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逵为何对宋江如此死心塌地呢?

李逵为何对宋江如此死心塌地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180 更新时间:2024/1/3 11:12:52

01在江州酒楼上,及时雨宋公明与黑旋风李逵初相识。

在江州牢城营,宋江拿出吴用写给戴宗戴院长的书信,戴宗一看慌了,吴用是梁山贼寇的军师,如果让人发现他跟吴用有来往,可是要吃官司的,于是戴宗就对宋江说“兄长,此间不是说话处,未敢下拜,同往城里叙叙旧,请兄长便行。”

说完这话,两人就锁上房门,离了牢城营,来到江州一个临街酒楼坐下。戴宗这才起身给宋江行了礼、道了歉,说不该问宋公明哥哥要常例银子。既然事情都说清楚了,就让酒保上来,安排酒果菜蔬,等菜上齐了,两人边喝边聊,把这一路的所见所闻都说了。正说到高兴处,只听酒楼下有人大声喧哗。

宋江、戴宗便留心听,这时候过卖走来对戴宗说“这个人只除非是院长说得下他,没柰何烦院长去解拆则个。”戴宗一时没想起来说的是谁,就问“谁在楼下闹来着?”过卖就说“便是如常同院长走的那个换做铁牛李大哥,在底下寻主人家借钱来着。”

戴宗才知道原来他手下的小牢子李逵又惹事了,赶紧下去带上来。几分钟后,宋江就看见戴宗身后多了一个人,便仔细看了看,只见这人长得跟黑熊一样。“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

闻名不如见面,我们的黑旋风出场了。此时宋江还不知站在戴宗后面的黑大汉是谁呢?戴宗就给宋江介绍,这是我们江州城里出了名的“恶霸”牢子,使两把板斧,爱乱砍人,整个江州城的人都惧怕他。

戴宗说完,李逵便向宋江瞧了瞧,他原来跟铁牛一般黑,就对戴宗说“哥哥,这黑汉子是谁?”居然称呼宋江“黑汉子”,李逵真是大胆,想宋江在江湖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虽然不是什么帅哥,是又矮又黑,但是还没人当面这样直呼他。戴宗见李逵粗鲁,不懂礼,便呵斥他。

李逵才不管什么文雅不文雅,他就爱爆粗口,戴宗也把他没法,只能用宋江的名号来吓吓他。李逵一听前面这人是宋江,这才服软,欢欢喜喜拜见了宋江。到这里,宋江跟李逵算正式认识了,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02我们知道李逵是宋江的铁杆粉丝,是梁山最忠于宋江的头领,那么宋江是怎么做到让李逵对他赤胆忠心呢?其实宋江只做了2件非常小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宋江对李逵是呵护有加。即使李逵说宋江黑,宋江不但没生气,而且也没骂李逵,大方承认自己就是“山东黑宋江”。李逵什么身份?在家乡犯了事,逃到江州,戴宗收留他在江州牢城营里做个小牢子,以此来维持生计。李逵虽在戴宗手下做事,但戴宗平时肯定经常训斥李逵。李逵对宋江说粗话,戴宗拿出院长的架子来说李逵。

宋江对这件事的反应到很平常,李逵爱怎么叫就怎么叫吧。李逵心里有了温暖的感觉,这位哥哥是多么和蔼可亲。铁牛家中的亲哥哥都没这么亲和。除了家中老娘,就是宋公明哥哥最疼爱铁牛了。

铁牛因为长相原因,都没人敢接近他,宋公明却请他喝酒,这真是看得起铁牛。别说在江州,宋江常照顾铁牛,就是上了梁山,宋江也是一直在保护铁牛,铁牛李逵就如宋江身边拿了免死金牌的头领。李逵说错了话,做错了事,宋江都不忍心杀他。

菊花会上,李逵公然对宋江说出“招安,招安!招甚安!”当场让宋江失了威严。宋江看到李逵的行为,气得脸发黄,可是还是没舍得砍李逵。李逵最爱干的事就是私自下山,宋江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就是没有惩罚过李逵,嘴上说李逵有罪就是不动手,正应了君子动口不动手了。

宋江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帮助李逵。宋江是怎么帮法呢?李逵借银子去赌,人家不借给他,他就大打出手,没想到宋江主动给李逵十两银子,且不要李逵还他。

这对于李逵这样的小牢子来说,肯定被感动得稀里哗啦。在李逵人生中,还没见过这么慷慨的人,就是李逵的老娘、哥哥李达都没给李逵这么多银子。十两银子对很多梁山头领来说是小数目,就连武松都没看在眼里,因此说宋江用银子收买人,是不成立的。

梁山头领中比宋江富的有很多,什么卢俊义李应晁盖柴进等,跟宋江差不多的如朱仝花荣等,还有加入梁山的小山寨头领也劫了很多银子。他们怎么看得上宋江手中这十两银子。

可这十两银子对李逵的意义就不一样,他是一种真正的雪中送炭,让李逵不在去骚扰别人,同时也让李逵明白了人世间还有一些人是有好心的,这就如《金瓶梅》里面潘六儿离开西门府时,吴月娘的丫头小玉背着月娘给潘六儿两根金头簪儿时,潘六儿动情说道“我的姐姐,你到有一点人心儿在我。”宋江就是小玉一样的人,还有点人性。天下这么大,只有宋公明哥哥温暖过李逵。

03从此后,李逵对宋江是生也相从死也相从。

宋公明哥哥这样爱李逵,李逵就是舍了这个脑袋也要保你周全。在江州法场上,李逵是舍命救宋江。宋江事后都多次提及李逵在江州对他的救命之恩,要没李逵,他早死在江州法场了。李逵每次随宋公明哥哥出征,他都想要为公明哥哥杀退敌军。最后,宋公明哥哥让李逵喝下毒酒,李逵也毫无怨言,流泪对宋江做小鬼也跟着哥哥,就是情到深处自然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颜良真的打不过关羽吗?颜良和关羽谁更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两位著名的武将,他们的名字分别是颜良和关羽。颜良是袁绍麾下的将领,以其勇猛善战而闻名于世;而关羽则是蜀汉的名将,以忠义、勇猛、智谋著称。然而,关于颜良是否真的打不过关羽,历史上却留下了许多争议和猜测。本文将为您揭秘真相。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颜良和关羽的生平。颜良出生在一个军人

  • 刘备有四个儿子,为什么非要选择刘禅作为继承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刘备是其中十分亮眼的一位。尽管他幼年时家道中落,生活非常艰苦,但依旧胸怀大志,以匡扶汉室为己任,经过多年南征北战,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然而这个耗费了刘备半身心血,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蜀汉政权,最终灭亡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向曹魏投降,刘禅从蜀汉皇帝沦为了曹魏的安乐县公。刘备作为一国之主,

  • 古代将军实力如何 古人真的能够做到以一敌百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将军的实力往往取决于其个人素质和所属的势力。对于那些来自名门望族,家世显赫的将军而言,他们的身上往往承载着家族的荣誉和历史贡献,因此他们通常受到更好的培养和支持,具备更高的战斗能力。此外,一些具有出色战斗经验和军事才能的将军,如诸葛亮、韩信、萧何等,往往能够通过自己的谋略和智慧带领士兵打败敌人,

  • 郡国制是什么时候开始,又是什么时候结束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郡国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行政区划制度,它在中国历史上的实行时间和结束时间都有一定的变化。下面我们就来一探究竟。首先,郡国制的开始时间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西周时期,国家将国土划分为若干个封建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之间既有独立性,又有从属于中央政府的关系。这种行政区划制度一直沿用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其次,秦朝

  • 孙膑是被谁所害的?他经历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孙膑,生卒年不详,字伯灵,战国时期齐国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到底是谁把孙膑坑了!早年孙膑跟鬼谷子学习兵法,他有一个同学叫庞涓,庞涓学成之后当了魏国的将军,但他很有自知之明,他的心里很明白,我学习不好,我的实力比不上孙膑,我要整死他,满心都是羡慕嫉

  • 三国演义中夏侯渊最后死在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演义中夏侯渊最后死在了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夏侯渊是三国时期的魏国大将,跟着曹操征战无数,为曹操建立基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劳,深受曹操的信任。夏侯渊英勇善战,多次平定曹魏内部的叛乱,更是外击敌寇,大大的打击了异族的气势,最后再和刘备军交战的过程中被击毙。夏侯渊是曹操手下

  • 袁崇焕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呢?罪名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三年八月,京城西市人头攒动,喜欢看热闹的北京百姓纷纷走上街头,围观一场行刑,原来蓟辽督师袁崇焕被判磔刑,将被凌迟处死。据记载,袁崇焕被杀时十分惨烈,不明真相的百姓纷纷出钱购买其肉,将其生吞。袁崇焕到底是因何而死的呢?按照清朝官方的观点,崇祯帝是中了皇太极的反间计。崇祯二年,皇太极率领军队突破长城

  • 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为何历史评价不一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到底是不是汉贼,为何历史评价不一呢?曹操的一生都是雄才大略的,只不过最终的曹操没有看到天下统一,同时最终的三国赢家也不是曹氏宗亲,反倒是了司马家。从曹操的身上可以看到很多人性的一面,历史上的曹操是个生性多疑的人,在这样的情况下曹操杀死了很多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一位圣人,他就是孔子。时至今日中

  • 历史上谁可以打败吕布?吕布唯一打不过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吕布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将领,他勇猛无比,被誉为“飞将军”。然而,在历史上,有一个人可以打败吕布,这个人是谁呢?答案是:曹操。曹操是三国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统一了北方的大部分地区,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虽然吕布和曹操之间存在着很多的矛盾和争斗,但是在战争中,曹操总是能够打败

  • 王保保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王保保的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王保保,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他的传奇人生并没有持续太久,最终以悲剧性的结局结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王保保最后的结局是什么?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王保保的死因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根据《明史》等史料记载,王保保在被俘后选择了自杀。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