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时期的刘氏军阀为什么大多是西汉皇族?

三国时期的刘氏军阀为什么大多是西汉皇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01 更新时间:2023/12/8 17:31:43

东汉末年向三国过渡时期,朝廷皇权不振,各地相继出现了割据政权。他们掌握当地财政大权,对中央命令阴奉阳违,处于半独立状态,是一个个“诸侯国”。东汉末年,存在过比较大的割据势力有西凉董卓、丞相曹操、兖州刺史刘岱、冀州袁绍、江东孙策(孙权)、汉中张鲁、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淮南袁术、扬州牧刘繇、幽州牧刘虞、徐州吕布、荆州牧刘表、蜀汉刘备等。

其中,有包括刘备在内的六个刘姓割据势力,有三国迷们发现这样一个秘密,即除了幽州牧刘虞是东汉光武帝刘秀之子东海恭王刘强之后,其他的刘氏割据势力都是西汉王室后裔。如扬州牧刘繇、兖州刺史刘岱两兄弟都是西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孙牟平侯刘渫之后,益州牧刘焉和刘璋父子、荆州牧刘表都是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而我们亲爱的“皇叔”刘备是西汉中山靖王之后。

为什么刘姓军阀大部分是西汉皇族,而不是掌权的东汉皇族?依据演义及相关史料,分析得出下面三个原因。

其一,三国时期,西汉皇族历经四百年的繁衍,而东汉皇族仅一百九十年。按照二十五年一代,西汉最少繁衍了十六代了,而东汉还不足八代,别小看这八代人的差距,这东汉皇族和西汉相比,就不在一个级别上。西汉皇族繁衍后代比东汉多,人口基数大,自然出能人概率大。

虽然西汉被王莽取代时,刘姓皇族损失惨重,那只是嫡系皇族损失大,旁系影响较小。战乱时间并不长,刘秀等西汉皇族经过几年的战斗,就推翻了王莽的统治。当时因战乱而亡的老百姓也不是特别多,有一定特权的刘姓皇族后裔自然更少了。

其二,西汉皇族很好地贯彻推恩令,后代比东汉多,如生子狂魔中山靖王刘胜。西汉初年,刘邦吸取秦朝郡县制弊端,剪除异姓王后大肆分封刘姓子弟为王。汉武帝推行主父偃削藩的千古奇谋“推恩令”,使各藩王的子孙成几何倍数递增。如其中佼佼者中山靖王刘胜,他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在家造人,一共生了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刘胜的一百二十多个儿子,即使其中有夭折的,那也开枝散叶一百多个。班固在《汉书》中记载如下:

“胜为人乐酒好内,有子百二十余人。”

反观东汉皇族,由于大多是“儿皇帝”,好多夭折的,外戚和宦官当权,皇室子孙相对稀少。汉武帝异母兄刘胜一人就可以秒杀东汉大部分皇族了。

其三,东汉末年,张角黄巾军作乱,能者上,庸者下。东汉末年,正逢乱世,各地都是黄巾军起义。朝廷衰弱,中央军队无力剿匪,便放权给各地实力派,让各州牧及豪强自己组织军队,剿灭黄巾军。如董卓、曹操、刘备都是靠剿灭黄巾军起家的。黄巾军起义时,东汉皇族养尊处优,胆小如鼠,不敢挺身而出,为国家征讨起义军。

而西汉皇族血脉已经稀释到忽略不计的地步,他们和曹操、袁绍、孙权一样都是汉朝子民。西汉皇族,严格来说已经不是皇族了,只是同为刘姓,五百年前为一家。但他们骨子里是高傲的,自认为是汉高主刘邦的嫡系子孙,一直怀念昔日的辉煌。黄巾军作乱,为东汉皇族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的舞台。

如州牧制度就是西汉皇族刘焉于公元188年向汉灵帝提出的,他自请任交州牧,后被任命为益州牧。这个州牧制度是以朝中重臣、宗室作为地方军政长官,在刺史、太守之上,替朝廷管理天下的。这个制度最显著的特点为能者上,庸者下。《三国志》中记载如下:

焉睹灵帝政治衰缺,王室多故,乃建议言:“刺史、太守,货赂为官,割剥百姓,以致离叛。可选清名重臣以为牧伯,镇安方夏。”

西汉皇族基数比东汉大,传承时间又久,两个不在一个数量级上。人口基数大了,才可能出现匡扶汉室之人,这个重任就落在西汉皇族身上了。如三国末年,为啥蜀汉极度缺人才,尤其是高素质人才,而曹魏却人才辈出没有断层,就是因为曹魏占据的中原大地人口众多,蜀汉人口基数太少的缘故.

标签: 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中秋节为什么吃月饼?“月饼起义”的故事你知道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月饼起义,明朝,历史解密

    马上就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了,中秋节又被称为拜月节、团圆节,是非常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关于中秋节的习俗也有很多,比如赏月、吃月饼、赏桂花等等。每个地区的习俗也都不一样,但是有一个习俗,几乎全国都一样,那就是吃月饼。在古代就有吃月饼的神话故事,比如有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有杨贵妃为月饼起名,朱元璋为

  • 古代的地方官是怎么去京城开会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如今大家已经习惯了高度发达的交通系统和信息交流系统,随便出门就是飞机、高铁,哪怕距离数千里路,几个小时也可以抵达。那么在古代的时候,地方官员要不要经常回京去述职?是不是要开会上朝呢?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只要了解一些我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就会很明白了。我国古代的官员主要分成地方官和京官;其中地方官由中央

  • 兵马俑中间的土墙有什么秘密呢 为什么中间的土墙不直接挖掉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秦始皇,兵马俑,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兵马俑是秦始皇的陪葬品,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我们国家的重要历史文物之一,是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一批中国世界遗产,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并先后有200多位外国元首和政府首脑参观访问,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被誉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同时更是我国的旅游胜地,

  • 桃园三结义真假?历史上刘关张并没有“三结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桃园三结义”的故事,罗贯中把它放在《三国演义》开篇的第一回“宴桃园豪杰三结义斩黄巾英雄首立功”中。相传,东汉末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 荒,老百姓的日子非常困苦。巨鹿人张角见人民怨恨官府,便与他的弟弟张梁、张宝在河北、河南、山东、湖北、江苏等地,招收了50万人,举行起义,一起向官 兵进攻。没过几

  • 北宋王朝灭亡前,汴京城内发生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宋朝,历史解密

    在北宋王朝即将灭亡前夕,从汴京城里发生的事情来看,就预示着这个王朝的运数即将结束了。那么,这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先从宋钦宗赵桓说起。宋钦宗赵桓,初名赵亶,生于哲宗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他是宋徽宗赵佶的长子,宋高宗赵构的异母兄,他的母亲是显恭皇后王氏,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被立为皇太子。宣

  • 古代调动军队用到“虎符”不怕被人仿造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唐朝,历史解密

    《史记.五帝本纪》中写道,“天谴玄女下,授黄帝兵符,伏蚩尤。”从远古时代开始,虎符就登上了历史的舞台。它承载的是皇权的力量,是兵权的强大。一块小小的虎符却见证了朝代的风云变幻,它不动时,就是和平,它若出动,那就是一场场的战争。权力充满着无穷的魅力,可是为什么在古代的历史上,却从未有人仿造虎符,夺取那

  • 皇帝于情于礼都不可能再把妃子赐给别人 为什么成吉思汗会将自己的老婆送给部下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元朝,成吉思汗,历史解密

    成吉思汗为什么将自己的老婆送给部下,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在封建王朝,皇帝的妃嫔就算不得宠,也不可能再赐给别的男人。比如清逊帝溥仪,虽然已是民国期间,但由于北洋政府允许他保留小朝廷,所以依然保留了选后的规矩。结果,由于他在文绣的照片上画了个圈,尽

  • 关于蒙文通的评价如何?对中国有着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蒙文通,考古学家,历史解密

    蒙文通是近代著名经学家廖平的学生,他对廖平经学的修正、发挥与发展,突现了他对今文学家的理想制度及其思想实质的揭示和阐释。修正发展历史上,汉代的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近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廖平首倡以“礼制”的不同来区分今古学,他的经学是经学史上的高峰。蒙文通作为廖平的学生,不只是继承了廖平的学说,更

  • 氏族社会的末期,人类是如何安葬的?跟现在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氏族社会,上古,历史解密

    墓葬的本身就是一部历史,如果说社会的经济制度和文化的发展,是人类历史的阳纹的话,那么墓葬制度则是人类历史的另一面,它的阴纹。在旧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有了墓葬,那个时候的墓葬肯定是比较的古朴和随意的。人死之后就找一个地方把尸体埋了,埋骨的地方可能就在原始人居住的地方。除了同一氏族的人要埋在一起之外,也

  • 智人是怎么取代尼安德特人的?尼安德特人最后去哪儿了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尼安德特人,克罗马农人,历史解密

    历史证明,人类的战争永远是“野蛮”战胜“文明”,换作通俗的说法就是“高分低能”,如此看来,尼安德特人被打败也就合情合理了。尼安德特人然而,这并不是尼安德特人灭亡的主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历史发展大方向的一条规则,尼安德特人尽管在后期已经拥有强大的环境适应力,但对于突如其来的气候变化(两三万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