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太宗之子李恪简介,李恪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朝唐太宗之子李恪?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爱子也。其血统之高贵世间仅有,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唐太宗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三子李恪?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太子李承乾(中山王)、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李世民的继承人在这三个人中出现,这也是李世民对当时唐朝政府权...隋。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和
李恪是唐太宗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女杨妃,封号不明。唐太宗废除李承乾太子之位后,李恪与李泰一样,一度成为太子热门人选,不过后来被长孙无忌阻止,所以最后李治成为新任继承人。
李恪人物档案
姓名:李恪
别名:李恪恪
国家:中国
民族:汉族
所处朝代:唐朝
出生时间:武德二年(619年)
去世时间:永徽四年(653年)
父亲:李世民
母亲:杨妃
祖父:李渊
外祖父:隋炀帝
李恪虽说是庶出,但是若真要论究,其实他的出身并不低,奈何改朝换代。
母系这边,为世代显贵的独孤家,曾祖母和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大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独孤信。再往上面算,曾曾祖父为西魏开国功勋,八大柱国唐国公李虎。往下面说,外曾祖父是开国皇帝隋文帝杨坚,外祖父是隋炀帝杨广。
所以如果要从血脉来说的话,立刻可以说死后融杨隋、李唐和独孤氏三大豪门血脉,身兼隋唐两王朝皇室血脉。两朝血脉,在中华历史上十分罕见。
李承乾和李泰同胞兄弟相争,最终演变成夺取对方性命。李承乾密谋暗杀李泰,计划暴露之后,铤而走险起兵逼宫。失败之后,太子之位被废黜。
如此一来,帝国储君的位置空缺,引得各方势力眼馋。唐太宗考虑重新确立新任继承人,李恪虽为庶子,但是因为他聪慧而有能力,所以也在唐太宗考虑的行列。
唐太宗曾经表示过想要立李恪为太子,被长孙无忌坚决阻止了,所以最后才决定了立李治为太子。这都是贞观十七年的事情了。
唐高宗李治继位的永徽元年,立刻拜司空,又为梁州都督,后调任安州都督。次年迁太子太师,镇宋州。
永徽四年,高阳公主和驸马房遗爱谋反案爆发,李恪被牵涉其中,随后被冤杀。史料记:李恪在长安宫禁之内被缢杀,年约三十四岁。普遍有说,李恪如此结局都是长孙无忌主导的。李恪被处死后,儿子仁、玮、琨、璄并流岭表。
等到显庆五年,才追封王位,为其立庙,命河间王孝恭孙荣承嗣,封郁林县侯。后又逢李仁兄弟被赦免,以李仁袭爵。
关于“唐太宗之子李恪简介,李恪是怎么死的?”的问题
唐朝唐太宗之子李恪?
李恪(619年—653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太宗爱子也。其血统之高贵世间仅有,其曾祖母与外曾祖母都是西魏八柱国之一,大司马卫国公三朝国丈独孤信之女,...
唐太宗为什么不把皇位传给三子李恪?
唐太宗和长孙皇后有三个儿子:太子李承乾(中山王)、魏王李泰、晋王李治,如果不出现意外情况,李世民的继承人在这三个人中出现,这也是李世民对当时唐朝政府权...隋。
唐太宗之子吴王李恪和唐宪宗之子建王李恪,同宗室起名不避讳吗?
李恪有什么资格让人避讳?李恪有什么资格让人避讳?
李恪是怎么死的-喜马拉雅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最受太宗喜爱,母亲杨妃是隋炀帝之女,因此李恪不但是庶出,也是隋炀帝的外孙,有隋朝的血统。身世的微妙使他不可能成为唐。
武媚娘传奇中李恪的结局是怎样的?
武媚娘传奇中李恪被长孙无忌以谋反的罪名陷害至死,后平反,是被冤死的。李恪,生于武德二年(619年),薨于永徽四年(653年3月6日),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武媚。
历史上李恪是李元吉的儿子吗?
不是。李恪,唐朝宗室大臣,唐太宗李世民第三子,母亲为隋炀帝之女杨妃。李恪出身贵胄,父母双亲皆出自隋唐皇族帝裔。祖父: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父亲:...
李世民儿子吴王李恪
李恪(619-653年),唐朝宗室,祖籍陇西狄道,唐太宗李世民与隋炀帝之女杨妃的儿子,排行第三。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长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汉。
李世民儿子李恪真的很强吗?为何千百年来,后人一直很怀念他?
就连唐太宗李世民都想传位给李恪,可惜受人阻拦才没成功,李恪的能力自然很强。不过他被后人怀念,主要还是因为一些其他缘由。最像李世民的皇子李恪是唐太宗...
李恪算是高阳公主害死的吗?
李恪被长孙无忌诬陷致死650年(永徽元年),李恪时为高宗李治在世最为年长的兄长,官拜司空,并被授予梁州都督的官职。不久之后,又被改封为都督安随温沔复五。
南唐皇室真的是唐宪宗第八子李恪的后人吗?
李唐王朝建立后,说自己的祖宗是太上老君老子李耳。武则天登基之后,说自己的祖上是周文王姬昌。韩国人富裕起来以后,硬说当年欺负三韩部落的高句丽,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