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苦战60天后,士兵竟发现“城门”是敞开的,君士坦丁堡是如何陷落

苦战60天后,士兵竟发现“城门”是敞开的,君士坦丁堡是如何陷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368 更新时间:2023/12/10 17:31:06

“为什么明朝那么保守,没有将科技的火苗烧起来?以至于近代中国水深火热、险象环生,如果……”

有人指着历史激扬字。但如果历史倒回那一刻,换作你,抉择未必会更英明!对历史,我们只能仰望,只能敬畏。

正如茨威格说,

人类的历史和人的一生是一样的,一失足成千古恨,一个小时的耽搁,就能造成千年难赎的损失。

千年古城、史上坚城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就像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颗璀璨星星滑落。如果洞悉君士坦丁堡的最后“陷落“,或许我们就能明白“伟大”有时候就是一个不经意的巧合。

公元395

年,一统的罗马帝国一分为二,东罗马帝国以君士坦丁堡为首都,西罗马帝国则以罗马为都。东罗马帝国也称拜占庭帝国,原因是它建立在古希腊移民建造的拜占庭旧址上。

东罗马人信奉东正教,而西罗马人则以希腊正教为信仰。东派教会和西派教会一直心存芥蒂,矛盾不断。只有当外敌入侵时,两派才会稍有收敛地一致对外。

口是心非的穆罕默德

一个成功者往往都有一些偏执狂的影子,他们拥有多重人格,就像乔布斯,就像科比·布莱恩特,就像穆罕默德二世......

1451年,穆罕默德得到父亲去世的消息。他不通知任人,只身狂奔到120里以外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后才将噩耗透露给亲信。

为了顺利承袭位,他将自己的弟弟淹死在浴缸中,然后又害死了替他行凶的手下。扫除一切障碍,穆罕默德顺利继位。

穆罕默德是一个野心勃勃、才华横溢的政治家,他通晓拉丁文,虔诚却也残忍。这位土耳其苏丹的上位引发了拜占庭人的惊恐。

作为一代英主,穆罕默德渴望建立自己的功勋,他要超越父亲穆拉德二世,甩开祖父巴耶塞特一世。

拜占庭,一个熠熠生辉的千年王朝,它像钉子一样矗立在奥斯曼帝国的腹地,拔除它则成了穆罕默德建立不世功勋的必啃骨头。

曾经的拜占庭帝国,东至亚洲沙漠地带,西到阿尔卑斯山,横跨三个大洲。如今,拜占庭早已没有了往日的荣耀,只剩下君士坦丁堡孤零零地镶嵌在奥斯曼帝国的版图上。一座城,就像孤岛横亘在欧洲大陆。

默罕默德必须攻陷君士坦丁堡,它是横亘在人生路上的一道障碍。而作为欧洲世界几千年的古老圣地,整个基督教世界都会携手一同保卫君士坦丁堡。这是一场殊死较量!

与此同时,穆罕默德四处宣扬和平,声称不会轻易发动战争。他对邻国使团说尽好话,一本正经地发誓说:

“他将忠于和拜占庭帝国签订的全部条约。”

几乎同一时期,他背叛诺言并和匈牙利人签订双方中立协议。目的只为日后攻打拜占庭做准备。

条约对于强者,仅仅只是一张废纸而已。

实际上,穆罕默德所谓的“和平”谎言,只是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而已。

直到1452年8月,穆罕默德文武百官宣布了攻打拜占庭的计划。1453年,一支来自奥斯曼帝国的军队犹如潮水一般涌向拜占庭外的大平原。

至此,默罕默德的真面目展露无遗。战争一触即发!

鏖战君士坦丁堡

屹立千年的拜占庭辉煌而夺目,它真的即将沦为穆罕默德的攻伐炮灰吗?

如果说拜占庭帝国留下了什么值得骄傲的遗产,那么城墙当属其中之一。拜占庭城是一座宏伟的壁垒式城墙,也就是狄奥多西城墙。

城墙用方块的大石头一再加固,每一代帝王继位后都会加固墙垣,就像无人能够撼动一般。它因此也就成了无法攻克的标志。城墙挺立千年,足见其攻克难度之大。

穆罕默德了解它,没有人比他更知道它的威力。然而,这恰是这位英雄君主热血沸腾的地方。

穆罕默德陷入了攻城难题,按照如今的火炮,根本不可能撼动狄奥多西城墙。换言之,要想攻陷城墙,就需要更具有威力的武器。

新的发明动机由此而生,为了攻陷拜占庭这颗最后遗珠,穆罕默德找来了世界上最具有创造力和经验最丰富的发明家乌尔巴斯。

穆罕默德给了乌尔巴斯巨额资金支持,工人、钱财想要多少给多少。在雄厚力量的支持下,红通通的铁水浇注出了令人闻风丧胆的大炮。

为了将大炮移送到战场上,全民、全军被动员,骑兵作为先遣巡逻开路,以防有人途中偷袭,其后是几千名土方工,他们挖土、运土,将高低起伏的路面修理平整。

经过2个多月的艰辛大炮得以被运到战场。如此,二十多架“庞然大物”将血盆大口一齐朝向了拜占庭城的城墙。

在一阵阵轰隆隆的巨响中,拜占庭的坚固城墙一再坚挺,但最后难耐火炮的无限攻击。一天六七次的攻击,致使这座石头壁垒的城墙千疮百孔。

躲在城墙后的8000人惊慌失措,他们面对的不仅是异于寻常的火力,还有15万奥斯曼帝国士兵。

8000人对峙15万人,而且拜占庭城还是孤城,这样的战争局面,似乎只有死路一条。

然而就在此时,令拜占庭人喜极而泣的是,三艘大舰护送四艘小舰和百名士兵朝着城墙而来。虽然救援力量微不足道,但是却让被围困的拜占庭人看到了希望。

穆罕默德见此情景,下令让士兵截下来船,但一切归于徒劳。穆罕默德告诉自己的海军将军:

“如果海战失利,那就不要活着回来”。

援船被奥斯曼帝国的士兵紧紧咬住,希望即将化为泡影时,不料一阵风让来援船舰摆脱了困境。

与此同时,穆罕默德心生了一个更为“狂妄”的想法。当援船顺利进入港湾后,穆罕默德意识到只有进入金海湾才能彻底孤立君士坦丁堡,但是一庞大的舰队如何进入这一内部狭小海湾呢?

穆罕默德想了一个绝妙办法,他让舰队越过岬角,从寸步难行的外海进入内港。换言之,也就是将几百艘战舰从山峦起伏的岬角上运过去。

船舰作为海上交通工具,史无前例地在陆地上“奔跑”,众人皆为这一壮举而诧异。这样的计划,显然拜占庭人和热那亚人都不会想到。

穆罕默德让人找来圆木,木匠们将圆木制成滑板,再将船从海面推上来。就这样,一艘艘船被运过高山,穿过山丘草地,从外海进入到了内港。

人世间所有的伟大行动都是默默无闻完成的,而人世间所有具有智慧的人总是能够把握机会,取得成功。

就这样,拜占庭人惊奇地发现穆罕默德的士兵居然出现在自己身后,这一场战争没有开始,但却已经结束。

拜占庭城,就像一个病危的老人,不断虚弱下去。

鏖战60天的“乌龙”

欧洲援助,杯水车薪,但却给了拜占庭人信心,他们依然怀抱着欧洲没有忘记他们的痴心妄想。

为了和外界取得联系,拜占庭由12

人组成了小分队在茫茫夜色中偷渡到外海,他们以为欧洲的援助就在外海,只是被穆罕默德阻断了来路。令12位英雄和拜占庭人失望的是欧洲早就放弃了他们。

经过6个月的战斗,拜占庭城墙已经损毁严重,但城里的人凭借顽强意志缝缝补补,一再击退进攻。

到底是放弃还是继续攻打?这是一个值得思量的问题。

1453年的4月29日,整个部队的15万人开始发动进攻,穆罕默德骑着马奔驰在军队、士兵之间,他鼓舞士兵的方式很特别,他说:

“部队在攻陷城墙后的3天,可以任意掠夺城内的一切,包括家具、首饰、金银、成人、小孩等一切。穆罕默德将放弃这一切,只要能够攻下东罗马帝国的最后一块壁垒。“

士兵们听到消息深受鼓舞。战鼓声、铜锣声、军号声连成一片。最后的战争,就此来开帷幕。与此同时,拜占庭城内的人们也集结起来,人们相互打气、鼓舞,做尼撒。

次日凌晨,穆罕默德发令攻打拜占庭城。他的思路是,先组建一批敢死队去消耗对方的体力和锐气。敢死队将生命毫不吝啬地献了出去,以此让对方疲惫、倦怠。这正是穆罕默德所需要的。

两个小时的激战后,天色渐亮,第二梯队又发动了进攻,城墙上的士兵不得不奔走并补上城墙缺口。

穆罕默德派上了自己的王牌部队,那是一支12000人组成的近卫军,他们是出色的土耳其士兵。历史性的一刻就此到来。

当所有人都在戮力杀敌、保卫家园,或者为荣誉战斗时,几个土耳其士兵成了历史的“搅局者”,他们冲上了被炮火攻破的外城墙,尚且不敢进入内城墙,他们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闯。

就在此时,荒诞一幕到来,他们发现在内城墙上有一个小门敞开着,在其他城门紧闭的时候,这扇小门作为唯一通道,因为没有战略意义,所以在那晚被人们忘记。

历史似乎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一面是坚不可摧的城墙,另一面是敞开的城墙小门。

土耳其士兵开始以为是敌人的诱惑计策,按理说这样一个关口应该有尸体、打斗痕迹,但是那里什么也没有,它平静而美好,就像星期六的下午一样。就这样,几个土耳其士兵躲过了城墙上人们的眼睛,没有动一刀一枪地冲进城内。

更具戏剧性的是,当拜占庭士兵无意间发现自己身后出现了敌人时,他们竟然情不自禁地大喊:

“我们被攻破了!”

这样不确切的话语在战场上简直抵得上任何枪炮。

土耳其人也呐喊道:

“攻破了,攻破了…”

至此,拜占庭人的战斗意志就此被瓦解了!

那扇小门,叫作“凯尔卡门”,它是罗马帝国覆亡的标志,也是欧洲走出黑暗中世纪的象征,东罗马帝国和它的光荣一同在历史的长河中偃旗息鼓。

穆罕默德就此建立了不世功勋,他也被历史深深记住。

结语:

凯尔卡门,穆罕默德在1453年的5月30

日这天创造了人类历史。历史,有时候就像一次意外,一点芝麻大的事情,都会决定着世界的发展和走向。

随着东罗马帝国最后的“遗珠”被剜除,整个欧洲为之一惊。一场无法逃避的劫数,从他们遗忘的“凯尔卡门”闯了进来。

书写历史的永远是历史,在历史面前不要妄图批判、指责,我们能做的唯有仰望,唯有敬畏。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个不变真理:

“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雍正即位,允禟为何非死不可,深究原因让人心寒 2023-03-14 06:36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帝王家就是很无情的,生在帝王家可以享受别人没办法享受到的富贵荣华,可是也不能感受到平常人家的亲情温情,生在帝王家一生都不能躲开政治这一个话题。不论是皇子还是公主,都无法与政治完全隔绝,古代的社会的统治者一直采用的就是家国天下的治理模式。康熙年间发生的九个皇子争夺皇位的事件,这也是历史上争夺皇位最

  • 因妃子来了例假,汉景帝误打误撞留下了东汉皇族的血脉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我们在看一些宫斗剧的时候,会发现,宫中的女人为了争宠,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有的为了保住或巩固自己的地位,不惜把自己的亲姐妹或侍女去拉进皇帝的后宫中,即使不宠幸自己,宠幸她们也行,毕竟是自己的亲人,也无所谓,今天要为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历史故事,因为一名妃子来了例假,使得后来出现了一个厉害的王朝。时间来

  • 原本是中国一个省,后来被迫分离,如今地广人稀,女多男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中国历史

    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占地面积很广阔的国家,而且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的母系社会,不愧是一个世界大国。不过,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中国也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在清朝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达到了1310万平方公里,如今却只有960万平方公里。这其中的损失就是因为近代那一场场的战争,签了一份份丧权辱国的条约,从而使得这

  • 雍正一晚宠幸丽嫔多次,一夜云雨后为何不再翻牌子?其实原因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中国历史

    想必大家都看过甄嬛传,这部宫斗戏上映后火爆大江南北,一提及宫斗戏大家脑海中浮现的是什么呢?甄嬛传剧中各种各样夫人心机手段吸引大家,每次的后宫出什么事,皇后都会出来为其他妃子求情,看似好心,其实包藏祸心,在雍正的怒火之上再浇油。这部剧中有一位姿色不差命运凄惨的丽嫔妃,但是从那之后就在没有翻她的牌子,因

  • 济南解放前,王耀武做了两件事,为自己留下了后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济南解放前,王耀武做了两件事,为自己留下了后路新中国成立后,有一次,当被问及在众多的国民党黄埔系高级将领中,哪几位指挥才能比较出色时,粟大将脱口而出:“就是杜聿明和王耀武。"接着又评点这两位老对手:“杜聿明只能打胜仗,不能打败仗;只能在有利条件下打仗,不能在不利条件下打仗。"“那么,王耀武呢?”“王

  • 还原真实的历史谋略《历史的棋局 》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中国历史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善弈者谋势,不善弈者谋子”“因伐而失,因弃而获”“胜败无定,亏成相转”书中讲述了许多我们未曾知道的历史视角。了解到一些刻板印象中的历史伟大人物所决定的一件小事,足以掌握一个国家的命运。夫差为什么会放过勾践?难道是因为西施——非也非也吴王夫差并不是因为美女放过越国勾践的性命,其实吴

  • 雍正皇帝上台之后,为何没有释放囚禁了13年的大哥?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皇权争斗,骨肉相残,不管是兄弟还是父子,反目成仇,最是在正常不过的了,所以人们都说无情最是帝王家。雍正也不例外,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进行权利斗争也是正常不过的了,由于康熙在位六十多年,到雍正继位当皇帝时,他的很多兄弟已经超过二十岁了,更直接的说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势力和亲信。对

  • 黄花闺女不香吗?曹操为什么总爱抢人家的媳妇?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中国历史

    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似乎都记载了同一个现象:曹操爱抢人家的媳妇做夫人!依曹操的权势和地位,他无论娶多么年轻漂亮的少女都能办到,但为什么会偏偏喜欢那些寡妇或者有夫之妇呢?这其实源自他少年时期就生就的怪癖,或者可以称为变态心理疾病!曹操究竟抢了人家几个媳妇?在曹操的一生当中,他先后通过威逼利诱、强抢豪夺

  • 古代皇帝大赦天下时,是所有的犯人都会被释放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中国历史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时期,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和社会地位,正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皇帝可以掌控一个王国中的所有人和物,甚至可以掌控他人的生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当国家发生大事,亦或者皇帝有什么喜事的发生之时,他便开始大赦天下,而很多囚犯都会因此而被释放。那么问题来了,在

  • 为了让皇帝喝上“放心奶”,皇帝奶娘要谨遵这个规矩,毫无人性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历史

    可能大家都知道在古代的一些豪门大院里面其实都有奶妈的,而在古代的皇宫中被称为乳母,每个皇子都有一个乳母,但是在皇宫中的乳母规矩却非常的严格。在皇宫中乳母要经过层层选拔,严格筛选,不仅要保持身体健康,更是要谨遵宫中对她们制定的各种规矩,而为了让皇帝喝上“放心奶”真的是毫无人性。就拿溥仪的乳母来说,深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