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政府有多腐朽?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你就知道了

清政府有多腐朽?看看曾国藩一个月的工资,你就知道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342 更新时间:2024/1/17 4:08:02

一个朝代的长治久盛,不仅与统治者的谋略治理有关,更有关整个朝代人民的民心所

掌权者英明清醒,官员守规廉洁,普通的千千万民众才能安居乐业,生活井然有序,才能在平淡生活中感觉到幸福。

清朝的腐朽,使得整个朝代像被黑暗笼罩,普通民众在来自上层的压迫之中苦不堪言,官场里例如曾国藩等清廉之人繁忙劳碌却是捉襟见肘。

清政府前期表面上的“强盛”,其实只是一种虚假的泡沫。在整个世界都在急剧变化并飞速发展时,清政府选择了逃避。

掌权者沉浸在自己创造的“理想国”中,把自己与外界割裂却还因为一时的安逸而沾沾自喜。

西方列强用先进武器“撬开”我国的大门,清政府的这场“美梦”才终于破碎。

闭关锁国带来的愚昧落后,让当时的清政府难以与列强抗衡,逐渐被控制掠夺。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让清政府背负了上亿两白银的债务。而当时清政府的国库并不足以支撑,于是受苦的便是国家的民众。

这些债务中的一部分被分到了普通人的税收中,每家每户要拿出白银,这对于本就困苦的人民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遭受民族的耻辱,日渐悲惨的生活,让民众简直看不到未来的希望,每天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普通民众因为清政府的无能而被重压到喘不过气时,清朝的皇室仍然奢靡度日。列强来袭时,慈禧太后与光绪帝仓皇出逃,签订条约后才返京。

虽然遭受侵略,但皇室依然过得“有滋有味”。她沿途如同出游一般,到各地观赏,一路很是惬意,仿佛沉重债务与她无关,仍旧极度奢靡。

不仅如此,在各地游玩时,当地的官员还要“孝敬”慈禧太后,送各种银两物品让她带回宫中。她身居高位,仍觉得很是风光。

一路她只管尽情享受,毫不在意她停留的这段时间所有的吃穿用度,是在用多少普通人的汗水堆积。

不仅如此,在慈禧太后的生日宴时,举办得极为奢华。

所有的人都费尽心思,花费大价钱来进行送礼物、布置宴会,极尽地讨好慈禧太后。甚至为了让慈禧太后开心,找寻能工巧匠为她定做了几百件衣服,放置在库房中。

这些奢靡的行为,让慈禧太后的一个生日宴会,几乎花掉了当时北洋军舰的全部军费。

相传慈禧太后的库房中有数千件衣服,有些只穿过一次就被永久闲置,有些根本连穿都没有穿过。虽然面临着内忧外患,但慈禧一直都是奢侈度日。

百姓们生活所迫闹饥荒,清朝贵族仍然大鱼大肉,享受美食盛宴。每次举办宴会,准备的食材多种多样,也有很多都被浪费。

他们住在豪华宫殿中,外面穷人的哀嚎与乞求,对他们来说像是来自另一个世界。

在清朝后期,为了缩减国库的开支,实行了“低薪制”。各个官员所发到手的俸禄都被缩减,甚至像曾国藩这种身居国家高位的栋梁之才,当时的月薪获得的白银换算到现在的货币价值,也不足三千元。

国库中的钱财大多来自于税收,但低薪制实行,能证明国家对于人民的税收变少了吗?答案是没有,与此相反,当时的清政府对于人民的税收更逐渐比往日还要高。

人民被压迫苦不堪言,全家用血汗钱去缴纳税款,但国库的钱财甚至不够保持官员的俸禄。这很能反映出当时的清政府掌权者已经慢慢开始腐朽。

人民所缴纳的税款,在不知不觉中流入了这些相关掌权者的腰包。

而国库的消费也是巨大,皇室贵族的日开支丝毫不缩减,整日的奢靡作派养成的风气不正,也愈发导致了一些官员的腐朽。

大臣们的俸禄除了要满足自己家庭的日常开支以外,往往还需要打点关系、外地食宿等等,但是清朝发给大臣的俸禄往往都很难维持生活。

曾国藩为官期间,立志要做一个清正廉洁的好官,不受钱财的诱惑,但他的俸禄甚至都不能担负起他回家的路费。

后来他的官阶逐渐升高,所负责的地区和部门更多,但这对曾国藩来说其实又是多了一大笔开支。

他坚守着自己的底线,甚至会苛责梦中想寻求钱财的自己。他只能通过借钱的方式凑够路费回一次家。因为为官廉洁,因此他在京城的欠款就有一千多两白银,这对他来说无疑是笔巨额债务。

曾国藩心系国家和人民,他本该没有后顾之忧地为国家的发展出谋划策,却经常在这些小事上费心烦恼。

尤其是他看到人民处于水深火热,自己也更感到心力憔悴。他致力于救助民众,却总是无可奈

虽然历朝历代都有清官与贪官的存在,但在这种大背景下,清朝官员的腐朽现象越来越多。

这些贪腐的官员,有些是单纯被利益蒙蔽双眼,想方设法地获取钱财,想要拥有奢靡富贵的生活。

而有些官员是实在走投无路,只能用一些收取钱财的方式来维持生活下去。

在整个国家面临外部入侵的危难之时,皇室贵族的奢靡处事与贫穷民众的痛苦经历形成着鲜明对比,很多官员都目睹着这一切却也是深感无奈。

腐朽逐渐蔓延,渗入这些左右摇摆的官员的内心之中,疯狂地生长。

一个国家的兴盛成败,绝不是看君主个人的光鲜,绝不是看皇室贵族的轻松愉悦、排场是否盛大。让腐朽之风如此野蛮生长,该是这些高高在上的掌权者的悲哀。

若是让官员大臣灰心失意,甚至所发俸禄都不能保证他们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开支,如此寸步难行,又何谈让他们为国家的建设富强贡献力量。

若不能保证民众安居乐业,反而让其日日处在困苦中无法逃离,他们的脑海中又怎会对这个国家的未来怀抱信心。

奢靡的生活状态往往是使人的精神麻醉,沉沦其中难以自拔。对于曾国藩来说,虽然生活拮据,但他却在心灵上富足轻松。

曾国藩一生为民考虑,为国家尽心尽力,于他而言,才是悟出了人生真正的价值。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她是邓颖超的秘书,出身名门,丈夫是元帅,儿子是少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中国历史

    1949年10月1日,这是中国历史上无比重要的一天,宋庆龄受邀前往天安门城楼观摩这场伟大庆典。当时宋庆龄的身体状况并不好,为了不让她错过这一历史时刻,周恩来说:“就让‘阿曾’照顾宋庆龄女士吧。”周恩来口中的“阿曾”其实是指曾宪植,抗日战争时期曾是邓颖超的秘书,从事妇女统战工作。虽说毛主席与曾宪植见面

  • 无数东西方历史事件,都在同一时间线上,世界历史就是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崛起,进而和地中海的另一个霸主国迦太基争雄不断,他们持续进行了三次布匿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和秦赵的长平之战时间重合。第二次布匿战争和秦末的楚汉战争时间重合,最最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决定性战役“扎马战役”和楚汉之争决定性战役“垓下之战”同时发生与公元前202年。一个在10月一个在12月。

  • “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迷雾与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二十年以前,历史博物馆薛理勇先生发表《揭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流传之谜》一文,称那一牌示“纯系误传”,结果引起轩然大波。其后,英国毕可思、美国华志建、日本石川祯浩等学者,都写过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章,上海学者所写关于这一问题的文章更多。我以为,从历史研究的角度看,这个问题是比较清楚的。陈丹燕的贡献是,她

  • 巨富盛宣怀算计如狼,有多狠?骗惨张謇,整垮徐润,猎杀胡雪岩!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历史

    如果用红与黑两种基调来描绘晚清最显赫的红顶官商盛宣怀,红该占几分,黑又该占几分?这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黑哥愿意用五五分,一半红一半黑,一半好一半坏来描绘盛宣怀。盛宣怀的红,在于他能在千难万险的动荡乱世,干出大事,成就大业,这是需要大智慧,更需要相当的坚韧与担当的,但在干大事的同时,盛宣怀总让

  • 历史上有哪些小事产生了蝴蝶效应?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一个错别字决定了中华民国真正的领导者1930年4月,阎锡山与冯玉祥结成反蒋同盟,发动了讨伐蒋介石的中原大战。这次中原大战,大家都知道结果的,蒋介石获胜,直接导致阎锡山、冯玉祥二人下野。(起初阎锡山、冯玉祥二人大占优势,若是这反蒋联盟战胜了,恐怕下野的就是蒋了,执政的就是阎冯二人)而导致这场战争失败的

  • 刘邦废太子时张良保住刘盈太子之位 张良和吕雉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刘邦废太子时张良保住刘盈太子之位张良和吕雉是什么关系。张良与吕后的关系,是大臣与皇后的关系。刘盈当皇帝时,是大臣与皇太后的关系。张良救过刘盈,吕太后给了他大量的封赏。

  • 和琳如果没有死的话 嘉庆会不会对和珅进行清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和琳如果没有死的话嘉庆会不会对和珅进行清算。公元1799年,也就是嘉庆皇帝登基的第4年,太上皇乾隆突然去世。乾隆的去世意味着和珅失去了靠山,没过几天,嘉庆皇帝开始清洗

  • 于琮:唐朝外戚、宰相,因不屈而被黄巢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中国历史

    虽然我们在上学期间学习历史,但其实历史的领域非常广阔,除了课本上的知识外,还有许多有趣的历史故事等待我们去发掘。今天我为大家整理的是关于于琮:唐朝外戚、宰相,因不屈而被黄巢所杀这一历史内容的详细介绍。于琮出身于河南于氏,以门荫入仕,进士及第,被授为驸马都尉,尚宣宗之女广德公主,官至兵部侍郎、判户部。

  • 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查抄家产 刘禅知道后为何勃然大怒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其实历史除了课本上的一些重要人物和事件,还有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小知识是鲜为人知,所以接下来小编就为广大喜爱历史的小伙伴们讲讲关于诸葛亮死后刘禅下令查抄家产刘禅知道后为何勃然大怒。“扶不起的阿斗”,“此时乐,不思蜀”,这些话都是世人用来嘲讽刘禅昏庸的笑话。连刘备在去世之前,都对这个亲儿子的治国能

  • 萧遘:唐朝晚期宰相,朱玫之乱被平定后被诬陷赐死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国家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唯一一个历史上未曾中断过的国家。在悠久历史和文化中,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这些都是宝贵文化遗产。今天,想要为您讲述的是萧遘:唐朝晚期宰相,朱玫之乱被平定后被诬陷赐死的相关内容。萧遘出身兰陵萧氏齐梁房。唐宣宗咸通五年(86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