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为何看不上东汉桓灵二帝,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诸葛亮为何看不上东汉桓灵二帝,他们到底是怎么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3506 更新时间:2023/12/7 11:41:32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这是一代名相诸葛亮在建兴五年(227年)写的《出师表》中的一句话。这句话换成大白话便是,先帝在世的时候,每逢跟我谈论这些事情,没有一次不对桓、灵二帝的做法感到叹息痛心遗憾的。

时隔多年,东汉桓灵二帝的昏聩做法仍被诸葛亮信手拈来,作为典型案例来诲诫后主(刘禅)不忘先帝(刘备)遗愿的孜孜之意。结合《出师表》内容,桓灵二帝的昏庸做法无非是“亲小人,远贤臣”。这对在历史上有号称“鱼水关系”的千年君臣刘备与诸葛亮在讨论东汉灭亡时,竟把东汉灭亡的责任全部归结于桓帝和灵帝二人身上。

东汉灭亡,尽管有桓灵二帝的责任,但并不是全部责任,只是部分而已。桓灵二帝并不是什么明君,很多为政举措是有些荒唐,可称昏聩庸主,但比起西汉时期的成帝、元帝而言,还算有作为得多。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历来桓灵二帝并称,但事实上,跟桓帝比起来,灵帝就更显得昏聩多。

原因如下。

一、谥号有分别。

汉桓帝刘志谥号孝桓皇帝。“桓”字,上谥法中的一百三十一字中的一字,指用之君亲焉,用之君子焉。《谥法》曰:“克敌服远曰桓。”之所以以“桓”为谥号,是因为汉桓帝最大的功绩就是大体上平息了羌乱。而汉灵帝刘宏谥号孝灵皇帝。“灵”字,下谥法中的六十五字中的一字,指用之歼夷焉,用之小人焉。《谥法》曰:“不勤成名曰灵。”官方解释则是“乱而不损曰灵”。之所以以“灵”为谥号,是因为国家虽乱,却还未伤害到根本。而汉灵帝身为国君却不去治理。另外,汉桓帝的谥号是汉灵帝给的,而汉桓帝与汉灵帝只是堂叔侄关系。汉灵帝的谥号是汉少帝给的,而汉灵帝与汉少帝却是父子关系。桓灵少三帝,孰亲孰疏,一目了然。因此汉灵帝的谥号带有偏袒成份。

二、用钱有差别。

虽汉桓帝和汉灵帝都靠卖官赚钱,但两者把卖官得来的钱所用之处却截然不同。汉桓帝承四帝(安帝、顺帝、冲帝和质帝)之弊,内有内乱,外有外患,时有三空(田野空、朝廷空、仓库空)。可是汉军在平内抗外却从未断粮断饷,所到之处胜多败少,是因为汉桓帝不仅向王侯借军粮,还把自己的私房钱都拿来还军粮。甚至还开创“取之于民,还之于民”的创举,即抄了外戚梁冀的家后,就免了天下半年租,还把本应交给少府经营赚钱的梁家苑囿发放给贫民经营。而汉灵帝登基后,大肆卖官聚敛私钱,还叹息汉桓帝不会积钱,未曾有私己钱。汉灵帝只知桓帝无私钱而不知桓帝无私钱的真正原因。不是汉桓帝不懂积钱,而是汉桓帝把自己的私己钱用在公事上。桓灵二帝虽都卖官敛财,但用钱方式却是天渊之别。

三、责任感有区别。

皇帝是封建国家的主宰和权力中心。汉桓帝把自己看作是刘汉王朝的主人,统治者,尚有做皇帝应有的责任感,有心想把东汉搞好,但却有心无力。汉桓帝是昏聩,但仅是对于大臣、士大夫而言,而对百姓还算好的。而汉灵帝却完全不同,将自己认作是东汉王朝的看客,旁观者,具有做观众意识中的麻木,占着皇帝的特权,吃喝玩乐,存心要将后汉搞烂,致使汉室式微。

桓灵二帝在历史上虽齐名昏聩之君,但两人却有天壤之别,根本不在同一档次。从谥号的级别不同,就可以断言汉灵帝远不如汉桓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标签: 诸葛亮东汉桓灵

更多文章

  • 为什么秦朝二世覆灭,在风水上有这些端倪,注定不会长久!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秦朝

    秦国的历史是漫长的,秦朝的历史是短暂的。为何秦朝只一代雄主,二世覆灭,风水上有没有一些端倪呢?桐源居士认为:有。悲剧起于骊山建陵公元前221年,39岁的秦王嬴政完成了灭六国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标志着秦人风水走到了光辉的顶点。秦始皇的身世,司马迁《史记》“本纪”与“列传”出现两种不同说法,给后世

  • 历史上的荆州跟现代版的荆州,跟现在相比比收回更有利。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荆州,关羽,诸葛亮,

    忘记是不可能的,但在可以预见的时间时,收回也是很难的。关于这段历史和现实的纠葛,要这么做,学一学诸葛亮。公元229年,吴王孙权称帝,蜀议以绝之为上。诸葛亮反对,认为应该联吴抗魏。诸葛亮是最恨孙权的,正是孙权的无耻偷袭,导致诸葛亮的一统大业彻底没戏。但现在,吴力尚强,蜀若与吴斗,正中魏国下怀。天下十分

  • 晚清时期太平天国起义后,曾国藩本为什么不敢创建湘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曾国潘,湘军,洪秀全,

    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初期往往能风卷云涌般迅速扩大,正如方腊起义数月之间聚众百万一样,晚清的太平天国起义自1851年在广西发起至1853年短短三年间就已迅速席卷江南各省,并在南京建立了都城和政权。如何镇压太平军成了此时清朝的头等大事。而恰在此期间,身为吏部侍郎的曾国藩,因母丧回到湖南老家守孝,亲眼目睹

  • 本该是中国流放的罪犯,韩国人却把他当祖宗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明朝,明玉珍,朱元璋,高句丽,

    重庆一个建筑队在施工时,发现了地下埋藏着一个古墓,等到考古学家到达现场,发现这是古墓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00多年前,朝代为元末明初,经过专家对陪葬品的细致比对最终确定了墓主的身份,但是消息一放出,却引来数千韩国人朝拜。这个墓主是元末的农民领袖明玉珍,干着和朱元璋一样的活,起兵造反当皇帝,明玉珍是农民

  • 崇祯登基后为什么还要说很穷呢,难说国库已经穷到没钱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崇祯,魏忠贤,万历皇帝,

    关于明朝的没落灭亡的结局,对崇祯皇帝来说是可悲的,自尽而死,这种无奈和绝望是任何一种其他形式朝代没落的君王所无法体会和理解的。一国之君,历来都是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在古代一个国家贫穷或富有取决于国库的充盈或亏损,而国库里面的银两来自于天下百姓百官各种缴税。除国库外,皇帝也有属于自己个人的小金库。那么

  • 通古斯大爆炸前期发生的异象到底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通古斯大爆炸,蘑菇云,

    通古斯大爆炸,当时估计爆炸威力相当于10~15百万吨TNT炸药,超过2150平方公里内的6千万棵树焚毁倒下。此事件与3000多年前印度的死丘事件及1626年5月30日北京的王恭厂大爆炸并称为世界三大自然之谜。1908年6月30日,俄罗斯帝国西伯利亚森林的通古斯河畔,突然爆发出一声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

  • 历史上中国的第一个首都是哪里,而现如今变成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中国

    王朝有兴替,城市也有盛衰,曾经武则天的神都洛阳,北宋王朝的京城开封,都曾是中国历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城市,然而今天,它们却只是两座普普通通的地级市。当然现代城市的发达程度远非古代文明可比,它们如今的城市规模远超古代,但在全国城市中的位置就远远没有历史上那么重要了。从一国之都跌落为三线城市,也还勉强可以接

  • 诸葛亮七擒孟获的理由竟然是要以攻心之计为主?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七擒孟获,刘禅,司马炎,孟获,

    古代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蜀汉丞相诸葛亮“七擒孟获”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可中国历史上真实的孟获的生平事迹却淹没于历代正史,散落于乡俚民间。历史上的孟获,三国时彝族首领,建宁(今云南曲靖)人,生卒年代不详。《三国志》本传以及后朝的官定正史中均未记述孟获其人,他的相关事迹仅在《汉晋

  • 商纣王死后,超十万商军突然失踪,专家给出了这5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商纣王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王朝不断更迭,战争连绵不断。三千年前的华夏大地战火纷飞,商纣王被妲己迷惑,昏庸无能,沉溺酒色,不过他也有自知之明,一把火向全世界宣布商朝灭亡。今天笔者要说的不是关于商纣王,而是15万商朝大军离奇消失,至今仍然没有定论。商纣王有一个得力的手下叫攸侯喜,是当时最重要的诸侯。可是,攸侯喜

  • 偏远山村发现陈圆圆墓,碑文生僻难懂,专家赶到,真相终被揭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陈圆圆,吴三桂

    在明末清初,有一个女人的名字,可谓是关乎国家命运,决定谁主沉浮。那就是陈圆圆,至今还留下了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的千古绝唱。吴三桂引清兵入关,使得大明彻底灭亡,开启了满清误我中华300年的进程,中华彻底落后于世界。因此,陈圆圆背负了历史骂名。那么,陈圆圆最后是什么下场,死后又埋在哪里呢?从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