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司马懿诛杀了曹爽,为什么夏侯家族不救援?

司马懿诛杀了曹爽,为什么夏侯家族不救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217 更新时间:2023/12/27 4:53:10

曹操打天下,曹氏和夏侯氏家族是子弟兵;曹魏建国后,曹氏和夏侯氏是宗室贵戚。“一人升天,仙及鸡犬”的不少,但大多数还是凭借自己的战功取得荣华富贵。曹氏和夏侯氏在朝野的势力,那是不用说。即便是曹魏后期,宗室衰败,但还是很具实力。但曹爽被诛杀,曹氏及夏侯氏大多都袖手旁观。这个事值得说道说道。这事也没必要扯得太远,就从曹爽接受托孤重任,辅佐幼主开始吧。

魏明帝临终托孤,本意是以叔父燕王曹宇为大将军,以曹氏宗室及夏侯氏家族为辅佐。但由于曹宇推辞,改以曹爽为大将军,司马懿为辅。同时罢免曹宇等人官职,驱逐出宫,这一折腾,直接把曹爽与曹氏及夏侯氏家族的其他宗室放到了对立面。在曹爽主政的前期,还能够谦虚谨慎,遇事与共同辅政的司马懿一起协商,征询他的意见。但随着曹爽声誉日隆,开始专横跋扈,不再尊重司马懿,大多时候,曹爽确定的事情,仅仅让司马懿走一个流程,履行一下手续。特别是曹爽软禁了郭太后,日常行居又自比皇帝,引起了宗族及旧臣的不满。曹爽任用亲信,凭自己的喜好随意任免官吏。不仅让自己的兄弟曹羲、曹训全部掌控禁军,而且将曹叡时期废弃的一些闲人,如何晏、邓飏、李胜、丁谧等人招为心腹,担任要职。

还用何晏负责选拔官吏,以至于把持有不同政见的人全部排斥在外。逐渐地曹爽用自己的兄弟掌管军队,用自己的亲信担任要政,同为辅政大臣的司马懿就成了摆设。不仅司马懿感觉不爽,就是其他朝臣和曹氏宗族也对此耿耿于怀。等到司马懿发动政变的时候,所有的朝臣和曹氏宗族袖手旁观,也就不足为奇啦。其实,司马懿政变之前,并不是没有人提醒曹爽。曹爽的弟弟曹羲就多次劝谏,并说娇淫奢侈容易导致祸患。但曹爽不听,曾经私自带走魏明帝七八个才人做自己的妻妾,饮食、车马、服饰都与皇帝类似。如果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那还仅仅是在谋划阶段;曹爽的所作所为已经是在弑君篡位的路上了。

曹爽的同乡大司农桓范也认为他们兄弟掌握朝政和禁军,不宜一同外出。但曹爽自以为权势熏天,没人能把他如何。司马懿又采取韬光养晦的策略,骗过了曹爽。在政变之后,曹爽失去了对禁军的控制。在外仅有其表弟、征西将军夏侯玄还掌握部队。关键是曹爽兄弟自己并没有打算对抗司马懿,在司马懿的游说、诱导下主动投降。等到司马懿完全掌控了局面之后,才诛杀曹爽及其亲信,并灭其三族。此时,即便有人想替曹爽等出头,也失去了机会和能力。

究其原因,还是在于此时的曹爽已经成为了权臣,逆党,是朝野的公敌。铲除曹爽集团是大多数曹氏宗族和旧官僚士族的心愿。政变之初,司马懿就控制了曹爽的亲信势力,否则,老谋深算,深思熟虑的司马懿也就不是司马懿啦。曹爽被诛,其残余势力,几乎没有反攻倒算的胜率,只能是自取灭亡,做曹爽的陪葬品而已。失去了利益的基础,以利益为连接的纽带自然断裂。在利益面前,啥血缘、姻亲等等,都显得苍白无力。

标签: 司马懿三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卡廷惨案”发生的原因是什么?苏联人为何要屠杀两万波兰精英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卡廷惨案,苏联,历史解密

    “卡廷惨案”发生在1942年4月,经过近半个世纪的争吵,直到1990年4月13日,时任波兰总统雅鲁泽尔斯基访问苏联之际,塔斯社才发表公开声明,正式承认“卡廷事件”是苏联人一手制造的惊天惨案,是“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卡廷惨案”的真相终于才大白于天下。虽然我们非常不忍地去揭开那段黑暗的历史,但

  • 揭秘:为什么从来没有匈奴公主嫁给汉朝皇帝的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匈奴的可汗经常会向汉朝求娶公主。在整个汉朝期间,有十多位公主嫁给了匈奴的可汗(或者是王爷)。但是,汉朝皇帝从来没有向匈奴求娶过匈奴女子。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匈奴女子长得丑吗?“长得丑”显然是不存在的。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方,都有美有丑。如果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的话,找个美貌女子,那是轻

  • 努尔哈赤为什么叫野猪皮呢 叫野猪皮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努尔哈赤,历史解密

    清朝,史称大清帝国,由女真族建起来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封建历史的最后一个王朝。大清前身是1616年清太祖努尔哈赤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后金政权。(努尔哈赤满语翻译成汉语为野猪皮,不管你承不承认,一代枭雄统一女真各部的努尔哈赤,他就叫野猪皮。这个名字可没有什么贬义,因为在大兴安岭那苍茫翠绿的大森林里,最厉害

  • 杜甫最后是怎么死的?是累死还是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杜甫,唐朝,历史解密

    杜甫大家都知道,因为每个中国人在读书时期都读过他的诗,不但知道他是一个唐代诗人,而且,还知道他是一个怀才不遇的悲剧人物。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杜甫之所以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他最厉害的地方并不仅仅是在文学史上有着很高的地位,而且,在历朝历代都有很多重量级粉丝,比如:唐代的白居易和韩愈,还有

  • 卡洛斯·克莱伯的指挥有什么特点?他有着怎样的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卡洛斯·克莱伯,德国指挥家,历史解密

    克莱伯的指挥,比托斯卡尼尼要富有灵气,比富特文格勒要严整,比卡拉扬要丰厚。克莱伯的指挥有力、新鲜、深刻、流畅、富于激情、具有生动的现代感。克莱伯成就的奥秘,一是过人的音乐表现力,二是对音乐的深深投入。多明哥在科文特花园剧院演出《奥赛罗》时对克莱伯有一段评论:“克莱伯吃透了这部戏,以致可以读穿谱子揭开

  • 明朝一个隐秘特务机构,连东西两厂都怕它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说到明朝的特务机构,一般人们都会想到锦衣卫、东厂及西厂,但事实上,明朝还有另外一个隐秘的特务机构,权势更是超过了锦衣卫及东西两厂,它就是明朝的“内厂”,又称“大内厂”或“内行厂”。我们在提到明朝的厂卫制度时,常常将“内厂”忽略。事实上,准确的“厂卫”应当指的是东厂、西厂、内厂及锦衣卫四者的合称。而其

  • 为啥王钦若要怂恿宋真宗登泰山祭天?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王钦若,宋真宗,宋真宗,历史解密

    澶渊之盟签订后,宋真宗赵恒原以为这是一桩值得自豪的千秋功业,很得意了一阵子。不料有一天,重新返回朝廷的参政王钦若却对他说:“陛下尊敬寇准,是否因准有社稷功?”真宗点头。王钦若道:“澶州一役,陛下不以为耻,反认寇准为功臣,臣实不解?”真宗愕然,王钦若又道:“城下乞盟,《春秋》耻之。澶渊之举,以万乘之尊

  • 揭秘徐福和三千童男童女去向之谜 历史上的说法一共有几种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徐福,秦始皇,历史解密

    提起徐福,很多人都不会陌生,甚至还会联想到几个名词:秦始皇、长生不老、日本。徐福出生于战国时代末期的齐国(今山东半岛一带),是秦朝著名的方士(自称能求仙炼丹让人长生不老)。徐福徐福也是个极有本事的,他成功地将向来精明的秦始皇忽悠的对他言听计从。过程大概就是当时秦朝各种方士盛行,人人都在传世上仙人,若

  • 唐宋元明清为什么没有金在其中呢 为什么金不是正统王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金朝,宋朝,历史解密

    和辽朝不同的金朝从某个角度来说,由于两宋没能完成大一统,因此,有人认为,在两宋同时,中国的北方处于辽金时期。甚至时至今日,北京某些佛教建筑在其简介中,也提到建于辽朝某年,并将其称之为辽代建筑,而全真教著名学者丘处机,则被称为金代道士。但是,金朝有一点和辽朝是截然不同的。那就是辽朝和北宋之间的关系,可

  • 老和尚一般都会自称老衲 那么这个老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古代,和尚,历史解密

    电视剧里的和尚很多,而老和尚们一般都会自称“老衲”(或“老纳”),不过说句实话,相信扮演老和尚的演员自己都不知道,“老衲”到底是啥意思。其实,这“老衲”不是人,而是衣服。老衲(老纳)和尚穿的衣服,叫作“纳衣”。“纳”本是“缝补”或“补缀”的意思,后来引申为“缀合而成”之义。出家人的衣服,不求华丽,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