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小细节透露刘邦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韩信不满的?

《史记》小细节透露刘邦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韩信不满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3306 更新时间:2024/1/17 22:44:10

[摘要]:《史记》小细节透露刘邦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韩信不满的?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韩信真的被刘邦关了六年吗?韩信。淮阴人氏,汉初三杰之一,后被封淮阴侯,后人尊称为兵仙,“神帅”。不可否认韩信确实牛逼!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胯下之辱”,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侮辱。...韩。刘邦当了皇帝几年后杀韩信的?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五月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公元前203年(汉王4年)冬十一月,在刘邦困难之际,韩信要求封其为假齐王。刘邦接受张良建议,立韩信为齐王...刘邦早期如何看待韩

韩信跟了刘邦后,军事才能得到了发挥,从成为大将军开始,韩信一路被汉王拜为相国、齐王、楚王,可谓位高权重。但后来因被人告发谋反,被降为淮阴侯,最后被吕后骗杀,夷三族。一代天才最后以悲剧结尾,让人扼腕叹息。不过,刘邦对韩信的不满并非是在人告发谋反时才开始的,而是在拜他为相国的时候就开始了。

刘邦死里逃生到脩武

公元前204年,荥阳之战,刘邦被项羽围困在荥阳,已经断粮。汉王为了脱身,抓来两千妇女穿上士兵的铠甲出去挡刀,又让将军纪信坐着自己的车子冒充自己去向项羽投降,带着几十个随从借此机会逃跑。项羽知道后又接着一路追到宛城,这时彭越渡过雎水支援刘邦,分散了项羽的兵力,刘邦则趁这个机会逃回成皋。但项羽率领的军队如一头猛兽,又把成皋包围了,只带着几十个随从的刘邦陷入了命悬一线的大危机。

刘邦当时处境之危险

《史记·高祖本纪》记载:汉王跳,独与滕公共车出成皋玉门,北渡河,驰宿脩武(修武)。自称使者,晨驰入张耳、韩信壁,而夺之军,汉王得韩信军,则复振。

翻译过来就是:汉王轻装减从,独自一人让滕公夏侯婴赶着车子逃出了成皋北面的玉门,向北渡过黄河,来到脩武住宿下来。第二天一早他谎称自己是汉王派来的使者,闯进了张耳、韩信的军营,夺取了他们的军队。汉王得到韩信的军队后,才又振作了起来。

汉王巧夺韩信兵权

以上一段描述虽然简短,细读起来却又有几个值得推敲的地方:1.韩信、张耳属刘邦麾下,汉王为何不正面通知二人迎接而是要谎称使者入营?2.汉王既然是谎称使者进入的,又如何夺取他们的军队的(要拿到兵符才可以)?3.为何只说“汉王得韩信军”?而不说是“汉王得张耳、韩信军”?对于这些问题,在《淮阴侯列传》里可以找到部分答案。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晨自称汉使,驰入赵壁。张耳、韩信未起,即其卧内上夺其印符,以麾召诸将,易置之。信、耳起,乃知汉王来,大惊。汉王夺两人军,即令张耳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收赵兵未发者击齐。

翻译过来是:早晨汉王自称是汉王使者,进入了韩信、张耳的军营。当时韩信、张耳尚未起床,汉王进入他们的卧室,拿走了他们的兵符,随后召集诸将,重新布置了他们的职务。韩信,张耳起床后,才知道汉王来了,大吃一惊。汉王夺取了两人军权后,命令张耳镇守赵地,拜韩信为相国,组织赵国新兵进击齐国。

汉王刘邦防备韩信

影视剧刘邦对韩信说“兵我先带走了”。

将这两段话对比来看,一些答案就浮出水面了:

1.韩信、张耳属刘邦麾下,汉王为何不正面通知二人迎接而是要谎称使者入营?

从汉王盗了兵符后重新分配诸将的职务来看,汉王是想找个办法把军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如果堂而皇之通知他们的话,自己掌握军权的可能性也许不大,所以汉王才会选择这种方式。

2.汉王既然是谎称使者进入的,又如何夺取他们的军队的(要拿到兵符才可以)?

描述已经很明显了,汉王就是偷兵符,得到兵符后才进行指挥的。那么新的问题又来了:韩信、张耳军营真的这么好进?随便一个人谎称使者就能进入,而且进到自己卧室都不知道?究竟是韩信、张耳军营戒备不够?还是汉王刘邦太聪明?这就不得而知了。

3.为何只说“汉王得韩信军”?而不说是“汉王得张耳、韩信军”?

强调“汉王得韩信军”其实就是暗示汉王不爽韩信,从汉王夺取二人兵权的分配就很明显了,因为汉王虽拜韩信为相国,但却让他组织赵国的新兵去进击齐国,也就是说,把他原来手下的人全部收回自己手里了,所以赵国相国,实际上不过是个虚衔而已。对韩信的防备之心已经凸显。刘邦不费吹灰之力拿走了自己的兵权,韩信懵了。

那么汉王为什么要防备韩信呢?也许是责备韩信没有像彭越一样第一时间赶来救援,也许是惧怕韩信才能在自己之上,也许是汉王本身高瞻远瞩,觉得手握兵权才比较可靠。司马迁没有给出我们明确的答案,但无论如何,从此时开始,汉王刘邦确实已经从心里对韩信开始产生防备之心了。

关于“《史记》小细节透露刘邦从什么时候开始对韩信不满的?”的问题

韩信真的被刘邦关了六年吗?

韩信。淮阴人氏,汉初三杰之一,后被封淮阴侯,后人尊称为兵仙,“神帅”。不可否认韩信确实牛逼!最被人津津乐道的是“胯下之辱”,忍受了常人不能忍受的侮辱。...韩。

刘邦当了皇帝几年后杀韩信的?

公元前206年(汉王元年)五月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公元前203年(汉王4年)冬十一月,在刘邦困难之际,韩信要求封其为假齐王。刘邦接受张良建议,立韩信为齐王...

刘邦早期如何看待韩信?

韩信在没投靠刘邦之前,在楚军中不过是一执戟郎,属于项羽身边的郎中,尽管属于近身之臣,他出谋划策就一直没有得到项羽的重视。是韩信怀才不遇?还是技不如人?...于。

为什么刘邦容不下功臣韩信?

韩信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十分具有影响力的人物,就是现在上小学的小学生,他还没有学过历史,他也一定知道韩信这个人,被搬进历史教科书的人物学生不一定知道...

张良为何不阻止刘邦杀了韩信?

韩信,必须死!公元前196年,吕后以韩信参与陈豨谋反为由,与萧何一同将其诳入长乐宫钟室杀死。汉高祖刘邦曾在公开场合高度赞扬韩信、萧何、张良三人,故世人...或。

刘邦与韩信的对话

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谢,因问王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

韩信是不是个很胆小的人,为什么有胯下之辱?

当年淮阴市井少年对韩信说了一句“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随后,韩信甘心忍受了胯下之辱,以至于“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虽然韩信后来成为“无双国...当。

刘邦不信任韩信的原因?书上说刘邦最信张良,然后是萧何,对韩信最不信任?

一是他是从项羽手下投诚来的,心里很抵触。第二就是韩信十分自信,面对刘邦的询问体现出自己的勃勃野心,让刘邦觉得心里不踏实,一般野心过于大的人对领导者没。

刘邦为什么杀韩信?

韩信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自立为齐王(史书上写当时韩信代齐王,刘邦却让他做了真齐王),让韩信成了与汉王刘邦,霸王项羽一争天下的一方霸主,从这一刻起刘邦就有了。

刘邦和韩信之间的故事

刘邦谓张良、萧何、韩信为“汉初三杰”,其中韩信又有“兵仙”之誉。可以毫不夸张的说,刘邦若少了韩信,项刘之争或许还要继续。刘邦当亭长时,韩信正。

标签: 刘邦汉王韩信

更多文章

  • 历史名人对光武帝刘秀评价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东汉,刘秀,刘邦

    [摘要]:历史名人对光武帝刘秀评价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东汉光武帝刘秀基本上可以称为我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皇帝?毛主席的著名诗词《沁园春雪》中一共提到了五位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但是,没有汉光武帝刘秀。如果把开...刘秀对刘邦的评价?刘秀是东汉的开

  • 神臂弓:宋朝“划世纪”的终极冷兵器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冷兵器,弓弩,火器

    [摘要]:神臂弓:宋朝“划世纪”的终极冷兵器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大唐陌刀和宋朝神臂弓,两种武器在战场上如何使用?谁更厉害?战争兵器的历史真实存在,完全不同于涂脂抹粉的政治、文化历史。战争是政治的延续,而兵器对战争又意味着什么?中国五千年以来的历...但唐陌刀的使用是用来进。北宋的主战兵器?宋朝武器

  • 康熙的女儿:康熙的女儿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和硕,女儿,康熙

    [摘要]:康熙的女儿:康熙的女儿有哪些?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康熙有几个妹妹?四个。顺治皇帝有六个女儿,但是只有皇次女和硕恭悫长公主活到成人了,康熙六年,和硕恭悫长公主嫁给了鳌拜的侄子瓜尔佳·讷尔杜。除此之外,顺治皇帝有三个养。康熙女儿的名字叫什么?康熙女儿叫爱新觉,罗蓝齐儿,蓝齐格格,下嫁葛尔丹。

  • 李清照与赵明诚恩爱为何赵明诚还会纳妾?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两人,李清照,赵明

    [摘要]:李清照与赵明诚恩爱为何赵明诚还会纳妾?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李清照和赵明诚的爱情,就是放到现在,也依然令人艳羡不已,你们觉得我说的对吗?纳兰容若《浣溪沙》中,一句“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道出了宋代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闺房趣事,使世人对两人的婚姻状态徒增羡慕。自此两人的爱情轶事..

  • 八卦史记之廿六:当侯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卫青,平阳,都是

    [摘要]:八卦史记之廿六:当侯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古代有“万户侯”,那这些侯爷下面的万户百姓,还要不要交皇粮?万户侯,这个爵位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战国策·齐策四》中记载:“有能得齐王头者,封万户侯。”盛行于汉朝,《史记·李将军列传》中记载:“惜乎,子不遇时!...就是。海昏侯刘

  •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后汉书,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摘要]: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安之若素否极泰来的意思?意思是说有得就有失,安之若素,不被干扰。否极泰来,则是《易经》中两个相连的卦名,否卦后面一卦就是泰卦。古代人认为人不可能永远走逆境和坏运,任何不好事。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全诗?事先败而后成,曰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事

  • 杨门女将佘太君君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太君,女将,杨家

    [摘要]:杨门女将佘太君君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佘太君真的活到107岁吗?为什么?题主所说的佘太君,相信大多数的小伙伴们都是从电视剧《杨家将》中有所了解的,在剧中,杨家的一门男儿在西夏大军的进犯中先后阵亡,已经100岁高龄的佘太君毅然...杨门女将之穆桂英怎么死的?佘太君(佘赛花)百岁挂

  • 英雄本色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沧海横流,狄龙,英雄本色

    [摘要]:英雄本色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英雄本色结局?电影英雄本色第一部主演,狄龙,周润发,张国荣,第一部结局周润发扮演者小马哥,死于枪战!第二主演还是这三个男人,周润发扮演的小马哥以另外一种形式复活,...电。英雄本色第一部女主角谁饰演的?女主角是朱宝意饰演的。《英雄本色》第一部是新艺城影业有限公

  • 清朝选秀制度,清朝选秀程序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妃嫔,清朝,选秀

    [摘要]:清朝选秀制度,清朝选秀程序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清朝皇帝如何选秀女?清代皇帝的后妃主要来源于秀女。从顺治皇帝开始,清朝就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选秀女制度”。每三年在八旗内部选一次秀女。其目的“或备内廷主位,或为皇子皇。清朝选秀的规定-归去来兮vs的回答清朝从顺治时就规定,凡满族八旗人家年满

  • 房遗直为何与房遗爱闹翻?房遗直是房家绝嗣主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公主,长孙,高阳

    [摘要]:房遗直为何与房遗爱闹翻?房遗直是房家绝嗣主因?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大唐情史》中房遗直为什么说高阳公主的儿子是他的?因为房遗爱说儿子是辩机的,长孙无忌想治吴王李恪于死地房遗爱私找长孙无忌为自己开脱责任,长孙无忌暗示房遗爱,只有把吴王恪拉下水,房家才能自保。房遗爱。《大唐情史》中房遗直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