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赵国经历长平之战后,为什么还能把燕国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481 更新时间:2023/12/30 22:15:24

战国七雄之中,燕国一直是最弱小的那一批,常年和韩国争倒数第一。

而且其地理位置比较尴尬,被齐国和赵国这两大强国给堵在了蓟辽一带,还经常被欺负。虽然当年五国伐齐硬气了一把,但也只是昙花一现,一直是弟弟。

正好当时秦国在范睢来了之后,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燕国自然而然的和秦国走到了一起。

早在长平之战前,即公元前265年,燕国就配合秦国,趁着赵国新君初力,想要乘火打劫。不过当时齐国和赵国走得比较近,赵国还花了五十七座城的代价,将当年翻盘燕国的名将田单给换了过来。

赵齐联军在田单的率领下,西据秦国,北破燕国,一举解掉了赵国危局,还顺势拿下了燕国三座城池当作见面礼。

所以,赵国和燕国,素有仇怨。

公元251年,燕国趁着赵国历经长平和邯郸两场大战之后,国势衰微,兵分两路,大举伐赵。结果为赵军在兵力劣势的情况下率军击败,廉颇在邯郸北击败了燕相栗腹,又在代郡打垮了燕将卿秦。

两路赵军以寡击众,却大破敌军,杀栗腹,虏卿秦。

后来廉颇还一度被打到了燕国都城,最终燕国割让了5座城池,赵国才罢兵。

为什么输得这么惨?

第一,燕赵两军实力不在一个等级上!

赵国虽然历经长平之祸,元气大伤。但有句老话说得好,叫哀兵必胜!

当时赵军,那就是一群哀兵,他们曾在邯郸城抗住了凶悍的秦国人。

由此可见,赵国自长平之战后,虽然昔日荣光不在,元气大伤,但是谁要敢欺负它,它就敢跟谁玩命。

其动员能力是杠杠的,战斗力自然是不在话下。

况且他们的领兵大将乃是廉颇啊,战国四大名将岂是浪得虚名?

反观燕国,燕人虽然尚武,但燕国长期出于内部斗争,派系林立,军队都掌握在那些贵族手里。作战时难免混乱。而且燕国积贫,军队建设跟不上,无论是后勤还是装备,那都无法与赵国相比。

还有那领兵的国相栗腹,真的是不行!马上就讲他!

第二,燕国情报有误,攻赵时机不对

燕国之所以攻赵,乃是源于国相栗腹出使赵国。在来回的路上以及邯郸栗腹发现赵国国力大衰。得出了“赵王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的结论。

其意思就是赵国的青壮都死在长平了,小孩儿们都还没长大,所以可以欺负一下。

这才有了燕国伐赵!

我不知道栗腹这个结论如何得出来得,长平之战耗去了赵国的大部分青壮这没错,但是到了公元前251年,战争也过去了一段时间。此时的赵国多少恢复了一些。

或许这真是栗腹亲眼所见,但他的观察还不够仔细。

要是燕国能早几年攻赵,或许还能捞点油水!

当然了,也只是有一定的可能性!

因为赵国还有一个杀手锏。

第三,赵国有三条命

太行山脉与三大政治中心

赵国有三大政治中心,一个赵氏发家的晋阳,一个是都城邯郸、最后一个是北边的代郡。只要这三个地方有一地尚存,赵国就不算亡。

当年秦国灭赵,早早的就拔了邯郸,但太子嘉带领赵军残部北上代郡做了代王,直到数年后才被秦将王贲李信剿灭。

而栗腹不过是去了一趟邯郸,他仅仅看到了邯郸的破败景象。毕竟邯郸经过邯郸之战,败落也在情理之中。这就是我为什么说栗腹的情报乃是其亲眼所见得出的结论。

但他忽略乐赵国还有晋阳和代郡这两大中心,对赵国实力做出了一个错误的评估,最终导致乐惨败。

所以开头讲“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即使邯郸凋敝,但晋阳和代地这两大圈子加起来的实力,依然不是燕国这个末流国家能够轻易打压的。

标签: 赵国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臣妻子怀孕,皇帝知道后说:怀的一定是女孩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明成祖永乐年间,朝中有两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大才子:解缙和胡广。二人同朝为官,又是吉水(今江西吉安市吉水县)同乡,解缙是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的进士,而胡广成名虽晚,却是建文帝年间的状元郎,在学问方面可说是并驾齐驱,旗鼓相当。明成祖朱棣在做了皇帝之后,对他们非常信任,任命二人做了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

  •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病逝,那么朱棣还会谋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朱棣,明朝,历史解密

    朱元璋打算迁都开封,让朱标去勘探开封情况的时候,太子朱标突然病逝,从此大明朝失去了一个伟大的帝王。朱元璋为了表示对朱标的思念,立朱标的儿子朱允炆为储君,并且将天下传给了他。然后后来发生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那就是朱棣为了称帝,在北平起兵南下反抗建文帝的朝廷,并且成功夺取了帝位。如果朱标没有死,按照大明

  • 如果没有商鞅变法,秦国会不会灭亡?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倘若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既不会灭亡,也不会继续衰弱下去,反而会慢慢地崛起,只不过没有历史上那么牛掰罢了。秦国在最衰弱的时候,也没有灭亡秦厉共公后,秦国君臣矛盾到达了巅峰,秦国陷入了极大的内耗中,国家衰弱到极点。公元前430年,义渠国大举侵秦,秦躁公指挥不动群臣,义渠一直打到了渭河流域,秦国才出手赶走强

  • 秦始皇陵,如今的技术都不敢挖掘,难不成是有比水银更为恐怖的“武器”?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秦朝,历史解密

    可想而知,如果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絕對可以震惊全世界,单单是秦始皇陵中的壹角,秦兵马俑挖掘出去的那时候都早已震惊了全世界,倘若秦始皇陵被挖掘而出,正想看来的人不了解会有是多少。即便如此,秦始皇陵也不容挖掘。秦始皇深埋地下两千多年,两千多年来,多少王侯将相的坟墓曾经被挖掘来开,又有多少人窥觑过秦始皇陵

  • 重耳流亡十几年,是怎么回到晋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重耳流亡,春秋,历史解密

    晋献公离世之前,骊姬将太子申生逼得自杀,逼走了二公子重耳,三公子夷吾,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晋国新任国君,这一事件被称为“骊姬之乱”。骊姬之乱给晋国造成了影响比较大,从这里开始,晋国的弑君事件接二连三,里克等人不满新君先后诛杀了奚齐与卓子,只因为一个人——重耳!重耳少有贤名,聪明好学而又礼贤下士,与重耳

  • 康熙的一众小儿子们最终的结局还不错,有些比乾隆还要小的多?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爱新觉罗·胤祕是康熙最小的儿子,排行第二十四,而那些一诞生即夭折的皇子,本文并没有计算在内。胤祕的母亲,根据《清史稿》的描述,为穆嫔陈氏。说到这位穆嫔,清朝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对传教士的态度都非常严厉,以防国人受到外来文化的过度影响。鉴于此种原因,外国人来华,如果目的是传教

  • 海兰珠是怎么在短时间内让皇太极倾心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海兰珠,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皇帝作为天下最尊贵的人,坐拥天下,前朝挥斥方琼,指点江山,后宫美人环绕,佳丽三千。前朝后宫总是分割不了的,世家大族送女儿入宫,想要还的皇帝的信任与亲近,而皇帝也靠这个去拉拢朝臣,稳定局面。有的时候,那些世家大族为了在后宫占据一席之地,一个不行就送俩,姐妹同侍一夫的状况很常见。例如,汉成帝时期的赵

  • 黑奴起义为什么没有爆发大规模运动 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哥伦布,黑奴,历史解密

    哥伦布的大航海促进了世界的进步,人们开始知道原来世界这么大,除了欧洲还有亚洲,还有美洲。因为大航海,世界开始逐渐的变小,原来互不相通的国度,开始进行海上贸易,一些珍惜矿源有了流通的机会,各个国家彼此取长补短,世界发展的更快了。大的变革总伴随着鲜血与死亡。哥伦布带着西班牙皇室的任命,率领着船队浩浩荡荡

  • 有关于王正谊的轶事有哪些 相关人物故事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镖局,康熙,历史解密

    人物轶事百科全书无镖行老北京最有名的镖局叫会友镖局,就在前门外粮食店街,这算得上全国最大的镖局,有一千多人,他们口碑相传。传说 “会友”产生在满清康熙年间,我认为不可能是在康熙早年,因为康熙早年社会动荡不安,平“三藩之乱”,葛尔丹叛乱,真到了社会大动荡的时候,镖行是无能为力的。只有社会大体稳定,商品

  • 蜀汉的巅峰时期到底有多强 有恢复汉室的能力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备,蜀汉,历史解密

    公元219年,刘备于汉中大败曹操,同年关羽率军北伐,襄樊一战水淹七军大败魏将于禁,收纳降卒数万,至此蜀汉达到了实力的巅峰。然也正应了那句话,所谓“盛极必衰”,公元219年见证了蜀汉的辉煌巅峰,但同时它也开启了蜀汉走向没落的宿命。言归正传,蜀汉强盛时期究竟有多强呢?我想在和曹魏的军事博弈中取得一系列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