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并无大才,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他?

刘备并无大才,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106 更新时间:2024/1/17 3:31:50

众所周知刘备并无大才,在诸葛亮隐居期间,南方的孙权集团和北方的曹操集团。此时,孙权占“地利”,且继承父兄的基业,已具备相当的实力。曹操占“天时”,统一了北方,实力最为雄厚。刘备和他们比起来,就是个小兵,诸葛亮为什么会选择辅佐他?

诚心

刘备顶风冒雪,不畏严寒,三顾而往,尤其在第三次,在诸葛亮“无礼”的情形下,刘备对诸葛亮显示出了极大的尊重与诚意。

当时,刘备四十七岁,以仁义著称,天下皆知;而诸葛亮二十七岁,躬耕南阳,默默无闻。两个人在年龄、地位、身份上存在着巨大的悬殊。这份诚心确实是令诸葛亮感动的。

仁心

在地方为政时,刘备已经留下了与百姓秋毫无犯的仁义美名。对此,博闻多识的诸葛亮应该早有耳闻。在“三顾茅庐”中,诸葛亮对刘备的“仁心”有了近距离的感受。当诸葛亮拒绝随同刘备出山时,刘备“泪湿衣襟”,说出了“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这样的肺腑之言。

正是刘备对天下苍生的这份诚挚情感,最终打动了诸葛亮。作为一名正统文人,士人政治家,诸葛亮选择什么样的主公来辅佐,必定有他的道德标准。而刘备的“仁心”恰恰符合他的道德标准。所以,诸葛亮选择刘备也就是选择了道德,选择了正道,选择了追求的正义事业。

雄心

在小说第二十一回煮酒论英雄中,曹操独具慧眼,看出了落魄的刘备是天下的英雄。和曹操一样,诸葛亮也是慧眼独具。他清楚地知道刘备之所以不辞劳苦,三顾茅庐的终极原因就是他想干一番大事业的雄心壮志。自比为管仲乐毅的诸葛亮也只有在雄心勃勃的刘备这里,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诸葛亮选择刘备,事实证明完全是明智的,二人确立了亲密和谐的君臣关系。但事情具有两面性,正如司马徽所言,诸葛亮虽然得到了明君,但是“不得其时”,所谓“不得其时”,就是指天时不利,就当时的政治形势来看,意味着诸葛亮最终想实现他恢复汉室、统一中原的政治理想,其难度可以说是“难于上青天”。

不单单是司马徽有这样的预测,诸葛亮的几位好友也同样有。他们认为诸葛亮出山是逆天而动,注定会奔波辛劳。确实如此,从现实处境来看,刘备将寡兵微,东奔西走,连立足之地都没有;

从长远目标来看,天时不利,他想统一中原恢复汉室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诸葛亮选择刘备,从不利的方面来说,意味着选择了一条与“天时”抗争的道路,一条很可能劳而无功一败涂地的道路。旁观者对“天时”看得一清二楚,诸葛亮会不会是“当局者迷”呢?并非如此。

第三十六回,当徐庶向诸葛亮推荐刘备时,他并不看好刘备,认为跟随刘备就是去做“享祭之牺牲”,即无辜的牺牲品。既然诸葛亮知道“天时”不利,为何还要义无反顾地跟随刘备出山?表面看来是为了报答刘备的“知遇之恩”,但更深层的原因是为了实现他所追求的正义事业,他“虽知天命,必尽人事,欲伸大义于天下耳”。诸葛亮知道“天命”不利,但是为了伸张正义之事,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目标,无论如何不能放弃士人肩负的使命责任。

再有,诸葛亮笃信“事在人为”,他相信自己的智慧与谋略,“天时”不利未必注定会失败。在第三十七回诸葛亮对刘备谈论天下大势时,他认为曹操打败袁绍的原因,除了“天时”,“人谋”也至关重要。因此,“天时”不利,诸葛亮绝对不会“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而是要最大限度地发挥“人谋”的作用,化“不利”为“有利”。

值得商榷的是,在诸葛亮选择刘备这件事情上,大多数观点认为体现了诸葛亮“知其不可而为之”精神。笔者认为,更准确的应该是“知其有可为而为之”的精神。因为,它体现了诸葛亮自信乐观务实吃苦的精神。正是依靠这股强大的精神力量,诸葛亮积极谋划,四处奔走,最终辅佐势孤力薄的刘备,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政治目标。

可以说,从出山到辅佐刘备蜀中称帝(207-221),十四个年头,就是诸葛亮“知其可为而努力为之”的奋斗史、成功史。如果说,诸葛亮出山前身为隐士,选择有为,体现了他积极入世的精神。那么选择刘备,就是将儒家的这种“入世”精神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选择正义事业,选择逆流而上,选择奋发有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实的三国有多恐怖 除了战争还有各种灾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争和动荡的时期,也是一个令人敬畏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人们经历了许多恐怖的事情,这些事情在当时看来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它们确实发生了。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真实的三国有多恐怖吧。第一段:战争带来的恐惧三国时期是一个战争频繁的时期,各个国家之间为了争夺地盘、资源和权力而

  • 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是逼他自杀的意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曹操送空食盒给荀彧,荀彧以为是要杀自己,于是就自尽了,那么这个真的是曹操的想法吗?他有什么理由要逼死荀彧?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曹操是真的想杀荀彧吗?按照《三国志》的说法,荀彧是因为忧虑而死亡的。《三国志》记载:“曹操上表请荀彧到谯县慰劳军队,趁机擅自把荀彧留在军中,让荀彧

  • 古代王朝都有宦官问题 宋朝为何没有出现宦官专政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中国历史中,宦官问题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话题,对于皇权的威胁甚至能够导致王朝的覆灭。然而,在宋朝这个历史时期中,却没有出现过宦官专权的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究的现象。宋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对于宦官问题的防范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宋朝,文人和士大夫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不仅拥有文化修养,而

  • 西晋时期发生了什么事情 八王之乱是怎么出现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西晋八王之乱如何产生,到底干了什么?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西晋这个王朝,很特殊。到底特殊在哪里?西晋一朝可谓是完全流氓式承袭了曹魏的江山,但其权力架构却被重组。公元266年,二月。司马炎接受曹奂禅让,建立了西晋王朝。为了避免此前曹魏政权拱手相让的惨剧,他开始大

  • 在识人和用人上三国的谁比较厉害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识人和用人上三国的谁比较厉害呢?虽然打了很多仗,但是每次都被打败,不仅被曹操打败,而且还被吕布打败。从这些来看的话好像他就是一个没有什么能力的人,但是他也有着一定的长处,而且他的这个长处又是非常的厉害。第一点就是他看人真的很准,诸葛亮在那个时候确实算得上是人中豪杰。所以刘备不惜三次去请他出山,而且

  • 看人极准的曹操为什么要召司马懿入仕呢?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看人极准的曹操为什么要召司马懿入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司马懿有一个显赫的家世,司马家族为汉朝世家,祖父官至颍川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因此司马懿看不上曹操宦官之后的出身。司马懿年轻时还比较怀念汉朝,对专权的曹操嗤之以鼻,因此并不想在曹操手下做官。但是南阳太守杨俊和尚书

  • 正史文丑是谁杀的?此人叫什么名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文丑是三国时期曹魏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为曹操效力,并在官渡之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据《三国志》记载,文丑最终被自己的部下所杀。那么,正史文丑究竟是谁杀的呢?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文丑被杀的时间是在公元200年左右。当时,曹操已经去世多年,曹丕和曹叡两位皇帝都已经登基。而文

  • 王旦是一个怎样的人?品德和人格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导语: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名人因其卓越的才能和成就而著称。北宋时期,有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就是王旦。他在政治上有着卓越的表现,被誉为“忠臣”。本文将通过分析王旦的生平事迹和政治思想,探讨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一、王旦的政治生涯王旦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政治家,他曾经担任过宰相等重要职务。他在推行变法改革的

  • 乌托邦主义为什么可怕?这种理论思想不切实际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乌托邦主义是一种理论思想,它认为人类社会可以达到完美的状态,没有矛盾和不平等。然而,乌托邦主义之所以可怕,是因为它忽略了现实的复杂性和人类的本性。首先,乌托邦主义忽略了人类社会的复杂性。人类社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利益和矛盾。如果我们试图通过简单的理论和计划来解决这些问题,那么很可

  • 刘禅投降的时候,姜维是什么样的反应?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姜维是忠诚,那么刘禅投降的时候,姜维是什么样的反应?这是很多读者都特别想知道的问题,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一起看看吧。众所周知,诸葛亮一直是以神机妙算著称。在他辅佐的时期里面,刘备基本上没有犯太大的错误,而刘备夷陵之败,也完全是刘备太过于自负所致,他认为孙权比较好欺负,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