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后来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

汉武帝时外战耗尽国库,后来是怎么摆脱财政危机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240 更新时间:2023/12/30 9:49:16

汉朝是继秦朝之后,又一个大一统的朝代,在刘邦的领导下,经历了七年的奋战终于赢了霸王项羽而成为汉高祖,在他励精图治的打理下,逐渐恢复经济生机,到了“文景之治”更是把汉朝经济推向了一个巅峰。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丰厚的“家底”,才让汉武帝刘彻“采取扩张政策,除与匈奴常年交战外,还破闽越、南越、卫氏朝鲜、大宛,又凿空西域”。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屡屡发动这样大规模的战役慢慢掏空了“家底”,那么汉武帝是如何摆脱财政危机的呢?说出来你别不信!

第一,政治方面

汉武帝时任用官吏是多元化的。首先他鼓励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对策,武帝亲自策问,选拔人才做官。每年在地方郡国都进行人才选拔,经过考试合格的人都可以做官吏,或者由一些名家推荐自己的弟子等等。

其次,有钱人可通过“赀选”当官,如司马相如,《史记》中记载:“以赀为郎,事孝景帝 ,为武骑常侍,非其好也。”“赀选”就是“捐官”的意思,二千石以上官吏可通过任子制度使子孙当官。

而这一点是我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的,也是让人无法相信的,这种在清朝时期比较常见的“卖官鬻爵”的捐官行为,它的起始竟然在汉朝,并且在汉武帝这里就已经得到了“发扬光大”。虽然这种买卖会影响“吏治”,但汉武帝还是比较重视人才,至于为官方式就不作细究了。

汉武帝通过这两点一方面快速为国家招拢人才,保持社稷稳定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为国家快速收敛财富,达到了一举两得的目的。

并且汉武帝为人不但唯才是用,而且不拘一格,从他的皇后卫子夫曾是奴婢,卫青霍去病分别是从奴仆和奴产子中选拔出来的,就完全可以看出不一般的用人眼光。所以说,即使有“卖官鬻爵”的捐官行为,对社稷也没有起到太多的动荡。

第二,经济方面

当汉武帝常年征战,国库穷得叮当响的时候,那些富商大贾们却富得流油,为了摆脱国库“贫困”的帽子,汉武帝首先进行了六次“币制改革”,“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黎民重困。于是天子与公卿议,更钱造币以赡用,而摧浮淫并兼之徒。”

“币制改革“不但增加了中央财政收入,而且还打击了大商人,六次改革后三官五铢的发行一举解决了困扰西汉金融多年的私铸、盗铸问题,汉武帝的币制改革至此取得了较大成功。

通过“币制改革”,汉武帝一方面稳定了金融,另一方面将地方的铸币权重新统一于中央。充分发挥了皇帝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力,使政治与经济管理实现稳定发展。

其次,实施了“盐铁官营”。 盐与铁在古代都是非常重要的民需物资与军需物资,盐自然不用多讲,无论是百姓与军队,但凡有人的地方就离不开盐的摄入,而在古代,盐商是一个非常赚钱的买卖,划为国有为国家创收不少税赋。

而铁矿更是“稀罕”之物,尤其对于“好战”的汉武帝来讲,冷兵器离不开铁矿的支持,把铁矿划为国有,会节省大笔开销,同时又保障了国库的收入。

也就是从汉朝时期开始,盐铁官营延续到现代,主要仍由政府及国企控制。这项制度实施,使国家独占国计民生中最重要的手工业和商业的利润,国库也日渐充盈起来。

通过政治与经济方面的大力创新与改革,在汉武帝的领导下,使西汉摆脱了财政危机,虽然难免不了存在一些“弊政”,但毕竟是时代始然,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标签: 汉武帝汉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鄂尔泰和张廷玉奉旨平叛,为何最后都被革职?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鄂尔泰,清朝,历史解密

    鄂尔泰和张廷玉是雍正最信任的两个大臣,两人明争暗斗多年,慢慢形成了党争的局面。鄂尔泰因为在云贵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政策而得到雍正肯定,从而在政治上起家。但雍正后期,改土归流后的贵州苗民再次反叛,雍正震惊,命刑部尚书张照为“抚定苗疆大臣”,前去平叛。张照属于张廷玉一党,一直希望把鄂尔泰拉下马,只是对方

  • 雍正给乾隆留千万,乾隆给嘉庆留了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乾隆,清朝,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清朝的第四位皇帝,康熙帝在位的时候,国内的情况非常糟糕,战乱不断,社会动荡,当时的局势可以说是非常的严峻了,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必须要有大智慧,还要有一定的胆量,才可以平定天下,当时的康熙深知自己的处境,所以他在军事方面很坚定,用兵一向都是主张大规模的发兵,他认为只有这样才可以真正地实现国

  • 闽越国是什么时候出现的?其历史发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闽越国,战国,历史解密

    闽越国,属古百越部落的一支 ,位于今中国福建省(包括广东潮汕、梅州,浙江温州台州)。该国是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的越人在逃到该地时,与当地的百越原住民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存在的时间大致在公元前334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闽越国国力达到鼎盛。闽越王城始建于西元前

  • 如果唐朝公主难嫁或婚配不幸福,皇帝一般会怎么办?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朝,公主,历史解密

    一般来说,古代比较强盛的朝代,皇家具有较强的统治能力,国家事皇家事均好办理。但笔者管见,不能一概而论。以唐代为例,国家虽然比较富强,但长期存在着的公主难嫁或婚配不幸福的问题,很难得到妥善解决。(一)公主难嫁或婚配不幸福的原因南北朝是个民族大融合时期,社会风气较之以前有不小的变化。隋唐实际上继承了南北

  • 唐武宗灭佛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唐武宗灭佛,唐朝,历史解密

    唐代佛教的繁荣在唐代佛教建立了各支宗派 ,完成了各自的体系 ,并向国外发展,中国成为佛教的世界中心;佛教成为当时中国封建社会思想领域三足鼎立的一支 ;寺庙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佛教在唐代走向了繁荣。佛教在唐代之所以能够兴盛发展 ,首要因素要归功于唐朝统治阶级的扶植与支持 。唐代统治者的佛教政策,在

  • 古代最有气节的王朝是哪个?不割地不和亲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对于前朝的那些事情,现任王朝能够不完全否定,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事情了。毕竟对于现任王朝来说,他们与前朝可以说是不共戴天。这无论是从汉还是唐,都可以看得很直白。正是由于对嬴政的不满,刘邦对前朝也是来了个全盘否定,分封了很多的异姓王。唐朝就更不像话了,对于前朝来了个完全抹黑,事实上现在人们也知道,唐朝之所

  • 关羽的老婆是谁?关羽惨死后他老婆又是什么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关羽是三国中最风光的英雄,也是最具有悲情色彩的英雄,随着关羽这颗将星的陨落,其家族也正遭受悲惨的命运。关羽的悲剧无需多表,来看看其家人的最后归宿。在《三国演义》中,对于关羽的婚事,介绍得非常简单。只是在第十三回,关羽攻占襄阳城后,诸葛谨对孙权说:“云长自到荆州,刘备娶与妻室,先生一子,次生一女……”

  • 解密春秋历史:秦、晋的令狐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令狐之战,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公元前620年三月,反复无常的赵盾拥立晋襄公之子夷皋为君,是为晋灵公,而此时,之前被赵盾请回来当国君的公子雍还被蒙在鼓里,本来这不算什么大事,大不了送他跟死去的公子乐去团聚就好,反正这也不是赵盾第一次对晋国的公室成员下手了(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可是由于好心人秦康公派了好多秦国仪仗队跟随公子雍一起回

  • 帖木儿大举东侵明帝国,朱棣为何还与之友好相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帖木儿,明朝,历史解密

    1370年,西察合台汗咐马帖木儿杀死忽辛,控制了国家政权,建立帖木儿帝国。帖木儿上台后发动一系列对外战争,占领了波斯、花剌子模模、伊尔汗国、高加索,甚至连小亚细亚和黑海南岸以及印度北部一些地方也被帖木儿圈进了他的地盘。比帖木儿帝国早建立两年的大明帝国,此时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继承元朝大统的明朝仍是帖

  • 杨贵妃倍受宠爱,为什么却无法晋升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杨玉环,唐朝,历史解密

    说起杨玉环杨贵妃,那可是国产顶级美女,扬名海外。古往今来,有大量赞叹杨贵妃容貌的歌词,引发我们无限的遐想。例如白居易所作,那最负盛名的《长恨歌》中那绝妙的描写:“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也正是因为天生丽质、通音律、善歌舞得到了唐玄宗无限的宠爱。但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为何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