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朝能出动100万军队 晚清有4亿人口为什么只能出动10万军队呢

汉朝能出动100万军队 晚清有4亿人口为什么只能出动10万军队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4442 更新时间:2023/12/24 4:42:48

熟读历史的朋友,肯定会有一个疑问,秦汉时期包括秦汉之前,中国的国土和人口,其实都是比较少的,但大多数都可以出动数十万精锐部队。而400多年的大汉朝,总人口也不过2000万,但却每次出动军队上百万,然而秦汉之后的历代王朝,国土面积和人口越来越多,但为国家能动员的军队却越来越少呢?晚清时期,特别是甲午战争战败之后,清政府开始重点编练陆军,也不过就是北洋6镇的总兵力,加起来不过10万人。那么按照一般的常识来说,人口越多,出动的兵力应该越多,那么晚清时期,中国大约有4亿人,但却只能出动10万人的军队。那么汉朝能出动100万军队,晚清为何只能出动10万军队?首先,秦汉之前,包括秦汉时期,战争十分频繁,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争霸和兼并战争,还是秦汉时期的对周边游牧民族的征伐战争,生存其实是第一要务。因此当时的国家都会大力发展军事,并且格外重视名将的培养和输出。

然而秦汉之后,国土已经逐渐成型,对于皇帝来说,统治相对比较稳定,此时如果再重视军事,那可能就是穷兵黩武了,并且也会使得自己的皇权不稳。那么对于统治者来说,他们的第一要务是维护和巩固自身的统治,那么必然治就会代替武治,特别是朝时期。宋太祖赵匡胤更是重文轻武,并且倡导与士大夫治天下的理念,自然军事实力就会大为削弱,最终也落得一个遭到游牧民族入侵的结局。第二,据相当多的史料记载,在秦汉之前的君王,对基层组织的控制还是相当严格的,民间百姓一年中必须有一两个月的时间接受完整的军事训练,而且还必须服兵役,一旦遇到战事,随时可以组建成一支军队,前往前线作战。秦王嬴政之所以能够一统中国,其实也是因为当时的秦国,几乎是全民皆兵。后来秦国灭亡楚国的时候,出动的可是60万秦军,几乎动员了所有的兵力。

而在秦汉之后的历朝历代,皇帝为了巩固统治,就开始把自己的权力分出去一部分,和丞相等官僚集团以及地主阶级共同治理天下,自然就失去了对基层的控制。而原来对百姓实行的军事训练,也转变成了愚民政策,自然动员的兵力就会大为减少。最后一个原因,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在秦汉时期,乃至于春秋战国时期,从军是一条非常好的出路。不论出身,只要你颇具军事谋略,并且能够立下战功赫赫,那么必然能够爬到一个很高的位置,甚至有些人还能当上宰相。而在秦汉以后,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为了避免武将拥兵自重,威胁到自身皇权的统治,开始大力打压武将。而在清朝时期,武将的地位更是远远比不上文官,自然自愿从军的人也就少了,清政府能够动员起来的兵力也就少了。而且清朝因为是满族当政,如果大力发展军事,自然会担心自身统治的稳定性,毕竟民间经常有反清复明的现象出现。

笔者认为,因为秦汉时期,民众尚武,而且当时也面临着内忧外患,统治者也十分重视武功,武将的地位也比较高,而且还加上民间百姓除了要垦荒外,还需要接受军事训练。其实就相当于是全民皆兵,自然能够出动100万军队,然而晚清时期,由于国力贫弱,再加上清政府对于武将地位的不重视,而且还一直提防着反清复明。自然也就不愿意发展太多的军事力量,最终也就只能维持在10万生力军的程度。

标签: 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宋史·杨时传》程门立雪典故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程门立雪,历史解密

    程门立雪,读音chéng mén lì xuě,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成语出自《宋史·杨时传》。目录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现指尊敬师长。比喻求学心切和对有学问长者的尊敬。出处出自《宋史·杨时传》。杨时字中立,南剑将乐人。幼颖异,能属文,稍长,潜心经史。熙宁

  • 鲁文公时期:楚国贵族北上侵鲁,内忧外患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鲁文公,春秋,历史解密

    在纷争不断的战国时代,每个国家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有来自外交失利而国家利益受损的,如楚怀王身死于秦国;有来自边境战乱而土地被侵占的压力,如魏韩受秦人攻略而割地求和;还有来自朝中王储之争、权卿乱战的,如赵国武灵王为朝臣囚禁惨死于沙丘,诸如此类数不胜数,所以要当战国时代的诸侯国君不容易,要当个弱国的

  • 任伯年的画有什么特点?其经典作品赏析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任伯年,清朝,历史解密

    任颐(1840-1896)名颐,字伯年,浙江山阴航坞山(今浙江萧山瓜沥镇)人,清末画家。所画题材,极为广泛,人物、花鸟、山水、走兽无不精妙。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与吴昌硕、蒲华、"清末海派四杰"19世纪80年代是任伯年创作的鼎盛时期,创作题材上范围扩大了,

  • 刘邦论功行赏,张良本可以选择富裕的齐国,为何最后选了贫穷的留县?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汉朝,刘邦,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打仗其实不怎么样,但是他有领导的人格魅力,加上知人善任,所以他能够击败楚霸王项羽,在刘邦最强的几个人才中就不得不提起楚汉三杰张良、韩信、萧何,这三人对刘邦的作用都不可缺少的,少了他们其中的一个人,那么他都无法击败项羽。当皇帝的第一天,刘邦就对功臣大赏特赏。并特意提出要重赏张良,让张良“自齐

  • 同样都是游牧民族政权 为什么清朝比元朝持续时间更久远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元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有两个由外族人建立的大一统帝国,一个是元,一个是清,而且这两支政权把游牧民族的战斗精神发挥到了淋漓尽致,凭借强大的武力创造了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但是元帝国和清帝国的国运却截然不同,一个短短九十多年就草草亡于内乱,一个却支撑了长达三百年的国祚,那么清朝比元朝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 揭秘:康熙朝唯一一个嫁给汉人的公主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大清最早禁止满汉通婚,其实从顺治帝到康熙帝后宫中都有汉族女子,皇帝要想不违背满汉禁止通婚的禁令,只需要让她们的家族先加入汉军旗,再抬旗就可以了。这里要说的不是皇帝所纳的汉族妃子,而是皇帝的女儿嫁给了汉人。翻开大清的史料,大清公主下嫁汉人的,有四位,她们分别是和硕恪纯长公主、和硕和顺公主、和硕柔嘉公主

  • 尼姑皇后没藏氏:风流一生,被儿子贬为庶人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没藏氏,西夏,历史解密

    天都大王野利遇乞的爱妻没藏氏,美丽大方,高贵典雅,是没藏家族的一枝花。野利与没藏两大家族联姻,珠联璧合,比翼双飞于天都山。大家好,小编今天带来的是,西夏历史的风流太后霍乱西夏国,感谢大家的阅读。 1043年秋天,祸从天降,李元昊屈杀了天都大王野利遇乞,贵妇人没藏氏一下子沦为社会底层的罪犯家属。出人意

  • 陆小曼花销太大,徐志摩竟然找前妻借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徐志摩,民国,历史解密

    徐志摩是民国的一大才子,写的诗文以浪漫著称,同时他也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渣男”,他一生最重要的三个女人是张幼仪、林徽因和陆小曼。张幼仪是父母给他安排的妻子,也是出自于名门大家,颇有素养,只不过长相不为徐志摩喜欢。徐志摩看到她照片的第一句话就是:“乡下的土包子”,话语中鄙夷的意思十分明显。不过父亲以此为

  • 明英宗是受了王振的怂恿才惨遭土木之变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明英宗,明朝,历史解密

    所谓的“土木之变”,就是我们常说的“土木堡之变”,又或称为“土木之祸”,此次大变对于明朝来说,不仅仅是蒙羞的问题,毕竟皇帝成了俘虏实在不怎么光彩,最大的问题在于,它直接导致了明朝自此之后开始由盛转衰,逐渐走向下坡路,而这才是被很多人诟病的地方。话说正统十四年即公元一四四九年七月,蒙古瓦刺也先,以明朝

  • 清朝格格婚后生活除了要靠嬷嬷之外 还得要给钱才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格格,历史解密

    清朝格格婚后生活靠嬷嬷指导是真的假的,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清朝的格格的由来“ 格格” 一词源于满语的译音,出现在清朝的前身后金时期。格格,起初并不是正式的封号,只是满族人对身份高贵女性的一种尊称。清朝国君、贝勒的女儿,尤其是未嫁之女均被称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