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揭秘:谁才是史家公认的两宋第一良将?

揭秘:谁才是史家公认的两宋第一良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338 更新时间:2024/1/24 23:33:17

[摘要]:揭秘:谁才是史家公认的两宋第一良将?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代最杰出的宰相是谁?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中国历史上有个说法,北宋“有良相而无良将”,而南宋“有良将而无良相”。说起北宋的良相,很多人首先可能会想到到王安石、司马光,但我...北宋第一名将狄青,赫赫战功不在岳飞之下,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狄青以一人之力面对整个文官集团的包围,死前遭受长期心理折磨,结局凄惨,那是一个堕落的时代和民族的悲哀,不禁让人泪目,狄青的遭遇更是令人愤慨!其实,狄...宋

北宋初年有一员大将,姓曹名彬,字国华,今河北人。他为人谦虚,从不居功自傲。曹彬早年,一个善于相面名叫陈希夷的人曾告诉他虽早年富贵,但没有晚福,所以出兵作战宜少杀戮。因此,曹彬帅兵征讨,从不妄杀无辜。

建隆二年,曹彬带兵攻打后蜀攻破遂州时,其部下将士都主张屠城,但是曹彬却严令禁止。对于士兵们掳获的敌方女子,曹彬下令辟室妥善保护。到了战事结束之后,对于有家可归的妇女,他出资遣回;无家可归的妇女,也都替她们备礼择配嫁人。后来蜀乱平定以后,宋军诸将大多满载美女玉帛而归,而曹彬回来时还是只带着自己的书和衣物而已。

宋太祖见他立了大功,于是升迁他为宣徽南院使、义成节度使。曹彬再三推辞而不能。

后来,曹彬在出师南唐围攻金陵(今南京)时,他怕将士残害百姓,便自己佯装生病。将士们都纷纷去问候他,曹彬对他们说:“余之疾非药石所能愈,惟须诸公诚心自誓,以克城之日,不妄杀一人,则自愈矣。”将士们听了曹彬的话,便都对天焚香为誓,攻克江南之日决不妄杀一人。

宋军攻城后,受到城内老百姓的欢迎。曹彬对请降的南唐李后主和大臣们好言安慰,待之以宾礼。曹彬班师还朝后,并没有上书表功,只写道:“奉敕江南干事回。”意思是说皇上交待我去江南做的事已经完成了。出师之前,宋太祖说过,如果曹彬能平定南唐,要委任曹彬为宰相,所以副帅潘仁美预先向他祝贺,曹彬却淡淡的笑着说,自己只是履行职责而已,并且完全是仰仗天威,自己谈不上有什么功劳。

曹彬后来又与陈希夷相遇,陈希夷说他的面相已经改变,“金光聚于面目,必能增禄延寿,后福无量”。曹彬便问金光是什么意思。陈希夷告诉他:“金光就是德光,人若积了大德方有此光,不独增寿,当荫子孙远福。”果然,曹彬应了陈希夷的预言,晚景甚佳,享六十九岁而卒,并被追封济阳郡王。儿子共有九人,长儿玮、次儿琮、三儿璨,都是一代名将,幼儿也追封王爵,子子孙孙昌盛无比。

与之相反的是,曹彬的族弟曹翰当时也是武将,率军攻克江州后,纵兵肆意烧杀,掳掠财宝而归。曹翰死后不久,其子孙大多流为乞丐。

曹彬命运的更改验证了一件事:一个人的命运虽由上天注定,但后天的选择也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尤其是在一些重大问题上的选择。行善的可以为自己增福,行恶的将为自己减福,甚至遭到恶报。

或许曹彬的故事可以让当今那些依旧徘徊在善与恶之间的官员加以深思。是继续追随行恶者po害良善,还是改弦更张,弥补曾经的罪过,都将决定自己乃至子孙后代的最终命运。要知道,善恶有报乃是天理,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一直在证实着这一点,现在和将来当然也不会例外。

北宋大将曹彬之历史评价:

史书评价

《宋史》:“曹彬以器识受知太祖,遂膺柄用。平居,于百虫之蛰犹不忍伤,出使吴越,籍上私馈,悉用施予,而不留一钱;则其总戎专征,而秋毫无犯,不妄戮一人者,益可信矣。潘美素厚太祖,信任于得位之初,遂受征讨之托。刘鋹遣使乞降,观美所喻,辞义严正,得奉辞伐罪之体;则其威名之重,岂待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门而后见哉?二人皆谥武惠,皆与配飨,两家子孙,皆能树立,享富贵。而光献、章怀皆称贤后,非偶然也。君子谓仁恕清慎,能保功名,守法度,唯彬为宋良将第一,岂无意哉?若李浚者,亦以材干自结主知,遂历清显。谓为阴德所致,理或然也。”

历代评价

赵匡胤:“不欺其主者,独曹彬耳。”“吾任得其人矣。”

赵恒:“国朝将相家能以声名自立,不坠门阀,唯昉与曹彬家尔。”

王仁赡:“清谦畏谨,不负陛下任使者,惟曹彬一人耳。”

王陶:“曹彬、潘美统王师平江南。二将皆知兵善战,曹之识虑尤远,潘所不迨。”

刘清之:“曹彬在朝忠厚宽和,足师表一世。”

田况:“曹冀王彬遭会兴运,勋效寖着。诸将平蜀,竞掠财货,彬独不犯厘忽,由是太祖益知之。性兢畏不伐,破伪唐回入都城,令监门者但报自江南勾当公事回。及勋望曰隆,名宠亦峻,愈谦下诫惧,以保禄位。每出镇藩阃,卑躬待士。遇计台巡视封部,虽朝籍、省部位至下者,亦屏远从者,端笏迓于路左。使者见之,无不愧恐。”

陶弼:“蒐兵四解降王缚,教子三登上将坛。”

欧阳修:“曹武惠王,国朝名将,勋业之盛,无与为比。”

司马光:“曹侍中彬为人仁爱多恕,平数国,未尝妄斩人。”

王辟之:“曹冀王彬,前后帅师征讨诸国,凡降四国主:江南、西川、广南、湖南也,未尝杀一无辜,功名显著,为诸将之首。”

罗大经:“汉惟一赵充国,唐惟一王忠嗣,本朝惟一曹彬,有三代将帅气象。”“至于曹彬之平江南,功亦不细矣,然使相之除,终至吝惜,止于赐钱百万而已。夫太祖岂食言之君,而曹彬亦岂饱则扬去之人哉!英君谊辟远虑微权,众人固不识也。”

楼钥:“艺祖之造邦,武惠之元勋,不容赞叹。……人徒以为武惠为熊罴之士,不知其用兵行师,不妄杀一人,所谓不二心之臣。”

忽必烈:“古之善取江南者,唯曹彬一人。”

李冶:“彬伐江南,未尝妄杀一人,拟之方叔、召虎可也。汉之韩、彭、卫、霍,在所不论。”

胡助:“飞龙见知,不欺其主。位高志下,宠厚忧巨。平吴降蜀,勋业最隆。出将入相,善始令终。”

李廷机:“曹彬总兵权,士卒无伤损。”

归有光:“宋太祖受周之禅,去五代战争之患,致天下于太平,则有赵普、潘美、曹彬之辈殚其谋。”

黄道周:“曹彬为将,与众不同。仁以戢下,廉以治躬。奉诏伐蜀,图书自封。毫不矜伐,上贺其功。江南之伐,命之总戎。城危将下,忽作病容。誓不妄杀,方起而攻。李煜伏罪,宾待甚恭。尽贺使相,彬曰无庸。但多得钱,何必位崇。既而待异,北伐食穷。历念前绩,禄位善终。”

昭梿:“宋人伐辽之役,人皆怪曹、潘二公,当时宿将,何以偾军至此,不知二人固有所避忌也。太宗性猜忌,高梁之役,自有弃军之耻,曹、潘咸太祖时旧臣,若使进克幽州,必招太宗之忌,鸟尽弓藏之感,良有以也。二将颇识其意,故济阳之师已至涿鹿,乃反退雄州就食,虽粗知兵者所不肯为。而彬顾不知耶,适为偾军之计耳。潘美亦然。”

朱文翰:“彬实披坚执锐,冒死攻城,渡不测之江,系降王之颈,功冠诸将。”

郑观应:“古之所谓将才者,曰儒将、曰大将、曰才将、曰战将。韩信冯异王猛贺若弼李靖郭子仪、曹彬、徐达筹,大将也。”

黄彭年:“持己欲静,待士欲宽,临事欲谨,治军欲节,贫毋盗,富毋溢,毋侵有司、毋虐百姓,静也,曹彬近之。”

蔡东藩:“宋初健将,首为曹彬,其次莫如潘美,然彬谦仁有余,智勇不足,岐沟之败,误在不智,又误在不勇。勇者非浪战之谓也,遇事有断,是谓之勇。”

关于“揭秘:谁才是史家公认的两宋第一良将?”的问题

宋代最杰出的宰相是谁?

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中国历史上有个说法,北宋“有良相而无良将”,而南宋“有良将而无良相”。说起北宋的良相,很多人首先可能会想到到王安石、司马光,但我...

北宋第一名将狄青,赫赫战功不在岳飞之下,为何死得比岳飞还冤?

狄青以一人之力面对整个文官集团的包围,死前遭受长期心理折磨,结局凄惨,那是一个堕落的时代和民族的悲哀,不禁让人泪目,狄青的遭遇更是令人愤慨!其实,狄...宋朝。

历史上,前十的名将有着哪些?

(重要声明:原创文章,坚持原创)历史上,前十的名将有着哪些?下面选出每个时代的最强者。每100年1战神,本文将说一说从汉初开始到近代中国,2000年的时间历...(重。

两宋繁荣的经济,为什么没能转化为强大的军事力量?

宋朝的经济能够出现繁荣,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朝的统治者对民间的管控比较放的开所导致的。之所以对民间能够放的开,是因为宋朝皇帝的皇位来路有些不正,毕竟是通。

明清十大名将是谁?

明清是古代最后两大王朝,分别统治了中华大地长达200多年的时间,能够开创和维持如此大的疆域,名将自然是不可少的,但是明清两朝的名将还是有着很大差距的,比...至。

辛弃疾、苏轼、陆游三人中,你更喜欢哪一位的人品和诗品?

您好谢邀!辛弃疾、苏轼、陆游三位都是宋代著名诗人,他们在我国文学史上留下了炫丽灿烂的光芒。辛弃疾,生于宋高宗绍兴十年,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诗人。原...壮。

周侗的五大弟子,林冲只能排第二,第四位号称“万人敌”是真的吗?

“王不过项,将不过李,拳不过金”,“王不过项”指西楚霸王项羽;“将不过李”指唐朝末年的猛将李存孝;那么这“拳不过金”指的就是北宋武学奇才金台了,金台何...周。

两宋长达三百多年都未能收回燕云十六州,为什么朱元璋用一年就收复成功?

朱元璋则完全委任徐达为大元帅伐元,专人专用,而徐达也发挥了自己卓越的军事才能,他们先攻取山东、再下河洛,最后秦陇的策略,一举击溃元军,夺回燕云十六州...这倒。

杨家将和岳飞明明都是宋朝的名将,为何很多人都说宋朝无名将?

“北宋无将,南宋无相”这句话出自于哪里,我们不去追究了,总之是个名人。我们今天的主要目的是分析这句话怎么去理解。从字面上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北宋没...(。

宋朝缺的是一个「汉武帝」吗?

天命难违——汉武帝到宋朝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宋朝是一个经常挨揍的朝代,辽国、金国、西夏、蒙古围着它轮番捶打。北宋的徽宗、钦宗爷俩叫金国给掳到黄龙府。

标签: 北宋名将宋朝

更多文章

  • 寿王李瑁简介,李瑁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玄宗,王妃,贵妃

    [摘要]:寿王李瑁简介,李瑁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寿王李瑁最后结局如何?李瑁年老多病最终病死,死于775年。李瑁(720年-775年),唐玄宗十八子。初名李清。开元十三年封寿王,并遥领益州大都督、剑南节度使。775年(大历十年)薨。...李。寿王李瑁有多少个妻妾?李瑁,初名李清,一生

  • 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事迹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刘彻,汉武帝,馆陶

    [摘要]:汉武帝刘彻的一生事迹简介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刘彻,有着怎样的成就?历代史学家评论汉武帝——雄才大略,与秦始皇并称“秦皇汉武”,我认为是当之无愧的。汉武帝的成就有很多,这里只说一些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成就。一罢黜百家,...历。汉武帝刘彻的功与过都有哪些?回答请简短一些?陈阿娇

  • 状元皇子赵楷简介,赵楷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梁山,水浒传,状元

    [摘要]:状元皇子赵楷简介,赵楷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最聪明的十大状元?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十大状元一,孙伏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二,文天祥——状元之中状元。三,郑颢——唯一可考的驸马状元。四,裴思谦——脸皮...中国历。郓王府是什么?是指宋徽宗第三子郓王赵楷的府邸。赵楷,跟他的父

  • 1518年7月13日 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山人,李时珍,蕲春县

    [摘要]:1518年7月13日李时珍生于湖北蕲春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李时珍是宋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对吗?李时珍是明朝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家世代行医,父亲给穷人看病,常常不收诊费。李时珍亲眼看到医生能够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痛苦,就立下为穷人治病的志愿。。李时珍的朝代是?_作业帮姓名:李时珍出

  • 陈硕贞和武则天有何关系?陈硕贞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唐朝,武则天,皇帝

    [摘要]:陈硕贞和武则天有何关系?陈硕贞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比武则天早30多年登上皇位的女皇帝陈硕真,最终结局如何?陈硕真此女,在官吏贪污,百姓生存困难的情况下,通过封建迷信,起义称帝,最后兵败被杀,虽然有其进步性,但搞邪教造反这个事情,更多的体现的还是局限性。相...随后。三位农民女

  • 唐代欧阳询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书法,小楷,楷书

    [摘要]:唐代欧阳询小楷《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如何看待这幅《心经》书法作品价值1.9亿,一个单字190万?你知道是谁的作品吗?对于这个问题,我谈谈我个人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提出不同的观点,我们共同来讨论!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幅书法作品《心经》的面目和局部单字。通过书法风格和落款...

  • 唐代阎立本《孝经》图卷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洛神赋,碑林,西安

    [摘要]:唐代阎立本《孝经》图卷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正确规范的礼仪坐姿有何要求?因此,普通人不能坐在席中间,坐在中间是一种傲慢无礼的行为。同时也不能横着膀子坐,挤凌别人。尊者可以独坐一席,居中而坐。(唐阎立本《孝经图卷》中坐不中...同。西安碑林博物馆三涧镇馆之宝?唐昭陵六骏、唐景云钟、大夏石马。

  • 宰相系列:教儿子拍马屁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宰相,树荫,阿凡提

    [摘要]:宰相系列:教儿子拍马屁的宰相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武则天的左右丞相是谁?武则天时代,较为著名的宰相有:“一代名相”狄仁杰、“军人宰相”娄师德、“驱驴宰相”王及善、“保皇宰相”李昭德、“裙带宰相”武承嗣、“郡王宰相”张柬之。武则天时期的73位宰相,为什么只有狄仁杰善终?从唐高宗驾崩到武则天让

  • 汉唐宋这些“小事”怎么建立和毁灭一个诚信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史前,寒食节,韩愈

    [摘要]:汉唐宋这些“小事”怎么建立和毁灭一个诚信社会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八年级上册历史与社会复习提纲(浙教版)-一只白的的回答-...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复习提纲1、什么是史前时代?史前时代人们主要依靠什么工具过着怎样的生活?2、人类在史前时代的巨大进步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一单元第。中国古代历

  • 七下西洋的郑和,打仗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下西洋,明朝,郑和

    [摘要]:七下西洋的郑和,打仗有多厉害?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盛世之中,七下西洋名震四方的郑和,真的是个“太监”吗?太监是中国古代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役使的仆人,他们身处权力的核心地带,有的人通过趋炎附势、溜须拍马而掌控朝政,从而陷害忠良、祸国殃民以至于遗臭万年,...郑和的船队之所以能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