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项伯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助刘邦脱困?他不是项羽的叔父吗?

项伯为什么在鸿门宴上助刘邦脱困?他不是项羽的叔父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646 更新时间:2024/1/2 17:06:48

项伯是战国末期的楚国将门项氏族人,也是项羽的叔父,但他却在鸿门宴上帮助刘邦脱困,这是怎么回事?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鸿门宴的缘起,乃是刘邦左世马曹无伤的一封信。

曹无伤在给项羽的信中写道,沛公刘邦欲在关中称王,使秦降王子婴为相国,关中所有的珍宝,都会被刘邦霸占。

项羽接到书信,火冒三丈,立刻传令下去,埋锅造饭,第二天一早便出发,攻打灞上的刘邦驻军。

作为项羽堂叔父的项伯,听到这一命令,心急如焚,他的救命恩人张良正在灞上,如果项羽攻打刘邦在灞上的驻军,张良的性命将危在旦夕。

来不及多想,项伯一人一骑,冲到灞上,找到张良,就要带着张良一起逃命。

待张良弄清原委之后,认为一切都是误会,刘邦跟项羽是结义兄弟,焉能背着项羽,做出这等事情来?张良还带项伯一起去见刘邦,项伯就跟刘邦把酒言欢并在酒桌上结成了儿女亲家。

项伯跟刘邦谈完,又急急地赶回鸿门,把他的行动和刘邦的言行,一五一十地报告给项羽,并跟项羽说,如果不是刘邦率先攻入关中,他们项氏不可能这么轻而易举地进入关中。

第二天一早,刘邦只带着百八十人,来到了鸿门,刘邦、项羽两兄弟一相见,项羽就把曹无伤给供出来了,并说,是他项羽听信曹无伤这个小人的话,才伤了他们兄弟二人的和气,随即,项羽摆酒设宴,留刘邦在鸿门吃酒。

酒席上,亚父范增屡次示意项羽击杀刘邦,但项羽都不回应。范增无奈,找来项庄,让项庄借舞剑之名,寻找机会刺杀刘邦。

项伯洞悉了项庄舞剑的意图,也跳出来舞剑,并经常用身体遮挡刘邦,致使项庄刺杀刘邦的计划失败。

随后,刘邦借口上厕所,带着樊哙等人抄小道跑回灞上,成功脱困。

项伯为何要在鸿门宴上助刘邦脱困?项伯是内鬼吗?

项伯绝非内鬼。

项伯不但不是项氏的内鬼,而且是项氏中少有的高明的战略家。

项羽为何要攻打刘邦在灞上的驻军?因为刘邦想独占攻破关中的胜利果实。

项伯为何要阻止项羽在鸿门宴上击杀刘邦?

因为刘邦已在鸿门宴会上俯首称臣,不战而屈人之兵,乃是上上之策。

既然刘邦已经俯首称臣,已经愿意像其他诸侯军一样遵项羽号令,项羽便成了事实上的盟主,便有了宰割天下的权力,项羽也能在关中分一杯羹了。

一旦项羽在鸿门宴会上击杀刘邦,刘邦在灞上的驻军绝不会坐以待毙,而是会疯狂反扑,当时的项羽,虽然在军力上可能占有优势,但项羽有一大软肋,即缺粮。

项羽所统帅的诸侯联军,都缺粮。

一旦刘邦的军队用军粮诱惑项羽所统帅的诸侯联军,诸侯联军中背叛项羽的,将不计其数,到那时,项羽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项伯太清楚这样恶劣的后果了,所以项伯绝对不会允许刘邦死在鸿门,绝不会允许项羽和刘邦达成的谈判结果毁于一旦,绝不会允许已占据主动权的项氏变得被动起来。

参考资料:《史记·项羽本纪》、《史记·高祖本纪》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张献忠为何要起义,历史背景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崇祯三年(1630年),张献忠据米脂十八寨起义,号八大王。因身长面黄,人称黄虎。后为王,实自成一军,转战陕、晋、豫、鄂间。十六年,取武昌,称大西王,旋克长沙,宣布钱粮三年免征,湘赣农民群起响应。次年再取四川,在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即帝位,年号大顺,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大顺三年(1646年)末清兵南

  • 酒后释兵权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许多著名的故事,其中之一就是“酒后释兵权”。这个故事发生在唐朝时期,当时的皇帝为了加强军队的管理,决定进行一次大规模的军事改革。然而,由于改革涉及到许多敏感的问题,所以他决定在一次宴会上与将领们进行交流和沟通。在宴会上,皇帝向将领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询问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将领们也在

  • 韩信提出封王的要求,为何刘邦没有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汉四年,陈兵齐国边境的韩信擅自发兵,偷袭已经向刘邦投诚的齐国,致使郦食其被齐国烹杀,郦食其是汉王刘邦破秦、

  • 宋朝郑皇后有多惨?她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历史上有很多皇后,她们的地位和影响力各不相同。而宋朝的郑皇后则是其中之一,她的命运却非常悲惨。那么,宋朝郑皇后到底有多惨呢?这是一个历史传说的真相。首先,关于宋朝郑皇后的遭遇,历史上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根据一些史书的描写和后人的传说,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到她的命运。据说,郑皇后是宋真宗的妃子,但

  • 奥托一世为何会被称为欧洲的"汉武大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多汉武大帝都非常熟悉,作为少数能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帝王,汉武帝功绩显赫。而我们今天的主角则是被称为欧洲的“汉武帝”,他就是法兰克王国的奥托大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凡尔登条约》后,法兰克王国一分为三,日耳曼人路易分到莱茵河以东,也就是东法兰克王国。然而仅过了几十年,

  • 乐毅伐齐功败垂成的原因是什么?哪些因素引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乐毅伐齐为何功败垂成一、引言在中国历史上,乐毅伐齐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尽管燕军在攻城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但最终却未能攻克齐国的最后两座城池,功败垂成。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乐毅伐齐为何功败垂成。二、背景公元前284年,战国时期,燕国将领乐毅率领大军攻打齐国,意图削弱齐国的实力。经过激

  • 慕尼黑协定是在什么时候签订的?协定内容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慕尼黑协定时间内容慕尼黑协定是二战前,英国、法国和德国在1938年9月30日签署的一项协议。该协定的主要内容是:英法同意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并承诺不与德国进行战争。这个事件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当时欧洲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越来越高涨。以下是慕尼黑协定的时间和具体内容:一、时间慕尼黑

  • 张士诚得民心吗?张士诚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和事件。明朝末年的张士诚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他曾经在明朝末年拥有一定的军事实力,并多次对明朝进行进攻。那么,张士诚是否得到了人民的支持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对此问题进行探讨。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张士诚是否得到人民支持的问题,历史上存在着不同的说法和争议。有些历

  • 古代一井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多少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土地制度,它的核心是将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小块,由每个农户负责耕种和管理。在井田制中,一井有多少户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那么,古代一井是多少户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这个问题,并分析古代井田制下一井的户数。一、古代井田制的概述古代井田制最早出现在商朝时期,但其真正意义上的实施是

  • 永徽二年是哪个朝代?具体是哪一年?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永徽二年是中国历史上唐朝的一个年份,公元651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由其子高宗李治继位。然而,由于高宗李治缺乏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加上宦官专权等问题的困扰,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永徽之治是唐朝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