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灭亡有什么不同?

明朝的灭亡与清朝的灭亡有什么不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455 更新时间:2023/12/11 16:18:05

先说两个朝代灭亡的共同原因,这个共性是有的,就是制度的落后,以及由此导致出来的表现在各个方面的腐败,政治的、经济的、化的等等,最后,导致任何救亡都成为不可能的灭亡。所谓“无可奈何花落去”这个属于毫无办法,别说是崇祯和溥仪,换了任何一个人,走到那最后一步的时候,都无能为力。比如清末的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满族骑兵上了马,拉开一张弓,居然把自己累得摔到马下。为什么,那时已腐败到当兵的花钱雇人去营里替他站岗执勤。如此,不亡才怪。感兴趣的读者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明朝与清朝的灭亡是有不同的。首先,明朝灭亡时,国家四分五裂,东西南北中,政权林立。17年大规模的由于饥饿引爆的农民战争,严重破坏了文明成果,大规模地迫害知识分子,成了明末的政治常态,崇祯直到死的时候还在讲“文臣人人可杀”明亡时,明朝的举国上下没有任何生命的迹象,只有一片死气沉沉。同时,也严重破坏了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就连堂堂的首都北京城也几乎成为一片废墟,其它地方大同小异。万马齐喑,人民生活是啼饥号寒的活不下去。尤其悲剧的是,无论为官为民,都有大量的人死于流血,甚至包括皇帝本人。

清朝的灭亡,也具备任何灭亡朝的那些致命伤,比如腐朽、没落,比如种种无道,特别对待黎民苍生的无道。但清朝毕竟赶上了现代文明,这让她幸运了好多。

清朝灭亡,送给民国的一个完整的江山,版图是完整的,各民族是团结的,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势力是独立的。同治中兴以来的那些积极成果,比如工业、比如文化教育,悉数交给民国,比如那发达的沿海和内地的经济大城。说到文化教育,我们不能不说清末的四大遣责小说,伯元的《官场现形记》、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刘鹗的《老残游记》、曾朴的《孽海花》这都是威胁清王朝的重炮型作品。还有《申报》、《大公报》、《国风报》、《盛京时报》、《东方杂志》、《顺天时报》、《清末时事采新彚选》、《察世俗每月纪统传》、《特选撮要每月纪统传》、《东西洋烤每月纪统传》、《上海新报》《字林沪报·晚报》《上海晚报》也是一样,这些图书与报刊的出版发行,都明明白白埋下了加速清王朝灭亡的种子,清的统治者对此应该是有认识的,但是,这些东西还是出版发行了。有时,这让人怀疑是不是与维新运动前后人们的思想变得开明点有些关系,包括清王朝统治者的思想。

同时,这个王朝充满开放精神地兴办或者允许兴办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64所大学,大学精神,是现代的科学精神,也是对王朝大大不利的,但是这个王朝没有反对。民国时期的经济文化繁荣,特别思想的活跃与解放,得利于继承了一笔丰厚的精神遗产。“民国范儿”是有来处的。如果是像明末那样黑得伸手不见五指,那么,民国不会有什么经济和文化,更不会有什么京派、海派以及其它什么派的文化,不会有那么一大批成为中国现当代巨子的文化精英。尤其令人欣喜的是,实现了和平交接,而不是置人民生命于不顾,造成血流漂杵的人间悲剧。当时,清廷手里尚有百万军队,虽然战斗力明显削弱,但做一下最后的抵抗,应该还是至少有20万的精锐。但是,清王朝放弃了流血,与辛亥革命握手言和,共同走共和。让辛亥革命成为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不流血的革命,至于个别地区的武力冲突,那并不代表全局。

理性地看这一段历史,我们除了看到迫于兵临城下,也应看到双方的绅士风度,也是现代文明人的风度。有人说,革命本身是流血是破坏,但辛亥革命最后走向了和平解决,这里面体现了中国人的智慧,其实也说明当时的中国人接受了现代文明的理念。不是清朝就一定比明朝高明多少,而是她所处的时代确实高级了不少。

明朝灭的悲惨,是受制于是旧时代的落后,清朝灭的和平,是受益于新时代的先进。不管怎样灭亡,都是要人类发展进步的标志,王朝它就不应该存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古代清朝

更多文章

  • 元朝皇帝含“铁”为什么那么高 除了崇拜成吉思汗外还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元朝,皇帝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元朝皇帝含“铁”,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元朝作为我国历史上首次以少数民族为主体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带给大家最深的印象,就是所向披靡、冷血无情的蒙古铁骑,所到之处寸草不生。但事实上,这个朝代也有不少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在执行笞刑的时候,从前朝唐宋到后

  • 刘裕占领长安后,怎么放弃继续北伐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刘裕,南北朝

    417年九月,在关中百姓的热烈欢迎下,刘裕率领大军进入长安城,并拜谒汉高祖刘邦的陵寝。自从五胡乱华以来,关中就陷入了少数民族的统治之下,直到刘裕灭掉后秦,当地百姓才迎来了日夜盼望的“王师”。此时形势一片大好,刘裕已经占据了黄河以北地区,如果继续北伐,是有机会统一天下的。可是刘裕却放弃北伐,这到底是为

  • 朱元璋登基后,制定了哪些极具个人色彩与理想的制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朱元璋,明朝

    说到朱元璋,大家都会想到什么呢?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各位介绍一下相关的历史事迹。1368年,南京南郊。朱元璋终于如愿以偿地举行了向上天祷告的仪式,宣布自己为天下之主,国号大明。从此,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王朝,而在朱元璋登基的同时,一系列带有浓烈他个人色彩和理想的制度也开始在华夏大地上实践。在基层,

  • 张郃和徐晃都是魏国名将,为何却不敢挑战赵云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张郃

    在三国鼎立的时期,而作为不同阵营的大将,他们的关系自然也不会有多好。而张郃徐晃作为曹魏麾下久经沙场的一流武将,作战经验丰富,且二人皆为降将,自然要比寻常武将更懂圆滑世故,张郃和徐晃都是曹操的“五子良将”,两人地位相同,也都是中途转投曹操的将领,为了曹操的霸业,南征北战,即使献出生命,也在所不惜。而这

  • 秦始皇陵中真的有活人俑吗 兵马俑是不是用活人做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秦始皇,活人俑

    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为大家带来古代活人俑,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关于秦陵,历代以来都有着不少的争议。根据《史记》记载,秦陵其实就是一座缩小版的咸阳宫,陵园按照“事死如事生”的原则,仿照秦国都城咸阳的布局建造,大体呈回字形。在先秦时代,非常的流行厚葬,从秦国的历代国王的古墓就可以看出,秦王的这些古墓不仅

  • 司马师有过几个老婆?她们的结局都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三国,司马师

    司马师是三国时期魏国的权臣,也是司马家篡魏的奠基者,他一生中有过三个老婆。1、夏侯徽(元配)夏侯徽(211年-234年),字媛容,司马师的第一任妻子。父亲是曹魏的征南大将军夏侯尚,母亲曹氏是曹魏德阳乡主(曹真之妹),舅父是曹魏的大将军曹真。她与司马师之间,生有五个女儿。2、吴氏(继室,被黜)3、羊徽

  • 最早的长城是什么时期修筑的?最开始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春秋,长城

    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除了互相征战,北方的诸侯国还必须要面对匈奴的袭扰,因此各个国家纷纷修筑长城,以抵抗匈奴。在中国北方郊野蜿蜒着的这条两万公里长的土石巨龙,承载了一段如同它自身一般绵长蜿蜒的伟大历史。长城一开始是许多段的夯土墙,由春秋时期各诸侯分别建造,由于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袭击和诸侯国之间

  • 张飞的实力如何?为何关羽自称不如张飞英勇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三国,张飞

    一提起三国武将,大部分人都会首先想起关羽。在民间关羽已经被神化,在官方,清代时关羽被封为武圣,与“文圣”孔子齐名。关羽温酒斩华雄之英雄气概可谓千古一绝。这样的英雄却对张飞赞赏有加,直言不如张飞英勇。文中说张飞造丈八点钢矛,各置全身铠甲,作战时的表现是倒竖虎须,圆睁环眼,手绰蛇矛。顿时表现出第一猛将的

  • 襄樊之战的最终失败,真的是因为关羽的自傲吗?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三国,关羽

    众所周知,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谋士、名将、政客悉数登场,上演了一段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尤其是名将。那么真正的三国第一名将是谁呢?小编觉得三国第一名将就是关羽。此人无论是在官方还是在民间,都有极高的知名度。而且综合史料来看,关羽是三国中斩杀一流名将最多的人,而且我们这位第一名将,也死得其所,死的

  • 古代书生身边都有一个书童 书童到底是做什么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古代,书童

    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书生和书童,接下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欣赏。古代书生带个书童出去或者去赶考,最主要的就是便利,如果是自己一个人的话,很多事情都需要自己去做了,比如做饭洗衣、生活起居、社交接待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花时间和精力的。而对于读书人来说最主要的活动就是读书考取功名,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精力来做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