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夏侯霸是魏国的大将,为何却晚年凄惨呢?

夏侯霸是魏国的大将,为何却晚年凄惨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2991 更新时间:2023/12/13 5:03:05

夏侯霸,字仲权,沛国谯人,三国时期魏国和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征西将军夏侯渊次子,其母为曹操妻室丁氏的妹妹。在魏国官至右将军、讨蜀护军,封爵博昌亭侯,屯驻陇西;在蜀汉时为主要北伐将领,多次参加御蜀和伐魏战争。下面历史资料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壮烈的三国时代,有这么一位人物,系出名门,少年丧父,家恨冲天,乃世居陇右,矢志伐蜀为父报仇;其有统军之才,是曹魏最后的宗室将才,却在年逾花甲之时,抛家弃子,被迫降蜀,做了世人口中“认贼作父”之人,他就是三国最悲惨的人物——夏侯霸,这是属于他的故事。

落寞名门

夏侯霸,夏侯渊之子,其父虎步关右,是曹魏江山的奠基重臣,其母是曹操妻妹。家世之显赫冠绝曹魏。夏侯霸受父亲影响年少酷爱军旅,乃曹魏集团一颗冉冉升起的军方新星。然而意外不期而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夏侯渊战死于汉中,身首异处,得益于张飞之妻夏侯氏求情,才入土为安(夏侯氏乃夏侯渊侄女,夏侯霸堂妹)。

“渊之初亡,飞妻请而葬之”——《裴注三国志》

咋闻噩耗,夏侯霸如五雷轰顶,咬牙切齿入长安军中,要为父报仇。曹丕称帝后,夏侯霸在长安与陇右多次负责对蜀国军事行动,履立战功,受封右将军,讨蜀护军等职务。

值得一提的是,夏侯霸的顶头上司是宗室大将夏侯玄,而从夏侯氏辈分中而言,夏侯玄是夏侯霸的侄子。但因夏侯玄之父夏侯尚与曹丕交好,故夏侯玄得以重用,但夏侯玄此人善空谈,不切实际,更不通军务。由于夏侯渊早丧,他这一支血脉已渐渐淡出曹魏集团核心成员了,连草包夏侯楙都因为是夏侯惇长子得以大将军衔执掌雍凉战事,夏侯霸满腹才能却始终只能掌一军之将,郁郁不得志,而曹魏对蜀战略始终处于守势,报父仇更是遥遥无期。

朝堂惊变

嘉平元年(249年),司马懿悍然发动“高平陵之变”,诛杀曹爽,掌控曹魏朝纲。这其实是一场士族与曹魏宗室之间的矛盾,曹操从“挟天子以令诸侯”起一改他仇视士族的作风,开始笼络士族以对抗袁绍。但为了防止士族做大,曹操努力的扶持以夏侯渊、夏侯惇、曹真、曹休等为首的宗室大将执掌军权,来平衡士族。但这种平衡在曹丕手中被破坏了,急于获取士族支持其禅让称帝的曹丕,放松了对士族的掌控。士族逐渐开始染指兵权,司马氏、贾氏、钟氏开始崛起。

士族与曹魏宗室之间的斗争延续数十年,在曹睿去世后天平逐渐向士族方面倾斜,究其原因是士族在培养和选拔人才方面优于曹魏宗室。

在这个阶段世家诞生了司马三杰(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钟会、羊祜等人,提拔了郭淮邓艾、石苞等寒门。反观曹魏宗室掌权者尽是曹爽、夏侯玄、夏侯楙之流。而曹爽之死,代表了士族与宗室这场争斗的大结局。宗室核心曹爽死后,一场针对整个曹魏宗室的大清洗即将展开,首当其冲的就是在关中执掌兵权的夏侯玄与夏侯霸。

司马氏学起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假天子诏要二人返京,并以郭淮为帅督雍凉兵事。

痛苦抉择

剧变之下,夏侯玄方寸大乱,而夏侯霸却冷静分析了当下局势,他认为返回京城必死无疑,劝夏侯玄二人举兵降蜀,毕竟蜀汉距离最近,且张飞子女为蜀汉皇后,按辈分夏侯霸还算刘禅舅舅。

此时夏侯玄夏侯霸执掌雍凉大权,如二人投诚蜀汉,则蜀汉至少可兵不血刃获得陇西,这可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而不得之地。可惜夏侯玄当断不断,犹豫再三留下了“吾岂苟存自客于寇虏乎”之言后断然返京了,日后死于司马师之手。没有获得夏侯玄的支持,夏侯霸无法调动陇西军马,加上军队家小都在长安,他只能带随从数人只身入蜀。

我相信这一路夏侯霸是痛苦的,年逾花甲,国仇与家恨却交织在一起,天下虽大,却无自己容身之所,此时投蜀,他半生之名都将毁于一旦,阖族家小都弃于长安想必必死之。只是在国仇家恨面前,夏侯霸还是选择了放下家恨,报国仇!

凄厉晚年

入蜀之路颇为狼狈,夏侯霸在阴平迷路,只得杀马充饥,自叹必死之,却碰上早知他来投特地出来接应的蜀兵,才得以顺利到达成都。以夏侯霸宗室身份来投,蜀汉必是扫榻相迎,初见蜀主,刘禅即言:“卿父自遇害于行伍间,非我先人之手刃也”,言罢一指其儿子道:“此夏侯氏之甥也”。

夏侯霸被蜀汉封车骑将军,而其家小最后被司马氏流放辽东。

在一次姜维与夏侯霸讨论曹魏局势时,夏侯霸曾言:“司马懿忙于处理政变善后,无力对外,但要小心一个叫钟会的年轻人,如他掌权,必对吴蜀两国用兵”。结果一语成谶,蜀汉最后正亡于钟会主导的乏蜀之役。

而这段对话就是《三国志》中对夏侯霸最后的描述了,因为作者的避讳,对夏侯霸入蜀后的事迹描述及其匮乏。而在《三国演义》中则为夏侯霸安排了一场壮烈的结局,在第一百一十五回中,姜维令夏侯霸轻兵简从取洮阳,却被邓艾洞悉,于城中伏兵,夏侯霸入城后死于万箭之下。

对此我是比较存疑的,如此高规格的降将,蜀汉的正确做法应该是许以高位虚职,最多只是用夏侯霸参赞军机,断不会予他亲自掌军,尤其是对曹魏作战。

也许罗贯中先生也对这个半生负家恨,半生负国仇,妻离子散,晚年孤苦伶仃的曹魏最后宗室将才充满同情吧!从而宁愿赋予他一个壮烈的逝去。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诸葛恪有后人吗?探索诸葛恪后代的具体情况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恪,字子敬,是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之一。他以勇猛善战、忠诚正直而著称,被刘备封为“武侯将军”,并担任了蜀汉的重要军事职务。然而,关于他的后代,历史上却存在着一些传说和争议。那么,诸葛恪有后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历史真相。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诸葛恪后代的具体情况,历史

  • 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战争是什么样的?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在很久很久以前,当人们还是以部落的形式生活的时候,那时候的战争,规模一般都比较小。一个部落,能达到千余人的规模,就已经算是很大了。在这种环境下,两个部落发生战争,哪怕是整个部落不管男女老少一

  • 查白歌节是什么节日?是苗族的重大节日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查白歌节是苗族的重大节日吗——庆祝传统节日的日子每年的农历三月十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而在苗族地区,也有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查白歌节。那么,这个节日是否被苗族人视为重大节日呢?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查白歌节的历史和背景。据传,这个节日起源于苗族地区的一个传说。相传很

  • 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是谁?详解吕母的一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爆发了无数次的农民起义,但是这种农民起义基本都是由男性领导的。那么历史上第一个进行农民起义的女领袖是谁呢?她就是一位平凡又伟大的母亲,吕母。西汉时期,有一位普通的母亲,历史没有记载她的名字,只是因为她的夫家姓吕,所以被大家称为吕母。吕母本来安安分分的做一个良民,并没有领导众人起义

  • 贾惜春的母亲是谁?他出家的时候多大年龄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贾惜春,《红楼梦》中贾家唯一一位出家的小姐。惜春之所以出家与她所经历的一切有关,贾府的衰败以及姐妹们的结局让她对尘世心生厌倦。那么我们能否从小说中得知贾惜春出家时候多大呢?细读小说的人不难发现,其实贾惜春在小说中的描写并不多,与其他人相比较可谓少得可怜。贾惜春的年龄在书中并没有详细的记载,那么后人也

  • 诸葛瞻为什么恨姜维?他们之间有什么恩怨?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瞻,字子敬,是诸葛亮的孙子,蜀汉的一位重要将领。他曾在蜀汉末年与姜维一起抵抗魏国的侵略,但在战后,他却对姜维产生了深深的恨意。那么,诸葛瞻为什么恨姜维呢?这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历史故事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诸葛瞻与姜维的关系原本并不恶劣。在蜀汉末年,诸葛瞻和姜维都是蜀汉的重要将领,他们共同抵

  • 彭城之战的兵力是多少?是以少胜多的战役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彭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中,汉军的统帅是刘邦,他率领着一支庞大的军队参战。有人认为,彭城之战是以少胜多的战役,但事实真的如此吗?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彭城之战的背景和情况。当时,魏国的统治者曹操已经去世,他的继任者曹丕正在积极扩张自己的势力范围。为了阻止曹丕的进攻

  • 五子登科比喻什么?每个部分都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五子登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比喻,它代表着多元人才和全面素质的重要性。这个比喻可以应用在很多不同的领域,下面将介绍几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一、企业中的五子登科在企业中,五子登科的寓意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具备多种技能和能力的员工。这些员工不仅能够熟练地掌握自己的工作,还能够跨部门合作,发挥出更大的价值。

  • 戚继光抗倭是哪一年?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戚继光,明朝著名将领,他的名字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在抗击日本倭寇的战争中,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智慧,成为了中国军事史上的传奇人物。那么,戚继光抗倭是哪一年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些背景知识。在明朝时期,由于东北边疆地区的特殊地理位置,经常受到来自日本的侵略和骚扰。为

  • 历史上纪晓岚和和珅关系如何 两人地位差距很大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纪晓岚和和珅虽然同时在清朝乾嘉时期任内阁大学士,但两人在地位和影响上有很大的不同。和珅是乾隆皇帝的宠臣,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而纪晓岚则是一个清廉正直的官员,以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政治手腕受到赞誉。纪晓岚曾经被任命为台宪大臣,担任国家重要职务,他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政治家的智慧,对清朝政治和文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