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公孙家当初占据辽东一方 最后为什么会陨落

公孙家当初占据辽东一方 最后为什么会陨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做你的英雄 访问量:474 更新时间:2023/12/20 16:54:23

还不知道:汉末三国,割据一方的公孙氏家族,为什么会陨落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我们都说汉末三国,其实在辽东地区一直存在着一个割据势力,这就是公孙氏家族。东汉末年,公孙度担任辽东太守,在中原大乱时,确保了辽东地区的稳定,从此经历四世三代人统治,近五十年。这最后一任就是公孙渊

公孙家族

公孙渊是公孙度之孙,其父是第二代辽东太守公孙康,这位公孙康最有名的要数杀了二袁与苏仆延单于,因此得到曹操的嘉奖,成了襄平侯。公孙康去世时,其子尚幼,于是他的弟弟公孙恭成了辽东太守,此时已经是曹丕的时代了,魏文帝派人安抚他,拜他为车骑将军,封他为“平郭侯”。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228年),公孙恭被公孙康之子公孙渊篡了位,魏明帝派人拜公孙渊为“扬烈将军”,任命他为“辽东太守”。这位公孙渊可不是个老实人,虽然公孙氏实际上已经割据了辽东,但名义上还是曹魏的臣子,于是他像联络当时曹魏主要的敌人孙权来制衡。孙权大喜,还派人和重礼去辽东,结果却被反复无常的公孙渊给涮了,吃了瘪。

不过公孙渊此次行为让曹魏警觉起来,魏明帝曹叡决定彻底解决这个隐患。

自立为王

别管别人怎么看,人家公孙渊真就自立为王了。

曹魏景初元年(237年),幽州刺史毋丘俭,带兵前来,用魏帝的诏书,叫公孙渊去洛阳上朝。公孙渊当然不敢去洛阳上朝,只得翻脸,派兵迎战,与毋丘俭的少数军队在辽宁海城之西的辽隧县交锋,把毋丘俭打了回去。

此次胜利让公孙渊冲昏了头脑,认为自己时机已到,于是自称“燕王”。此时的华夏大地出现了第四个政权。

这让曹叡大怒,于是他将曹魏的杀手锏搬了出来——司马懿!

昙花一现

景初二年(公元238年)六月,司马懿的四万大军兵临辽水,他用“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从东岸过河,之后采取“引蛇出洞”之计击溃拦路之敌,躲过雨季后,司马懿开始了攻坚战,直逼襄平城。史载:

“昼夜攻之,矢石如雨。渊窘急,粮尽,人相食,死者甚多,其将杨祚等降。”

——《晋书》

到了八月,司马懿纵兵攻入襄平,大开杀戒。共计斩杀公孙渊文武官员二千余人,年龄十五岁以上的男性兵丁七千余人。公孙渊与儿子公孙修带了几百人出城想逃,被司马懿的兵捉住,杀掉。

雄踞辽东近五十年的公孙氏彻底灭亡。

自作自受

在我看来,公孙渊根本不具备自立的条件,公孙一族能共在辽东割据那么多年,主要是因为中原的群雄逐鹿,与他接壤的魏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南面的孙权和刘备,对于辽东,曹魏主要就是安抚,比较他们的实力太弱了。

一是国力不足。辽东的管辖范围还如不蜀汉,当时人烟稀少,国力不强。另外,辽东地区战事不多,公孙家的军队实力也无法和当时的三个国家相比。

二是群敌环绕。强大的曹魏就不说了,辽东的周边还有高句丽、百济和鲜卑各部的存在,虽然当时的这些少数民族政权还不太强大,但都比较敌视公孙氏。

不过公孙氏并没有完全灭亡,当时被公孙渊推翻的公孙恭被认为无罪,活了下来,不过他因病已经成了阉人,也算是福祸相依吧,呵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真实的空城计是怎样的?真的有空城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空城计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兵法之一,也是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它发生在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为了对抗魏国的进攻,采用了一种独特的战术——空城计。据史书记载,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军队驻扎在西城,而魏国大将司马懿则率领大军进攻西城。面对敌军的强大攻势,诸葛亮决定采用空城计来迷惑敌人。他下令将城

  • 朱高煦帮助父亲朱棣打赢靖难之役,为何后来被炙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朱高煦(1380年12月30日-1426年10月6日),明朝宗室,成祖朱棣次子,仁宗朱高炽同母弟,徐皇后所生,他在历史上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物。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北京的时候,朱高煦就曾跟随自己的父亲起兵靖难,朱高煦为先锋,英勇无比,立下了很大的战功。可以说是身经

  • 骊姬之乱对晋国产生了哪些影响?体现在哪些不同的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前672年,晋国发生了一场名为“骊姬之乱”的政治事件。这场事件不仅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局势,而且对晋国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骊姬之乱对晋国的影响。一、政治方面骊姬之乱是晋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政治事件,其结果导致了晋景公的死亡和太子申生和重耳的流亡。在这次事件中,骊姬作为晋景公

  •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为何统治者不去效仿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来削弱诸侯们的实力?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其中原因,给大家一个参考。先说“推恩令”,这个阳谋的基本逻辑是:要求诸侯将诸侯国分成几部分,传给几个儿子,而不是由长子一个人继承所有封国。这样,一个诸侯国被分割成几个部分,等于各个部

  • 孙膑的妻子是谁?他们有后代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孙膑,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谋略家,被誉为“兵家圣手”。关于他的妻子和后代,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下面,我们将从史书记载和后世传说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从史书记载来看,关于孙膑妻子和后代的信息非常有限。《史记》中虽然有关于孙膑的传记,但并没有提到他的妻子和后代。因此,我们无法得知孙膑的家庭

  • 曹操的诗有哪些?最著名的是哪一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诗歌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他的诗歌作品以清新明快、雄浑豪放著称,反映了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曹操的几首著名诗歌。《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 为何唐朝的许多诗人都钟情于"凉州词"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的许多诗人都钟情于“凉州词”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歌词,孟浩然、王之涣、王翰、张籍、薛逢等都曾经写过。因此唐代流传下来的很多首《凉州词》诗,都是为这个曲谱填的词,其中以王之涣和王翰的作品最为著名。王之涣是唐代“四大边塞诗人”之一,年龄比高适、岑参、王昌龄都大。他一生的志向是寄托于祖国的壮丽山河之中,

  • 为什么不能绕过函谷关?函谷关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中,函谷关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它连接了中原和西北,是秦国与六国之间的分界线。因此,很多著名的战役都发生在函谷关附近。那么,为什么不能绕过函谷关呢?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函谷关是连接中原和西北的重要通道。在古代,交通不便,函谷关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能够绕过函谷关,就能够

  • 长城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到现在为止已经多少岁了?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长城是中国的一项伟大工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已经存在了数千年,见证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长城已经多少岁了。首先,需要指出的是,长城的修建时间跨度非常长,从公元前7世纪到明朝时期,历经了几个朝代。因此,要计算出长城的年龄并不容易。但是,根据历史记录和考古发现,可以大致

  • 三皇五帝在历史上是真的存在过吗?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三皇五帝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重要人物,他们被认为是中华民族的始祖。然而,关于三皇五帝是否真的存在过,历史上一直存在着争议和疑问。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三皇五帝。根据传说,三皇包括伏羲、神农、黄帝;而五帝则包括少昊、颛顼、帝喾、尧、舜。这些人物在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尊为中华文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