因为“背叛”,而影响历史的“叛徒”。01大家都知道民族英雄岳飞,因为抵抗外敌而留名于青

  • 铭记历史:抗战老照片(38)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中国历史

    铭记历史:抗战老照片(38)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中,华夏大地涌现出无数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我们永远怀念他们,

  • 孔二小姐:一生放荡不羁特立独行,入殓被换女装,死后被葬于美国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中国历史

    在民国时期有这样一位名如其人的女子,她不是闭月羞花、沉鱼落雁,也没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姿态。相比于柔美的女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恰好点出了她的美态。宋美龄对于其长相性格夸赞道:“令俊天生豪放,女生男相,很像我。”这种美略带男子气概,她就是孔令伟,一位不一般的女子。孔令伟一生放浪形骸,于1994

  • 中国有一最神秘的王朝,存在了1500年之久,但世界都不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学过历史的大家都知道,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最早有记录的朝代就是夏商周。但是实际上在春秋战国出现之前就已经形成了很多的历史观念了。之所以现在的我们都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些很宝贵的历史观念却在后来的发展中全部被推翻了。简单解释一下,看一个列子。其实在有记载的夏商周之前是有一个朝代叫做虞朝的。中国有一最神秘

  • 慈禧秘史:清宫里的情与欲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慈禧太后是清朝历史上最有权势的女性,她在清宫里统治了近半个世纪,她的一言一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但是,除了政治上的野心和手段,慈禧太后的私生活也充满了传奇和秘密。她在清宫里经历了怎样的情与欲呢?慈禧太后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她年轻时就被选入宫中为咸丰皇帝的妃子之一。她虽然不是咸丰皇帝的最宠爱的妃子,但是

  • 旧上海最顶尖的女巨星,被称梅花五虎上将之一,首位“两栖明星”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很大一段时间都处于四分五裂状态,国家连年征战,因此历朝历代都会出现一些武力值超群的人物,像三国时期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等大将,被后世称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五虎上将,而在后世的很多朝代也出现了不少五虎上将这样的人物,但是今天笔者要跟大家介绍的却是民国时期出现的一

  • 诉说两千多年中华民族的传奇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长城是凝固的历史,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在中国的版图上,它们如一撇一捺,写成一个“人”字。大运河这一笔矫若惊龙,贯通黄河、长江等五大水系,串联起七大古都,连接陆上与海上丝绸之路,堪称中华文明的又一条“母亲河”。2014年6月,包括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运河的中国大运河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大

  • 电视剧里可都是骗人的,看了这些,你还想穿越回唐朝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唐朝以胖为美,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实,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自己能够穿越回唐朝,因为他们觉得一旦穿越回唐朝就不用再为减肥而烦恼了。更何况唐朝风气开放跟现代社会差别也不是特别大,如果回到唐朝,大家应该能够过得不错,这是很多人的自我想法,那么历史当中的唐朝是否跟大家所想象的一样呢?事实上并非如此,历史当中的唐朝

  • 1992年,16岁的溥仪打电话给胡适,猜猜我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中国历史

    1922年,紫禁城,16岁的溥仪想安电话,他的父亲醇亲王特来劝解,没想到,却被溥仪怼得哑口无言:“您府上不是早安上电话了吗?辫子剪得比我早,自己有汽车却不让我买。“自从溥仪的外国老师庄士敦来了后,从小长在深宫里的溥仪,像是打开了另一个新世界的大门。他对洋人的东西充满了好奇,总是闹着要些新奇玩意,这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