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进入巴蜀时,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

刘备进入巴蜀时,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1606 更新时间:2023/12/16 1:25:53

刘备进入巴蜀时,最适合镇守荆州的是谁?

建安十九年(214年),雒城被围近一年才被攻克,刘备乃与诸葛亮、张飞、赵云等共围成都。在马超也投靠刘备之后,刘备于是派简雍劝降了刘璋,遂领益州牧,用蜀中诸多人才。在攻占益州后,刘备无疑将益州作为自己的根基,而将荆州交给关羽来镇守。至于曾经协助关羽镇守荆州的诸葛亮、张飞、赵云等人,也都留在了益州。对此,关羽镇守荆州的结果,最终是兵败被杀。那么,问题来了,刘备进入巴蜀之地时,谁才是留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呢?

首先,在笔者看来,相对于关羽,诸葛亮才是留守荆州的最佳人选,之所以说诸葛亮要比关羽更加适合,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一方面,关羽之所以丢掉荆州,直接原因就是他在北伐襄樊的时候,又被东吴偷袭,可谓腹背受敌,从而兵败被杀。对于关羽来说,原本应该联合东吴,以此共同强大的曹操,可是,关羽的种种行为,促使孙刘双方的关系恶化,也让自己丢掉了荆州。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派人为自己的儿子向关羽的女儿求婚,关羽辱骂来使,拒绝结亲,孙权十分恼恨。

并且,在襄樊之战时,关羽还派出将士把东吴的几个粮仓搬空了,这不仅促使孙权下定决心偷袭荆州,更让孙权没有给他留下生路。对此,在笔者看来,相对于关羽,诸葛亮显然更加懂得纵横睥睨。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中,一直主张联合东吴,以此对付强大的曹魏。而在夷陵之战后,诸葛亮也派遣使者前往东吴,以此恢复蜀吴联盟。因此,在诸葛亮生前,蜀汉和东吴之间几乎没有再兵戎相见了。

所以,在笔者看来,如果刘备留下诸葛亮镇守荆州的话,那么,由于诸葛亮的策略和行为不会让孙刘双方走向恶化,反而能进一步巩固双方的关系,这无疑降低了孙权偷袭荆州的可能。进一步来说,诸葛亮的兄长诸葛瑾在东吴是重臣,这也在一定程度有助于稳固两家的关系。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封诸葛瑾为大将军、左都护,领豫州牧。作为东吴的大将军,诸葛瑾在东吴的地位是非常高的。因此,如果是诸葛亮镇守荆州的话,那么由于诸葛瑾的缘故,孙刘双方的关系很可能朝着好的一面发展,而不是像关羽镇守荆州期间走向破裂。

另一方面,关羽之所以丢掉荆州,也是因为他经常轻视士大夫,最终引起傅士仁、麋芳两人的倒戈一击。彼时,关羽对待傅士仁、麋芳的态度非常轻慢,以至于傅士仁、麋芳二人都心怀不满,与关羽有隙,这给了东吴策反和劝降两人的机会。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关羽北伐襄樊,命令两人供给物资,但是,傅士仁、麋芳二人没有完成任务,关羽便放出话说:“回来再收拾你们。”二人皆恐惧不安。再加上关羽对士大夫们的姿态一直很骄横,二人又惧又气。

在此基础上,东吴将领吕蒙来到南郡,傅士仁、麋芳皆背叛关羽,投靠东吴。相对于关羽,诸葛亮显然没有轻慢士大夫的问题。不仅不会轻慢,诸葛亮反而会重用这些士大夫,从而不会给东吴策反他们的机会。更为关键的是,相对于关羽,诸葛亮可以说是荆州人士,这同样有助于其更好的镇守荆州。

诸葛亮3岁时母亲章氏病逝,诸葛亮8岁时丧父,与弟弟诸葛均一起跟随由袁术任命为豫章太守的叔父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东汉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诸葛玄职务,诸葛玄就去投奔荆州刘表。也即在刘备来到荆州之前,诸葛亮及其家族,就在荆州扎根了。就诸葛亮来说,他的岳父黄承彦是汉末三国时期沔阳名士。黄承彦作为南郡大士蔡讽的女婿,与襄阳名士庞统(凤雏)、庞德公、司马徽、徐庶等人交好。

最后,至于蒯祺,娶诸葛圭之女、诸葛亮大姐为妻,是诸葛亮的姐夫。蒯祺是西汉大臣蒯通之后,蒯良、蒯越之侄儿,都是智仁双全之辈。在刘表割据荆州的时候,蒯祺所在的蔡氏,蔡讽所在的蔡氏,可以说是最受重用的两大家族。而就诸葛亮来说,则和荆州的两大望族都存在姻亲关系。而这,自然有助于诸葛亮镇守荆州,也即荆州的名士,基本上都能为诸葛亮所用。在此基础上,吕蒙想要攻打荆州,显然就不是那么容易了。反之,关羽在荆州则缺乏这些根基,又存在轻慢士大夫的问题,所以关羽北伐襄樊的时候,吕蒙几乎可以兵不血刃的攻占荆州,这意味着荆州的不少名士都背叛关羽,倒向了东吴。而这,也是关羽迅速败亡的重要原因。

此外,虽然诸葛亮不是一位勇冠三军的武将,不过,从诸葛亮北伐中原的表现来看,他显然具有卓越的指挥才能。所以,刘备进入益州之后,完全可以将荆州交给诸葛亮来留守。不过,因为诸葛亮的治国才能,刘备显然不愿意让诸葛亮只镇守荆州之地。况且,一旦让诸葛亮镇守荆州的话,那么关羽的位置就不太好安排了。于是,刘备最终的选择是关羽镇守荆州,诸葛亮来到益州辅佐自己处理日常事务。不过,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相对于关羽,或者赵云、张飞等人,诸葛亮无疑是留守荆州的最佳人选。对此,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七国之乱是怎么爆发的?最后是谁平定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七国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221年。这场战争是由哪个国家平定的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背景和起因。在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他设立了七个行政区划,这七个国家分别是:齐、楚、燕、赵、魏、韩、秦。这些国家之间存在着很多矛盾和竞争,最终导致了七国之乱的

  • 周公东征发生的朝代是哪个?事情发生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周公东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左右。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周公东征发生的朝代。一、周公的背景周公是周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在东征中表现出色,最终成功地打败了商朝的军队,消灭了商纣王及其宠臣伊尹等人。在东征之后,周公提出了“以德治国”

  • 古人种地为什么不去开荒?开荒就没有什么好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人们通常通过种地来获取食物和生计。然而,有些地区的土地并不肥沃,需要进行开垦才能种植庄稼。那么,古人为什么不愿意去开荒呢?首先,古人认为土地是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应该好好保护。在古代社会中,人们对土地有着非常深厚的敬畏之心。他们相信只有通过勤劳耕种才能获得丰收,而不是通过开荒来获取土地资源

  • 诸葛亮发起了五次北伐,最忌惮的将领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发起了五次北伐,最忌惮的将领是谁呢?张郃,在黄巾军起义的时候投奔到袁绍手下。这人不仅是与蜀汉“五虎上将”交手最多的武将之一,还是个很有战略眼光的军事奇才。在袁绍与曹操的官渡之战中,所有人都认为袁绍怎么打都不会输,甚至袁绍自己也这么认为,只有他在曹操攻打乌巢之时,跑到袁绍面前劝他前去支援。但袁绍

  • 曼施坦因是二战最强的将领吗?有着什么样的贡献和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在二战期间,德国军队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曼施坦因。他是一位极具天赋和才华的军事家,被誉为“德军的灵魂”。那么,曼施坦因是否是二战最强的将领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第一段:曼施坦因的成长经历曼施坦因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从小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他在年轻时就展现出了非凡

  • 李世民为什么喜欢程咬金?程咬金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使唐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朝代之一。而在李世民的治下,程咬金也成为了一位备受器重的将领。那么,李世民为什么喜欢程咬金呢?下面就来探讨一下。一、勇猛善战程咬金是唐朝著名的将领之一,他勇猛善战,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在李世民的眼中,程咬金是

  • 杀害了曹昂的张绣,为何曹操没有杀了他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杀害了曹昂的张绣,为何曹操没有杀了他呢?后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再次向曹操投降。张绣到达后,曹操牵着张绣的手,一起参加宴会,为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并封张绣为扬武将军。之所以曹操给张绣封这么大的官,是因为张绣盘踞宛城多年,实力雄厚,主动来归降。而曹操给他封一个大官可以给以

  • 梁国为什么没有参与七国之乱?中立是最好的选择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梁国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境内。虽然梁国在当时并不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但它也有着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那么,为什么梁国没有参与七国之乱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七国之乱的起因和背景。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了七个行政区划,这七个国家就是:齐、楚、燕、赵、魏、韩、秦。这七个国家

  • 大乔最后的结局是什么?大桥过得好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大乔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她的故事至今仍然被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大乔最后的结局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据史书记载,大乔在东吴名将周瑜去世后,嫁给了他的好友孙策。然而,由于孙策早逝,大乔便成为了寡妇。在此之后,大乔一直过着孤独的生活,直到她去世为止。虽然大乔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波折和不幸,

  • 李绂和田文镜两人的关系是如何变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想必大家对李绂和田文镜两个人都不陌生,电视剧中关于他们俩人形象刻画的都很好,但是他们两人在历史上有过冲突,到底是为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绂和田文镜互掐的始末。雍正四年,李绂进京路过河南,河南巡抚田文镜对李绂招待的也不错本来这件事也就这样过去了,可是就在河南出事了。田文镜本来在管理下属方面就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