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谁更高明?

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谁更高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738 更新时间:2024/1/26 9:07:38

[摘要]: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谁更高明?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张良和陈平究竟谁更高明,到底是谁更胜一筹?为什么?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谋士。都是冠绝一时的聪明人。汉初三杰,有萧何,有张良,有韩信,却没有陈平。据史记记载,张良多病,娇弱如妇人,是满腹经纶的小鲜肉;...这里。韩信被杀,萧何张良都很怕,为何陈平却不怕?韩信、萧何、张良就是所谓的“汉初三杰”,韩信被吕后弄死后,萧何与张良确实都很怕。那么陈平为什么不害怕呢?因为陈平可以说就是刘邦的影子,刘邦可

萧何、张良、陈平都是智谋之士,也都是功勋卓著的西汉开国功臣,在他们一生中,既有被重用的时候,也有受怀疑的时候。有趣的是,当他们受到怀疑时,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相应的保命对策,从而让自己安全渡过种种危机。那么,萧何、张良、陈平这几位大才的自保之策谁更高明呢?

一、萧何

萧何是西汉开国第一功臣,但在追随刘邦的过程中,也曾数次因为权力太大而受到刘邦的猜忌。面对刘邦的疑心,萧何不得意,采取了自保之策。

1、递交投名状

汉三年(前204),刘邦在京县、索城一带与项对峙。百忙之余,刘邦还不忘经常派遣使者“慰劳”萧何。

刘邦为何要经常派使者慰劳萧何?因为此时萧何被刘邦留在后方守卫关中,侍奉太子,治理栎阳,有些来不及向刘邦禀报的政令,萧何可以酌情处理,甚至可以自行拍板,权力极大。对此,领兵在外的刘邦显然不太放心,因此才会不断派使者假意慰劳,实则探听萧何的情况。

萧何明白刘邦的疑虑,把族中能打战的人全部派去战场,交给刘邦指挥,向刘邦纳了“投名状”。刘邦收到萧何的“投名状”,果然十分高兴,疑虑消除,不再“慰劳”萧何。

2、不受封赏

汉十一年(前196),陈豨反叛,刘邦亲自率军出征。趁刘邦平叛尚未归来之际,韩信又在关中谋反。于是,萧何与吕后合谋,杀了韩信。刘邦在前线听到此消息,派使者把萧何的官职从丞相提升为相国,加封五千户,并令五百名士卒、一名都尉做萧何的卫队。

刘邦这么做,是张良的主意,明面上好像是对萧何的宠信,实际上是想借此试探萧何的忠诚。萧何因此辞让封赏不受,把家产、资财全都捐助军队。刘邦见萧何如此识趣,非常欢喜。萧何成功自保。

3、自毁声誉

汉十二年(前195)秋,黥布反叛,刘邦再次亲自率军出征。在此期间,萧何一如刘邦讨伐陈豨一样,把自己的家财全都拿出来捐助军队,并在后方勤勉工作,安抚百姓。

但所谓此一时彼一时,刘邦对萧何如此做法仍然有疑心,多次派人回去询问萧何在做什么。萧何于是采取自污手段,故意采取低价、赊借等手段从老百姓手里购置田地、房产,以此败坏自己的声誉,表明自己没有与刘邦争民心的意图。

正因为萧何一次次采取有效的自保之策,所以最后才得善终。孝惠二年(前193),萧何去世,谥号为文终侯。

二、张良

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是刘邦最重要的谋士,也是刘邦最信任的人,与刘邦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张良之所以能够得到刘邦如此信任,与他的自保之策有关。

1、不贪财资

汉元年(前206)正月,刘邦被项羽分封为汉王,统治巴蜀地区。刘邦于是赏赐张良黄金百镒,珍珠二斗。张良一转身就把这些财物全都赠送给项羽的叔叔项伯,请求项伯替刘邦向项羽求情,加封刘邦汉中郡。张良不贪财,却处处替刘邦的利益着想,难怪刘邦会如此信任张良。

2、不受分封

汉六年(前201)正月,刘邦封赏功臣。张良不曾有具体战功,刘邦却认为张良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大功劳,执意让张良自己从齐国选择三万户作为封邑。张良推辞说:“当初我在下邳起事,与主上会合在留县,这是上天把我交给陛下。陛下采用我的计谋,幸而经常生效,我只愿受封留县就足够了,不敢承受三万户。”在张良本人的坚持下,刘邦于是封张良为留侯,同萧何等人一起受封。

3、激流勇退

刘邦夺取天下后,张良功成身退,丝毫不贪恋权位。他对外宣称说:“我家世代为韩相,到韩国灭亡,不惜万金家财,替韩国向强秦报仇,天下为此震动,如今凭借三寸之舌为帝王统师,封邑万户,位居列侯,这对一个平民是至高无上的,我张良已经非常满足了。我愿丢却人世间的事情,打算随赤松子去遨游。”于是以体弱多病为由,修习黄老之术,不食五谷,极少外出或参与政治谋划。

公元前186年,张良去世,定谥号叫文成侯。他儿子张不疑袭封为侯。

三、陈平

陈平是刘邦的另外一位重要谋臣,他与张良可谓是一阴一阳,一暗一明,相得益彰。在陈平追随刘邦征战天下的过程中,除了刚刚加入刘邦阵营时曾因为周勃、灌婴等人诋毁,受到刘邦质疑外,一直都深得刘邦信任。所以,陈平的自保,主要体现在刘邦驾崩之后。

1、不杀樊哙,左右逢源

公元前195年,刘邦在讨伐黥布叛乱中,被流矢射中,病重不起,缓缓行至长安。此时,燕王卢绾反叛,刘邦派樊哙以相国的身份率兵征讨。樊哙出征后,有人说樊哙的坏话。刘邦发怒,命周勃前去替代樊哙领兵,并命陈平到军中立即斩杀樊哙。

陈平与周勃受命前往,途中,陈平对周勃说:“樊哙是高帝的老朋友,功劳很多,而且又是吕后妹妹吕嬃的丈夫,与高帝有亲戚关系,地位显贵。高帝因一时之怒想杀他,只怕将来要后悔。我们不如把樊哙囚禁起来交与皇上,由皇上自己处决。”

陈平达到军营抓捕樊哙后,通过驿站返回长安。在返回途中,刘邦去世。陈平害怕吕嬃进谗言、吕后听信谗言而发怒,便急驾驿站车马先行,入宫见吕后。

陈平一见到吕后,便痛苦流涕,向吕后禀奏处理樊哙一事的经过,并坚决请求留宿宫中担任警卫。吕后哀怜陈平,任命他做郎中令。吕嬃因此没有机会进谗,樊哙被押到长安,便被赦免并恢复了原来的爵位和封邑。而陈平自然也得以自保。

2、曲意奉承,迎合吕后

孝惠帝六年(前189),相国曹参去世,王陵为右丞相,陈平为左丞相。两年后,孝惠帝去世。吕后想立吕氏宗族的人为王,询问王陵,王陵表示坚决反对。吕后很不高兴,又问陈平。

陈平知道吕后心意,迎合说:“高帝平定天下,封刘氏子弟为王;如今太后代行天子之职,封吕氏诸兄弟为王,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吕后终于大喜。结果,王陵被罢免了丞相之职,而陈平则晋升为右丞相。

3、沉迷酒色,隐藏智谋

吕嬃对之前陈平为刘邦出谋划策捉拿樊哙的耿耿于怀,多次向吕后进谗言说:“陈平当丞相不理政务,每天饮美酒,玩弄妇女。”

陈平听说后,更加沉迷于饮酒作乐,以此向吕后表明自己没有争权之心。吕太后闻知此事,暗自高兴。她当着吕嬃的面对陈平说:“俗语说‘小孩和妇女的话不可信’,就看你对我怎么样了。不要怕吕嬃说你的坏话。”

陈平因此有惊无险地保住了丞相职位,为后来与周勃合谋,除去吕氏集团,辅立孝文帝,匡扶汉室立下了汗马功劳。

孝文帝二年(前178),陈平去世,谥号为献侯。他的儿子恭侯陈买接替侯位。

关于“萧何、张良、陈平的自保之策,谁更高明?”的问题

张良和陈平究竟谁更高明,到底是谁更胜一筹?为什么?

张良和陈平都是刘邦的谋士。都是冠绝一时的聪明人。汉初三杰,有萧何,有张良,有韩信,却没有陈平。据史记记载,张良多病,娇弱如妇人,是满腹经纶的小鲜肉;...这里。

韩信被杀,萧何张良都很怕,为何陈平却不怕?

韩信、萧何、张良就是所谓的“汉初三杰”,韩信被吕后弄死后,萧何与张良确实都很怕。那么陈平为什么不害怕呢?因为陈平可以说就是刘邦的影子,刘邦可以没有“...

张良和萧何哪个更聪明?

张良与萧何皆是刘邦身边的重要文臣,两人对于刘邦建立大汉王朝都有杰出的贡献。张良与韩信、萧何并称为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出身于韩国贵族,张良在劝鸿门。

张良陈平一个阳谋一个阴谋,谁的计谋多、作用更大?为什么?

世人皆知张良的功劳,而忽视了陈平的贡献,其实两个人是不相上下的。张良早期就追随刘邦出谋划策,汉朝建立不久就淡出政治视野;而陈平在鸿门宴之后才追随刘邦,...(。

范增陈平萧何韩信张良哪个更聪明?

王祖贤张慧敏范冰冰刘亦菲周杰伦那个更漂亮呢?举报/反馈热门生活爱好数码农牧宠物美妆美食旅游汽车法律金融游戏母婴健康运动教育美妆美食。

...下有萧何、张良、韩信,三人都是智谋见长,具体分工有何不同?

萧何是开国论功行赏功勋第一的人主管内政对行军打仗不在行是他在后方不断给刘邦供应兵马粮草要不然在彭城刘邦早被项羽宰了张良是参谋型的虽。

如果诸葛亮北伐团队换成刘邦团队,以萧何韩信张良陈平组合能否一统天下?

这个问题我想说出自己的一点观点。正确与否望各位前辈多多指教。我认为换成刘邦团队也是不会成功的。在这里请容许我先介绍一下诸葛亮北伐时的一些名将。1.五虎。

汉初三杰:韩信被杀,萧何被囚,为何只有张良得以善终?

纠正一下,萧何其实也是善终的,虽然刘邦曾关过他一段时间,但后面很快就给放了,之后继续曹朝廷效力。甚至于在刘邦死后,他还辅佐了惠帝一段时间。所以,汉初...”。

军师对决:张良与范增谁更有智慧?

我的回答:张良更有智慧。我的分析:1.张良,是相国世家。张良是杰出的西汉军事谋略家,与萧何、韩信并称为汉初三杰。张良的祖先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是韩昭侯...

刘邦手下的陈平为何混得风生水起?

陈平是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著名一代阴谋家,他善于谋划,不按常理出牌,屡屡出诈谋阴险之策力助刘邦绝处逢生,转危为安。汉初始,陈平被封为曲逆侯。汉文帝政权...不。

标签: 刘邦张良陈平

更多文章

  • 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二十八,刘秀

    [摘要]: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云台二十八将排名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云台二十八将武功排名?1、太傅高密侯邓禹2、大司马广平侯吴汉3、左将军胶东侯贾复4、征南大将军舞阳侯耿弇5、执金吾雍奴侯寇恂6、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7、征西大将军夏阳侯冯。刘秀部将武功排名?东汉时期刘秀手下的武将,谁最厉害?刘秀的儿子

  • 庚子国变发生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联军

    [摘要]:庚子国变发生的原因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1896年李鸿章遍访欧美,为何仅仅4年以后就遭遇“庚子之变”?甲午一战,清政府输了个底朝天,李鸿章花费了无数的心血和金钱所打造出来的铁甲水师——北洋舰队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北洋舰队当时可是号称“亚洲第一”、“世。庚子之役指哪一事件?指的是清朝末年八国

  • 朱熹最崇拜杜甫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作者,朱熹,杜甫

    [摘要]:朱熹最崇拜杜甫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已秋声”这首诗的作者是()A:陆游B:白居易C:朱熹D:杜甫_作业帮朱熹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翁、晦庵,云谷老人、沧州遁叟等.婺源(今江西婺源)人,后居福建建阳.十九岁进士及第,仕至宝文阁待制.他是南宋著名。————”里悄然来到;

  • 朱橚和朱载堉简介:明代藩王“药王”和“歌王”分别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明朝,朱元璋,清朝

    [摘要]:朱橚和朱载堉简介:明代藩王“药王”和“歌王”分别是谁?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清朝和明朝皇帝整体能力哪一方更好?关于明清两代帝王整体能力的比较确实是一件较为有趣的事情,而且出于民族情感和近代屈辱等主客观因素,明清两朝在国人心中的地位都异常重要而敏感,也因此而出现。明代藩王只能在当地活动,他们

  • 汉末三国的著名游侠,尤其韩龙刺杀柯比能乃是一绝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刺客,匈奴,王朝

    [摘要]:汉末三国的著名游侠,尤其韩龙刺杀柯比能乃是一绝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作为三国时期的第一刺客,韩龙刺杀过什么人?成为第一刺客的原因是因为他成功的刺杀了柯比能,当时柯比能是鲜卑族的首领,他一死,鲜卑不攻自破。韩龙之所以被称为三国第一刺客,是因为他当时杀掉。中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刺客?厕读君来回答

  • 八卦史记之三十六:一场因为采桑引发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仁宗,介词,楚国

    [摘要]:八卦史记之三十六:一场因为采桑引发的战争是一段春秋战国的历史,吴楚两国曾因争夺一颗桑树而爆发全面战争,最终结局如何?公元前518年,春秋时代的两个大国,吴国和楚国,发生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战争。据史书记载,当时在吴国边境,有一座卑梁的小城;楚国这边,也有一座叫做钟离的小城...至。商朝的宰相,

  • 虎门硝烟轶事:有人暗中偷烟草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林则徐,虎门,鸦片

    [摘要]:虎门硝烟轶事:有人暗中偷烟草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_作业帮道光1839年11月15日,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已经来临的1839是使禁烟史上最重要的翌年,对林则徐一生来说是最辉煌的岁月.1839年3月10日林则徐经过两个。林则徐在虎门销烟的主要事迹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道光帝派

  • 《延禧攻略》嘉嫔历史原型,嘉嫔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隆,妃嫔,攻略

    [摘要]:《延禧攻略》嘉嫔历史原型,嘉嫔怎么死的?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延禧攻略》小嘉嫔的原型是什么人?.出于对金佳氏的溺爱,乾隆追赠金佳氏为淑嘉皇贵妃,并且将她葬入了裕陵地宫,她的梓宫位于西侧垂手棺床上。乐小姐见过金佳氏的画像,觉得的确是一位美丽娟秀的。延禧攻略佳嫔扮演者是谁?《延禧攻略》中嘉嫔

  • 满洲贵女王敏彤痴爱溥仪,溥仪为什么不和她结婚?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溥仪,的人,贝勒

    [摘要]:满洲贵女王敏彤痴爱溥仪,溥仪为什么不和她结婚?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晚年的溥仪为什么拒绝晚清最美格格的追求,而选择一个相貌平平的二婚护士?不是二婚,是三婚。溥仪被特赦回到北京后,痴情的“晚清最美格格”就开始了对他的疯狂追求,为证清白,她甚至去医院做了妇科检查,并开出一份处女诊断证明。然而。

  • 200年5月5日 孙权之兄孙策去世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权,富阳,江东

    [摘要]:200年5月5日孙权之兄孙策去世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孙权为什么杀其兄孙策?其实,孙权和孙策之间扯不清如果按照历史记载,孙权一直很仰慕孙策,而且孙策死的时候,孙权年龄小,根本不能掌控江东集团,而如韩当,黄盖等一批老武将又很崇拜...孙策孙权谁先死?孙策比孙权死的早很多。孙策孙权是兄弟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