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巡抚本来没有兵权,为何后来权利会那么大?

清朝的巡抚本来没有兵权,为何后来权利会那么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1870 更新时间:2024/1/22 6:24:46

清朝对地方上的总督和巡抚的职权范围,划分的很清楚:总督管军事,巡抚管民政。但在清朝前期,巡抚在军事上,受制于总督,以及所在省的绿营兵,身份比较尴尬。

有的总督辖区只有一个省,比如直隶和四川,就由总督兼理巡抚。有的省则是总督和巡抚同驻一城,比如湖广总督与湖北巡抚同驻武昌,两广总督同驻广州。这种情况下,总督的权限要大于巡抚,毕竟总督有军权。

有的省则只有巡抚没有总督。看似没有总督的“压迫”,巡抚可以在省内当老大。比如河南、山东、山西三个省,是没有总督只有巡抚。但各省的军事权也不在巡抚手上,各省都设有总兵或提督。总兵或提督不是巡抚的属下,巡抚无权调动本省的绿营兵。

这就容易出问题。

比如省内出了什么事,巡抚需要用兵,可他没有调兵权,就只能找总兵或提督商量。遇到好说话的总兵或提督还好,遇到刺头,巡抚一个兵也调不动,耽误了朝廷的大事。

在有总督有巡抚的省份,巡抚因没有兵权,实际上的权力要小于总督,甚至是总兵或提督。这很容易导致总督一人独大,或总兵提督在没有总督的省份专横跋扈。

康熙帝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兵部主事杨兆杰在康熙六年(1668年)上言,认为朝廷应该让巡抚管辖各省的绿营兵。杨兆杰说得很直白:绝不能让武将势力坐大,由官性质的巡抚代替朝廷管各省绿营兵比较安全。其他官员也不断上折子,所论和杨兆杰别无二致。

康熙帝认为事情要一分为二的看。巡抚管兵,文官未必能管得好武事。但也必须让巡抚分走总兵的一部分兵权,让他们互相监视,方为上策。

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帝下诏,巡抚并没有取代总兵或提督的兵权,而是把各省绿营兵自副将以下的管理权,交给巡抚,尤其是没有总督的几个省,如直隶(当时只有巡抚)、山东、河南、山西。这样做有一个好处:巡抚可以控制绿营兵的中下级军官,从侧翼监视总兵或提督。而巡抚不能调动总兵提督等高级军官,也降低了巡抚在本省一家独大的风险。

应该是尝到了巡抚分兵权的甜头,清廷从雍正以后,在设有总督的地方,也给这里的巡抚分一部分兵权。不过,还是出于防范巡抚坐大的考虑,康熙十二年(1673年),清廷规定巡抚可以掌握两个营的兵力,称为抚标,约一千人。抚标并不算在本省的绿营兵数额。

但不管怎么说,巡抚有了一定兵权,就能和权力过大的总督分庭抗礼,至少能在一定范围内遏制总督。总督要成了军阀,其危害性要远大于巡抚。

河南巡抚是在乾隆八年(1743年),获得了兼任河南提督的权力。三年后,山东巡抚也获得了同样权力。贵州巡抚在乾隆十二年(1747年)获得了此权力,又二年,江西巡抚也有了兵权。

贵州因为境内民族众多,云南总督驻在昆明,有点鞭长莫及。贵州巡抚掌握本省的兵权,对朝廷统治贵州是非有利的。江西巡抚获得兵权,是因为两江总督主要管安徽和江苏的军事,对江西的管辖也较远。两江总督虽然管着江苏、安徽、江西三省,但他能直接掌控的是苏皖二省,江西在两江的权力框架内,有点半独立的意思。

最早获得提督本省绿营兵的省是山西。雍正十二年(1434年),雍正帝就让山西巡抚兼着山西提督的差使,山西省内所有绿营兵都管山西巡抚管辖。

剩下没有获得兼本省提督的省份,到了嘉庆年间,安徽省获得了这个待遇。嘉庆八年(1802年),因为江南提督驻在江苏省的松江府,对于安徽有点远,嘉庆就让安徽巡抚管本省绿营兵,给予提督衔。

闽浙总督治下的浙江,两广总督治下的广西,分别在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1842年获得统管本省绿营兵的权力。

陕西巡抚的情况比较特殊。

陕西处在大西北和中原、云贵川的结合处,战略地位特殊,始终没有获得该权力。有什么事,还是由提督出面,巡抚只是围观吃瓜的。

咸丰以后,天下大乱,西北也乱如一锅粥。在此种情况下,咸丰十年(1860年)六月,咸丰帝给予陕西巡抚部分管兵权。但是,清廷深知陕西的重要性,所以,陕西巡抚的这个“部分管兵权”意义并不大。首先,陕西巡抚不能兼陕西提督,有什么事,还是要经过陕甘总督和陕西提督的同意。

你会说还有很多省在此时并没有获得本省兵权,比如江苏、湖南等省。没错,但是,这些省的巡抚,自咸丰以来多是立下军功的汉人。朝廷得罪不起这些人,让这些省内并不驻总督衙门的省,获得了很多只有总督才有的权力,实际上就是总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气死了哪三个人?原因分别是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学家,他的智慧和谋略被后人所称道。据传,他曾经因为某些事情而气死了三个人,分别是:第一人是魏国的名将张郃。据《三国演义》的描述,诸葛亮在南中时曾经与张郃交手,最终因为张郃的计谋而被打败。张郃在得知自己被打败后,非常愤怒,于是写了一封信给诸葛亮,诅咒他不得好死

  • 东吴的实力怎么样?有可能灭西晋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东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兴起可以追溯到公元229年。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孙权成为了南方的霸主,统治着江南地区。然而,要实现统一中国的目标,东吴是否有可能灭西晋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一、东吴的实力东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它的实力在三国时期是非常强大的。东吴的领土包括了

  • 智能儿和秦钟差几岁?相差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智能儿是一款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儿童教育产品,而秦钟则是清朝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那么,智能儿和秦钟之间相差多少岁呢?下面我们就来从历史资料中寻找答案。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智能儿的推出时间。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智能儿是在2018年推出的。而秦钟则是在清朝末年(19世纪末)活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因此,

  • 三国的歇后语中有哪些是关于刘备的歇后语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歇后语之关于刘备的歇后语:●【刘备卖草鞋】——本行●【刘备摔阿斗】——收买人心●【刘备遇孔明】——如鱼得水●【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刘备对孔明】——言听计从●【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对着张飞骂刘备】——寻着惹气●【刘备三顾茅庐】——尽找明白人●【刘备三请诸葛亮】——诚心诚意●【吃曹操

  • 造纸术的改进产生了什么影响?是好是坏?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造纸术的改进对人类文化的影响一、引言造纸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文化的发展。然而,在古代,造纸术的制作过程非常繁琐,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那么,造纸术的改进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二、历史背景造纸术最初是由中国人发明的,它的制作过程非常繁

  • 诸侯国国君在僭越称王前以各自爵位相称,为什么楚国一直称王?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周建立之后,周天子大封天下,除了周天子称“王”之外,诸侯王分别被封为“公、侯、伯、子、男”五等。然而,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是,其他诸侯国国君在僭越称王之前,基本上以各自爵位相称,而唯独楚国一直称“王”,这是为什么呢?这个现象与楚国融入周朝体制失败,进而与周天子决裂有关。楚国曾助周灭商,但并未被纳入

  • 元朝经济是如何发展的?探讨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其经济的发展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在元朝时期,随着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和发展。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元朝经济发展的表现。首先,元朝的经济主要以农业为主,而农业生产则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和提高。在元朝时期,由于政府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和农田改良措施

  • 刘备打益州的时候,其余两家在做什么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打益州的时候,其余两家在做什么呢?由此,虽然刘备于公元211年就入川了。但是,在公元212年,刘备才和刘璋爆发了益州之战。对于益州之战来说,于公元214年结束,也即刘备花了三年左右的时间,才击败了刘璋,夺取了益州之地,为蜀汉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在刘备攻打益州的时候,曹操和孙权这两大诸

  • 李世民英年早逝的原因是什么 死因是纵欲过度吗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要了解唐太宗李世民之死的原因,需要从他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入手。首先是身体状况。唐太宗李世民长期征战,身体素质一直很好,但在晚年却开始出现了各种疾病。据记载,他曾经患有风湿病、肺炎、脚气病等疾病,同时还有腰疼、头痛等不适症状。这些疾病的出现,给他的身体带来了很大的负担,极有可能是导致他早逝的重要原因。其

  • 三星堆比夏朝还早吗?三星堆文化大概在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星堆是中国四川省广汉市境内的一个古代文化遗址,被誉为“东方的良渚文化”。那么,三星堆比夏朝还早吗?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首先,根据历史学家的研究,三星堆文化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而夏朝则是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因此,从时间上来看,夏朝比三星堆要早大约1100年左右。其次,从考古学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