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951年,我国沈阳军区逮捕了一位在役高官,原来是他出卖了杨靖宇

1951年,我国沈阳军区逮捕了一位在役高官,原来是他出卖了杨靖宇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2422 更新时间:2024/1/19 13:25:40

1951年,在我国军政机关的联手下,国民党埋伏在大陆的敌特纷纷落网,其中一个敌特语出惊人,他说,杀害杨靖宇的人,就在你们共产党现在的高层中当大官!

一石激起千层浪!

先不说他的消息是否准确,是不是在混淆视听以扩大自己的功劳,减少作为敌特的罪责,单是他话语中的信息量,就已经十分惊人,因为不但涉及牺牲于十几年前的我军高级将领,烈士杨靖宇将军,而且还涉及现任的高层党员。

为了谨慎起见,审讯人员没有直接让他说出自己的情报,而是把他安排到一个隐秘的审讯室,并且请到上级领导一起参与审讯旁听。

在机密审讯室内,那个敌特说出了一个名字,上级领导一听,就知道坏事了,这个敌特说的有可能是真事,因为如果是那个人的话,还真有可能!

那么,在1951年夏的夏天,在这间审讯室中,那个敌特说的消息是真是假?他说的那个现任领导人又是谁?而杨靖宇被杀的真相是否存在隐情?那个杀害杨靖宇的人,后来受到惩罚了吗?

伪满洲的噩梦

1951年,全国性的镇反运动,在我国多部委军政机关的联合下,顺利完成。

国民党布置在大陆的秘密窝点,悉数被拔除。

其中,在最后一处窝点敌特沈阳站,我军政工人员抓住了一个名叫刘其昌的特务。

在被抓获之后,刘其昌被政工干部们宣传的“坦白从宽,抗拒从严”的政策打动了,他供述了许多罪状,其中一条比较重要,他说:“长官,我掌握一个大秘密,如果说出来,能饶我一命吗?”

政工人员闻言不为所动,见状,刘其昌不死心地说,“杨靖宇是你们共产党的大英雄,我知道害死他的人是谁,而且这个人现在还在你们解放军里当大官!”

这番话,让政工人员无不动容,因为那可是杨靖宇啊!

杨靖宇将军在东北三省沦陷后,坚持领导东北抗日民主联军抵抗日寇,一直坚持了近十年时间,最后在1940年弹尽粮绝,英勇牺牲,他的牺牲,不仅令我党上下悲痛惋惜,而且使他的敌人,日本关东军也为之动容。

不为别的,只因杨靖宇将军实在太强大,是日本关东军长期的噩梦。

这件事情,还得从13年前说起。

1938年夏天,杨靖宇和政委魏拯民正准备率领部队打开新的抗日局面,但突然遭遇了第一军参谋长安光勋的背叛。

作为我军悬于长城之外,深陷敌占区的一支孤军,东北抗联的处境,比我们从书本当中了解到的,还有危险、艰苦得多。

当时,东北抗联中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忠于信仰,坚持作战的,因为条件、环境实在太艰苦了,所以叛徒也是存在的,这位东北抗联第一路军的参谋长安光勋,就是那种不坚定的革命者。

被捕之后,面对敌人的拷问,原本就对抗日前景感到无望的安光勋,随即叛变,日军轻易就从他口中得到了关于抗联我军的大量情报,包括部队的编制问题,各个部队的主要领导人,以及我们的武器装备水平。

其中最重要的,也是对我军而言最致命的情报,就是我军的根据地的布防情况,兵员数量,还有秘密集结点,这些情报对我军而言,是保卫根据地,进行游击战争,争取与敌人进行长期周旋的重要秘密,却如此轻易就被叛徒出卖了。

关东军日寇根据安光勋供述的这些情报,对我军在桓、宽地区的根据地和秘密集结地,进行了彻底的破坏,不仅如此,大批伤病员被杀害,部队不得不转战林海雪原,在大雪山中与敌周旋。

东北的抗日形势彻底恶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敌军多次攻击我军驻地,在掌握了充分情报的敌军的面前,我军毫无秘密可言,一军一师大部战死或被俘。

6月28日,一师师长程斌带最后三十本溪方向退却,途中受到叛徒的劝降。

战后资料

最开始,程斌是积极反抗的,他对日寇派出的叛徒破口大骂,但在被敌军重兵包围后,他最终投敌了。

抗联“战神”悲壮牺牲

杨靖宇的牺牲,是英勇的,但也是悲壮的,因为,他不是在与敌人的正面交锋中激战而死,而是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生生抵抗到只剩自己一人,然后在饥饿和寒中,孤军奋战而死。

1938年7月,杨靖宇和魏拯民召开老岭会议,结果刚刚结束会议,他就听自己的警卫员说,一路军一师的师长程斌,叛变通敌,成了日本人的走狗!

魏拯民烈士

来不及感叹痛失一员大将的杨靖宇将军,马上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和部队又要陷入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了。

因为他和一师长程斌关系极好,程斌不仅是杨靖宇亲手提拔到师长位置的指战员,而且深得杨靖宇信任,杨靖宇的许多作战经验和战场心得,都毫无保留地教给了程斌。

所以说,程斌对他非了解,他就像是自己的学生一样。

而现在,程斌要来“噬师”了!

杨靖宇感觉非常痛苦,因为他原本正在计划下一盘大棋,将全局演活,一举打开东北抗日的局面,到那个时候,部队才能在战斗中一点一点壮大,而部队在东北的处境也能够有所好转。

杨靖宇深知,一个巨大的包围圈正向着他和他的部队包围过来。

果然,就在当年8月份,日伪军的鹰犬程斌,与日军的伪军部队一起,进犯我军的老岭山区,意欲聚歼我军。

杨靖宇和魏拯民随即命令部队,分散突围,他和魏拯民率领警卫旅四百余人,离开老岭根据地,向北方的山林地带机动突围。

这场老岭突围战从此刻打响,而且一直持续了近一年时间,在这一年时间里,杨靖宇再次向日伪军和叛党分子展示了自己抗联“战神”的能力。

突围行动持续近一年,杨靖宇带领部队一连突破了辑安、临江、通化等乡镇伪军设置的数十道封锁线,不但自身损耗极少,反而有时候一天就能反击击毙几百个敌人,一年下来,敌人的消耗数量达到了近千名。

一万多人追着四百人跑,一连十几天连个都没摸到,反而多了近百条亡魂,这样的部队怎么能不令人闻风丧胆?

在这样的“战果”面前,日伪军个个对杨靖宇畏如蛇蝎,一听说要进山剿灭杨靖宇,一个个地都称病请假,要么干脆直接当逃兵,也不愿意进山。

最后,各个日伪军部队的长官只得安慰士兵,说杨靖宇是人又不是神,他只有四百个人,而我们有一万多人,而且这眼看着大雪封山,他们缺弹少药还没有补给,迟早被我们耗死。

士兵们这才勉强同意进山。

没错,日伪军头子所说的没有补给,正是杨靖宇部队面临的最大困难。

东北的夏天很短暂,冬天来得早,一到九、十月份,就已经进入了东北三省的冬期,山区的温度会更低,而风雪也会更大,在这样的境况下与敌周旋,杨靖宇面临的困境可想而知。

12月初,杨靖宇率部进入桦甸、濛江。

在这里,杨靖宇和友军部队共同战斗七个月,又创造了大量战绩,但同时也让关东军对他恨之入骨。

1939年7月,10万日伪军被调至南满,关东军司令梅津美治郎下了死命令:彻底铲除杨靖宇!

一场大扫荡开始了,日伪军过境之处,饿殍满地,尸骨累累,惨绝人寰。

而杨靖宇则带领部队,一边打游击一边与敌周旋,支撑到了1940年。

日本陆军大将梅津美治郎

1月末,杨靖宇部在马屁股山与日军一个整编联队遭遇,激战中我军伤亡巨大,战后,他于大部队走散,跟他在一起的只有警卫排六十余人了。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里,他身边的战士们要么接连牺牲,要么就在饥饿和痛苦的折磨下投了敌。

18日晨,杨靖宇部队里的朱范、聂东华两位战士,试图靠近一处村庄,为杨靖宇寻找给养,但是被汉奸发现,壮烈牺牲,至此,只剩杨靖宇将军孤军奋战。

杨靖宇只剩一人,日寇一支部队对他进行了合围,接连的射击之下,杨靖宇身中多发子弹,但他仍然强忍巨痛,对敌人进行还击,直到打空了手枪的子弹,终于是弹尽粮绝了。

两发子弹接连击中了杨靖宇将军的胸膛,一代抗日英豪悲壮牺牲!

一个意外,叛徒伏首

杨靖宇生前,是让敌人惧怕的抗日“战神”,就连死后,也让日本人十分敬畏,因为日本自古以来都是个苦逼的国家,在这种苦逼的岛国上成长起来的士兵,客观来说,的确是很坚强的战争机器。

正是因为自己很强,所以日本人向来轻视“东亚病夫”,能让日本人认可的中国人不多,但杨靖宇是其中一个。

杨靖宇牺牲后,日本人才敢靠近杨靖宇的尸体。

据当年的战地记者后来回忆,带队的日本军官西谷,确认自己杀死杨靖宇之后,并没有如释重负的兴奋,反而是茫然的“无所适从”。

不难看出,杨靖宇将军持续近十年的顽强抵抗,大小几百次的战斗胜利,给日本关东军造成了巨大的心理阴影,他就像是扎在敌人心脏附近的一团阴云,直到人死之后,都还在震慑着这些日本人。

随后,日军弄来了一辆军用大车,将杨靖宇将军的遗体拉回城镇。

日军少将,警备司令岸谷隆一郎让程斌等汉奸对杨靖宇进行“验明正身”,经过多次反复的连续确认,这位日军少将终于确认,自己确实杀死了杨靖宇。

岸谷隆一郎

随后,杨靖宇将军的遗体被日军破坏,其遗首被残忍割掉,送往伪“满洲国”的首都新京。

不仅如此,他们还解剖了杨靖宇的尸体,想看一下,杨靖宇究竟靠什么,能够在大雪山中支撑这么多天,跟他们周旋游击。

结果是令人震惊的,杨靖宇将军的胃里,只有无法消化的草根和棉絮、皮带等杂物。

日本记者拍下的杨靖宇将军的最后时刻

这个结果,震惊了所有的日本人,一时间,无论是敌人、汉奸、还是中立记者,都沉默了。

日本战地记者后来回忆说,“岸谷(隆一郎)将军……默然无语,一天之内,便看到苍老了许多。”

杨靖宇基虽然牺牲了,但他的精神一直活在抗联战士们的心中,在他牺牲后,抗联战士们依然坚持抗战,一直坚持到打通与关内的联系,坚持到抗战的胜利,打赢了解放战争,直到胜利建国。

而建国后,那些导致杨靖宇将军牺牲的罪魁祸首,也一个个接连伏法。

作为导致杨靖宇牺牲的直接罪人,程斌也没有好下场,他靠出卖杨靖宇而投敌,但在日本人那里,最瞧不起的就是这种没有骨气的人,杨靖宇牺牲后,作为最大“功臣”的他,什么也没得到,反而被日本人打发去山西对付八路军。

叛徒的合照

1945年,日本战败,中国抗战胜利,程斌隐瞒过往,投靠了国民党,反而被委以重任,担任国军某师的少将副师长,派回他的老家东北,对抗解放军。

后来,东北被林彪的部队解放,程斌又投机到傅作义的部队,担任高级参谋。

解放北平的战争结束后,他随着傅作义和平起义,成了起义军官,参加了解放军,再度被派回自己的老家东北,到沈阳参加工作。

然而,历史的车轮,程斌终究躲不过,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当年在日本人手下时候的警卫员刘其昌,会成为国军的特务,更想不到刘其昌会在被我党抓起来之后,把他这条大鱼给咬出来。

虽然当时的审讯人员不相信他说的话,但是刘其昌因为是程斌曾经的警卫员,与他朝夕相处,并全程参与、目睹了杨靖宇的被杀,他诉说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全都能跟我党掌握的线索对得上。

最关键的,在我党的地方机关,高层领导同志中,确实有程斌这么一号人物存在!

1951年的夏天,经过刘其昌的“爆料”,程斌被抓,并在经过人民公审后,被判死刑!

标签:历史

标签: 中国历史

更多文章

  • 清朝一公子,不顾世俗娶妹妹为妻,生下一个儿子家喻户晓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中国历史

    想必大家对李鸿章这个名字的都是耳熟能详,后人对他的评价不一有功有过有褒有贬。但无论是褒还是贬是功还是过,他的名字能印刻在那个时代并且为后人记得,说明他绝不是泛泛之辈。他的传奇故事大家想必也听了不少,但是除了他本人之外,他的父母一生也是传奇的存在,最令人惊讶的是他父母在成亲之前是兄妹。这让还很多人都感

  • 太平天国“永安建制”, 已经为“天京变乱”埋下祸根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历史

    1851年1月11日,太平天国在广西金平发动起义,随后在8月20日,大败清军向荣一部,斩杀千人,缴获大批军火、粮草等物资。当年冬天,太平军占领广西永安,进行一系列政权官制方面的建设。确立太平天国官制:级别为军师、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军帅、师帅、旅帅、卒长和两司马,共十二级。比如,日后

  • 如果把诸葛亮放在当代,他的军事能力和智慧,属于什么水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中国历史

    自晋朝以来,历朝历代都在提拔诸葛亮,给寺庙加号。晋朝,封为吴兴王;唐封武灵王,赐庙。皇帝任命“皇上”,选拔名臣37人,“忠侯永琰”。从斯。不过,诸葛亮的军事水平一直饱受争议。有人认为诸葛亮军事水平有限,名不副实。有人认为诸葛亮是军事天才。那么诸葛亮如果放在今天,会是什么水平呢?诸葛亮的战绩并不好军事

  • 如果关羽不跪求曹操,张辽会不会被杀?不好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中国历史

    建安三年(公元198年),曹操与刘备联手攻打徐州。徐州虽破,但吕布等几位重要人物的结局却各不相同。可以这么简单说:一言不发的高顺被杀了,只想快点死的陈宫,不想杀的曹操也被杀了,乞讨的吕布仁慈,也被杀了,而骂曹操的张辽却没事,不仅没有死,还被曹操拜为中郎将。当然,张辽之所以没有被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

  • 清朝一女子,对心上人说:快来我家提亲,不久后两人双双殉情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原来,清代女子对心上人说:来我家提亲。不久之后,两人都相爱而死。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发生在清朝乾隆年间。相传清朝乾隆皇帝在位时,通州(今北京市通州区)有一个姓蒋的读书人。姜秀才对面的那户人家姓许,当家的许老爷子是衙门里负责抄写文书的小官。许老爷子和王夫人没有儿子,只有三个女儿,个个

  • 历史上3位不太光彩的人物,却被电视剧所洗白,成了好形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中国历史

    近几年古装剧很受观众的喜爱,尤其是在《甄嬛传》之后,陆续涌现了很多同等类型的电视剧,就像是《如懿传》、《延禧攻略》等,让人们在看剧的同时,也了解了历史人物,但有的是根据真实历史拍摄的,而还有一部分就是妥妥的洗白了,今天就跟大家说一下,那些在历史上不太光彩,但却被电视剧洗白的几位人物。首先第一个就是《

  • 在武力天花板吕布死后,你认为三国武力最强的三个人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中国历史

    这个问题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毕竟每个人心中的三国都不一样,武将也各有偏爱,那么按照客观事实来分析,吕布之下,三国最强的三个人会是谁?(一)马超在很多演义小说中,都有这么一些俗语,比如“前表吕布后表马超”、“金吕布银马超”等等。基本上是将马超放在了吕布之后,也就是说在吕布去世之后,当仁不让的自然应该

  • 秦琼口中瓦岗第一英雄,不是裴元庆和罗成等虎将,而是他手下败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市井上有名的隋唐名将,老乐歪嘴批评缺点。我跟大家说说京剧中的隋唐。《三家店》里面有一首经典的咏叹调。估计很多不熟悉京剧的人都或多或少听过这段话。至少在春晚的舞台上,不乏名家。发烧友都演绎过,最著名的台词是“母生子连心肉,子行千里母愁”。老乐也找了一段和大家一起欣赏。虽然都着眼于秦琼和靠山杨林之间的冲

  • 宋文帝刘义隆的一生:因果循环,开创出元嘉之治,却被儿子所杀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中国历史

    宋文帝刘义隆是南朝宋的第三个皇帝,宋武帝刘裕之子,在位29年,小明车儿,他自小博览群书,擅长书法。元嘉元年,刘义隆当上皇帝,除去权臣徐羡之、傅亮等人,随后开始实行劝学、兴农、降税、纳才等政策,通过他的一系列休养生息的政策,当时的经济得到发展,文化繁荣,政治昌明。宋文帝三次北伐攻打魏国,都失败了,在军

  • 杨家将故事:七郎八虎出幽州,保得真龙脱险境!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中国历史

    话说大宋开国年间,朝中出了一位忠臣和一个奸臣。这个忠臣就是大名鼎鼎的老令公杨继业,那奸臣就是臭名远扬的太师潘仁美。杨继业本来是保北汉的名将,赵匡胤三下河东,知道杨继业文韬武略、智勇双全,临终时给宋太宗留下遗言:一定要收服杨继业扶保大宋。后来,宋太宗打败北汉国,收服了老令公。谁知这件事使得一个人十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