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韩信功成名就后,为何不杀了当初羞辱他的屠夫?

韩信功成名就后,为何不杀了当初羞辱他的屠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378 更新时间:2024/1/1 19:11:42

韩信,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被刘邦评价为麾下三位人杰之一,后世以此称之“汉初三杰”,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韩信早年在家乡淮阴的时候,被淮阴的一个屠夫给羞辱了。

屠夫指着他说,虽然他韩信生得高大,而且喜好佩剑,但他韩信其实很胆怯。如果韩信想要证明自己不胆怯,就拔剑出来,刺屠夫,若是证明不了,那就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去吧。

韩信最后选择从屠夫的胯下钻过去,这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胯下之辱。

多年之后,韩信功成名就,成了高高在上的楚,回到故乡淮阴,找到当年羞辱自己的屠夫,却没有选择杀掉屠夫,而是赏了个小军官而屠夫做。

为什么韩信不杀掉屠夫报了当年的胯下羞辱之仇?

这正是韩信的聪明之处。

试想,如果韩信在成为楚王之后,杀掉屠夫,世人会怎么看韩信?

世人当然会觉得,屠夫当年说得很对,韩信虽然长得高大,虽然喜好佩剑,但就是一个胆小鬼,要不然,当年韩信只是一介布衣的时候,为什么就不敢拔剑刺杀屠夫呢?怎么成了楚王,就敢诛杀屠夫了?还不是因为楚王是王,做王以后有权了,有权后就给胆子壮了,胆子壮了就敢诛杀屠夫了。

因此,如果韩信选择在此时杀掉屠夫,只能证明屠夫当年是看对了,韩信怎么能让一个小小的屠夫被认为是正确的?

所以韩信无论如都不能杀掉屠夫。

不杀屠夫的事情,很好理解,为什么韩信还要封屠夫做一个低级军官呢?

这就更有门道了。

照韩信的说法,那个屠夫也是个“壮士”,韩信也曾在法场上自称“壮士”,是“壮士”,在秦末天下大乱时,就应该投身于历史洪流中,去参军,去战场上建功立业。

但韩信已经成为楚王了,那个屠夫却依然没有任何军衔,这只能说明,那个屠夫并没有去参过军,为何不参军?当然是怕死在战场上了。

既然屠夫害怕参军,那就给个小军官让屠夫做,让屠夫好好感受感受,韩信到底是不是一个胆小鬼,如果韩信是一个胆小鬼,为何敢主动参军,为何没在任何一场战争中做逃兵。

给屠夫一个小军官做,也是变相地披露屠夫胆小的事实,胆小的屠夫说韩信是胆小鬼,那不就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吗?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是什么意思?为何要推行这一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其中,明清政府推行的“改土归流”政策对中国农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改土归流”是指将土地从封建地主手中收回,重新分配给农民的一种政策。在明清时期,由于土地私有制的存在,土地被少数地主垄断,而广大农民则无法获

  • 高适的诗如何创作的?艺术风格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高适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和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高适的诗作。一、《高适的生平经历》高适于唐德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出生于陕西长安,其祖父高适之曾任唐玄宗的宰相,父亲高适之则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和书法家。高适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文学和历

  • 夷陵之战的经过如何?陆逊为何能战胜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夸大了刘备在夷陵之战中的兵力。据小说中描述,关羽被杀后,刘备兴兵讨伐东吴,调集了70多万大军,而东吴则只投入了20万大军。因此,《三国演义》中的夷陵之战被描绘成一场规模庞大的百万人大战,结果却是陆逊以少胜多,击败了拥有70多万兵力的刘备。受到《三国演义》的影响,许多人将夷陵

  • 明朝灭亡的真正原因是明朝宗室人数太多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有一种戏谑的说法:谁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答案是明朝肥头大耳的王爷们。王爷们没啥事干,天天生孩子,明朝败局已定的崇祯十七年(1644年),明朝宗室竟有33.28万人……明朝宗室人数如此众多,这和他们优厚的生活待遇是分开的。朱元璋坚定地认为子孙开枝散叶,就能巩固他的朱家天下。不但儿子们都分封外藩,待遇

  • "乌台诗案"中苏轼为何能保住自己的性命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苏门三家:苏洵、苏轼、苏辙,堪称北宋文学的代表。苏洵散文写作造诣深厚,兼顾宏大与简洁,开创了一代散文新风。苏轼是北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通才、全才、天才,他的成就不仅在文学上,还包括书画等艺术领域。他的人格魅力和发掘和提拔有才华的年轻人的热情,吸引了许多文人和骚客,其中最有名的是黄庭坚、张耒、晁补之

  • 王保保投降了吗?具体情况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王保保,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他曾经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立下赫赫战功。然而,有一段关于他投降的传闻却一直存在争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王保保是否真的投降过?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关于王保保是否投降的说法并没有确凿的历史证据支持。根据《明史》等史料记载,王保保在抗击倭寇的战斗中表现出色,多次立

  • 雅克萨之战发生在什么时候?探索雅克萨之战的时间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雅克萨之战是清朝与俄罗斯帝国之间的一场重要战役,发生在1858年。当时,清朝派遣军队前往边境地区,试图防止俄罗斯帝国的扩张。然而,俄罗斯帝国军队在雅克萨河畔与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以胜利告终。那么,雅克萨之战的具体时间是什么时候呢?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当时的国际背景。19世纪中期,欧洲列强开始

  • 赵云究竟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史籍中是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作为三国时期蜀汉的一位著名将领,其形象在历史和文学作品中被广泛传颂。然而,关于赵云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存在着争议。本文将从历史资料出发,探讨赵云是虚构的还是真实存在的。一、赵云的生平赵云,字子龙,是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人。他原为公孙瓒部下,后来投奔了袁绍和曹操。在赤壁之战后,赵云加入了刘

  • 神龙政变是李显发动的吗 李显为什么敢参与该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李显的复杂处境来源于他作为武则天儿子的身份和唐朝的政治环境。当李显被赶下台后,他一直生活在恐惧之中,但武则天最终还是接他回来,重新任命他为太子。然而,李显依旧谨慎小心,深怕自己的行动会惹怒武则天。当时的唐朝政治环境复杂,武则天登基前就有反对者。尽管武则天登基后,许多人表面上看起来很老实,但其实内心还

  • 张良在吕雉的逼迫下献出一计,对西汉产生多大的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张良,秦末汉初时汉太祖高皇帝刘邦最器重的谋士,西汉开国功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刘邦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张良曾两度离开刘邦,追随韩王成,又两度回归汉营,辅佐刘邦破秦、灭项,为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