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嫪毐和赵姬的势力为何能迅速崛起?嫪毐之变的主谋是谁?

嫪毐和赵姬的势力为何能迅速崛起?嫪毐之变的主谋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2466 更新时间:2023/12/23 18:14:44

当时秦国朝中形成了四大主要势力,其中赵姬-嫪毐一系、吕不韦一系、华阳太后一系,以及势力最为薄弱的嬴政一系。那么,赵姬-嫪毐一系为何能迅速崛起,甚至对以华阳太后为代表的传统势力构成威胁呢?

实际上,直接的原因是嬴政年幼不能亲政,而“秦印玺”却掌握在赵姬的手中,赵姬凭借这个宝物发号施令,因此拥有巨大的权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尽管华阳太后势力根基最为深厚,但赵姬逐渐成为实权派,对华氏集团形成了威胁。

回顾这一切,我们完全可以恍然大悟——嬴政的成人礼对于华阳太后和赵姬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时间节点!

对于华阳太后而言,她需要通过联姻来将嬴政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如果嬴政在年幼时直接进行加冠礼,华阳太后只能眼睁睁看着日渐成熟的嬴政远离自己,自己的势力逐渐衰败,同时还有赵姬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存在。

而对于赵姬来说,嬴政的成人礼更意味着她必须将“秦王印玺”交到嬴政手中!这对于赵姬-嫪毐一系来说绝对是致命的打击!

此时的嫪毐,表面上虽然风光无限,内心却千疮百孔。不论他在朝中如何仗势欺人,早已引起了许多人的仇视。而他与赵太后之间的关系一旦曝光,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在嬴政即将加冕的时刻,他已经22岁,吕不韦早已察觉到嬴政少年早熟,非同寻常,他迟早会有将权力揽入手中的想法。加上华阳太后以及与自己势不两立的吕不韦,嫪毐所处的境地如同摇摇欲坠,危机四伏!

面临如此困境,嫪毐别无选择,只能发动叛变。而这场叛变的幕后主谋正是赵太后!

传闻在嫪毐发动叛变之前,有人举报赵太后与嫪毐有私情,嬴政派人进行调查,结果证实属实。然而,当时嬴政选择按兵不动,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这或许显示了嬴政善于多方考虑,并不愿意轻易露出马脚。

然而,在嬴政前往雍地加冕的时刻,他的内心肯定早已对嫪毐心存警惕,而嫪毐也不可能没有察觉到风声。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孙恩卢循起义指的是什么?有什么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孙恩和卢循是东晋末年的两位著名起义军领袖,他们曾经联合发动了一场规模庞大的起义,试图推翻东晋政府。那么,孙恩卢循起义的原因是什么呢?它又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呢?本文将根据真实资料,探讨这个问题。一、背景介绍孙恩和卢循都是南朝梁时期的人物,他们出生在不同的家庭,但是都有着强烈的反抗情绪和对社

  • 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历史上有证据吗?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刘伯温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略家和政治家,他在明朝时期为国家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关于他斩龙脉的传说也在中国流传已久。那么,刘伯温斩龙脉是真的吗?让我们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第一段:刘伯温的背景介绍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刘伯温的背景。刘伯温是明朝初年的一位重要将领和政治家,他曾经参与

  • 进士是什么水平?是最高学位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的科举制度中,进士是最高学位,也是最高的官员选拔标准。那么,进士到底是什么水平的呢?本文将为您介绍。一、进士的定义进士是指通过科举考试获得的最高学位,也称为“状元及第”。在明清两代,进士是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只有通过科举考试才能成为进士。二、进士的选拔标准进士的选拔标准非常严格,需要考生具备一

  •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寔为何能预判?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钟会之乱的具体经过是怎么样的?刘寔为何能预判?他在邓艾、钟会讨伐蜀汉前夕,成功预测出,倘若蜀国被灭,那邓艾和钟会就都回不来了。听上去有些玄乎,但事实的确如此,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盘点下事情的来龙去脉。1、刘寔是谁刘寔是汉章帝(东汉第3位皇帝)第5个儿子刘寿的后代。参考刘备的出身,皇亲国戚也未必一定锦

  • 宋江为什么对鲁智深非常的客气和尊重呢?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对朝廷或者是官府出身哪怕是沾点边儿的好汉都非常客气,甚至到了不顾身份奴颜婢膝的地步。记得大刀关胜被梁山好汉活捉之后,宋江不但亲自把关胜的绳索解开而且居然“扑通”给关胜磕头谢罪。知道的是关胜被俘虏了,不知道的还以为宋江被关胜俘虏了一样。当时关胜在朝廷的职位不过是浦东巡检而已,算不上是位高权重,宋江

  • 王濬是什么人?晋灭吴之战的最大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79年十一月至次年三月,晋武帝司马炎率领大军展开了晋灭吴之战,该战役水陆并进,直指东吴都城建业(今南京),成功灭亡了吴国,结束了三国时代的长期战争。在晋灭吴之战中,西晋的指挥官包括杜预、王濬、唐彬、王浑、周旨等众多将领。然而,在我看来,王濬可谓是西晋灭亡东吴的最杰出功臣。公元279年的咸宁五年

  • 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有多少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中央集权制度是一种政治体制,其作用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中央集权制度可以实现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由于权力高度集中,政府可以更加高效地管理国家事务,从而提高国家的治理能力和效率。此外,中央集权制度还可以避免地方政府之间的争斗和腐败问题,保证国家政策的一致性和执行力。这些都可以促进国家的统

  • 项伯是项羽的同族,为何会帮助外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项伯是项羽的叔叔,名叫项缠。根据唐朝《元和姓纂》和《大宋重修广韵》的记载,项伯是周朝分封同宗姬姓项国后代,项国在春秋时期被鲁国灭亡,因此将国名作为族姓。在鸿门宴之前,刘邦面临着项羽的紧逼,感到自己力量不足,于是决定软化对抗,选择项伯作为突破口。在鸿门宴上,虽然项庄舞剑意在沛公,但项伯也舞剑助兴,并保

  • 高智慧是如何发动起义,又是如何覆灭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高智慧,越州会稽人,是隋朝初年江南地区的一位叛军首领。在隋朝开皇十年(590年),他发动起义,自立为帝。然而,他的起义最终以失败告终,被隋朝派遣的名将杨素和大将军李景镇压,最终在泉州被斩首。起义发生的背景是隋朝开皇十年十一月,高智慧、汪文进、沈玄懀等人相继起兵反隋,并自封为帝,建立了各自的小朝廷。同

  • 永徽六年是公元几年?继位皇帝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永徽六年是公元651年。这一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由其子高宗李治继位。然而,由于高宗李治缺乏政治才能和领导能力,加上宦官专权等问题的困扰,唐朝逐渐走向衰落。永徽之治是中国唐朝的一个历史时期,被认为是唐朝的鼎盛时期之一。在这个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使得唐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