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母让贾惜春作画,为何惜春要请一年的假呢?

贾母让贾惜春作画,为何惜春要请一年的假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470 更新时间:2023/12/18 20:16:50

贾惜春作画为何要请一年的假

《红楼梦》刘姥姥进大观园后,因为感叹大观园就像是一幅年画儿,于是贾母大喜过望,便给惜春安排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就是按模按样将园子画下来。也因此惜春便要跟诗社请假去作画,期间有一个插曲着实有趣,值得深究一番

书中第四十二回,惜春因为作画要请一年的假,众人议论纷纷,李纨率先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我给了她一个月,她嫌少,你们怎么说。”李纨是贾府有名的“菩萨”,对人对事皆以柔顺应之,因此她给惜春一个月的假期肯定是完全符合作画要求的,可是惜春却嫌假太短,不够用,开口就是要请整整一年的假,在李纨给的时间指标上乘了一个十二。

惜春所要求的时间远远超过了作画时间,为何她要请这么长时间的假?

其实细细分析,也不难理解,原因很简单,惜春天性孤僻,她一点儿也不喜欢与众姐妹们一起办诗社,更不喜欢与众人一起作诗,具体原因可在第三十七回“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中找出。

李纨道:“我们七个人起社,我和二姑娘、四姑娘都不会作诗,须得让出我们三个人去......于是要推我当社长,我一个社长自然不够,必要再请两位副社长,就请菱洲(迎春)、藕榭(惜春)两位学究来,一位出题限韵,一位誊录监场。”——第三十七回

林黛玉、薛宝钗、贾探春等女子才华横溢,自然是诗社的参赛选手,李纨作为海棠诗社的社长,负责主持和评比,迎春来出题,唯独惜春是负责监考的,其实众目睽睽之下作诗,根本没有监考的必要,只是李纨怕惜春一个人在旁边无聊,硬塞给她一件差事而已,所以惜春在诗社中的地位很尴尬,她并不想加入这个所谓的诗社,但又不想表现出来,所以一旦贾母安排了作画儿的人物,她就想趁机多请点假,拒绝再进入诗社。

因此惜春提出一年假期的时候,众人都认为是惜春年幼,作画功底尚浅,所以需要更多的时间来画画,却忽略了惜春内心深处的真实想法,唯独唇尖舌利的林黛玉一眼看透了惜春的小心思,便开了一个玩笑打趣惜春。

黛玉道:“论理,一年也不多。这园子盖才盖了一年,如今要画,自然也得二年的工夫呢!又要研磨,又要蘸笔,又要铺纸,又要着颜色......”刚说到这里,众人知道她是在取笑惜春,便都笑问道:“还要怎样?”黛玉自己也掌不住,笑道:“又要照着样儿,慢慢儿地画,可不得二年工夫么?”众人听了,都拍手笑个不住。——第四十二回

大家可以将黛玉末了话中的“慢慢”二字放慢0.5倍来读,便可理解其中的笑点何在。也是因为林黛玉的这番话,让众人明白了惜春的真实心思,但纯洁质朴的女儿们都没有揭穿惜春,在她们心中,对惜春的处境开始有所了解,因此选择了理解惜春,不但给惜春定了一年的假期,众人还合伙在贾母面前替惜春开脱。

书中第五十回“芦雪广争联即景诗”中,贾母因为天冷,便带着众人前去惜春的暖香坞避寒,路上并表示顺便看看惜春的画进行得如何了,众人都心照不宣地替惜春打掩护。

贾母因说:“你四妹妹那里暖和,我们到那里瞧瞧她的画儿,赶年可完不完。”众人笑道:“那里能年下就有了?只怕明年端阳有了,还算早呢。”贾母道:“这还了得!他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第五十回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大观园内姊妹们相亲相爱的真实场景,即便惜春不想再进入诗社,众人也都选择了尊重和理解,而不是反对和埋怨,在宁荣二府一片混乱的家庭风气中,这些女子无疑是黑暗中的一丝微光,她们的存在真真应了“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

贾惜春简介

贾惜春,古典名著《红楼梦》中人物,金陵十二钗之一,她是贾家四姐妹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宁国府中贾敬的幺女、贾珍的胞妹。因父亲贾敬一味好道炼丹,别的事一概不管,而母亲又早逝,她一直在荣国府贾母身边长大。由于没有父母怜爱,养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心冷嘴冷。抄检大观园时,她咬定牙,撵走毫无过错的丫环入画,对别人的流泪哀伤无动于衷。四大家族的没落命运,三个本家姐姐的不幸结局,使她产生了弃世的念头,后入栊翠庵为尼。

惜春的父亲贾敬在其年幼之时,就一心访道成仙,对其关心自然十分有限。那么兄嫂贾珍、尤氏又如何呢?在前八十回中,都未提及过他们之于惜春的关怀。亲情的缺位,使她更无从得到世间的温情。惜春没有惊人的才华,没有令人艳慕的外表,很少有人设身处地地为她想过。惜春身处繁华之中的落寂,让人怜惜之余更有慨叹。她所处的环境,众人的态度,使她逐渐对世事冷漠,对生活冷淡起来,因而形成了“冷”的性格。

王国维先生说,惜春是观他人之苦痛而获解脱,“唯非常之人为能”,“唯非常之人,由非常之力,而洞观宇宙人生之本质,始知生活与苦痛之不能相离,由是求绝其生活之欲,而得解脱之道”,惜春之解脱是“超自然的”“宗教的”“平和的”,因而可以说惜春是《红楼梦》里悟性极高的人。她的出家源自自我的了悟,她不甘愿活在浮躁和虚枉的痛苦中,是一种自我的顿悟。惜春出家早于宝玉,真于妙玉。这对于一个不经风雨、年纪尚轻的贵族小姐,实在难能可贵。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春秋五霸分别是谁?他们有哪些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状态,各个诸侯国之间相互争斗。然而,在这个混乱的时代中,也有一些人以其强大的实力和卓越的才能脱颖而出,成为了当时的“霸主”,被后人称为“五霸”。那么,春秋五霸分别是谁呢?第一霸:齐桓公齐桓公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位君主,他以其出色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指挥能力,成功地将齐国从一个弱小的国

  • 什么是曾参杀⼈?是成语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曾参杀人:成语的由来曾参杀人是一个流传于中国民间的故事,讲述了曾参为了保护自己的父亲而杀死了一名官员。然而,有人质疑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发生过,是否成为了成语。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曾参杀人是否成为了成语。一、历史背景的考证首先,我们需要考虑到历史背景的考证。曾参杀人的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当时

  • 在项羽麾下时,韩信为什么始终得不到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早年项羽的军队中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为什么韩信始终得不到项羽的青睐呢?考察项羽用人方面的方法,能够发现,项羽的用人方法,根本就没法使韩信脱颖而出。早在项梁、项羽两叔侄举事之初,居鄛人范增通过毛遂自荐的方式谋得了高位,这也是项梁、项羽两叔侄队伍中唯一一个被破格录用的能人。由于史料的匮乏,我们只知道项

  • 伊尹扶商是什么意思?他做了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伊尹是中国古代商朝时期的一位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他以其卓越的才能和智慧,成为了商朝的辅政大臣。在他的帮助下,商朝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展,为后来的中国历史留下了重要的一笔。有一次,商朝的国王纣王统治不善,百姓生活困苦,国家陷入了危机之中。伊尹深知这样的事情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给国家带来极大的危

  • 古代八百里加急是什么样的?速度到底有多快?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人们通常使用驿站来传递文书和信息。而在紧急情况下,驿站也会提供加急服务,以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其中,“八百里加急”就是古代加急服务的代表之一。首先,什么是“八百里加急”呢?它是指在紧急情况下,驿站将文书和信息用快马传递,每隔一定距离就换一匹快马,以保证信息的快速传递。据说,当时的快马能够日行

  • 骊姬之乱是怎么回事?骊姬之乱故事概括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骊姬之乱是中国历史上一段著名的政治事件,发生在公元前698年左右。当时,晋国的君主是晋景公,他的妻子是骊姬,一位美丽而聪明的女子。然而,骊姬被其他宫女嫉妒和陷害,被诬告谋反,最终被处死。这场政治风波引发了晋国内部的动荡和不安,也揭示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骊姬之乱的背景。当时,晋国

  • 蒲松龄的官职是什么?蒲松龄担任过哪些职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著名的文学家和历史学家。其中,蒲松龄是明朝末期、清朝初期的一位重要人物。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家,还曾经担任过一些官职。那么,蒲松龄的官职之路是怎样的呢?根据历史记载,蒲松龄曾经担任过多个官职。他最早是在明朝万历年间(1573年-1620年)担任过浙江绍兴府教授的职务。在

  • 蚩尤是谁?他是什么级别的神?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有一个名为蚩尤的神祇。他是一位勇猛善战的神祇,曾经与黄帝进行了一场惊天动地的战争。那么,蚩尤在古代神话中究竟是什么级别的神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背景介绍蚩尤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一位神祇,据传他是黄帝时期的一位勇士和领袖。在古代神话中,蚩尤被描述为一个非常勇猛善战的神祇

  • 太监是什么人?为什么愿意弄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太监为什么愿意弄权?在中国历史上,太监曾经在一些时期掌握了朝廷的实际权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太监愿意弄权呢?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太监是指被阉割的男子,他们通常是因为家庭贫困或者没有其他出路而被迫进入宫廷。在宫廷中,太监会被分配到不同的职位,例如侍卫、侍从、文书等。由于他们没有家庭和亲人,所以他们

  • 古代打仗之前双方武将都会单挑吗 真相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打仗单挑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我们经常在小说或电视里看到这样的情景,古代打仗两军罗列开,双方各派一员大将先单挑,一番激战后,然后身后的大军开始冲上去“群殴”。拿大家熟悉的《三国演义》温酒斩华雄举例,先来个不知名的俞涉挑战华雄,结果被斩;然后上一个潘凤,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