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清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是为什么?

历史上清朝时期并没有出现太监专权的现象是为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347 更新时间:2023/12/7 14:16:15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者为爱新觉罗氏。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中国历史上的大多数大一统王朝如汉、唐、宋、明都或多或少的有过宦官专权的情况出现,汉、唐末期的宦官直接就可以参与废立,明朝的司礼监也是鼎鼎大名的政事处理机构,“立皇帝”刘瑾、“九千岁”魏忠贤都是权倾一时的宦官中的佼佼者。即便是宦官对朝政影响力最小的是宋朝,宦官集团在宋徽宗一朝的影响力也是能和文官集团平分秋色,宋徽宗执政时期著名的奸臣“六贼”里面就有一半是宦官。由此可见,宦官势力是中国封建王朝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因为是最后一个,所以在宦官管理的制度上有着更多的经验可以借鉴,从实际效果上来看,清朝对于宦官集团的控制也是相当成功的,整个清朝执政时期都没有出现过宦官乱政的情况,彻底的把宦官这一股最接近中枢的政治势力打入冷宫,这都有赖于清朝入关后的首任帝王顺治皇帝制定的制度。

顺治在亲政后,对内宫的治理首先就是把宦官干政的可能性用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他沿用了前明太祖朱元璋的手法,朱元璋曾在皇宫中竖立一块写有宦官不得干政的铁牌,顺治加大规模搞了三块,在清宫中的交泰殿(皇帝和后妃们起居生活的地方)、内务府(掌管皇室财物的机构)、慎刑司(属内务府管辖,主要是处理犯错的宫女和太监)这三处地方立下三块石碑,上书“宦官不得干预朝政”,并在石碑上刻铸皇帝敕谕的铭文:

“中官之设,虽自古不废,然任使失宜,遂贻祸乱。近如明朝王振汪直曹吉祥、刘瑾、魏忠贤等专植威权,干预朝政,开厂辑事,枉杀无辜,出镇典兵,流毒边境。甚至图谋不轨,陷害忠良,煽引党类,称功领德,以致国事日非,腐败相寻,足为鉴戒。肤今裁定内官衙门及员数职掌,法制甚明。以后但有犯法干政,窃权纳贿,嘱托内外衙门,交结满汉官员,越份擅奏外事,上言官吏贤否者,即行凌迟处死,定不姑贷。特立铁牌,世世遵守。”

这个不是清朝的首创,在清朝之前的明朝也有过类似的规定,明太祖朱元璋也曾严令宦官不得干政,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明、清两朝皇帝的勤政态度不一样,两朝都是沿用的朱元璋制定的内阁制,但明朝除了明太祖朱元璋、明成祖朱棣以及晚明的崇祯皇帝对政事的处理比较勤快外,其余大多数皇帝都因为精力限制或其它原因相对怠政,他们不得不借用宦官来帮助处理朝政,由此给了宦官集团干预朝政的可能。

而清朝皇帝不论才干和昏庸与否,在勤劳上都远远超过明朝皇帝,对于政务基本上都是亲力亲为,宦官们在清朝根本就没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政务。另外最主要的是明朝的皇帝在开国两祖之后基本上都无力独自对抗文官集团,所以不得不抬高宦官集团的地位来制衡文官集团,等于是有意识地让宦官们干涉朝政,成为皇权的代言人。

清朝因为是异族入主中原,对汉族文官集团的警惕性相当高,从入关夺取天下后就一直有意识的压制他们,在关键决策和关键官位上都是以满族官员为主。除了清朝末期外,汉族文官集团是无法抗衡清朝皇权的,因此清朝的皇帝也没必要重视宦官集团。反而是不停地制定各种限制宦官的规章。

从顺治皇帝一直到乾隆皇帝,断断续续地搞出了一堆如《国朝宫史》《宫中现行规则》《内务府现行规则》等专门规范宦官日常行为准则的规章,把宦官们要遵守的规则限定得死死的。还有就是,清朝的宦官全是汉民,到乾隆皇帝执政时,甚至都不允许宦官们读书,故而,清朝的宦官也没有干政的软实力。

顺治皇帝不但立下了宦官不可干政的制度,为了给后代皇帝立下榜样,顺治自己也基本上严格地执行了这个制度。他在位时期,曾经宠信过一名叫做吴良辅的宦官,因为顺治皇帝的信任,吴良辅积极和外官勾结,贪污纳贿无所不作,并且仿照明朝旧例还原出了司礼监等宦官理政的衙门。

吴良辅在顺治皇帝的包庇下逐步有了一丝把持内廷干预朝政的苗头,在他被揭发后,顺治皇帝虽然最终没有处理掉吴良辅,但还是取消了吴良辅设立的司礼监等衙门,顺治死后,刚继位的康熙马上就干掉了吴良辅,彻底遏制住了宫中宦官势力企图出头的势头。

在从顺治到乾隆这几任强势帝王的严厉防范下,清朝的宦官一直都是老老实实的执行奴仆的职责,直到晚清才又出了几个比较有影响力的宦官,比如慈禧太后陆续宠信的大太监安德海、李莲英等,不过慈禧太后对祖制的维护还是很坚持的,她并不支持宦官干涉朝政和地方事务,安德海就因为在地方上横行不法被山东巡抚丁宝桢给干掉:

安得海者,以奄人侍慈禧太后,颇用事。八年秋,乘楼船缘运河南下,旗缯殊异,称有密遣。所过招纳权贿,无敢发者。至泰安,宝桢先已入告,使骑捕而守之。安得海犹大言,谓:“汝辈自速辜耳!”传送济南,宝桢曰:“宦竖私出,非制。且大臣未闻有命,必诈无疑。”奏上,遂正法

慈禧在得知身边人可能会被杀后也只是默认,并没有因为安德海被杀去报复丁宝桢。慈禧晚年对其影响力巨大的大太监李莲英因为慈禧的宠信,打破历来清宫宦官所任官职不得超过四品的祖制,最高做到二品官,成为唯一统领皇宫中所有宫女、宦官的第一人,但他也仅仅只是收点贿赂吹吹枕头风,并不能自己干预政事。

由上述事例可见,清朝虽然有着各种不是,可在宦官的管理上却是历史上各封建王朝中最规范的,清朝也有过皇子争位,皇帝和权臣斗法等各种其余朝代都有的政治斗争,唯独宦官专权在整个清朝的二百多年历史上都没有出现过,这和清朝皇权的高度警惕性有关,也和清朝得到了前面一千多年的历史经验有关。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白的剑术高超,那他用的是什么剑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说李白的剑术高超,位居唐朝第二,那他用的是什么剑?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根据历史对李白的记载,他五岁开始,就能够作出常人写不出的诗,而他的父亲整天忙于生意,家里常常只是留李白一人,从五六岁开始,李白就懂得待客之道,有客人来了,李白端茶倒水,陪客人聊天。到李白十岁的时候,

  • 古代太子能够继承皇帝 太子为何转正,继位那么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故事网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为何古代太子转正很难,等不到继承大统的那一天,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古代太子作为国家继承人和国本,同时也是一个高危的职业,虽然很多太子都能正常转正,死于非命的太子或者是等不到继位的太子也不少。既然都已经是太子了,古人为什么还等不到那个时候呢?下面我

  • 刘备、曹操、袁绍三人作为诸侯,谁的武力水平更高?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曹操、袁绍三人作为诸侯,谁的武力水平更高?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先说袁绍。他的武力水平,有两个例子非常能说明问题。第一个是冀州刺史手下谋士荀谌曾说”:“公孙瓒将燕、代之众,长驱而来,其锋不可当。兼有刘备、关、张助之,难以抵敌。今袁本初智勇过人。“说明当时大家对袁绍勇武还

  • 周勃和陈平都受到吕雉重用,为何后来二人参与诛杀诸吕?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是中国历史上的朝代,共历十二帝,享国二百一十年,史书又称为“前汉”,初期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吕后称制时,周勃、陈平都受到了吕后的重用。周勃是太尉,陈平是右丞相,一是众将军之首,一是文官之首。周、陈二人得到吕后

  • 韩信的兵法是跟谁学的?为何他有如此强大的自信?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韩信也是个奇人。法场上一生高喊,便由无名小卒成了中级军官,做了一次逃兵,便由中级军官成了上将军,位子高于汉

  • 潘安身为古代四大美男之一,为什么会沦落到被灭三族的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貌比潘安”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听过,说的就是潘安本人非常帅非常好看,要是有人能长的像潘安,他必然也是个大帅哥。其实潘安本名潘岳,被后人誉为“古代第一美男子”。“掷果盈车”的典故也是由他而起。那么如此美男,为什么会沦落到被灭三族的下场?他是做了什么天理不容的事情了吗?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

  • 古代吃牛肉是种什么体验 古人吃牛肉犯法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能够吃牛肉吗?古人吃牛肉会犯法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都说古代是禁止吃牛肉的,在明文规定里边说到,吃牛肉是犯法的,不管是在明朝还是宋朝,官府对民间宰牛、吃牛都是严令禁止的。所以说,大家千万不要被施耐庵的水浒传给骗了,特别是在汉朝,牛这种家畜

  • 张良苦学太公兵法,为何没能帮刘邦拿下一座城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秦末汉初时著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论出身,张良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论谋略,张良也可能是刘邦所有重臣中最高的。张良之所以

  • 诸葛亮名气那么大,为何一直没被曹操看中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名气那么大,为何一直没被曹操看中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但为他出奇谋的众多人,对于诸葛亮来说好像名气都略低了一头。这里有人就做了设想,如果当时是曹操请了这位近乎半神的诸葛,那天下会怎么样呢?我们都知道,诸葛亮在历史上不仅仅是一个谋士,他几乎代表了智慧。论治国有手段,论军事有

  • 曹操为什么认为何进是祸乱朝纲的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说:“乱天下者,必何进也。”何进本来是个杀猪的,他同父异母的妹妹被选入宫,得到汉灵帝的宠爱,生下太子刘辩。何进与何苗哥俩也摇身一变,从屠夫进入仕途。光和三年(180年),何贵人被立为皇后,何进随即步步高升。何进会杀猪,也会打仗杀人。黄巾军爆发的时候,何进保卫京师立了功,当上了大将军,弟弟何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