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姚弋仲的生平如何?为何他敢忤逆皇帝呢?

姚弋仲的生平如何?为何他敢忤逆皇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663 更新时间:2023/12/18 12:43:12

皇帝主宰着生杀予夺大权,讲究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脾气性情好的,一旦有人胆敢言行不恭,动他的神经,碰了他的逆鳞,轻则打屁股,重则掉脑袋,甚至会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暴君就更别说了。两晋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石虎那可是出了名的暴君,性情暴躁,杀人不眨眼,连几个亲生儿子都被他用酷刑弄死了,外人有敢惹他的吗?没有。不过,你别说,还真有这么一位不怕死,敢惹他的,他是谁?他就是姚弋仲

姚弋仲,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东南)人,西晋末期至五胡十六国前期人物,南安羌族酋长,先后归顺于前赵、后赵及东晋。姚弋仲的先祖是舜帝之后,夏禹时封舜帝少子于西戎,世代为羌人首领。东汉光武帝时,因侵扰东汉而受东汉朝廷讨伐,战败后,被逼逃亡出塞。其先人迁那时,率领其众内附东汉,得到了东汉的嘉奖,被封为假冠军将军、西羌校尉、归顺王,至此,获居于南安郡赤亭地。迁那的玄孙柯回,是三国曹魏的镇西将军、绥戎校尉、西羌都督。姚弋仲即柯回之子。

姚弋仲年少聪明而勇猛,英明果断,雄武刚毅,“不营产业,唯以收恤为务,众皆畏而亲之”(见《晋书》),很受众人敬服。少英毅,永嘉六年(公元312年)十二月,时值永嘉之乱次年,姚弋仲举众向东迁徙到榆眉,胡人、汉人扶老携幼跟随者有数万人,姚弋仲自称护西羌校尉、雍州刺史、扶风公。太宁元年(公元323年)七月,前赵皇帝刘曜消灭盘据陇西的陈安后,威名大振,关陇地区的氐、羌各族部落都送来人质请求投降前赵,刘曜任命姚弋仲为平西将军,封平襄公,居住在陇上。

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刘曜被后赵天王石勒打败,关中失守,不久,石虎领兵攻下上邽,姚弋仲于是归降后赵。姚弋仲当时向石虎建议,迁移陇上豪族,以削弱其实力并充实京畿地区,得到石虎采纳,并推荐他为行安西将军、六夷左都督。

咸和八年(公元333年),石勒去世,太子石弘即位,石虎以丞相掌握朝权,命姚弋仲为奋武将军、西羌大都督,封襄平县公,让他的部众迁居于清河郡的滠头(今河北枣强县东北)。石弘性格懦弱,害怕遭到石虎的杀害,多次恳请把皇位禅让给石虎,石虎不肯接受禅让,非要废掉石弘。

咸康元年(公元334年),石虎废杀石弘,自立为天王,姚弋仲因看不惯石虎这种卑鄙行径,故意称病不来朝贺。经过石虎再三召见,姚弋仲才来,一见面板着脸数落石虎说:“(你)作为辅佐之臣,为何反而夺权!”对石虎连个称呼都没有。石虎做贼心虚,自知理亏,“惮其强正而不之责”(见《晋书》),不但没敢责备刚正不阿的姚弋仲,反而极力拉拢,提拔他为持节、十郡六夷大都督、冠军大将军。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梁犊与其部众兵变,声势浩大,并在荥阳击败了石虎派往讨伐的李农。石虎当时大为恐惧,并召姚弋仲与燕王石斌讨伐梁犊。姚弋仲率其部众八千余人轻骑至首都邺城(今河北省临漳县)。当时,石虎因为杀了儿子,精神恍惚,身染重病,不能马上接见,只先赏赐姚弋仲酒食。姚弋仲怒而不食,对廷僚们说:“召我回来是杀贼的,不是来吃饭的!我不知道皇帝是死是活,若能见一面,虽死无恨。”左右将这话报告给石虎,石虎这才接见姚弋仲。一见面,姚弋仲又开始当面挖苦石虎说:“孩子死了,汝(你)愁出病来了?!孩子小的时候,(你)没找个好师傅教导,所以才会手足相残、父子相残。汝(你)病了这么久,太子又很小,将来天下必然大乱。(你)忧虑贼人是假,其实是忧虑这个才对。梁犊根本不足为虑,我请命当前锋,一举成功。”

在古代,与皇帝对话,要毕恭毕敬地言必称陛下,更何况面对的是一个暴君。姚弋仲可不讲究这一套。要么没有称呼,要么直呼汝(你),不但极不恭敬,而且有些话里还带刺,石虎虽然心里很生气,但知道姚弋仲“性清俭鲠直,不修威仪,屡献谠言,无所回避”,“性狷直,俗无尊卑皆汝之”,说话直来直去,不管对谁都以“汝”直呼,是个刚直的大老粗类型的忠臣,故“恕而不责”(见《晋书》),并加授姚弋仲使持节、侍中、征西大将军,赐铠马。你看,姚弋仲越是这样率真,石虎就越器重他。姚弋仲斩杀梁犊,破贼有功,加剑履上殿,入朝不趋,进封西平郡公,又得到了提拔。

永和五年(公元349年)四月,石虎去世,后赵大乱,实权被冉闵掌控。永和六年(公元350年),冉闵杀石鉴并诛杀石氏宗室,姚弋仲率众讨伐冉闵。不久,石祗于襄国即位为帝,以姚弋仲为右丞相,封亲赵王,并殊有礼待。永和七年(公元351年)四月,石祗被杀,后赵灭亡,姚弋仲不得已,于是,遣使向东晋投降,获授使持节、六夷大都督、都督江淮诸军事、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单于,封高陵郡公。次年,姚弋仲去世,享年七十三岁。

姚弋仲生有四十二个儿子。他死后,其五子姚襄续统其众,后为前秦苻生所败,姚弋仲的灵柩为其所获,苻生敬重姚弋仲,郑重地以王礼葬姚弋仲于天水冀县。后来,姚弋仲第二十四子姚苌建立后秦,追谥姚弋仲为景元皇帝,庙号始祖,其墓称为高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有辣椒吗?有历史记载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现代社会中,辣椒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调味品。无论是中式菜肴还是墨西哥菜肴,都离不开辣椒的点缀和调味。然而,古代人们是否也有使用辣椒的习惯呢?这是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历史上确实有一些文献提到过辣椒的存在。例如,明代李时中所著《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胡椒、花椒、丁香、八角、

  • 寇准是名相吗?他最后为何客死他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他们的生平事迹和贡献影响了历史的进程。其中,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寇准,以其卓越的才华和深思熟虑的政策,赢得了人们的广泛赞誉。然而,寇准最后的结局却让人感到惋惜。本文将带您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最后的归宿。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关于寇准是否是名相,历史

  • 三国时期有哪些有名的军团?他们隶属于那个势力?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期,也是战争频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有许多有名的军团,下面将介绍其中几个:1.魏国的五子良将五子良将是指曹操手下的五个优秀将领:张辽、夏侯惇、许褚、张郃和徐晃。这五个将领都是曹操的心腹爱将,战斗力非常强大。在许多战役中,他们都表现出色,成为了魏国军队的中坚力量。2.

  • 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有什么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宗教改革是欧洲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它发生在16世纪初。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教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第一段:批判教会权威宗教改革的实质是对天主教会权威的批判。在中世纪,天主教会掌握了巨大的财富和权力,但同时也存在着腐败和不公的问题。马丁·路德等人开始发起宗教改革,他们认为天主教会的教义和实践已经偏

  • 陶宗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有着什么样的精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段落一:引言在中国武术界,有一位传奇人物,他凭借着独特的智慧和精湛的技艺,成为了一名备受尊敬的“武器大师”。他就是陶宗旺。段落二:陶宗旺的性格特点陶宗旺性格开朗、乐观,总是充满活力。他的谦虚和勤奋使他在武术界广受尊敬。他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乐于接受挑战,这使得他在面对困难时总能保持冷静和沉着。段落三

  • 济南之战中,铁铉想了什么损招令朱棣无奈撤兵?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建文二年,这场“靖难之役”进入第二年,无论面对各地守军还是朝廷大军,朱棣都以百战百胜,然而在攻打济南时,他却遭遇了失败。朱棣率军围攻济南长达三个月,结果非但没能破城,反而最终无奈撤军,这是为什么呢?济南之所以始终未能被攻下,除了铁铉、盛庸指挥有方外,还源于铁铉的一个损招。济南在当时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

  • 在科技文化方面,明朝取得了哪些成就?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科技文化成就也是丰富多彩的。以下是明朝的科技文化成就:1.农业技术的进步明朝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显著的进步。在水利方面,明朝修建了大量的水利工程,如大运河、南水北调等,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利和高效。同时,明朝还推广了新的农业种植技术,如水稻的连作栽培、玉米的引进等,为

  • 张飞逃跑忘带刘备的夫人,刘备为何没有怪罪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逃跑忘带刘备的夫人,刘备为何没有怪罪他?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在三国中大家都知道吕布是一个深藏不露之人,有一次待刘备带着关羽以及军队外出的时候,吕布就趁机带兵攻打徐州。留守城中的张飞自己知道打不过吕布,然后只能带着城中所剩下的一小部分人找机会逃了出来。打不过自然不能硬抗,就像三

  • 历史上真正火烧赤壁的是谁?史料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历史爱好者和研究者。在《三国演义》中,曹操被描绘成是烧毁赤壁的罪魁祸首,但历史上的真实情况却并非如此。那么,到底是谁真正的火烧了赤壁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赤壁之战的历史背景。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意图消灭孙权和刘备。然而,在赤壁一带,孙刘联军成功地抵御了曹操的进攻

  •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是什么?标志着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它标志着欧洲长期的战争和冲突的结束。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意义。第一段:战争的背景欧洲历史上长期存在着多个国家之间的战争和冲突。在16世纪末期,欧洲各国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张,经常爆发战争。这场战争给欧洲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损失,也让人们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