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2831 更新时间:2023/12/8 7:07:58

[摘要]: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我觉得这些经典明年能够激励人们的内心,而且在心理上起到一种暗示的

王阳明,明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精通儒家、道家、佛家,是心学集大成者。他一生文治武功俱称于世,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被誉为“真三不朽”者,他的心学对明后期哲学与文艺影响巨大,其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传播中外。

《传习录》是王守仁的讲学语录,为儒家重要著作之一。《传习录》包含了王阳明的主要哲学思想,是研究王阳明思想及心学发展的重要资料,堪称“心学”第一书。

“明代理学的根本精神在阳明,阳明心学的根本精神在‘良知’。而集中体现王阳明良知精神的著作是《传习录》。”要想了解王阳明,首先必读《传习录》,以领悟其思想精华。

1.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解读】心作为客观存在的主体,本来无善恶可言,是本来空灵清净之物。善恶是与人的意念同时出现的,人只要有意念心就动,人只要心动,只要一有意欲,就必然相伴而出现善或恶。当善恶已经存在的时候,分清善恶就非常重要,如果能分清孰善孰恶,这就是良知;如果不分孰善孰恶,就是没有良知。如果我们有良知,就会知道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就会只为善,去掉恶行。

2.不贵于无过,而贵于能改过。

【解读】可贵之处不在于没有过错,而在于能够在犯错之后虚心接受并改过。人都会犯错,但一定要善于改过。从孔子到王阳明,都强调改过,孔子盛赞颜回“不贰过”,同样的错误不犯两次,这已经是很高的要求了。对于自己的错误,要严格对待,及时反思改正。对于别人的错误,只要能及时改正,我们也要懂得宽容。

3.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解读】这句话有三层含义。第一层是说,人人心中都有个圣人,人人皆可以为圣人。第二层是说,人要成为圣人,必须反求诸己,向本心里致良知,寻求万事万物之理。第三个层次是说,人心中的“圣人”J经常为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圣,则必须除掉这些遮蔽本心的行为和观念。

4.学须反己。若徒责人,只见得人不是,不见自己非。若能反己,方见自己有许多未尽处,奚暇责人?

【解读】有位朋友经常因为生气而指责别人。王阳明告诫他说:“学习应该反身自省。如果只去指责别人,就只能看到别人的错误,就不会看到自己的缺点。若能反躬自省,才能看到自己有许多不足之处,哪还有时间去指责别人?”

5.虚灵不昧,众理具而万事出,心外无理,心外无事。

【解读】虚灵原指宇宙世界最初的一种朦胧,混沌与原始的状态。从人的角度来说,虚灵指人的返璞与归真,体现出一个人人的真,善,美,它多以一种境界,风格而存在。在王阳明这里,虚灵大概与良知意思相通。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达到“纯是天理”、“虚灵不昧”或者说“致良知”状态的时候,也就是一个人的心达到非常寂然、专一、虚静的时刻,那么万事万物的道理就会自动显现。所以说,心外没有理,心外没有物。一切外求者,都是在缘木求鱼。

6.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解读】我们自己以为懂得了一个很好的道理,但却未能付诸行动。王阳明认为,原因只有一个,你只是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并未真正用“心”去体悟它。知是行的开端,行则为知的完成,二者互为始末。一件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后,才能体悟其中顺、逆的切实情境。

7.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岂有工夫说闲话、管闲事。

【解读】心里有致良知、止于至善的信念,就如同心上的疼痛一样,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反省自我,存善念、行善事,这样一来自然就心无旁骛了。

8.只要晓得,如何要记得?要晓得已是落第二义了。只要明得自家本体。若徒要记得,便不晓得;若徒要晓得,便明不得自家的本体。

【解读】有位朋友问王阳明:“读书而硬记不住,该怎么办呢?”王阳明回答说:“只要理解了,为什么非要记住?要知道理解已是次要的了,重要的是使自己的心本体光明。若仅求记住,就不能理解;若只求理解,就不能使自心的本体光明。”王阳明说,读书的目的在于发明我们的本心,就是“致良知”,而不在于记住一个词,一句话。不在于如何去记住书本,而在于如何用书本上的道理发自我。

9.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

【解读】王阳明在给儿子的家书中说,“凡做人,在心地;心地好,是良士;心地恶,是凶类。譬树果,心是蒂;蒂若坏,果必坠。”心是根本,心就像果实的蒂,蒂要是坏了,结出的果子肯定不成熟而坠落。做人、做事最重要的就是“养心”、发明本心。一个人内心恶念盖过了善念,就要做起坏事来;一个人内心不安稳、不安定,也无法做成事情。王阳明这里用种树作比喻,告诉我们,我门的内心是我们修德、做事的基础。

10.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

【解读】当自己的善念萌发的时候,要善于及时发现,并将其放大,最终成为善行;当自己的恶念萌发的时候,更要及时察觉,尽早将其遏止。阳明先生说这就是圣人修身之道。

11.谦虚其心,宏大其量。

【解读】内心要谦虚不自满,胸怀要宽宏大度、能够容人。《周易》中说,天道亏盈益谦,地道变盈流谦,鬼神害盈福谦,人道恶盈好谦。天地运转不息,人不断前进,靠的就是“谦”之道。谦虚,不是虚伪的客套,而是一种永不满足,永远前进、自强不息的态度。而宽大的胸怀,不仅是一个人成熟、大气的表现,也是我们处理好人际关系的一个绝妙法门。

12.良知人人皆有,圣人只是保全无些障蔽,兢兢业业,亹亹翼翼,自然不息,便也是学。

【解读】无论圣人还是愚夫,良知人人皆有。所不同的是,圣人能够保全它而不让它遭受任何蒙蔽,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良知自然常存,这也是修习。人人皆可学之。

13.人心是天渊。心之本体,无所不该,原是一个天。只为私欲障碍,则天之本体失了。心之理无穷尽,原是一个渊。只为私欲窒塞,则渊之本体失了。如今念念致良知,将此障碍窒塞一齐去尽,则本体已复,便是天渊了。

【解读】人心是天渊。心的本体无所不容,本来就是一个天。只是被私欲蒙蔽,天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心中的理没有止境。本来就是一个渊。只是被私欲窒塞,渊的本来面貌才失落了。如今,一念不忘致良知,把蒙蔽和窒塞统统荡涤干净,心的本体就能恢复,心就又是天渊了。人的心,性与天原为一体,天所包含的一切也同时是心所包含的一切。天的属性就是人心中的本质的内容。所以,心只有一个,天只有一个,知的本体——天也就只有一个。

14.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圣学只一个功夫,知行不可分作两事。

【解读】认识实践的起点,实践是认识的成果。圣人的学问的只是一个功夫,认识和知识不可以分开看作两样事情。

15.精神道德言动,大率收敛为主,发散是不得已,天地人物皆然。

【解读】精神、道德、言语、行动,大多以收敛为主,向外发散开来是不得已而为之,天、低、人、物都是这样。

16.悔悟是去病之药,然以改之为贵,若留滞于中,则又因药发病。

【解读】悔悟是去病的良药,但能让人有错改过才是它的效用之所在,如果仅仅将悔恨留滞在心里,则又会因为用药而添病。

17.今人于吃饭时,虽然一事在前,其心常役役不宁,只缘此心忙惯了,所以收摄不住。

【解读】现在的人即是在吃饭的时候,没有其他事情摆在眼前,他们的心仍然忧虑不止,只因为自己的心忙碌惯了,所以收都收不住。

18.处朋友,务相下则得益,相上则损。

【解读】同朋友相交,一定要相互谦让,这样就会获得好处,而相互攀比,互争高低则只会受损。

19.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解读】一个‘傲’字,是人生最大的病。身为子女的傲慢,必然不孝顺;身为父母的傲慢,必然不慈爱;身为朋友的傲慢,必然不守信。“傲”与谦虚相反,与人交往不屑与人为伍,学习上蔑视他人,似乎自已远远超乎于知识之上。所以,阳明先生告诫人们:“谦为众善之基,傲为罪恶之魁。”

20.人需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

【解读】有个学生问王阳明,安静的时候我感觉很不错,思想清晰,可一遇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为什么呢?王阳明说:“这是你只知道静养,却没有下克己的功夫。这样一来,碰到事情就乱了阵脚。人应该在具体的事情上磨炼自己,才能站得稳,才能静亦定,动亦定。人必须在事上磨炼,在事上用功才会有帮助。若只爱静,遇事就会慌乱,始终不会有进步。“那静时的功夫,表面看是收敛,实际上却是放纵沉沦。”

关于“王阳明《传习录》精选20句,品读“心学”第一书”的问题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1、何为第一等事?当读书做圣人耳。2、汝以不得第为耻,吾以不得第动心为耻。3、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4、昔镜未开明,可以藏。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

王阳明心学100句经典名言,每天读一遍做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我觉得这些经典明年能够激励人们的内心,而且在心理上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种名。

心学名句?

一、“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城,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王阳明认为,人只要知识储备足够,彼此之间的智能差别并不大,而一旦上了战场,...

王阳明传习录哪位教授讲得最好?

郦波老师讲王阳明心学讲的好,百家讲坛里有他讲课的视频。。此外,《王阳明心学》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觉仁。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

读过王阳明《传习录》的,介绍个正经写心学书,不是搬来的成功学?

王阳明乃心学大师。其主旨思想_“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此“心”并非“唯心主义”之心(唯心主义说法不严谨,我在“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中有说明。

王阳明的《心学》哪个版本讲的比较透彻?

谈关于学习王阳明的书单前,我们先说一个对王阳明很熟悉的大学者——钱穆。作为民国时期极有分量的大学者,钱穆先生曾为当时的国人推荐了七本必读书,作为了解...

王阳明心学谁写的好?

郦波老师讲的好。《王阳明心学》是2013年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觉仁。该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阳明心学的传世典籍《传习录》,深入浅出地阐释阳。

王守仁心学传习录太深奥,又是古文,有时看不懂.有没有介绍心...

传习录有译文版的、或来本《王守仁评传》了解下

你最欣赏王阳明心学中提出的哪一句话?为什么呢?

致良知。这三个字是使人内心强大的本源,无论面对任何人、任何事,只要用良知这把标尺去衡量,无论结果如何,至少可以让自己从容心安。事实上,本着良知为人处事...

王阳明主要哲学思想的著作叫什么?

王阳明著作:《大学问》、《王阳明全集》、《传习录》作品收录于《明史》、《古文观止》,《古文观止》中收录有王守仁的名篇《瘗旅文》、《教条示龙场诸生》。

标签: 唯心主义心学的人

更多文章

  • 李世民用烧饼吓退十万突厥大军?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东突,太宗,突厥

    [摘要]:李世民用烧饼吓退十万突厥大军?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在渭水单骑吓退突厥10万精骑,这件事是真的吗?网上盛传一个故事,那就是李世民用烧饼吓退了突厥的十万大军,说的有鼻子有眼的,很多人半信半疑,这个故事到底是不是真的?这只是一个传说,取自渭水之盟这段...李世民文治武功一流,为什么在登基

  • 清朝刘墉有没有儿子?刘墉的老婆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乾隆,刘墉,老婆

    [摘要]:清朝刘墉有没有儿子?刘墉的老婆是谁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刘墉为何一生无子?刘墉是没儿子的,只有养子,女儿,他还是太优秀了,一生官运亨通,位高权重,一共活了八十五个年头,是清朝乃至整个古代难得一见的长寿之人,一个如此博学多才的...乾隆和刘墉的媳妇(六王的女儿)是什么关系?乾隆年间,马尔泰千

  • 耆英人物简介:以耆英为代表签订了哪些条约?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京,条约,英国

    [摘要]:耆英人物简介:以耆英为代表签订了哪些条约?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香港条约谁签订的?耆英和伊里布耆英和伊里布代表清政府签订的《南京条约。《南京条约》是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强加在中国人民身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英国以武力侵略的方式迫。南京条约是谁签订的?《南京条约》由清朝政府钦差大臣耆英、伊里

  • 《尼布楚条约》签订的两位内奸是谁?他们为何背叛中方?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尼布楚,清朝,藤牌

    [摘要]:《尼布楚条约》签订的两位内奸是谁?他们为何背叛中方?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中俄《尼布楚条约》为何会让俄国人喜笑颜开?俄国在两次雅克萨之战失败后,派出了以戈洛文为首的谈判使团,同清政府以钦差大臣索额图为首的使团在尼布楚进行边界谈判。谈判本是中俄双方,但令人感...第二年春。号称清朝最强特种部

  • 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电视剧,的人,纪晓岚

    [摘要]:历史上真实的纪晓岚,纪晓岚到底是个怎样的人?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有纪晓岚这个人吗?是怎样的?说到纪晓岚这个人,大多数人的第一印象,应该是一位风度翩翩,饱腹经纶,深得乾隆帝喜爱的文人形象。在影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当中,纪晓岚就被塑造成了一个...纪。纪晓岚是怎么样的人?纪晓岚一生未

  • 史上最称职的皇后阴丽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秀,历史上,司马相如

    [摘要]:史上最称职的皇后阴丽华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贤后郭圣通对东汉刘秀的帮助远大于阴丽华,为何还会被废后?因利益所带来的好处种种,也终因利益消弭而逐渐丧失。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阴丽华,管仲之后,名门望族,即便到其父一代,也是巨富之家,财富可比...阴丽。为什么有人说刘秀是史上最会做皇

  • 满清四大贝勒、开国五大臣和六大亲王、八大铁帽子王都是哪些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亲王,帽子,贝勒

    [摘要]:满清四大贝勒、开国五大臣和六大亲王、八大铁帽子王都是哪些人?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代六大亲王是哪几位?铁帽子王又有哪几位?清代六大亲王分别为: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时期)、睿亲王多尔衮(皇太极时期)、安亲王岳乐(顺治时期)、康亲王杰书(康熙时期)、怡亲王胤祥(雍正时期)、恭亲...清初四大

  • 叔侄博弈为什么朱允炆败的这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之役,云南,建文帝

    [摘要]:叔侄博弈为什么朱允炆败的这么惨?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的错吗?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朱允炆的失败完全是他自己瞎指挥造成的,不是说朱棣有多厉害,更不能说是因为朱元璋临死前把老臣都除掉了。仁孝皇孙朱允炆VS沙场宿将燕。朱允炆丢掉天下的根本原因是什

  • 史坚如简介:史可法后裔史坚如暗杀巡抚闹革命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兴中会,日本,武士道

    [摘要]:史坚如简介:史可法后裔史坚如暗杀巡抚闹革命的故事?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孙中山革命40年.先后领导了哪些武装起义?1900年10月6日,孙中山领导的兴中会在广东惠州三洲田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兴中会广州起义遭到惨败,陆皓东等人英勇牺牲.孙中山并没有因此而泄气,他一。我国历史上有哪些厉害的武士或

  • 陈蕃专床接待徐稚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典故,太守,孺子

    [摘要]:陈蕃专床接待徐稚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含饴弄孙下陈蕃榻是什么意思?含饴弄孙[hányínòngsūn]释义含着糖逗小孙子,形容老年人闲适生活的乐趣。详细释义【解释】:饴:麦芽糖。含着糖逗小孙子玩。形容晚年生活的乐趣。。所居服其德。屡辟公府,不起。时陈蕃为太守,以_作业帮(1)①徐稚离开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