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特殊的安抚制度:让屡试不第者成“公务员”

宋朝特殊的安抚制度:让屡试不第者成“公务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640 更新时间:2024/1/6 8:05:27

[摘要]:宋朝特殊的安抚制度:让屡试不第者成“公务员”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柳永的资料-喜马拉雅柳永简介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宋朝落第举子叛逃西夏并成中原大患,此人是谁?最终结局如何?科举制在宋朝迎来真正的兴盛期,大量贫寒子弟通过考试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在考试中被淘汰者极多。..

宋朝是科举制度的重要发展时期。虽然录取的名额比前代大大增加,但毕竟僧多粥少,屡试落第、五六十岁还在为功名奔波的仍大有人在。考虑到这些读书人“易农而学,应书躬策至于历年且老而无所成”,皇帝特许在正榜之外,另发一榜恩赐其功名“与微官使之沾禄而后归”,因老人居多,此榜即被戏称为“老榜”。而榜上有名、以特恩获得功名的老年士子们就是老榜官。

宋朝老榜始于太祖开宝三年(970),经由科举录取进士张拱等八人后,又额外录取进士、诸科十五举以上未及第人司马浦等一百零六人。老榜录取有着严格的年龄限制,优待对象主要为五六十岁的老年士子:仁宗时曾规定“进士五举年五十、诸科七举及六举终场年六十,淳化以前尝应举及经先朝御试者,不以举数,令贡院别具名以闻”。虽然后来各朝应举数屡有变更,但年龄条件基本不变。

那时,名登“老榜”并非易事。宋朝规定:达到“四举”、“五举”、“六举”乃至更多举的老年士子才有资格入选。宋朝确立了三年一轮的三级考试制度,先由各州举行取解试,合格者参加礼部举行的省试,通过后再参加皇帝主持的殿试。与人们所熟知的明清举人不同,宋朝举人不过是通过州县考试后获准参加省试者的一种临时身份,这些人如果没能通过省、殿试,下次应举仍然需要从州县取解试开始。因此,“四举”“五举”中就包括一些参加过省试乃至殿试而被黜落的士人,这些人除了年龄上偏老之外,学识方面想来并不差。

宋朝初年,老榜录取人数并不固定:少的几十名,多则数百名。哲宗在位时,一些朝臣强烈建议要规范录取名额“进士入四等以上,诸科入三等以上,通在试者计之,毋得取过全额之半,是后著为令”。南宋孝宗时期,政府锐意改革,进一步裁减冗官,老榜录取额又降为“三人而取一”。

老榜官以恩科得出身,名望很难与正榜进士相比。宋朝正榜进士按殿试成绩优劣区分为五等,一甲最优,五甲最次。一甲的前三名(即状元、榜眼和探花)仕途前程无量,备受朝廷重视,人人称羡。与之相比,老榜官虽也依据殿试成绩优劣区分为五等,但是,第一等的前两名(俗称老榜状元和榜眼)也就仅够资格附于正榜最末等的五甲,被授予知县、县尉、主薄等微职,其余四等就更不着边际——任职于州县学,充其量只是蒙朝廷恩赐得到一次“微官沾禄”的机会罢了。南宋绍兴年间,一正榜状元叫王十朋,老榜状元是李三锡。发榜那天,某宗室子弟因名列正榜榜尾而闷闷不乐,同行的友人乃赋诗安慰“举头虽不窥王十,伸脚犹能踏李三”。又《墨庄漫录》记载:徽宗崇宁年间,徐适被点为老榜状元。按照惯例朝廷赐新科进士闻喜宴,每个人都有幸得到君主亲赐的宫花。闻喜宴罢,徐适等人途经平康区娱乐场所,同年进士的宫花多被倡女争抢去,唯独徐适的宫花无人问津。回到寓所后,徐适戏题一绝“白马青衫老得官,琼林宴罢酒肠宽。平康过尽无人问,留得宫花醒后看”,其间的失意冷落是很显然的。

事实上,很多老年士子也把恩榜入仕看作是无奈之举,很少像正榜进士那样炫耀出身。更有一些老榜官着力摆脱此种尴尬处境,再次参加科举考试。有些竟成正果,荣登正榜,如神宗朝的蹇周辅、高宗朝的董德元等。他们做老榜官时寂寂无闻,考中正榜进士后,仕途前景随之大为改观。以董德元为例,他“累举不第,用特恩得州助教,贫甚无以自养”,后应邀与一富家子弟再赴科举考试,临行时,州郡守彭子徙依照惯例犒劳赴京举人,看到董德元的名帖时很是不屑“老榜官耳,何足道略”,乃“不加恤”。董德元气恼之下暗自发奋,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礼部省试,又在殿试中脱颖而出被钦点为状元。董德元衣锦还乡,彭太守老远迎候,董德元感念往日的冷遇,写了一首七言绝句赠他“黄牒初开墨未干,君恩重许拜金銮。故乡知己来相迎,便是从前老榜官”。彭太守读后,不由得埋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叫苦不迭。其后,董德元仕途顺畅,不出七八年即擢升至宰辅要职。

宋朝不乏非议与责难老榜官的呼声。哲宗朝谏官上官均认为:老榜官们“大率多年六十以上,学术凋疏,精力弊耗,又无人荐举,不复有向进意。往往贪冒营私,职事不举,民受其病。”著名文学家苏轼也曾奏议“恩榜(即老榜)得官之人布在州县例皆垂老别无进望,惟务黩货以为归计,贪冒不职十人而九,朝廷所放恩榜几千人矣,何曾见一人能自奋励有闻於时,而残民败官者不可胜数”。事实上,虽然确实存在一些饱食终日而营私废职的老榜官,但也不能以偏概全。老榜官们返乡或就近为官,担任知县、县尉、主薄或州县学职,从事的多是基层行政事务或地方教育事业,这些工作繁重而又琐碎,一些人即使很勤勉努力,所取得的成果也很难与公卿将相眼中“有闻於时”的丰功伟绩相提并论。

虽然老榜官们不时遭到非议,但是终宋之世,朝廷对老年士子的这种特殊恩例一直存在。究其原因,宋朝对这种恩例的坚持,除了前述“怜老”因素外,更基于稳定政权的一番考虑。宋朝皇帝总结前朝教训“唐末,进士不第如王仙芝辈,倡乱而敬翔李振之徒,皆进士之不得志者也”,都心照不宣地把科举入仕当做钓钩,“广开科举之门,俾人人皆有觊觎之心,不忍自弃于盗贼奸宄”,诱导“英雄豪杰皆汩没消靡其中而不自觉”“觊觎一官,老死不止”。蔡绦《铁围山丛谈》中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朝科制,恩榜号特奏名,本录潦倒于场屋,以一命之服而收天下士心尔”。赵宋王朝确实煞费苦心维护政权,录取老榜官与太祖初期的“杯酒释兵权”都驭人有术,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文摘自:《文史天地》2009年第5期,作者:马雪(作者单位:河南省商水县第一高级中学),原题:《话说宋朝“老榜”官》

关于“宋朝特殊的安抚制度:让屡试不第者成“公务员””的问题

柳永的资料-喜马拉雅

柳永简介柳永(约有980~约定1053),原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福建崇安县)人。仁宗景佑元年(1034)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早年屡试不第,一生。

宋朝落第举子叛逃西夏并成中原大患,此人是谁?最终结局如何?

科举制在宋朝迎来真正的兴盛期,大量贫寒子弟通过考试入仕,甚至封侯拜相,堪称人生赢家。然而有得意者,便有失意者,由于录取名额有限,在考试中被淘汰者极多。...(。

(写出两点即可)(2)在《寒菊》一诗的“宁可枝头抱香死”这...

(1)①都是托物言志的诗,借写花来表现自己的精神追求。②都不直书其物,文中对写作对象的称谓,前者写梅不用“梅”字,后者写菊不用“菊”字。(彭都化。

下列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淳熙”、“丙申”都是宋代...

选项中的内容出自姜夔《扬州慢》的序文。“淳熙”是南宋皇帝宋孝宗的年号;“丙申”是一种纪年法,淳熙三年(1176);“至日”,是指冬至日。或可联系作。

古代写鬼故事的著名作家?

里有不少神神鬼鬼;西汉刘安《淮南子》里有不少神神鬼鬼;晋干宝《搜神记》里也有不少;晋张华《博物志》中亦有。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蒲。

镜破不改光,兰死不改香的意思是-176****8902的回答

孟郊的一生比较苦,郁郁不得志,出身贫寒,屡试不第,到46岁才中了个进士。而后又因人脉不通,50岁才在溧阳做了个芝麻小官。其诗作多写世态炎凉,民间苦难,故有。

宋代的八贤王是怎样一个人?为什么当时不是他继位?

所谓的宋代‘八贤王’,有两个人物,一个是文学人物,一个是历史人物。文学中虚构的‘八贤王’指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第四子赵德芳,历史中真实的‘八贤王’指的是宋...

借古讽今官场小说作家?

南宋年间,成都府有一秀才姓俞名良,进京赶考不第,盘缠无措,不得回乡,流落在临安。这一日忽然闯来几个官差,不由分说,给他换上锦袍绣袄、玉勒金鞍,簇拥着朝...

陆游休唐婉真是迫于其母的淫威吗?

唐婉的悲剧,主要还是因为陆游太渣!陆游我们都知道,南宋爱国大诗人,一生作诗9000多首,非常有才。此人有大义,极其爱国,他的那首《示儿》可以说的家喻户晓...他目。

蒲松龄的简介-喜马拉雅

出身于一个逐渐败落的中小地主兼商人家庭。19岁应童子试,接连考取县、府、道三个第一,名震一时。补博士弟子员。以后屡试不第,直至71岁时才成岁贡生。

标签: 南宋喜马拉雅都是

更多文章

  • 明成祖朱棣捕捉天下尼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的人,的是,皇帝

    [摘要]:明成祖朱棣捕捉天下尼姑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棣为什么要抓捕尼姑?明成祖朱棣从登上皇位那天起,就发誓一定要抓获两个人、他(她)们如芒刺在背,必欲除之而后快!第一个要抓获的人是建文帝朱允文,第二个要抓获的人是一个女人!...清。白莲教女英雄唐赛儿是生俘受辱还是出家为尼?白莲教女英雄唐赛儿:是

  • 宋初吕蒙正雅量不记人过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南京大学,套房,说话

    [摘要]:宋初吕蒙正雅量不记人过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吕蒙正生生世世护持正法出自哪里?佛门风范吕蒙正。参知政事。初入朝堂。有朝士指之曰。此子亦参政耶。同列不能平。蒙正止之曰。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忘。不若弗知之为愈也。时人服其量。故。“社交中,如果不会说好话,那就避开坏话或闭嘴”你怎么看?我觉得有一定

  •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简介,董卓最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东汉,临洮,陇西

    [摘要]: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简介,董卓最后怎么死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三国时的董卓多少岁死的?董卓生年不详,据三国志毛批本记载,董卓死时五十四岁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东汉末年少帝、献帝时权臣,凉州军阀。...董卓生年。董卓统治的是什么国?董卓独揽朝政所

  • 褚遂良小楷《千字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千字文,小楷,楷书

    [摘要]:褚遂良小楷《千字文》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褚遂良的千字文是什么字体?褚遂良的千字文是小楷。褚遂良的千字文是小楷。古代的《千字文》是怎样的?都有哪些字?说到《千字文》,就不得不说它的由来真的很有意思:大书法家王羲之大家都知道吧,就是那个为了练字,涮笔把自家池塘都染黑了的那个大师。成语“入木三

  • 理学祖师朱熹简介,朱熹有哪些污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奸雄,总统,韩国

    [摘要]:理学祖师朱熹简介,朱熹有哪些污点?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曹操被称为奸雄的原因有哪些?什么叫奸雄,人们把曹操杀吕伯奢的行为称为奸雄,把装作梦中杀人的行为称为奸雄,还有借“鸡肋”事件杀杨修算奸雄等等,这些可以算,但总是枝节,并非重点,充其...他。李世民为什么要霸占弟媳?玄武门之变,可以说是唐

  • 曹休怎么死的,曹休墓里面有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庙,将领,洛阳

    [摘要]:曹休怎么死的,曹休墓里面有什么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安阳高陵到底是不是曹操墓?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病逝于洛阳,享年六十六岁,谥日武王。曹操死后,要求子孙安葬自己时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珠宝,将自己安葬在高陵。然而最近在安阳发...课题。为什么直到现在还有人质疑安阳西高穴大墓不是曹操墓

  • 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削藩,建文帝,诸侯

    [摘要]:建文帝失败的原因有哪些?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允炆为什么会失败,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是因为朱元璋的错吗?很高兴回答楼主的问题:朱允炆的失败完全是他自己瞎指挥造成的,不是说朱棣有多厉害,更不能说是因为朱元璋临死前把老臣都除掉了。仁孝皇孙朱允炆VS沙场宿将燕。汉景帝削藩成功,康熙也成功,为何建文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怎么死的?她死后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攻略,璎珞,皇后

    [摘要]:《延禧攻略》富察皇后怎么死的?她死后有什么影响?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富察皇后怎么死的?谢谢邀请,单从问题来看,想必题主是喜爱看清宫剧的,对于乾隆的一生挚爱富察皇后的去世在影视剧中有多种版本,这也让世人对其真正的死因存有很大的好奇感,接下...《延禧攻略》里,富察皇后最后为什么会心死

  • 历史上真实的空海,空海为何来唐?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中国,日本,空海

    [摘要]:历史上真实的空海,空海为何来唐?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张旭和日本空海是什么关系?没啥关系。从时间维度来说张旭公元750年左右去世,而空海大师随遣唐使804年来中国,总共两年,理论上来讲俩人没有直接关系,非要找关系可能空海的师祖惠果大师会。日本派遣唐使来中国的目的和影响分别是什么?公元63

  • 公主与驸马的由来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公主,都尉,驸马

    [摘要]:公主与驸马的由来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黄梅戏女驸马故事背景?少女冯素珍与青年李兆廷自幼同窗共读,及长,订下鸳盟。后李父横遭奸臣谋害,家道中落。兆廷回乡避祸,前往冯家告贷。素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素珍深爱兆廷,相。为什么把公主的丈夫称为“驸马”?-159****0334的回答最早,“驸马”一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