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杜充决黄河阻金人

杜充决黄河阻金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270 更新时间:2024/1/21 10:07:26

[摘要]:杜充决黄河阻金人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几次因为外族入侵而决黄河抵挡,除了民国和宋朝时...战国时,七国争雄,决黄河成为战争手段.公元前281年,秦军决黄河水攻魏.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都城连日不下,遂引黄河水灌大梁(今开封),魏王出降,魏。历史上黄河决口人为的有南宋初年李固渡决口归德凤池口决口北...前两个都是,李固渡决口发生于1128年,由南宋将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所决,致使黄河南夺淮河入海七百余年之久;凤池口决口发

杜充是宋朝疆域从北宋时代变为南宋时代的一个关键人物。宗泽去世时,黄河以北是宋、金尚在激烈争夺的区域,主要是各地民间抗金武装联合宋军残余(如大将王彦的“八字军”)抵抗金军,黄河以南则是宋军领地,只有金军南侵才会驻军。一年半后,杜充投降时,黄河以南、汉水长江以北成为宋、金尚在激烈争夺的区域,长江以南才是宋军领地。

建炎元年(1127年),杜充升天章阁待制、北京大名府留守,郭永讽刺他说:“人有志而无才,好名而无实,骄蹇自用而得声誉,以此当大任,鲜克有终矣。”这成了杜充以后形象的写照。

金国第二次伐宋攻破开封前夕,杜充镇守北京大名府,自诩“帅臣不得坐运帷幄,当以冒矢石为事”,似乎是韩信再世,不但能运筹帷幄,还能亲自带兵上阵。但完颜宗望的金国东路军一来,杜充不敢和之交锋,唯一的对策是下令开决黄河大堤,使黄河水自酒入淮,企图以此阻挡身后追兵。杜充决河非但没有阻止金国东路军,还致使当地百姓被淹死二十万以上,因流离失所和瘟疫而造成的死亡数倍于此。北宋时最为富饶繁华的两淮地区毁于一旦,近千万人无家可归者沦为难民。

公元1128年,河南李固渡决口。黄河离开游荡了1000多年的河北平原而进入淮河流域在淮河入海,其转折点发生在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这里要介绍一个宋朝著名的叛臣杜充。杜充,字公美,宋相州人。《宋史》“叛臣传”载此人素喜功名,性格残忍却短于谋略,但在北宋官做得不小。他在绍圣年间登进士第,累迁考功郎、光禄少卿兼沧州知府;靖康初,又加集英殿修撰。当时金人南侵,沧州郡中侨寓的大部分是从燕州逃之来的人,杜充怀疑他们是金人内应,结果燕人全部被他逮起来杀掉。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杜充进天章阁任北京留守,迁枢密直学士。这一年,抗金元老宗泽去世,杜充代为留守兼开封尹。到了建炎2年(公元1128年)冬天,金兵集蓄力量,欲一举南下荡平宋朝天下,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在滑县以上李固渡(今河南滑县西南沙店集南三里许)以西居然扒开黄河大堤,决河东流。新道经李固渡、滑县南,又经濮阳、东明之间,再经鄄城、巨野、嘉祥、金乡一带汇入泗水,由泗水入淮。《宋史·高宗纪》云:“是冬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这次人为决河在黄河历史上是件大事。从此,黄河离开了《山海经》、《禹贡》以来流经今浚县和滑县南旧滑城之间的故道,不再向东北流入渤海,而改为向东南流入泗淮为常。

背景图网

关于“杜充决黄河阻金人”的问题

中国历史上几次因为外族入侵而决黄河抵挡,除了民国和宋朝时...

战国时,七国争雄,决黄河成为战争手段.公元前281年,秦军决黄河水攻魏.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攻魏都城连日不下,遂引黄河水灌大梁(今开封),魏王出降,魏。

历史上黄河决口人为的有南宋初年李固渡决口归德凤池口决口北...

前两个都是,李固渡决口发生于1128年,由南宋将领杜充为阻止金兵南下所决,致使黄河南夺淮河入海七百余年之久;凤池口决口发生于1232年,由南下蒙古军队。

历史上几次掘黄河?

最深远的还是开封历史上六次“以水代军”。公元前225年,秦将王贲水灌大梁;1128年10月,宋将杜充为求自保,自决黄河;1232年1月,金将白撒决河...最深远的还是。

历史上,黄河改道过几次?

黄河的河道变迁春秋时代及其以前,黄河出积石山(今青海南部或甘肃临夏西北)“至于龙门,南至于华阴,东至于砥柱,又东至于孟津。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北过...五、。

有没有人清楚河南有过哪些出名的罪犯?

河南有没有著名的罪犯不知道。但是在河南犯下弥天大罪的就晓得几个。战国时,七国争雄,决黄河水成为战争手段。公元前281年,秦军决黄河水攻魏。公元前225年,。

精忠岳飞第30集剧情怎么样?-业主生活–手机房天下问答

赵构借酒消愁,他知道世人指责自己是一个逃跑皇帝,而他何尝不想做一个好皇帝,可是那金人的铁浮屠实在是厉害……妃子帮皇上盖被子,皇上把她当成了懿。

黄河入海口改道原因?

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黄河发生了有记载的第一次大改道。洪水从宿胥口(今淇河、卫河合流处)夺河而走,东行漯川,至长寿津(今河南滑县东北)又与漯川分...由。

黄河为何入海?

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再加上受地理上的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球向右偏转,黄河向东流,自然要向南偏转,故而南流机会大.2,在古代,人民对河流的治理远不如现。

黄河改道黄河历史上有几次改道?

在公元前602年至1938年间,黄河下游决口1590次,大的改道26次(据黄河水利委员会)。河流决口后放弃原来河床而另循新道称为改道,黄河由于多沙善淤,变迁无常,...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历史上曾多次改道?

说到“黄河改道”,二十一世纪初一部火遍两岸三地的古装剧里,唐朝大臣正向唐高宗紧急汇报“黄河改道”的事情,却不料大臣们说得心急火燎,唐高宗却听得昏昏欲睡。

标签: 公元前河南黄河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蔡文姬,蔡文姬与曹操的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荣耀,蔡文姬,蔡邕

    [摘要]:历史上真实的蔡文姬,蔡文姬与曹操的关系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曹操和蔡文姬真的有爱情吗?曹操在文学、书法方面的造诣,与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有着直接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师承了蔡邕。曹操在与蔡邕亦师亦友的生活中,与才华横溢的蔡文姬时常相处,才子才女...蔡文姬为什么是曹操的义女?大家都知道在王者

  • 太平天国2700个王爷的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天王,太平天国,王爷

    [摘要]:太平天国2700个王爷的最终结局如何?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太平天国封王2700,为何没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爷?太平天国封王2700,为何没秦、晋、齐、赵、魏、楚等王爷?谁说的?有史可查,太平天国明明就有齐王和赵王,而且,齐王还有两个。齐王一号:英王陈玉成的部下...太平。太平天国后

  • 宋太宗赵光义之死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祖,皇位,赵匡胤

    [摘要]:宋太宗赵光义之死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斧声烛声背后,为什么赵光义要杀赵匡胤?我是小南史,我来回答。赵光义为什么要杀宋太祖赵匡胤,当时的赵大和赵二兄弟之间又存在那些矛盾,最终导致了矛盾的激化,让赵光义要杀死宋太祖赵匡胤,从而发...我。宋太宗是怎么死的?公元979年,赵光义在高梁河(今北京市

  • 宋高宗为什么杀岳飞,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岳飞,要杀,高宗

    [摘要]:宋高宗为什么杀岳飞,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高宗赵构为什么要杀岳飞?赵构是个好皇帝吗?-红网问答第一、赵构总的倾向是主和。这决定了岳飞政治上的不正确。岳飞一直主张“迎请二帝还朝”,对赵构的地位是一种威胁。二帝回来干什么,怎么安置法,都是。宋高宗为什么要杀岳飞,是出于什么样

  • 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 历经两朝五帝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享年,彭祖,活了

    [摘要]:历史上寿命最长的皇后历经两朝五帝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中国历史上寿命最长的帝王是谁?他多少岁?_作业帮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乾隆乾隆帝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历史上,中国年龄最大的人是谁?

  • 心狠手辣南宋光宗李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宫女,皇后,皇帝

    [摘要]:心狠手辣南宋光宗李皇后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最毒不过妇人心,是出自那些典故?皇后得知以后大怒,马上派人杀死了尉迟氏,气得隋文帝骑马在京城外的山野中狂奔了大半天,直到天黑才沮丧地回宫。独孤皇后敢如此凶悍的与丈夫对抗,不过是因...尉。“最毒不过妇人心”这句话你是怎么理解的?“最毒妇人心”出自

  • 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农民起义,北宋,宋朝

    [摘要]:北宋初年王小波、李顺起义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南宋末年农民起义?王小波、李顺起义宋太宗末年,川陕大旱,宋廷苛捐杂税,农民不堪忍受,又用贱价强购茶叶,茶农大批失业。淳化四年(公元993年)二月,青城(今四川灌县东南)茶贩...北宋农民起义有哪些?-bocommjl的回答北宋农民起义有哪些?共

  • 腹黑苏轼整著名高僧佛印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两人,苏东坡,苏轼

    [摘要]:腹黑苏轼整著名高僧佛印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苏轼跟佛印之间发生的趣事?】作业帮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宋代大文豪苏轼非常喜欢谈佛论道,和佛印禅师关系很好.有一天他登门拜。谁知道一个关于苏轼的故事,内容好像是心中有佛,眼中就有佛?_..

  • 梁启超的两次被“掌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两人,挫折,管仲

    [摘要]:梁启超的两次被“掌掴”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梁启超是康有为一手带出来的,为什么两人最后闹翻了?“康梁”本是师生,戊戌变法前,两人一唱一和,非常默契;但是,戊戌变法后,两人彻底闹翻了,原因非常简单,用一句话来形容:康有为抱残守缺,梁启超推陈出新。...在康有。面对挫折不放弃的事例_作业帮思路

  • 宋代吕大防《示问帖》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仁宗,北宋,百事

    [摘要]:宋代吕大防《示问帖》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说赵祯“百事不会,只会做官家”,如何评价宋仁宗的一生?宋仁宗赵祯是北宋第四任皇帝,也是民间传奇“狸猫换太子”的主人公。北宋在他的治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行无妄为之德而天下大化,创造...”。纸本,纵27.4cm,横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