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仕五朝的明朝内阁重臣

历仕五朝的明朝内阁重臣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153 更新时间:2024/1/15 18:15:30

[摘要]:历仕五朝的明朝内阁重臣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1581年,大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各地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先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叠成银子,把过去按户、丁征缴的役银,平摊在田地上,。明朝首辅顺序表?相关人物黄淮(1367~1449)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黄淮,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五朝元老有几人?朝廷赠以重礼,

黄淮(1367~1449)字宗豫,号介庵,浙江永嘉(今鹿城区)人。父黄性,方国珍占据温州时,他遁迹逃避方国珍的伪任命。黄淮三十一岁考中洪武三十年丁丑(1397年三月)进士。授黄淮中书舍人,从而开始为官生涯。

黄淮历经洪武、建文、永乐、洪熙、宣德五朝(1397—1434)历时三十八年(其中:自永乐十二年(1414)~永乐二十二年(1424)下诏狱十年;宣德二年(1427)八月初九准奏回温州永嘉养疾~宣德七年(1432)秋入京,养疾五年)。为稳定当时政权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其中永乐十二年(1414年)黄淮被汉王朱高煦诬陷,入北京诏狱十年。永乐廿二年甲辰(1424年)八月十五日,明仁宗朱高炽即位。十六日,黄淮释出诏狱,官复原职。十七日,七任黄淮为通政司通政使兼武英殿大学士。

宣德二年(1427年)八月,引疾回乡,居住在永嘉茶山南柳“寿徵庵”养病。而宣德七年、宣德九年两次入觐,又先后继续为明王朝效力了十七个月。黄淮为官谨慎踏实,治事果断通达,忠于职守,史官赞评他:“神识洞明,健力峻拔,有古社稷臣之风”。

一、黄淮的才学

黄淮的学问渊博,学识深厚,精通经史性理之学,为培养教育仁、宣二帝、奉敕撰书等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1、永乐二年(1404年)四月初四,朱高炽立为皇太子。四月初五朱棣即任黄淮为左春坊左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辅导东宫太子。永乐六年十一月初十,朱棣敕谕右春坊大学士兼翰林院侍读黄淮、及杨荣、金幼孜等东宫官属兼辅导皇太孙朱瞻基。朱瞻基时年九岁,所以黄淮亦是朱瞻基的蒙老师之一。《明史》本传后有赞曰:“黄淮功在辅导”。因为辅导的是后来两代候补继任皇帝。

2、永乐二年甲申(1404年)正月廿六日,皇帝命解缙与黄淮为甲申科会试正、副主考官。该科中式举人有472名之多,正统年间的吏部尚书王直、南京国子监祭酒陈敬宗等均是该科进士;宣德七年(1432)冬,黄淮入觐谢恩,朱瞻基赐留他在北京过春节。八年癸丑(1433年)二月初八,黄淮奉命为癸丑科主考官(副主考是王直)选拔出100名举人进入殿试,曹鼐即该科状元。黄淮这两次参与为国家选拔人才的会试工作,虽然前后时隔三十来年,也是他一生中为稳定当时政局所作的两个亮点。上述足以说明黄淮在稳定当时政权所起的作用以及洪熙、宣德两朝经济发展所起作用明显、积极而肯定,并已经永载史册。

3、永乐元年黄淮与解缙等奉敕撰《古今列女传》,当年十二月初一日书成。颂扬以成就、谦逊、奉献和贞洁闻名的妇女。永乐元年七月初一日,奉命与解缙等147人撰修《文献大成》(即《永乐大典》的前身)成书于永乐二年十一月十九日。

永乐九年十月十七日奉命重修《高皇帝实录》,被任命为总裁官,黄淮承担最重要的任务。

成书于永乐十四年丙申(1416)十二月十五日,有350卷之多的《历代名臣奏议》则是黄淮、杨士奇等奉敕,经过多年编录而成的,分六十六门,自商周以迄宋元的历代典制沿革,政治得失之迹,搜罗较备。《四库全书(《历代名臣奏议》)提要》:“古今奏议之渊海也”。不过该书刻印装订成书之日,黄淮已被囚在北京锦衣狱中有两年多时间了。

黄淮本人存世的著作《介庵集》十一卷。其中包括有永乐时黄淮在南京;洪熙、宣德初在北京为官时所撰的《退直稿》三卷372篇,计5.4万字。多数是应制、与同僚酬和的文章。宣德七年冬(1432)、宣德九年(1434)春、正统元年(1436)春,三次赴北京的《入觐稿》两卷161篇(首)计4万字,也以与士大夫、官员酬和的文章为多。黄淮晚年在温州茶山南柳寿徵庵生活的二十来年中,著有六卷176篇近11.7万字,名为《归田稿》(另外近年从地方文献、许多姓氏的宗谱中发现黄淮的佚文计近2万字)其中他对温州永嘉、乐清、平阳、台州等附近县治、县学,及桃渚千户所、义仓等所作的《记》:为亲朋契友所撰的很多《墓志铭》《谱序》等,记叙了大量明代温州的历史信息。因此,黄淮《归田稿》则是我们深入研究明代温州文化的极其可靠文献资料之一。

洪熙元年(1425年)乙巳五月初四,奉朱高炽敕参与纂修《太宗实录》,被任命为总裁官。洪熙元年乙巳闰七月初八,奉朱瞻基敕参与纂修《太宗、仁宗(两朝)实录》,被任命为总裁官。

黄淮在宣德、正统年间曾纂修过《(正统)温州府志》而且于1684年时还有残本存世。

4、黄淮在文艺方面才华横溢。而黄淮入诏狱的十年间所撰的《省愆集》两卷,计2.8万字,清乾隆四十三年六月被纪昀晓岚、陆锡熊、孙士毅等辑入《钦定四库全书》(1240/433~479)。《四库全书总目》:“此集乃其系狱时所作,故以省愆为名。(黄淮)当患难幽忧之日,而和平温厚无所怨尤,可谓不失风人之旨”《省愆集》文辞感人,正所谓“文章穷而后工”之作也。黄淮多才多艺,工诗文、品书画。黄淮诗歌温厚和平,具有明初典型的台阁体诗风。

二、黄淮的才干

黄淮的办事能力超强。他既年轻,又有才干。黄淮的才干在当时的官员中不可多得,史称他“多才略,熟谙朝政”,对政事“多所献替”,黄淮对朝廷的贡献,永乐颇为满意,因此,多次获得朱棣的称赞。

1、建文四年壬午(1402)秋七月三日,刚夺得皇位的朱棣,“召黄淮问以时政,称旨”即复翰林院侍书黄淮仍为中书舍人,八月初一命黄淮入直文渊阁,成为内廷的决策权力集团七成员之一。当时黄淮年仅三十五岁。从此得到朱棣的十二年多时间的重用,多次晋爵。黄淮在“靖难之役”中并无“功勋”,《明史》卷一百四十七列传第三十五《黄淮本传》:“成祖即位,召对称旨。命与解缙常立御榻左备顾问。或至夜分,帝就寝犹赐坐榻前,语机密重务,悉预闻。”初时,黄淮尚是七品官员,被朱棣看中,常商讨机密政务,可见朱棣重视并采纳黄淮政见的程度。与解缙、胡广、杨荣、金幼孜、杨士奇、胡俨七人先后进入内阁,黄淮在文渊阁专掌制敕。此为明代翰林官进入内阁之始。

2、黄淮先后曾经六次参与监国:永乐七年春朱棣北巡,黄淮奉命与蹇义、金忠、杨士奇辅导皇太子朱高炽监国;永乐八年二月朱棣北征;十一年二月朱棣再北巡;十二年春朱棣亲征瓦剌,洪熙元年乙巳(1425)五月十二朱高炽在北京钦安殿驾崩,时皇太子朱瞻基在南京未回,朱高煦蓄谋夺位加紧行动,虽未能得逞,黄淮在北京协同监国,以致“忧危吐血”;宣德元年丙午(1426)八月朱瞻基亲征其叔汉王朱高煦时,于八月初七敕谕黄淮、张本、黄福、李友直、金幼孜等文职官员,留守北京监国的史实,对稳定政局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3、《明史》黄淮本传载,黄淮断案、则疑案无怨;黄淮起草制定钞法,则钞法没有弊端。可见,黄淮办案和制定政策才干超人。

4、《明史》黄淮本传载,当时常有人告发结党谋逆,黄淮对皇上说:”洪武末年对此已有敕令禁止,不宜再处理。”吏部追论”靖难”兵起之时,在北方当官不马上归附的南方人,应当编列遣去戍边。黄淮说:”如果这么做,恐怕被人看作心胸狭窄。”皇上都听从了。朱棣允奏,而不再追究,因而避免了一次政治风波。

三、黄淮的才识

黄淮的才识卓异,才略过人。黄淮为官谨慎踏实,治事果断通达,忠于职守,朱棣曾对左右赞许曰:“黄淮论事如立高岗,无远不见”史官赞评他:“神识洞明,健力峻拔,有古社稷臣之风”。

1、长沙李法良之乱。永乐八年,朱棣征战在外时,长沙李法良谋反,皇太子朱高炽遣丰城侯李彬讨伐,朱高煦故意说李彬不可用。黄淮及时识破汉王的阴谋,劝言朱高炽:“(李)彬老将,必能灭贼”,应立即迅速出兵,果然李彬很快擒获了李法良,社会动乱迅速得到了平息。

2、漠北阿鲁台事件。此外,漠北元主本雅失里部属阿鲁台归款,请统一属吐蕃诸部并要求明廷刻金作誓词,磨其金酒中,使得诸酋长得以结盟。朝廷官员均认为可以,唯独黄淮则称:“他们势力分开则易于管制,统一的话则很难做到了。”朱棣因此赞许道:“黄淮论事,如立高冈,无远不见。”

3、当时朝议立太子事,黄淮请立嫡长子朱高炽,黄淮说:“立嫡以长,万世王法”。储君确立后,黄淮晋升为左庶子兼侍读。永乐五年,解缙被罢免,黄淮进右春坊大学士,次年与胡广、金幼孜、杨荣、杨士奇共同辅导皇太孙朱瞻基。

4、西域僧人大宝法王来朝见,皇上将要刻玉印赐给他,先将璞拿给黄淮看。黄淮说:”朝廷赐给各番部的制敕,都用’敕命’和’广运’二宝。现这块玉比它们还大,这样做不能示远人、尊朝廷。”皇上赞赏地采纳了他的意见。

黄淮在“靖难”后的明初政局中具有崇高的政治地位,他忠君爱亲,对同僚有一份特殊的道义情谊;他是明初内阁最重要的人物,并且是内阁良好形象的维护者;因为在中央为官,加上黄淮做人低调,以致在温州知名度不如108年之后的“后起之秀”张璁(1475~1539)阁老。黄淮先生是温州古代不可多得的先贤,让我们见贤思齐、见贤思超!

关于“历仕五朝的明朝内阁重臣”的问题

1581年明朝内阁首辅?

1581年,大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全国各地实行一条鞭法。一条鞭法将原先的田赋、徭役、杂税“并为一条”,叠成银子,把过去按户、丁征缴的役银,平摊在田地上,。

明朝首辅顺序表?

相关人物黄淮(1367~1449)1402年洪武三十五年八月进十一月降黄淮,明朝首辅,他是明朝内阁初创期间的重臣,历事太祖、惠帝、成祖、仁宗、宣宗五朝。官...

五朝元老有几人?

朝廷赠以重礼,追赠侍中、司空公、冀州刺史、将军,谥号"文"。高允历经五朝,受到了五朝皇帝的礼遇。2、明朝王直——安邦定国,明辨是非。王直(1379—1462)...

明朝的杨士奇是谁_作业帮

杨士奇(1366~1444),名寓,字士奇,以字行,号东里,谥文贞,汉族,江西泰和(今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澄江镇)人.明代大臣、学者,官至礼部侍郎兼华盖殿大学士,。

明朝著名学者,大臣杨士奇是一个怎样的人?

杨士奇入阁四十年,是明朝初期的阁臣中少有的。儒家的精神以及卓越的政治能力在他身上都有很充分的体现。杨士奇用儒家思想影响皇帝朱棣以及太子朱高炽。使他。

明代名臣传?

1、张居正张居正可谓明朝最重要的大臣之一了,他在任期间推行新政,一时间朝廷上下颇有中兴的面貌。万历皇帝因为年纪小,对张居正可谓言听计从。但不仅张居正便。

杨士奇为何历经五朝而不倒?

历经五朝而不到,确实牛人,相信其智商、情商都是高人一等,杨仕奇平生摘录如下:建文年间,明惠帝召集文臣修撰《明太祖实录》,王叔英以史之才推荐杨士奇。之...并。

明朝辅助大臣?

十、两朝首辅杨廷和杨廷和(1459-1529)。相比之下,杨廷和的名气并不如其他名臣,但作为两朝首辅的他,为官清正,虽“位及人臣,而居处同于寒素”;他关心民间...

明成祖朱棣留下的“三杨”班底有何厉害之处?

这应该是一篇较为全面的,介绍三杨的文章。我将从3个方面告诉大家,“三杨”的班底,到底有何厉害之处:1、“三杨”是如何上位的?2、“三杨”有哪些贡献?3...他。

大家觉得明朝哪位内阁首辅最值得争议呢?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最有争议的非徐阶莫属!世人都说严嵩是奸臣,那么斗倒了严嵩的徐阶应该是忠臣了,其实大错特错,看看他的所作所为,你就能明白了。...可。

标签: 内阁大臣明朝

更多文章

  • 四川奇人严君平简介,严君平如何预言王莽篡权?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天机,扬子,西汉

    [摘要]:四川奇人严君平简介,严君平如何预言王莽篡权?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农村俗语:“阴阳先生点真脉,眼睛不瞎嘴巴缺”如何理解?阴阳先生就是风水先生,古代称为堪舆术,是一门玄术。属于占相阳宅和阴宅的地形、环境、结构、坐向以测断吉凶休咎的方术。堪是天道,與是地道,主要内容就是真龙...历史上三位泄露

  • 刘邦项羽电视剧,刘邦和项羽的电视剧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汉传,电视剧

    [摘要]:刘邦项羽电视剧,刘邦和项羽的电视剧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有哪些汉朝皇帝的电视剧?电视剧:《大汉天子》汉武帝刘彻(黄晓明)《汉武大帝》汉武帝刘彻(陈宝国)、汉景帝刘启《东方朔》汉武帝刘彻(勒东)、与东方朔(程前)《汉武帝》汉...薄。介绍几部关于刘邦项羽的电视剧?《楚汉争雄》、《楚汉传奇》、

  • 刘宗敏简介,刘宗敏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潼关,蓝田,闯王

    [摘要]:刘宗敏简介,刘宗敏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朝刘宗敏是怎么死的?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留下了无数的历史故事,值得一读。故事中国历史故事大全栏目精心整理了大量历史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刘宗敏是陕西蓝田人氏,是明朝末年起...刘宗敏作战勇敢,为李自成立下大功,最后他的结局怎么样了?刘宗敏

  • 历史上真实的李重茂,李重茂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子,武则天,皇帝

    [摘要]:历史上真实的李重茂,李重茂怎么死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中宗之死?唐中宗李显的死因一直存在争议,说法不一,成为千古疑案。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毒死的,一种是家族遗传心脑血管疾病亡故。毒死说法:韦后的两个情人杨均和。唐朝李显有几个儿子?唐中宗李显有四个儿子,长子李重润,第二子李重福,第

  • 解密李世民的百字箴言其用意究竟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寝食不安,无功受禄,织女

    [摘要]:解密李世民的百字箴言其用意究竟为什么?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李世民百字箴言译文?我们应该吃饭想到农民辛苦,穿衣不忘织女劳累,穿一丝关心千万人生活,吃一匙一百次鞭策自己,无功受奖吃饭睡觉都感到不安,无功不受禄。不取不正当的财,君子爱。唐太宗百字箴言的内容_作业帮耕夫碌碌,少有隔夜之粮;织女波

  • 1608年4月17日 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清初才子金圣叹诞辰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一说,名人,金圣叹

    [摘要]:1608年4月17日才华横溢、不畏权贵的清初才子金圣叹诞辰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今天,才子金圣叹出生,您对此有什么高见?金圣叹(1608年4月17日—1661年8月7日),名采,字若采。一说原姓张。明亡后改名人瑞,字圣叹,自称泐庵法师。明末清初苏州吴县人,著名的文学家、文学批评家。

  • 古代文人与小偷最幽默的4则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作业,打油诗,故事

    [摘要]:古代文人与小偷最幽默的4则故事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智慧的历史人物的小故事,_作业帮《少年包拯学断案》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常用的成语故事(简短点)._作业帮(一)铁杵磨针唐朝著名大诗人

  • 袁天罡与李淳风选址乾陵的故事,乾陵有何特别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乾县,天罡,武则天

    [摘要]:袁天罡与李淳风选址乾陵的故事,乾陵有何特别之处?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乾陵为何是一座无人敢动的陵墓?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不是无人敢动,而是有很多人想打它的注意,只是都无功而返,而现在虽然找到地宫入口,可是怕文物损毁,不敢开发而已。要回...宽。乾陵是名胜古迹吗?乾陵是名胜古迹

  • 汉武帝胞姐平阳公主三嫁功勋,平阳公主的丈夫都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公主,卫青,平阳

    [摘要]:汉武帝胞姐平阳公主三嫁功勋,平阳公主的丈夫都有谁?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平阳公主为什么有三个丈夫?为啥有仨丈夫?当然因为前俩丈夫都走得太早,皇帝的姐姐当然不能孤独终老。汉武帝的母亲王皇后,膝下有三个女儿,除了南宫公主与隆虑公主,最出名的就是平阳公...平。平阳公主老公是谁?柴绍,因为李渊起

  • 太监系列:童贯真的是个超级坏蛋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中国历史上,太监,宦官

    [摘要]:太监系列:童贯真的是个超级坏蛋吗?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权倾朝野,位高权重的十大太监都有哪些?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是绝对的主角,但有很多时候,国家的权力会下移到一群特殊身份的人身上,那就是太监集团。这群有生理缺陷的人,通常...明。童贯不是太监吗为什么有胡子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