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将军身材不应该是高大壮硕吗 古人形象为何是啤酒肚

古代将军身材不应该是高大壮硕吗 古人形象为何是啤酒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099 更新时间:2023/12/20 8:15:32

还不知道:古代将军形象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按理说都是行军打仗,力能扛鼎的将军,不应该是全身肌肉,高大壮硕吗,为何会有啤酒肚呢?

这如果放在现代,显然是很降分的身材,同时,也让我们不禁疑问,古代将军们的身材真都是这样的吗?

画像中的古代武将形象

古代画像,尤其是将军们的画像相比较单一,一般都是身着一身威武霸气的盔甲,手握战刀,或坐或立的画像。而那一身的盔甲就是他们身为武将的名片一般,盔甲的好与坏,做工是否精良,也是他们身份的象征。

但挺着这么大肚子的将军还能上得了战场吗?

实际上,古代将军大部分还真的就是这个形象,而且那一身的横膘外加挺着的将军肚一点都不耽误他们在战场上杀敌,反而还是他们的优势呢。

古代战争的需要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古代战场和我们现在不一样,没有那么先进的防弹材料,在万军从中厮杀起来,为了提高防御力,将士们都要穿上厚重的铠甲。而且真正的古代战场跟我们现在电视剧里演的可是完全不同,并不是刀划到身上就直接死了,而是断手断脚比比皆是,身上被砍得都是口子,往往一场大仗下来,受伤的要远远比战死的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一支拥有良好铁甲,武器十分先进的国家精锐部队在对战毫无盔甲可言,武器也是以竹耙、棍棒为主的农民军时,往往可以以一当十,甚至以一当百的原因了。这不光由于他们个人的单兵作战能力突出,战法得当,主要还是他们的武器和盔甲要比农民军强上太多。

关于这一点如果放在攻城战时就更显得尤为突出,面对密密麻麻的箭弩,武艺的高低甚至阵型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一身能顶得住怒射得好盔甲才是攻上城楼的致命要素。所以,在古代,盔甲的好坏决定着一个人乃至一支军队的伤亡以及战斗力。

而在制材落后的古代,盔甲的好坏程度基本上就他们的厚薄程度息息相关,越厚的铠甲防御力越强,当然也就越重。

根据史料记载,在盔甲已经比较先进的宋代,一个普通士兵还要身着重达50斤的铠甲,而那些将军就更不用说了,算上武器,负重八十几斤都是很正常的事。有些甚至连带装备在一块,要达到一百多斤,试问,这么重的铠甲和兵器穿戴在身上,没有一身好力气能行吗?

普通人不要说上战场杀敌了,就连穿上这身铠甲都困难。

所以,古代在选拔将领乃至于征召普通士兵时,也都是以力量和魁梧程度来作为主要标准的,考取武状元的举子们,必须能拉开八力到十二力的硬弓才行。明朝大将郑成功在为自己的精锐部队“铁人军”筛选士兵时,叫每个将士必须抱着上百斤的大石墩在校场上绕一圈,过不去者直接淘汰。

那么力量的大小就和胖瘦程度有着直接关系了,古代人没有现在这么安逸,习武出身的更是从小就要劳作,如果还能长得那么肥硕,自然身上的肉都是非常结实的。能拥有一身魁梧雄壮的身材,力量自然也就非常大了。所以,古代的那些将军们,只要是习武出身的,基本都是膘肥体键、膀大腰圆,只有这样才能上得了战场。

肌肉形状与力量没有太大关系

而且根据科学统计,人的力量与肌肉形状和是否有肚子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一个肌肉练就得非常漂亮的健美冠军,只是在现代人眼里很漂亮罢了,其真实的力量不见得会超过古代那些大肚将军,而古代将军们因为没有那么多科学合理的健身方法,无法锻炼出现代人那种八块腹肌,所以魁梧的人也就大多挺着个啤酒肚。

不过,在古人眼里,只要是膘肥体键的人就算是魁梧雄壮,是力量的象征。甚至对于对于一个武将而言,如果不够肥硕,不够魁梧的话,还是很没有面子的事。至于肌肉、身形如何,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独特的审美标准。

当然,古代将军们的画像也是有例外的,譬如曾国藩一类文人出身的将军,相比之下,他们在画像上就显得瘦弱得多。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弃笔从戎的文官,体貌瘦弱也是正常,而且他们也不会引以为耻。但是像这一类的将领往往也不会驰骋沙场,他们更重要的是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就相当于现在的作战参谋一般。

另外,因为古代的画像不但为了记录将军们个人的相貌身型,也是为了留给后人们看的,对于一向注重身后评的古代人而言,自然谁都想给后世留下一个好印象。

既然是习武出身,身材高大魁梧甚至比相貌还要重要,所以那些相对并不魁梧的武将也会私下叫画师们给他们画得更“气蕴山河”一些,这样虽然有点自欺欺人,但是留给后人们的印象会很好,也满足了他们的虚荣心。

所以,那些流传下来的武将画像中,不乏也有很多不像本人的,他们只是顺应当时人们的眼光而是随大流儿似的画得膀大腰圆,就和现在的照片被用了PS一个道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鳌拜是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为何下场却很惨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鳌拜是四位辅政大臣之一,为何下场却很惨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鳌拜是顺治皇帝死前遗嘱确定的四位辅政大臣之一,后来他以功骄横专权,霸道朝野,把少年皇帝康熙当傀儡,干了诸多引起公愤的坏事,最终被康熙智擒惩办,成为历史罪人。这段历史往事,一直是少年康熙皇帝的传奇功绩,并已被史书和诸

  • 汉景帝推行的《削藩策》是导致七国之乱的原因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推行的《削藩策》是导致七国之乱的原因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汉景帝刘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削夺藩王势力,听取了晁错的建议:“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于是景帝致力推行《削藩策》,从而引发七国之乱。参与这次叛乱的七个诸侯王中,吴王刘

  • 东吴的"安东将军"分别是谁?详解贺齐和徐盛的生平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四安将军,指安东,安西、安南、安北四将军。东吴的“安东将军”分别是谁?他们最后结局如何?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来为各位详细介绍下贺齐和徐盛的生平。一、贺齐贺齐(?-227年),字公苗,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贺齐年轻时任会稽郡吏。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孙策任命贺齐为南部都尉、平东校尉。建安十三

  • 董卓这么残暴的性格,为什么会放走袁绍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这么残暴的性格,为什么会放走袁绍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就在董卓迎皇帝回宫不久,原本的皇帝被废掉,汉献帝被扶持上位,这件事彻底触怒了袁绍,他公然在堂上与董卓对喷,董卓甚至都威胁要杀他,可袁绍丝毫不怵他,在堂上与董卓闹翻之后立即离开了洛阳。袁绍出走是董卓的一大败笔,给自己

  • 同为皇后,王政君和窦漪房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同为皇后,王政君和窦漪房是什么关系?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历史上的王政君王政君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后之一,她一生经历了七个朝代,历经风雨,但是由于她识人不明,昏庸无能导致了大汉大权旁落,王莽篡位建立新朝,最后在自己的自责,悲愤之下忧郁而终。王政君传奇的一生始于一个意外,当时

  • 刘备为什么一生不重用赵云呢?刘备临终前说出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什么一生不重用赵云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小编认为这里面有两个原因,那就是汉室江山是比较在乎一个事情,那就是有军功才能上位。飞将军李广的能力是很强大,但他一生没有被封为侯爷,那就是他没有军功而已。有人说,赵云可是拥有很多军功的,但这只是你从《三国演义》里面看到的事实,那

  • 蜀汉可守街亭的人选都有谁?诸葛亮为什么不用王平?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刘备临终之时在白帝城托孤,自此之后,整个蜀国的军事大权,全部都落到了诸葛亮的手中。那么蜀汉可守街亭的人选都有谁?诸葛亮为什么不用王平?诸葛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向刘备证明,他的一生无愧于蜀国。诸葛亮不仅细心地培育刘备的接班者,刘禅,同时诸葛亮将自己更多的心血都放在平定蜀国内部的战乱之中。在此过

  • 条顿堡森林战役最后是什么结果?罗马帝国为何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条顿堡森林战役最后是什么结果?下面由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接着往下看公元9年罗马帝国日耳曼行省的总督瓦卢斯率军征讨日耳曼人,结果在条顿堡森林惨败,三个罗马军团全军覆没,瓦卢斯也羞愧自杀。当时罗马帝国是横跨亚欧非三大洲的大帝国,罗马军团装备精良,英勇善战,横扫亚欧非无敌手

  • 李世民对降将非常宽容,为何却杀了单雄信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唐王朝统一天下的过程中,各路降将立下了不世功勋,非常知名的有李靖、李勣、秦琼、尉迟恭等。但李世民接受王世充投降之后却并没有那么大度,他将王世充的党羽大部分都逮捕。李世民不顾李勣的苦苦哀求,斩杀了前瓦岗军著名将领单雄信,引发了河北反叛,唐朝损兵数万,花了两年才平定。要知道,李世民对降将一向非常宽容,

  • 萧何当初力荐韩信,为何后来又骗杀了韩信?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萧何(?-前193年),沛郡丰邑人,西汉开国功臣、政治家,“汉初三杰”之一。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初,刘邦刚刚被立为汉王,萧何被刘邦拜相,成为百官之首。但以刘邦灭秦的功劳来看,封王巴蜀其实是对刘邦的“侮辱”,刘邦军中人一般都认为,这是“迁”,在赶往汉国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