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国在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拒绝救援赵国?

齐国在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拒绝救援赵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3799 更新时间:2024/1/18 5:54:24

正所谓唇亡齿寒,齐国拒绝借粮给赵国,影响了长平之战的走向,那么齐国在长平之战的时候,为什么拒绝救援赵国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感兴趣的朋友就接着往下看吧~

首先,在很多人看来,齐国没有救援赵国,是缺乏长远眼光的体现。诚然,在战国中后期,赵国一旦被秦国击败,也即输掉长平之战的话,意味着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将不可阻挡。由此,在赵国被秦国消灭后,齐国显然也无法独善其身。不过,这是从赵国的立场来考虑问题,而从齐国的角度来看,确实有充分不救援赵国的理由。特别是赵国做的两件事情,更是让齐国非常痛恨赵国。

一方面,就齐国来说,原本是战国中期的强国。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大获全胜,并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称霸中原。魏国被迫对齐国俯首称臣,并且在徐州与齐国君主互相称王,这就是徐州相王。

在魏国衰落之后,商鞅变法后的秦国,甚至也不是齐国的对手。比如桑丘之战是发生在周显王四十六年(前323年)左右,齐国于桑丘(今山东兖州市附近)击败秦国入侵的战役。此战役为秦国商鞅变法以来首次与齐国正面交锋的战役。

不过,乐毅指挥的五国伐齐,还是让齐国迅速从巅峰跌落。公元前284年,燕国、赵国、魏国、韩国、秦国这五个诸侯国组成联军,以此讨伐齐国。虽然燕国是倡议者,但是,赵国也在五国伐齐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比如赵惠文王册封乐毅为赵国的相国,积极参与乐毅伐齐的谋划等。

并且,在乐毅攻破齐国都城临淄之后,赵国派出大军继续蚕食齐国的疆域。因此,非常明显的是,在导致齐国衰落的五国伐齐中,赵国可谓出了不少力,这无疑让齐国上下记在了心中,久久难以忘记。对此,在笔者看来,齐国的强大,让赵国如坐针毡,这促使其积极参加五国伐齐。不过,赵国固然实现了削弱齐国的目的,却也为自己种下了苦果。

另一方面,在五国伐齐后,齐国需要休养生息,以此恢复国力。但是,在齐国最需要休养生息的时候,赵国却不断进攻齐国,导致齐国始终无法恢复鼎盛时期的国力。

根据《史记》、《战国策》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279年燕惠王即位之后,因为猜忌乐毅这位将领,所以派人取代了在齐国领兵的乐毅。对于乐毅来说,担心遭到燕惠王的杀害,所以离开燕国,投奔了赵国。在乐毅离开之后,齐国在田单的帮助下,得以成功复国。但是,赵国的廉颇蔺相如、燕周等将领,则是多次率军攻打齐国。

其中,《史记.赵世家》中记载:(惠文王)二十五年,燕周将,攻昌城、高唐,取之。

公元前274年,赵国大将燕周率军攻占了齐国的昌城、高唐这两座城池。值得注意的是,高唐是齐国五都之一,地位与齐国都城临淄相当。对于齐国来说,之所以设立五座都城,目的就是避免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当然,正是因为高唐不是一座普通的城池,所以,赵国从齐国手中攻占了五都之一的高唐,无疑是给齐国带来了重创,促使齐国迟迟无法恢复国力。

再比如《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是岁,廉颇东攻齐,破其一军。

于是,因为赵国曾经多次攻打自己,到了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齐国没有对赵国趁火打劫,已经是仁至义尽了。毕竟,赵国就不止一次对齐国趁火打劫了。

最后,在笔者看来,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赵国和秦国,都是有机会一统天下的。因此,如果是赵国取得了长平之战的胜利,那么,赵国也会像秦国一样,逐步消灭齐国等诸侯国。在战国中后期,大一统的思想逐渐深入人心。对于赵国来说,自然也有一统天下的目标和愿望。既然如此,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对齐国比较有利的策略,就是坐视秦国和赵国消耗下去,从而坐收渔翁之利。

一定程度上,因为赵国的地理位置靠近齐国,而秦国则距离齐国相对较远。所以,赵国对于齐国的威胁要大于秦国。比如秦国想要攻打齐国的话,至少需要越过韩国、魏国、赵国等诸侯国,而就赵国来说,则是和齐国直接接壤了,这也是赵国多次攻打齐国的原因之一。并且,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齐国在长平之战中全力帮助赵国,促使其打赢了长平之战。那么,最后的好处也分不到齐国身上,毕竟,齐国无法越过赵国来夺取秦国的疆域。

所以,对于齐国来说,帮助赵国,只能说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情了。综上,基于以上几点原因,齐国在长平之战爆发的时候,选择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至于韩国、魏国、燕国、楚国等诸侯国,也和齐国秉承差不多的立场。只是到了邯郸之战爆发的时候,也即赵国即将灭亡之际,魏国和楚国这才出手救援赵国,从而帮助其打赢了邯郸之战。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848年是什么时候?发生的三大重要事件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1848年是欧洲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年份,因为在这一年里发生了三大重要事件。这三大事件分别是:德国革命、意大利独立运动和法国二月革命。本文将从这三个事件的角度出发,探讨它们对欧洲历史的影响。德国革命德国革命发生在1848年初,由德国工人和学生发起。他们要求废除普鲁士王国的苛捐杂税,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工资

  • 汉朝公主嫁到匈奴后都是什么生活?有多惨?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公主嫁到匈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段悲惨的故事。这段历史发生在公元前133年,汉武帝为了缓和与匈奴的关系,决定将公主嫁给匈奴的可汗。然而,公主在匈奴的生活却充满了痛苦与折磨。本文将从公主的命运、生活条件以及心理状态三个方面进行分析。二、命运汉朝公主在嫁到匈奴后,命运多舛。她被迫离开父母和亲人,独自生

  • 夏朝作为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历史上出现过夏氏皇帝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夏姓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血脉传承,但是否出过皇帝一直是历史学界争议的话题。本文将通过真实资料,为您介绍夏姓是否有出过皇帝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而夏姓作为夏朝的姓氏,自然也与夏朝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在夏朝的历史中,并没有出现过以夏姓为氏的皇帝。其

  • 明朝张士诚是否留下宝藏?宝藏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明朝末年的张士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经在明朝末年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并多次对明朝进行进攻。那么,张士诚是否留下了宝藏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张士诚是否留下宝藏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和争议。有些历史记载称他是一

  • 草根出身的徐达、常遇春,他们的能力为何那么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那就是天赋的存在。在这个世界上,确实有许多人拥有非凡的天赋。例如,大汉将领霍去病在17岁时就带兵攻打匈奴,斩获数万敌人的首级。在漠北决战后,他被封为狼居胥,成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也就是三军总司令。那时他只有22岁,而在这个年纪,我们可能还在上学,大学都还没毕业,而他已经成为

  • 清朝皇宫殿外的甩鞭人究竟是干啥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电影《雍正王朝》中,总有一个人在宫殿外甩着鞭子,这一幕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含义。类似的仪式在现代也有类似的体现,如大型演讲和部门会议。在这些场合中,会议开始前会有一个人宣布会议开始,这个人就像是古代宫廷中的甩鞭人一样,用话筒或咳嗽声告诉与会者要保持安静,注意听讲。古代宫廷的甩鞭仪式又称为“鸣鞭”或

  • 诸葛亮和姜维的北伐,谁的成果更高呢?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尽管蜀汉是三国之中最弱小的一方,但是诸葛亮和姜维都曾多次北伐曹魏,敢于与最强大的曹魏相抗衡。蜀汉的历史可以分为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两个阶段。然而,姜维频繁北伐中原,导致蜀国的国力受到了较大的损失,这也引起了许多蜀汉武将的反对。姜维的北伐虽然在洮西之战取得了大胜,但是大部分历史学者却对其持贬多褒少的态

  • 王娡是如何得到太子青睐,并一步步成为皇后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中国,南宋之前的社会风气相对开放有关,妇女改嫁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在像汉武帝母亲王娡,在丈夫仍然在世且未履行离婚手续的情况下,公然抛夫弃女投入他人怀抱的,这在当时也是一个非常惊人的举动。王娡的故事,让我们窥见了古代宫廷生活中一些残酷的现实。王娡也算出身名门,但因父亲谋反被杀,家道中落,自

  • 古代真实的冷宫是什么模样?为何说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讲讲古代冷宫的一些故事。如今我们的娱乐节目越来越丰富了,影视剧也越来越精彩,尤其是古装剧,有些作品成了无数人茶余饭后的消遣。在古代帝王的皇宫里,许多失宠、犯错的嫔妃会被打入所谓的“冷宫”。除非自带“主角光环”最后被放出来,要不然,这些嫔妃就会老死在冷宫,很难善终。在封建时代,为了

  • 楼兰公主叫什么名字?有多少种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楼兰公主的名字一直是一个谜,直到最近几年才有一些新的发现和研究。根据历史文献和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可能的名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楼兰公主的背景。楼兰公主是楼兰王国的一位公主,她的父亲是楼兰国王。在古代丝绸之路上,楼兰是一个繁荣的城市国家,拥有丰富的资源和文化。然而,由于环境的恶劣和自然灾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