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盘古是哪里来的?盘古开天地之前,世界是怎么样的?

盘古是哪里来的?盘古开天地之前,世界是怎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1680 更新时间:2023/12/17 12:09:42

盘古是哪里来的?盘古开天地之前,世界是怎么样的?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一直以来,我国古代的各种神话传说当中,这个世界的起源,就是盘古开天地,因为有了盘古开天辟地,有了天和地,才有了后来的女娲造人,有了人才有了后世的一切,所以,盘古开天地被认为是神话中世界的起源。不过,有了盘古之后才有了一切,那么在盘古之前又是什么?这个世界在盘古开天地之前是一个什么样子的?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也有很多传说故事,虽然很少有第一手文献资料,但通过人们口口相传,最后都被系统化,整理成册,便于人们学习研究。

在众多神话传说中,祖辈人们津津乐道的就是“女娲造人”、“盘古开天”了,但每次将起这两个故事,我就不免会问:既然是女娲造人,那女娲又从何而来?盘古开天,那盘古是从何而来呢?

我想,很多人都会和我有一样的疑问吧,其实,不光现代人会疑惑,古人也会疑惑,战国时期的屈原,就问过类似的问题。

今天我想说一下我自己对盘古的认识,个人学识浅薄,所知有限,如有讹误,还望指出,但我们只谈神话传说,看过什么《物种起源》的科学家,请移步科学领域,我跟你讲传说,你跟我讲科学,就非常不人道了。

01屈原问天

屈原在他的诗歌《天问》中,把人们口中相传的故事都大胆怀疑了个遍,从天地未开,问到他所在的战国时期,从神话传说、到历史兴衰,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屈原不敢问的。

天问,就是问天,向天发出疑问的意思,但这个天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讲的天,而是类似道家所讲的“道”,是一种事物现象的总称,古代哲学称之为“法象”,在《天问》中,屈原一来就问:“天地是怎么形成的?”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上下未形,何由考之?然后,他从对天地的疑问,转入对神话传说的疑问,他问:女娲有体,孰制匠之?意思是说,我知道人类是女娲创造的,但是你告诉我,女娲又是谁创造的?

这是不是和我们前面对盘古的疑问非常相似?实际上,屈原的天问,就是人类对不了解的事情的思考和探索,不止屈原有这些疑问,春秋以来,诸子百家都对这些事有自己探索和解答,比如老子就探索过万物的由来。

02盘古开天辟地

这个传说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从小听到大,是说当天地还是一片混沌,像个鸡蛋一般,一个叫盘古的大神从睡梦中醒来,他见四周一片混沌,大喊一声:“要有光!”,然后操起身边的斧子一顿猛劈,讲混沌劈开,清气上升为天,浊气下沉为地,天地由此而开。

盘古害怕天地再次相合,于是以头顶天,以脚踏地,此后天每天升高一丈,盘古的身高也长高一丈,很多很多年之后,天地之间的结构稳固了,不再需要盘古顶天立地,而这位大神也累得倒下了。之后,盘古的气息化为风云、声音化作雷声、眼睛变成日月、四肢变为四极、血液化作江河、汗水化作雨露。

03文献记载

盘古开天辟地的传说流传了很久很久,但是直到三国时期,才被一个叫徐整的人整理成籍,这就是记载盘古开天以来历史传说的《三五历纪》,这本书现已失传,其中部分收录在《述异记》中,得以流传:

天地混沌如鸡子。盘古生在其中。万八千岁。天地开辟。阳清为天。阴浊为地。盘古在其中。一日九变。神于天。圣于地。天日高一丈。地日厚一丈。盘古日长一丈。如此万八千岁。天数极高。地数极深。盘古极长。故天去地九万里。后乃有三皇。

三皇五帝,够久远了吧,可是盘古开天地之后,才有三皇诞生,如果按照神话排名,盘古妥妥是第一位。

要知道,不论是《三五历纪》还是后来的《述异记》,作者著书,都不是自己凭空想象拼凑出来的,而是对已有传说故事的整理,因此,虽然盘古的故事最早文献记载出现在三国时期,但我们不能因此说盘古是三国时期才被人们创造出来。

就像《聊斋志异》,蒲松龄先生整理了很多民间流传的鬼狐故事,但我们不能说鬼狐之事是蒲松龄先生创造的。

04盘古起源

孔子讲述而不作,就说只将事情说出来,不加入自己的思想,不加创作和记录。再往孔子之前,能被文字记录下来的就更少了,这就造成了考证困难。很多西方国家不承认中国夏朝的存在,就是因为没有相关的文字记载。

著名学者吕思勉先生在谈到盘古故事时就说:“盖其说甚旧,故传之甚广”意思是盘古的传说不是凭空杜撰,它流传甚广的原因是,这些故事来源十分久远。

关于盘古的起源,一般主流的说法是,源于百越之地,百越就是指中国南方沿海地方,也就是后来人们说的南蛮之地,如果再细致一点,那就是广东地区,所以有人说盘古是广东人的祖先。这个说法,和《述异记》的记载十分相符:“南海中盘古国……今南海有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氏庙,今人祝祀”

很久以前,在南海深处有个国家,名叫盘古国……直到现在(南朝),那里还有盘古墓和盘古庙,人们依然有着祭祀盘古的风俗。根据专家学者的考证,认为盘古国所在地就是现今的广东省炉山地区,那里是古代瑶族人生活的地方。但是由于中国是在太大了,盘古的神话也不只是流传于百越地区,所以这个说法也有争议。

主流认为这个说法靠谱。是因为很多跟盘古文化相关的历史遗迹都在百越之地被发现。

05盘古其实是槃瓠(pánhù)?

槃瓠最初是高辛氏的一条狗,高辛氏是黄帝的曾孙,上古五帝一直的帝喾(kù)是也。相传在帝喾时期,有人作乱,帝喾就说谁能取他首级,我将封他千里之地、千两黄金、还把女儿嫁给他。

别看槃瓠平时闷着头一声不吭,殊不知不叫的狗才会咬人,他听见帝喾这样一说,跳起来对着乱军首领的头就是一口,把人头给咬下来了。帝喾能怎么办,帝喾也很绝望啊,只能把女儿嫁给这条狗当了妻子,有句骂人的话,你懂的(斜眼)。

自此,槃瓠有了自己的封地,当地人民就尊他为祖先,槃瓠也因此化作人形。

这个故事流传最广的地方也恰巧就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根据我们之前所说的盘古起于百越之地的说法,再加上槃瓠与盘古谐音,有人因此断定说盘古就是槃瓠。

吕思勉先生说:“胡说八道!”我也认为,盘古和槃瓠不是一回事儿,你想啊,盘古是开天地之神,槃瓠只是南蛮始祖,并且一个的形象是顶天立地的巨人,另一个是一条狗,差距实在太大了,若只因为谐音就断定两者的关系,未免太随意了些。

06盘古是外来神?

另外还有一些学者认为,盘古的故事源于印度,因为《三五历纪》的时期是三国,在此之前并没有盘古的传说,而佛教传入中国也正好是两汉时期,并且在盘古的故事中,一些地方与佛教故事有类似之处。

这个说法似乎很有道理,但有个核心问题却没有办法解释:“如果盘古开天辟地始于三国时期,那在三国之前,中国人如何解释天地的形成?”

实际上,所有宗教与神话都有相关之处,碰巧遇上了也不是没有可能,要论相关性,中国古代哲学与盘古开天地的相关性更高,比如在老子之前,天是最高级别的神,而从老子开始,人们才对天地形成有了思考和探索:“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老子》

07远古符号

在远古时期,文字还没有被创造出来,人们只能靠口口相传,遇到简单的事情,可以用结绳记事的办法来记录。那么,既然有结绳记事,那肯定也会有其他的记事方式吧,比如把一个简单的符号刻在石头上,又或者作一幅简单的画在石头上。

这些符号和画,就是后人研究原始先民文化极其重要的素材。在一个出土的青铜方鼎上,有一个特殊的“十”字符号,经过郭沫若等专家的研究,他们确定这个符号代表盘古之意。同样的,虽然符号见于青铜方鼎上,但我们不能因此断定盘古诞生于青铜时期。

08云南沧源岩画

考古专家在云南沧源发现了很多壁画,其中可以识别辨认的多大1063个,是十分重要且珍贵的历史资料,距今至少有3000年历史。其中,有人、有动物、有房屋、树木,表现内容也很丰富,有狩猎采集、有战争舞蹈。

最重要的是,其中一幅画中,画了一个人,他一首拿着斧子,一首拿着木头,两腿直立顶天立地,头上还在发光。这就跟盘古的形象非常接近了,而头上的光,则应该代表着太阳。

09麻栗坡大王岩画

随着麻栗坡大王岩画被发现,学者就没有停止过对它的解读,也有越来越多的证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源于很久远的时期。

首先,根据文献记载,盘古神顶天立地,随着天日日增高,盘古的身体也会日日增长,而大王岩画中,就有两个顶天立地的巨人。

其次,在《述异记》中,明确记载了盘古氏有妻,他们夫妻两人代表着阴阳,大王岩画中的两个巨人,分别有3根手指和4根手指,根据易学理论,3代表阳和天、4代表阴和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易·系辞上传》

并且,以手指记数,也是易学中会使用到的方法,那些算命先生,不论是江湖骗子还是真正的高人,都会强调自己精通《易经》,他们在卜卦算命的时候,都会掐指一算。“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述异记》

经过考古,可以确定大王壁画是新时期时代的遗址,而新时期时代,至少可以赘述到距今10000年前。由此,不论是沧源岩画、大王岩画、神秘符号,都至少可以证明,盘古是中国远古时期就存在神话人物,是中国特有的神,并非外来。

至于盘古是不是真实存在,这个并不重要,西方人相信人类是亚当和夏娃偷吃禁果而来、古希腊也有各种各样的创世传说,其实都是一样的道理。神话与传说,都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思考和探索,先民把对世界未知,赋予浪漫瑰丽的想象,编织成神话传说,是人类宝贵的文化财富。

标签: 神话传奇

更多文章

  • "龙"频繁出现在明朝正德年间,反映了什么呢?

    野史秘闻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奇闻异事

    吸舟二十余艘、口吐火,目如炬,明朝正德年间频现“龙”之异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龙在中华文化圈一直处于比较独特的地位,中国的龙文化也是极具特色,中国的龙崇拜在世界上最为久远,而且经久不衰。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龙文化构成了中国的文化本源,龙通常在民间以正义的形象出现

  • 清政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为什么这三个民族可以幸免?

    野史秘闻编辑:晴天标签:奇闻异事

    清政府"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政策,为什么这三个民族可以幸免?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军入关后,为了削弱汉族的反抗意识,巩固清朝统治者的至高地位,实行"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高压政策。这项政策遭到了汉族人民的强烈反对,因为《孝经·开宗明义》中记载:“身体发肤,受之父母

  • 此人为了当皇帝把名字改成"刘秀",最后下场如何?

    野史秘闻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奇闻异事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秀的文章,欢迎阅读哦~预言在中国古代叫谶言,意思就是事后应验的话,一般带有神秘色彩,很吸引人,往往能预测王朝的兴衰成败,很受当权者看重。在秦汉时期,谶言大盛,很多有才能的人都投入到谶言的研究中去,历史上最牛的谶言应运而生。事情还得从王莽篡汉说起。王莽篡位前,一

  • 痞子兵霸占民妇,县令和尚书都替他掩护,朱元璋知道后:"全部处死"

    野史秘闻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奇闻异事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欢迎阅读哦~说起明太祖朱元璋,他的经历堪称历朝历代帝王之最为传奇,以一介贫寒子弟,愣是靠着自己一步步的开创了大明王朝,登基称帝,位尊九五,史称明太祖。不过,一直颇受后人诟病的是,在朱元璋的晚年,却大肆的屠戮昔日的功臣,像历史上赫赫有名的“蓝玉案”和

  • 乾隆:"烟锁池塘柳",考生答了一句什么成状元

    野史秘闻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奇闻异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乾隆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我国历代统计大约出过八百个状元,大部分都是寒窗苦读的实力能人,在他们身上自然发生过许多形形色色的故事。清朝乾隆年间就流传着一则有关状元郎的故事,素问乾隆帝喜爱诗词歌赋,个人笔墨也广被民间墨客称赞。因此每逢科举考试,乾隆帝都尤

  • 皇帝每晚临幸妃子,为什么生下的皇子公主却没那么多?

    野史秘闻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奇闻异事

    看过古代宫廷剧的人相信会注意到这一点,皇帝的妃子有一个很关键的点,那就是有没有子女。如果妃子为皇帝生了孩子,无论是男是女,在宫中生活多少都有了一定保障。如果是皇子那更是母凭子贵,往后会有一个比较好的晚年,不用像那些没子女的妃子晚年无所依。这里面就有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妃子被皇帝临幸后会有孩子,而有的

  • 揭秘:古代为什么会有"人到60岁就活埋"的传说?

    野史秘闻编辑:黑姑娘标签:奇闻异事

    有史以来,特别是有文字记载史料以来,发生在历史上的大小事情,都会在所谓的正史、野史、传说等中被记录下来,传播开去,真可谓鱼龙混杂,千奇百怪,无所不有。尤其是民间传闻,更是五花八门,想象丰富,根本无法考证。这不,在历史上据说就有过“人活到60岁,不死也活埋”的传说。那么,这能是真的吗?为什么会有这样的

  • 揭秘:诸葛亮临死前为什么喊:"庞德公救我"?

    野史秘闻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奇闻异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诸葛亮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庞德公是东汉的名士,和三国时期不少著名人物关系很好。其中就包括诸葛亮、庞统、司马徽等。庞统又是庞德公的侄子,曾被庞德公培养,后成才。庞德公有一个儿子叫庞山民,他是诸葛亮姐夫,所以他和诸葛亮也是亲戚。从他的朋友圈子可以看出来

  • 明朝状元写下"双配皇王女",最后被朱元璋活活打死

    野史秘闻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奇闻异事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朱元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洪武三十年开科取士,经过一些列层层选拔之后,主考官刘三吾将进士名单拿给朱元璋看。看着看着朱元璋却皱起了眉头,“名单上全是南方人,没有一个北方才子,是不是阅卷出了问题?”刘三吾顿时不乐意了,他拍着胸脯保证自己“公平公开公正”

  •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

    野史秘闻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奇闻异事

    "秦始皇陵"被盗是真的假的?那么现在的“秦始皇陵"是重修的吗?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为您讲解古代的盗墓是比较猖獗的,很多墓葬其实都被盗过,更是有以盗墓为职业的盗墓贼,而关于陵墓是否被盗的问题,恐怕秦始皇陵受关注的程度是最高的了。秦始皇陵作为第一位皇帝秦始皇的陵墓,至今一直没有被发掘,原因也有很多,而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