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凌烟阁功臣榜秦琼、程咬金和李绩排名并不理想,是为什么?

凌烟阁功臣榜秦琼、程咬金和李绩排名并不理想,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633 更新时间:2024/1/1 23:24:14

凌烟阁是李世民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

唐朝贞观十七年,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帮助他称帝以及帮助他创造“贞观盛世”的功臣们,仿效汉明帝刘庄在云台阁纪念云台二十八将的方式,在皇宫中建立了一座凌烟阁,选择出了贞观名臣24位,并请绘画大师阎立本描绘出了这24位功臣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中,表示对这24位功臣的尊敬和看重,李世民本人也经常到凌烟阁追忆和怀念。

在凌烟阁功臣榜的武将序列中,民间知名度最高的应该是秦琼、程咬金和李绩(徐茂公)三人,拜《隋唐演义》的广泛传播所赐,这三人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三人在归唐后,在唐高祖李渊执政时期就已经早早的封公拜将,全是手握兵权的高级实权将领,在实际的官职和爵位上,远远超过凌烟阁功臣榜上的绝大多数人。

秦琼在投唐后,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已经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爵封翼国公,程咬金在投唐后,也因军功爵封宿国公,李绩因为是带着部队和地盘投唐,又是瓦岗寨一脉在李密死后的最高领导人,所以比秦琼和程咬金还厉害,官职做到了河南大总管、左监门大将军,爵封舒国公,他本名姓徐,也是在这个时候被李渊赐姓李。

而位居凌烟阁功臣榜上,且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地位能超过秦琼、程咬金、李绩这三人的,除了李孝恭这样的皇室宗亲外,也就是同样位居唐朝开国功臣的“太原元谋功臣”中的几位,比如柴绍殷开山等,其余诸如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侯君集等贞观时期风头强劲的名臣良将都还不入流,在朝廷中都没有位置,甚至包括后来的大唐军神李靖当时的爵位也仅仅只是县公,实权也比不上李绩。

可在凌烟阁功臣榜的排位上,秦琼、程咬金和李绩三人却远远地落在了后面,程咬金仅位列第19位,李绩和秦琼更惨,分别位居23位和24位,当上了正、副班长。和秦琼一样位列两大门神的尉迟敬德排在第7位,在瓦岗寨时没什么存在感的魏征和张亮分别排在第4位,第16位。为何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功成名就的这三人会在凌烟阁上的排位中如此落后?

秦琼的地位很尴尬,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都不重要

史书上关于秦琼是否参与过“玄武门之变”描述得很含糊,按照正常的道理说,秦琼是李世民相当欣赏和看重的将领,秦琼也是在李世民麾下屡立军功,史书上就曾记载:“每敌有骁将锐士震耀出入以夸众者,秦王辄命叔宝往取之”。两人之间有交情,秦琼当时的职位也值得李世民拉拢,可实际上从最后凌烟阁的排位来看,李世民或许是对秦琼有不满的情绪,秦琼或许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

秦琼从王世充处抛妻投唐时,李渊曾对他表示:“卿不恤妻子而来归我,且又立功,使朕肉可食,当割以啖尔,况子女玉帛乎!”,并且李渊在他执政的时候也基本上做到了,秦琼被允许跟随李世民作战,李渊在他立了功后从来都是大加封赏,给予实权,爵位也做到了异姓臣子的顶峰,可以说,李渊对只是一个降将的秦琼是有恩的,还是很深的恩情。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秦琼是否如演义中写的那样有真义气,或者是假义气,都不太可能参与明显是要对付李渊指定的继承人的“玄武门之变”,那相当于是背叛李渊,而没有参与政变就是不支持李世民,那么在凌烟阁上的排名当然不会高,能挤进排行榜中,估计已经是李世民看在秦琼曾经随他东征西讨且屡立战功的份上了。

当然,也有可能是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毕竟史书都没有说清楚,可实际上,参与比不参与还差,因为参与了政变是对李世民有功,但对李渊就是有愧,李世民不是笨蛋,心中也是有杆秤的,李渊对你这么好,你能背叛他,那么将来是否也会背叛自己?那么对秦琼的感官也会严重下降,贞观年间没有重用秦琼也就说得过去了。

秦琼在贞观年间不被重用,没有新功,慢慢的也就被别人超过去了,自然在凌烟阁中排不上好名次。还有一种可能是秦琼有病无法参与贞观年间的战事,史书上也有相关记载,是引用秦琼自己的说的话:“吾少长戎马间,历二百余战,数重创,出血且数斛,安得不病乎”。所以,秦琼有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都不重要,夹在李渊和李世民中间的他其实很尴尬,贞观时又没有军功,被甩在最后也就正常了。

李绩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又是单独一个派系,需要一定的打压

李绩在李渊执政时期的实权和地位比秦琼和程咬金高得多,他可以算是一方诸侯,特别是在李密死后,至少在前瓦岗寨一系的军方将领中,他已经是地位最高的领导人了,整个大唐军中出身瓦岗寨的都要以他为首,包括秦琼、程咬金。李绩和李靖一样,在当时已经是一路总管,但爵位比李靖要高,就算随同李世民征战,也是各自统领一军,互不统属,比如史书上的记载的是:

平建德,俘世充,乃振旅还,秦王为上将,勣为下将,皆服金甲,乘戎辂,告捷于庙。

这样的一方诸侯似的人物,在李世民还没有当上皇帝时,只能拉之为盟友,而不能像对待尉迟敬德、侯君集那样呼之即来、挥之即去。而手握兵权的李绩也不可能参与“玄武门之变”,对于李绩来说,他不参与皇室之间的争夺才是最妥当的,他是能独自统兵的大将,今天可以参与李世民发起的政变,明天是否也可以参与李世民的儿子发起的政变?

李绩和秦琼、程咬金不同,秦琼和程咬金是长期被李世民统辖作战,可以当成部下看,如果不参与李世民的政变可以视为对李世民不忠,李绩就没有这个顾虑,同样,李世民也知道轻重,所以并不在意李绩没有帮助自己搞政变,但他把李绩放在凌烟阁排名中倒数第二的位置也是存在了打压的心思,打压原因有三点:

李绩没有参与“玄武门之变”,所以重视程度要低于原秦王府嫡系,否则容易让嫡系部下有意见。

李绩是单独一个派系的统兵大将,是可以制衡关陇贵族的,基于军中的平衡,不能轻易的损失掉,拔太高反而会让他遭受攻击。

李绩年轻,可以让后来的皇帝接着使用,而且他是武臣,地位要相应地降低。

基于以上几点原因,即使李绩的实际官职和爵位早就足以傲视大多数排在他前面的凌烟阁功臣,李世民依旧在制定排行榜时把他甩在最后,李绩实际上也完成了李世民的期望,在唐高宗李治执政时,成为辅政大臣的他,代表着军方一直站在皇帝身后,在李治打倒长孙无忌夺权的行动中,还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作用,在凌烟阁功臣中的最终成就也仅仅只次于李靖。

程咬金在“玄武门之变”中没有参与核心的行动,功劳上落后于他人

程咬金和秦琼、李绩相比,在李渊执政时期的地位稍有不如,但也是有一定实权的将领,比尉迟敬德、侯君集这样在朝廷中没有实际职位的秦王府私兵的地位还是要高不少,比如李建成、李元吉要铲除李世民的左膀右臂时,尉迟敬德、张亮这样的可以直接抓起来拷打,但对程咬金这样在朝廷中有正式职位和实权的就只能用行政命令调离:

七年,隐太子谮之,出为康州刺史

不过他是被视为秦王府的人,没有秦琼那样在李渊心目中有较高的地位,也没有李绩那样有着自己的嫡系部队,调离到外地,没有李世民的直接帮助,恐怕会出意外,所以程咬金也很干脆的劝说李世民动手:“大王去左右手矣,身欲久全,得乎?知节有死,不敢去!”。但他同样是有一定兵权的大将,不可能去帮李世民做简单的打手。

而且,像程咬金这样的即被视为是李世民的死忠,又有兵权的将领,肯定是被严密监视的,带着他去玄武门反而容易暴露。所以,在“玄武门之变”中,程咬金没有参与最危险,也是最核心的伏击行动,是在外面带着他能统辖的部队负责秦王府的保卫和肃清李建成、李元吉余党的工作,相对而言,比起直接在玄武门那以死相搏的人,功劳要小上不少,在凌烟阁上的排位也就不会太高。

综上所述,秦琼、程咬金和李绩这三位因《隋唐演义》而在民间中知名度最高,并且在唐高祖武德年间就封公拜将的三个人为何在凌烟阁功臣榜上排名比较靠后的原因也就大致出来了,三人都因为各自的原因没有参与政变行动或没有参与最核心的行动,其中,还只有程咬金是明确投向李世民一边的,另两位严格来说,当时都还算不上是李世民的部下。

三人都是有兵权的将领,即使去帮助李世民,也不可能亲自上场做打手,和尉迟敬德、侯君集那样需要拼命才能获得功名的不一样,他们可以有选择权。三人还都有一个重要特征,他们全部不是在朝堂上影响力最大的关陇贵族中人,秦琼是比较纯粹的职业军人,程咬金和李绩都是山东豪强出身,在以关陇贵族为主导的初唐时期,天生就比较吃亏,李世民在制定凌烟阁功臣榜时也需要照顾方方面面,所以这三位也就只能委屈下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鲁肃为什么有资格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鲁肃为什么有资格担任东吴军队统帅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依据《三国志》记载,严峻本是安徽彭城人,从小就喜欢儒学,对儒家的经典非常了解,在天下大乱之时避乱江东,和诸葛瑾、步骘等人关系很好,是东吴文臣中的佼佼者。严峻本是一文人,不了解什么军事。那孙权为什么还要派严峻接替鲁肃呢?

  • 楚汉之争初期刘邦曾攻入彭城,他为什么没有霸占虞姬?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楚汉相争的初期,陈平背楚投汉,投汉第一天,就为刘邦献上了一个“奇计”,即直取彭城。当时,项羽正因齐王田荣对他天下共主身份

  • 刘备有着皇叔的称号 实际上确实如此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刘备响彻三国的“皇叔”称号,实际到底靠不靠谱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刘备闯出名号,四面八方的英雄豪杰都尊称他一声“刘皇叔”。而剧版《三国演义》中也有个名场面,曹操将刘备带到汉献帝面前,刘备自我介绍,甚至拿出家谱,将祖上十八

  •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手下的第一谋士是郭嘉还是荀攸?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在许多《三国演义》读者心中,曹魏第一谋士是郭嘉,其实不然,正史当中真正被时人认可,建立众多功勋的曹魏谋士乃是荀彧、荀攸两位。在《傅子》(作者为曹魏名士傅玄)有记载:“或问近世大贤君子,答曰‘荀令君之仁,荀军师之智,斯可谓

  • 同样都是侯爵的儿子 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世子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侯爷的儿子也是有区别的。指定的继承人(一般是正妻的长子)叫世子。一般成不成年都是必须呆在家里的,原侯爵死去,世子就自动成为一家之长。守孝三年之后,继承爵位。其他的嫡亲次子等和庶出诸子,就和普通大户人家的称呼一样。这些人,

  • 薄姬作为刘邦的嫔妃,为什么与自己的儿子葬在一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薄姬,她是汉高祖刘邦嫔妃、汉文帝刘恒生母,刘恒即皇帝位后,她被尊为皇太后。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生则同衾死则同穴,是中国古人对于爱情和婚姻的一种诠释。生则同衾的意思是说,活着的时候,要盖同一条被子,不像现代的有些夫妻那样,搞什么分床睡的花样。死则同穴的意思是

  • 荀彧到底是忠于汉献帝,还是忠于曹操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荀彧到底是忠于汉献帝,还是忠于曹操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荀彧的出生就是汉朝的家族中,在他成年以后被举荐,开始进入属于自己的仕途,当时他还是东汉末年非常有名的一位青年才俊,但是由于当时战乱不断,荀彧心中一直都有匡扶汉室的想法,所以他跟随汉献帝投奔过袁绍与曹操,曾想借助他们的力量

  • 曹操不杀吕布的话,他能统一三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不杀吕布的话,他能统一三国吗?在公元198年曹操和吕布对峙在下邳城,当时曹操通过策反吕布身边的大将,成功的打败了吕布。当时吕布被自己的手下绑到了曹操面前,他也明白自己大势已去,所以也就表示自己这次输得心服口服,愿意拜服到曹操的门下。当时吕布说道,你曾经最大的敌人和忧患也就是我,而今天我败得心服口

  • 赵合德有什么魅力让汉成帝死心塌地呢?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赵合德有什么魅力让汉成帝死心塌地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江南水乡是赵氏姐妹的出生地,父亲早逝母亲没办法只能带着姐妹二人漂泊异乡,赵氏姐妹从小就过着寄人篱下受尽白眼的生活。后来一老者发现两人长得那叫一个如花似玉,就收养了这两姐妹。这老者没有接班人,看这两姐妹不但长得好还很聪明

  • 吕雉曾被项羽俘虏,刘邦为何不将虞姬掳来做人质呢?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楚汉之争,又名楚汉战争、楚汉争霸、楚汉相争、楚汉之战等,即汉元年(公元前206年)八月至汉五年十二月(公元前202年1月),西楚霸王项羽、汉王刘邦两大集团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一场大规模战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汉二年,项羽将吕后逮到军营中。与刘邦一同被逮捕的,至少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