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关羽丢荆州,如果没有被杀的话当受何罚?

关羽丢荆州,如果没有被杀的话当受何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3/12/19 15:59:26

关羽丢荆州,如果没有被杀的话当受何罚?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战后刘备获得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又从孙权手中借来了南郡的南部,之后又代刘璋取蜀,获得益州,初步实现跨有荆益,但刘备所占据的荆州只是比较偏远的地方,曹操集团还占据着荆州的北部。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实力也大为增强,周瑜提出“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嘁曹,北方可图也”,孙权集团把益州也列为目标,这就与刘备集团的战略相抵触。

公元219年,为真正实现跨有荆益,实现盟军中的主导地位,为“北伐中原,兴复汉室”创造条件,关羽出兵攻取襄樊。

关羽进攻襄樊并传捷报,刘备集团欢欣鼓舞,东吴却不动声色,暗结曹操,偷袭南郡。胜败瞬间的大逆转,关羽猝不及防,既无计可施亦无路可逃,唯有等待救援。关羽从发动襄战到败亡,前后历时半年,益州方面自始至终没有动静,未施援手,因而除了借吴人之手除羽之外,很难有其他解释。对于其中隐情《三国志》作者陈寿未著一词。民国章太炎先生首提是诸葛亮借吴人之手除关羽,也有人认为是刘备借刀杀关羽,两者统称“借刀论”。

其实,刘备和诸葛亮并非坐视不救,确有难言苦衷。就力量而言,成都战无胜算,据统计,魏吴蜀兵力战将之比约为3∶2∶1。蜀要完成夺地建国、巩固荆州、北伐曹魏、恢复汉室和建统一政权诸多重大任务,确实力不从心,难免捉襟见肘顾此失彼。刘备君臣夺取西川前后历时4年,再经汉中及东三郡之战,军队疲惫,兵力屡分。上庸孟达刘封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为由坐视关羽败亡,有理由推测拥兵仅数千的刘孟,不愿再分兵卷入并无胜算且可能置己于险境的襄战。更何况东吴既然毁盟夺荆,定做好与蜀一战准备,吴军继之攻克宜都以封锁峡口,已阻断关羽退路和成都援军。蜀军贸然东出,不但救不了关羽,荆州不能夺回,还可能遭吴魏夹击,战败失国,这是平生败多胜少的刘备不得不顾虑的。更重要的是,吴蜀联盟关系到蜀国的生存发展,诸葛亮必会极力规避火上浇油于两国濒于崩溃的关系,晓以利弊,阻出兵之议。

而关羽围攻襄樊,成都未出兵助攻,关羽亦未向成都请派援军,只是不断催促刘封和孟达出兵增援。刘备于关羽败死后经两年准备,才敢发动讨荆之战,结果还是失败。两例可证成都确实存在分兵之难,南郡瞬间易手,当此时,刘备又如何能快速有效组织起胜算之军救羽夺荆?如果只救回关羽而夺不回荆州,如何处置关羽就会成为一个非常棘手的两难问题。

军法无情,马谡失街亭被斩,关羽丢荆州当受何罚?丢失荆州,隆中分兵战略已成泡影,对此关羽百身难赎。救回关羽如不处斩,将自坏法纪,虽然蜀国高层对东吴趁火打劫皆有疏虑之过,但毕竟关羽是守荆州的直接责任人。如处斩,刘备、张飞等人从情感接受得了吗?匡汉统一的大业才起步即杀头号战将,无异自毁长城,对于蜀国将士心理的负面影响难以估量。

不救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即听任已失地的关羽自生自灭,上述两难问题即自行消化于无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浅水原之战中李世民失败了吗?李世民面临着哪些挑战?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浅水原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发生在公元618年。这场战争是唐朝建立过程中的关键一战,也是唐太宗李世民的一次重要胜利。然而,有一些人认为李世民在这场战争中失败了。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话题。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浅水原之战的背景。当时,唐朝正处于统一全国的过程中,而突厥人则是唐朝的主要敌人

  • 孙膑和孙武是什么关系?他们之间有联系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孙膑和孙武是两位著名的军事家,他们同为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人物。然而,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下面,我们将从史书记载和后世传说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从史书记载来看,关于孙膑和孙武的关系也没有详细的描述。《史记》中虽然有关于孙武的传记,但并没有提到孙膑。因此,我们无法得知他们之间的具

  • 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意义有哪些?有多深远呢?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引言日本明治维新是19世纪末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它标志着日本从封闭的国家走向现代化,对日本乃至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探讨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意义。二、政治改革1.日本明治维新的背景:幕末时期,日本国内政治腐败、经济停滞,外国列强侵略日益严重。2.政治改革举措:废除幕府制度,实行君主

  • 萧太后有几个孩子?她的女儿、儿子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萧太后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女性,她的儿子和女儿的故事也备受关注。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萧太后的儿子女儿的结局。首先,我们需要了解萧太后的儿子和女儿的名字和背景。据史料记载,萧太后的儿子名叫萧瑀,他是南朝宋时期的一位官员,后来被封为楚王。而萧太后的女儿名叫萧淑妃,她是南朝梁时期的一位宫女,后来嫁给了梁武帝萧

  • 张良娣爱李亨吗?他们一起经历了哪些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在唐朝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位女性的名字被深深地铭刻在了历史的篇章中,她就是唐肃宗的皇后——张良娣。然而,除了她的美貌、才华和智慧外,还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那就是张良娣是否爱过李亨。关于这个问题,历史资料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是从一些传说和民间故事中,我们可以推测出一些端倪。有人说,张良娣与李亨之间曾经

  • 清朝灭亡后,清朝的九大总督下场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设立总督一职,官职正二品,由于总管统管的地区极大,一般覆盖两三个省份的事务,所以也有“封疆大吏”的涵义在里面。清廷一共设立了九大总督:东三省总督、直隶总督、两江总督、两广总督、闽浙总督、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至于漕运总督和河道总督,因为无直接管理地方权力,暂不讨论。在这些总督中

  • 赤壁之战的历史真相是什么?存在哪些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208年。这场战役是东吴和蜀汉联军对抗曹操率领的北方军队的一次重要胜利。然而,在历史上,赤壁之战的历史真相却存在着一些争议。那么,赤壁之战的历史真相到底是怎样的呢?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为您一一解答。首先,赤壁之战中孙刘联军的真实兵力是多少是一个争议点。

  • 什么是埋儿奉母?指的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标题:埋儿奉母:一个传统美德的体现埋儿奉母是一个流传于中国民间的传统美德,它代表了孝顺、家庭观念和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的价值观。这个词语的意思是儿子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而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下面,我们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埋儿奉母的意义和价值。一、孝顺的体现首先,埋儿奉母是一种孝顺的表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孝

  • 唐朝打了几次高句丽?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伟大的王朝,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而在军事方面,唐朝也曾经多次出兵攻打高句丽,这是一段历史不容忽视的故事。公元663年,唐朝派遣大将李勣率领大军进攻高句丽,但由于高句丽军队的顽强抵抗,唐军未能攻克平壤城。此后,唐朝又多次出兵攻打高句丽,但都未能取得胜利。直到

  • 朱元璋为什么不杯酒释兵权?朱元璋深知这样做的危险性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一个备受尊敬和敬仰的人物。他在创立明朝的过程中,经历了无数的艰辛和困难。其中之一便是如何处理军队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朱元璋做出了一个决定,那就是“不杯酒释兵权”。那么,为什么朱元璋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呢?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兵权”。在古代中国,军队是国家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