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备撤退时,百姓真的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

刘备撤退时,百姓真的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299 更新时间:2024/1/14 5:51:53

刘备撤退时,百姓真的是自愿跟随刘备离开的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208年7月,曹操挥师南下,攻打荆州。由于荆州刘表病逝,刘表次子刘琮继位荆州牧,曹操得知消息后,当即抢先抄捷径轻装前进,疾趋至宛、叶,以达到出其不意,威胁荆州的目的。得知曹操来袭后,章陵郡太守蒯越及东曹掾傅巽等劝刘琮投降曹操,这些投降派认为荆州尚属于汉室,如今以臣属的身份去对抗天子,是对国家的叛逆,正因如此,此时用荆州的军队去抵御曹操是十分不明智的,而依靠刘备去对抗曹操也注定会失败。正因如此,这些人希望刘琮能向曹操投降。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曹操到达新野时,刘琮就出城投降了曹操。

等曹操南下的消息传到刘备耳中时,曹操的军队已经到达南阳附近,而此时刘琮也已经投降曹操了。刘备一怒之下,到襄阳打算向刘琮问责,但刘琮却不敢面见刘备,无奈之下,刘备只好向南逃亡。很多荆州人士都弃刘琮投靠刘备,更有十万百姓愿跟随刘备逃亡。有人见百姓众多,于是劝刘备要抛弃百姓逃命,但刘备认为,做大事必须以人为本,这些人心甘情愿要追随他,他怎么能忍心把这些百姓抛弃,自己逃命,因此刘备率众同行,行军速度非常慢。而曹操担心刘备占据江陵,于是他留下粮草辎重,亲自率领五千虎豹骑追赶刘备,他一日一夜急行军三百里,最终在当阳县的长坂追上刘备。

有人认为,刘备在撤退时,并不是百姓主动投靠刘备,而是刘备裹挟百姓走的。毕竟在三国时期,在执行军事转移时,带走当地的人口是常规操作。比如曹操占据汉中后,就曾迁移过汉中的人口,以至于刘备只得了汉中的地盘而没有得到汉中的人,而诸葛亮也曾迁过二郡的人口。当时刘备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自然会抓住一切机会搜集人力物力,因此他在逃离的过程中,裹挟百姓也是有可能的。只不过在被曹军追上之后,刘备也没有机会放弃这些人了,毕竟如果在这个时候公然抛下百姓,只怕将来就没人愿意追随他了。正因如此,刘备撤退时是裹挟百姓而逃。

但事实上,百姓自愿跟随刘备离去的记载应该是真的。且不说这是《三国志》中的记载,而且结合当时的情况来看,百姓愿意跟随刘备也是有迹可循的。在刘备投靠刘表后,刘表安排刘备驻扎在新野,而且这一驻扎就是七年时间,因此新野也就此成为了刘备在赤壁之战前经营过最久的根据地了。正因为刘备经营管理妥善,以至于“荆州豪杰归先主者日益多”,这才有了刘表对刘备心生怀疑,暗中防备。在这样的情况下,刘备打算撤退,这些人自愿跟随刘备离去是没有问题的。

后来刘备来到襄阳城外呼叫刘琮,刘琮不敢跟随刘备而去,当时刘琮身边的很多荆州人士则纷纷跟随刘备,足见跟随刘备难逃的人并不是刘备威逼利诱,甚至在军队的胁迫之下而背井离乡,离开荆州。更何况昔日曹操在攻打徐州时,有屠城的记载,在屠城之后,百姓的尸首堵塞河流,河水因此而不能流动,可见曹操凶恶的一面。这些百姓惧怕曹操屠城之名,愿意跟随素有仁义之名的刘备离去,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刘备出逃时或许也是不愿意带着百姓随行,只不过百姓自愿跟随他,刘备也不好直接拒绝,再加上他希望百姓能成为他将来的立身之本,这才愿意带着百姓一同向南方逃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呢?有哪些证据?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到底是不是汉室宗亲呢?有哪些证据?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小说中还出现了一个刘备祖辈的谱牒,列出了长长的一份名单,证明刘备是汉景帝的十八代孙。结果排来排去,刘备恰好比皇帝还要高一辈,因此,刘备自然也就成了皇叔。刘备到底是不是皇叔呢?绝对不是。因为那份谱牒错漏百出,如果真的按照

  • 中秋节一般干什么?中秋节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通常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会进行各种传统的活动和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中秋节一般干什么吧!【第一段:赏月】赏月是中秋节最重要的活动之一。在这个夜晚,人们会在户外或者室内赏月,欣赏那皎洁的明月和闪烁的星辰。有些地方还会放烟花、点灯笼等,增加节日气

  • 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喜欢她的什么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是中国古代历史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武三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而何沅君则是他的妻子。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武三通为什么喜欢何沅君的原因。一、历史背景武三通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将领,他在三国时期为蜀汉效力,曾经多次参加战争并立下了许多功勋。而何沅君则是他的夫人,她也是一个

  • 资治通鉴中最可怕的一句话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史书之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其中最可怕的一句话是什么呢?让我们来看看。在《资治通鉴》中,有一句话是这样写的:“人臣之罪,莫大于欺君。”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道出了人性中最黑暗的一面。欺君是一种极其严重的罪行,它不仅伤害了君主的利益,更是对国家和人民的不负责任。

  • 玄武门之变背后隐藏着什么样的历史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历史上,玄武门之变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事件。这场政变发生在公元626年,李世民通过谋杀太子李建成、李元吉兄弟,成功登上了皇位。然而,关于这次政变的真实情况,历史记录中仍存在许多疑点。本文将基于真实资料,揭示玄武门之变的历史真相。一、背景介绍李世民(唐太宗)与太子建成、李元吉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当时,

  • 刘备败多胜少,为什么曹操却还赞扬他是英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败多胜少,为什么曹操却还赞扬他是英雄?可以说,刘备在曹操那里,就是一个“常败将军”。但是曹操却非常欣赏刘备。一开始封刘备为镇东将军,后来又封刘备为豫州牧。而且,他还公开说出“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这样的话。那么,明明刘备屡战屡败,像个“扶不起的阿斗”,为什么曹操却还赞扬他是英雄,对他那么看重

  • 班昭为啥叫曹大姑?这是一件好事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班昭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文学家,她的诗歌作品被誉为“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她为什么被称为“曹大姑”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班昭的背景。据历史记载,班昭的父亲曾经担任过一个叫做“曹县令”的官职。因此,班昭的家庭和姓氏都与“曹”有关系。此外,班昭在年轻时曾经嫁

  • 司马迁被割掉了什么?对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他的代表作《史记》被誉为中国古代史学的巅峰之作。然而,他的人生经历却充满了坎坷和悲剧。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件事情就是被割掉了什么。据史书记载,司马迁因为在《史记》中批评了当时的权贵和皇帝,被判处死刑。在执行死刑的时候,他被割掉了舌头。这个惨痛的经历不仅使他失去了说话的能力,

  • 夏朝第一个皇帝是谁?是大禹还是其他人?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其建立者是大禹。然而,关于夏朝第一个皇帝的身份,历史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本文将通过真实资料,为您介绍夏朝第一个皇帝的情况。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夏朝的建立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历时约400年。夏朝的建立者是大禹,他在治理洪水有功之后被封为“禹王”,成为夏朝的奠基人。而夏朝

  • 文丑的字是什么?文丑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著名的武将,他的名字叫文丑。他是袁绍麾下的将领,以其勇猛善战而闻名于世。然而,关于他的字,历史上却留下了许多猜测和争议。本文将为您揭秘真相。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文丑的生平。他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自幼受到严格的军事训练。在官渡之战中,他与颜良一起为袁绍效力,表现出色。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