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阿鲁特崇绮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

阿鲁特崇绮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516 更新时间:2023/12/25 4:42:29

崇绮(1829-1900),清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晚清大臣,字文山,阿鲁特氏,原隶蒙古正蓝旗,父凭女贵,升隶满洲镶黄旗。大学士、军机大臣赛尚阿之子,郑亲王端华的女婿。一妹一女同为同治帝后妃,妹妹即恭肃皇贵妃,女儿即孝哲毅皇后。同治三年一甲一名进士,状元。迁侍讲,以女为后,封三等承恩公,光绪间历任吏部尚书、礼部尚书,与徐侗同为大阿哥溥儁师傅。八国联军入京时,随荣禄走保定,自缢死。谥号“文节”。

崇绮乃蒙古八旗子弟,最初为廪生,通过捐输军饷,谋得八品笔帖式,不久又被任命为玉牒馆誊录,1848年升任工部主事,一年后中举。

崇绮像崇绮像咸丰元年(1851),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爆发。咸丰帝任命赛尚阿为钦差大臣,督师广西,进剿太平军。太平军势如破竹,冲破清军围剿,从广西进入湖南,直逼长沙城下。咸丰帝大怒,将赛尚阿革职,押回北京,定斩监候,籍没家产。崇绮也受其父牵连,被革去工部主事官衔。

家道中落,崇绮备尝“身居闹市无人理”的世态炎凉。他索性闭门读书,研习书法,练成一笔好字,他还擅长丹青,尤喜画雁,以寄寓其“沧州旧隐无人识,正似寒芦落雁边”的感愤。

咸丰三年(1853),太平天国北伐军逼近天津,威胁京师。咸丰帝下令设巡防所,宣布-。巡防王大臣调崇绮充任督练旗兵处文案。次年,孤军北上的太平军弹尽粮绝,为清军所败,崇绮因抵御太平军北进有功被授予兵部七品笔帖式,并开复举人。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后被称为第二次鸦片战争),咸丰帝仓皇逃奔热河。崇绮以随办巡防名义守卫内皇城,并协理内城团防昼夜巡行,以备不测。英法联军退去后,因守城有功,崇绮被提升为兵部主事,后迁兵部员外郎。

同治三年(1864),宁夏将军都兴阿奏请让谙熟军事的崇绮随他去西北参与军务,兵部上疏坚请留崇绮在部,获准,遂调充步军统领衙门兼办司员。

这一年,正逢三年一次的礼部会试,崇绮顺利地取得了贡士资格,农历四月二十一日既入保和殿参加殿试。这天,崇绮沉着镇定,文思格外敏捷,下笔有如行云流水,不多时,便洋洋洒洒地写完了上千余字的经史时务策文。次日,8位阅卷大臣在所有密封试卷中圈出前10名,送呈皇帝亲览。可当时同治帝还是个10岁的孩子,此事便由两宫皇太后代行。慈禧太后见一本卷子文辞写得不错,字也挺有功夫,就主张点这本为状元,慈安太后说不出什么意见,就由着慈禧太后做主,把10本卷子的名状安排停当,并用御笔点了。密封试卷拆开,才发现排在一甲一名进士的竟然是蒙古正蓝旗人崇绮,这可是清代开国以来从未有过的先例。原来,清初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在科举取士上采用“旗不点元”的策略,即一甲前三名——状元、榜眼、探花,不取旗人。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这是从顺治帝开始历朝因循的惯例,怎能破例呢?可是,慈禧太后御笔点中的状元,又不好改换。养心殿上,两宫太后和阅卷大臣们皆颇费周章,慈禧太后斟酌再三,犹豫不决,遂决定交给军机大臣和阅卷大臣商议。众大臣经过反复争论,得出“但凭文字,何论满汉”的结论,奏复两宫。崇绮作为一名旗人,破天荒地当了科举考试的状元,引起了满朝的议论和称羡,成为当时轰动朝野的重大新闻。祟绮也因此有了“小金榜状元”的美称。而整个清代260年间,满、蒙人参加汉文考试最终能夺魁的也只有祟绮一人。崇绮金榜题名后,照例入翰林院为修撰。

同治九年(1870),崇绮升为侍讲,是年秋,又任河南乡试主考官,后来又充当日讲起居注官,侍奉于皇帝左右。

同治十一年(1872),同治皇帝已届成婚之年,需从高级官员的女儿中选一皇后。崇绮之女相貌端庄,文静娴淑,被东宫慈安太后相中,最终获得同治帝首肯,被册封为正宫皇后。作为皇后之父的崇绮,受封为三等承恩公,崇妻瓜尔佳氏为一品夫人,他的直系亲属从蒙古正蓝旗升隶满洲镶黄旗。崇绮一家又惊又喜。做梦也没想到能与当今天子联姻,并受到这样的恩宠。此后,崇绮历任内阁学士、户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然而好景不长。虽然同治帝与皇后十分恩爱,可慈禧太后却不喜欢这位皇后,经常强迫同治疏远她。同治十二年(1873),同治帝亲政,慈禧太后仍然干涉朝政,大权独揽。同治帝心中不悦,便经常微服出宫,同治十四年(1875)1月,因患天花驾崩,年仅20岁。

同治帝死后,照理应该立同治帝下一辈中的皇族为君,但这样一来,慈禧太后就成了太皇太后,不能再垂帘听政,因此她自作主张,立同治帝载淳的同辈,醇亲王奕譞之子载恬为咸丰皇帝之嗣,继承皇位。因载恬年仅3岁,自然仍由两宫皇太后临朝垂帘听政。

同治帝驾崩,皇后本已哀恸之极,现在立载恬为帝,自己这个皇后不伦不类,真是羞辱名节。况且自同治帝死后,慈禧太后将皇后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从不给皇后好脸色,崇绮探明了慈禧对皇后的意思,知道天命难为,就帮助女儿自杀。功提到这一段悲凉往事(崇绮为启功的三外曾祖父),说皇后死志已定,叫来崇绮,问该怎么死。崇绮跪在外面,问“不吃行不行”,皇后说行,于是-而死。皇后即死,慈禧去了心头大患,就过往不咎,命令厚葬,谥号孝哲。

同治帝和皇后相继去世,崇绮曾上

书称疾告退,朝廷不准。光绪二年(1876),祟绮任会试副考官,镶黄旗汉军副都统等职。光绪三年(1877),河南干旱无雨,灾情严重,民不聊生,而地方官吏夸大灾情,从中渔利。崇绮上奏朝廷,说明“河南饥民遮道,呈诉蒙蔽勒捐并恳求蠲缓等节”,请求对废驰的吏治加以整肃。朝廷命祟绮偕同侍郎邵亨豫查核地方官吏贪赃枉法之事,祟绮揭露了藩司刘齐衔贻害地方、巡抚李庆翱玩视民瘼等情况,交由吏部议处。

光绪四年(1878),崇绮奉命与侍郎冯誉骥查办吉林驻防侍卫倭兴额(钮祜禄·阿里衮之子)被控抢劫栽赃案,并署吉林将军,办案不力,自提辞呈,被赦免。次年,崇绮出任热河驻防都统,主持修挖旱河工程。御史孔宪瑴上疏称其忠直,适合留京,没有得到批准。

光绪七年(1881),崇绮调任盛京将军,驻奉天城。崇绮到任之后,即整饬吏治,充实营伍,练兵筹饷,并严定边民交易的限额。光绪八年(1882),法国谋据越南,并企图入侵中国。崇绮针对边境不断告警的情况,及时调整财务税收,添练步兵,分驻盛京各个重要海口,以防备法国兵舰北上骚扰。

光绪十年(1884),任户部尚书,内阁学士周德润上疏弹劾安徽风颖六泗道任兰生盘距利津,营私肥己,致使安徽税务积弊丛生。清廷派崇绮偕内阁学士廖寿恒前往查核。他们严查密访,获得了充足可靠的证据,上奏朝廷将任兰生议处。

光绪十一年(1885年),崇绮调离盛京,担任武英殿总裁。此后,崇绮又被委以吏部尚书等职。但崇绮患有严重的腹泻之症,只好上

书请求回家养病,获准。从此,崇绮闭门谢客,每日在家中读书写字作画,倒也怡然自得,但每当念及女儿之死,仍不免老泪纵横。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诛逐维新党人,将光绪帝幽禁于中南海瀛台。荣禄向慈禧太后献计立“大阿哥”,作为同治帝嗣子,借以废黜光绪帝。次年,慈禧太后召集王公大臣会议,决定立端郡王载漪之子溥俊为穆宗毅皇帝(即同治帝)的继承人,接进宫中,准备将来承继大统。崇绮闻知,心中暗喜。当年同治帝和皇后相继去世,没有留下继承人,却让载恬继了帝位,崇绮一直耿耿于怀。如今机会难得,祟绮便与大学士徐桐、尚书启秀等往来筹议,积极策划废立之事。此举颇合太后心思,崇绮因此被授与翰林院掌院学士,入值弘德殿,充大阿哥师傅。慈禧太后对崇绮恩宠有加,特下谕旨:“命管理礼部事务崇绮,在西苑门内乘坐二人肩舆。崇绮又是国丈,又是太子师傅,身价陡增,众人羡艳,这是他生平第二次鸿运高升的得意之事。

1900年,义和团运动蓬勃开展起来,团民大批进入北京城。朝中不少大臣都崇信义和团宣扬的可避刀枪的法术,幻想着凭借这支农民武装把洋鬼子赶走,重振大清国威。崇绮当时正是积极附和者之一。一次,有人来拜访崇绮,谈话中称义和团为“拳匪”,崇绮大为恼怒,曰:“君何将我中国义士以匪目之?”立即端茶送客。在一次御前会议上,崇绮与徐桐一致称道:“义和团民气可用。”内阁学士联元则针锋相对地指出:。民气可用,匪气不可用。”当时慈禧太后听说列强支持光绪皇帝,要她归政,大为恼恨,也想利用义和团来对付一下洋鬼子,因此改剿为抚,企图欺骗利用义和团。以渡过这一难关。

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引起了帝国主义的恐惧,1900年6月,英、法、日、俄、德、美、意、奥八国组成联军,由天津出发,进犯北京。8月14日,北京城被攻破,慈禧太后携带光绪帝、大阿哥和一些王公大臣逃往西安,命崇绮和荣禄等为留京办事大臣。

当时慈禧西行路线是取道居庸关,经大同以达太原。崇绮担心八国联军以轻骑尾追其后,袭击慈禧乘舆,于是与荣禄等伪装成皇驾乘舆,从南路直奔保定。想以此作为掩护,以防意外。到达保定后,崇绮等人住进莲池书院,每日派人打听北京局势。不久,噩耗传来,崇绮之妻瓜尔佳氏在崇绮走后,指挥仆人在屋内掘了两个大坑,男女老幼,按昭穆为序,分别左右坑内,然后命仆人填土掩埋.仆人不应命。惊慌逃出,儿子葆初便自己点燃了窗棂,全家人巍坐不动,以身殉国。崇绮闻知,如五雷轰顶,五内俱焚,又听说列强扬言要杀掉一切支持义和团的官员。崇绮自忖在劫难进,唯有以死殉忠,宁可同家人九泉相聚,也不能被洋鬼子擒拿受辱。当晚,这位年近古稀的满蒙状元便自书了绝命辞:“圣驾西幸,未敢即死,恢复无力,以身殉之。”自缢于莲池书院。此后,清廷以崇绮洵能舍生取义,大节无亏。著照尚书例赐恤,任内一切处分悉予开复,寻赐祭葬,谥文节,入祀昭忠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阿鲁特崇绮清朝康熙乾隆

更多文章

  • 图穷匕见的历史典故,成语解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图穷匕见,秦始皇,荆轲

    词目:图穷匕见拼音:túqióngbǐxiàn释义:图:地图;穷:尽;见:通假字,同“现”。比喻形迹败露,事情到最后显露出了真相。近义词:真相大白、东窗事发、原形毕露反义词:显而易见、扑朔迷离《史记》中记载:战国末年,秦王嬴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

  • 吕底亚怎么灭亡的?为什么打不赢波斯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波斯国王,吕底亚国王,锡姆伯拉战役

    如果说,斯基泰人拥有世界历史上和游牧民族中的第一支真正意义的重装骑兵。那么定居民族的第一支重装骑兵的桂冠则应该属于吕底亚王国。在称霸数百年的亚述帝国灭亡之际,在小亚细亚的西部,吕底亚王国开始崛起。当地发现了大量的银矿与金矿,使得货币出现及贸易繁荣。其中一位吕底亚国王克罗索斯的富有举世闻名,“像克罗索

  • 古代考个状元相当于现在什么学位?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状元

    在古代,武状元打架靠的是功夫,话不投机就打架,从来不带和你多墨迹的。文状元就是我要和你讲道理,非要把你讲死不行。看来皇帝设立文臣武将还是挺有道理的,先来和你讲道理,讲不通了就和你打,直到把你打服为止。今天我们就和大家来聊一聊,如果把古代的状元放到现代,该是一个什么样的文化水平呢?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古

  • 古人用的碎银子是怎么来的?砸碎的还是...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银子

    古代人使用的钱,一般都是铜钱,银子,和金子,而看电视的时候我们会发现,银子很多时候都是碎的,那这些碎银都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种说法:很多人会直接将整银子剪碎,或者在整块银子上扣掉一部分。但是市面上流通的碎银子成色并不完全一致,所以商家还要换算成色之后来计算,不过如果你遇到一些厉害的商家,有些人差不多

  • 传奇杀手比利小子:谋杀了21个人,一生都是亡命之徒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比利小子,美国

    世界上连环杀手有很多,但能还被人们称为西部英雄的恐怕只有比利小子了吧!比利小子做为连环凶手不是应该受到大家的惧怕吗?为什么人们不仅不怕他,还将他称之为西部英雄呢?为什么他在19世纪的西部如此有名?他究竟是不是英雄?他又是怎样死的呢?4年杀了21人真实的比利小子生于1859年,死于1881年,仅仅只活

  • 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只沉睡的雄狮 后半句没几个人听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中国,拿破仑

    拿破仑这个人大家都很熟悉,拿破仑是法国最厉害的一位皇帝,他曾经是所有欧洲国家最恐惧的存在,在整个欧洲基本上没有他的对手,后来拿破仑还是因为自己的一次失误才被流放,战败之后的拿破仑很不服气的策划了第二次战斗,在第二次战斗再次失败之后,这位驰骋欧洲战场的令所有欧洲国家颤抖的帝王才辗转到了圣赫勒拿岛。但是

  • 神农最后怎么死的?传闻因断肠草毒性太强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神农,上古

    在远古时期,世界上的花花草草是人类所不了解的,人们不知道哪种才有毒、哪种草可以治病,更有人因为误食了一些有毒的草而送命,怎么办呢?中国上古部落的首领炎帝不想看到百姓们受苦,于是打算尝尽天下百草,传闻在试草的过程中曾多次中毒,这与他的死有没有关联呢?神农最后怎么死的呢?一起来看看。神农最后怎么死的相传

  • 他们是与日月争光的“西湖三杰”,结局却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西湖三杰,明朝

    西湖三杰是指岳飞、于谦和张苍水三人。三人均与杭州西湖结下不解之缘,故称“西湖三杰”。1、岳飞岳飞(1103—1142),字鹏举,宋相州汤阴县(今河南汤阴县)人,南宋抗金名将,中国历史上著名军事家、战略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一。他于北宋末年投军,从1128年遇宗泽起到1141年为止的十余年间,

  • 梁山好汉常吃牛肉来源正常吗 他们的牛肉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宋朝,牛肉

    包拯任天长县县令的时候,有一次,县里发生了一桩奇怪的案件:有个农民发现自己家用来耕田的牛舌头被人割掉了。这农民又心痛,又气愤。就急火火地赶到衙门击鼓告状,请求县太爷为他追查捉拿割牛舌的人。包拯沉思良久,觉得这个案件毫无线索,根本无从查起,便对那个告状的农民说:“牛舌既然被割了,你就把牛杀了卖肉吧。”

  • 三点理由揭示清朝宫女为什么无人敢娶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清朝,宫女

    说到清朝的宫女,大家就会想到电视上那些容貌出众的女子。这些美丽的宫女,可是剧中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有的宫女甚至得到了皇帝的宠信,飞上了枝头成了凤凰。有这样境遇的宫女,只是个别,大多数宫女日子过得很悲催,不仅要整天服侍主子,还得看主子的脸色,稍有不慎,就会遭到主子的打骂。这些宫女大多14岁入宫,年满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