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状元才是殿试第一名,为何有人考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状元才是殿试第一名,为何有人考中探花比中状元还高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859 更新时间:2023/12/19 7:46:14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最为出名的一种国家选拔人才的制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非深远的影响。古代科举考试很难,而在科举考试最后一关的殿试中取得前三名的人,分别命名为:状元、榜眼探花,其中还有连中三元的说法,即乡试、会试、殿试接连夺得魁首,不过这样的猛人实在罕有。

按理说状元是殿试第一名,理应是最风光的,但为什么古人中了探花比状元还高兴呢?

“探花”一词最早出现在唐朝,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等第名次无关。唐朝进士及第后会有隆重的庆典,在杏花园举行的“探花宴”就是活动之一。

探花宴开始前,会在同榜进士中选出两位最年轻且最英俊的人充当“探花使”,他们遍游长安城中的名园,沿途采摘鲜花,并在琼林苑赋诗,用鲜花迎接状元,这种以宴会形式庆祝学子高中的活动一直延续到唐末。

唐人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写道:“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送人魏泰在《东轩笔录》中也记载:“进士及第后,例期集一月,共醵罚钱奏宴局,什物皆请同年分掌,又选最年少者二人为探花使,赋诗,世谓之探花郎。”

也就是说唐朝的探花郎不仅有才华,还有英俊的相貌,他们也许会比其他人得到更多与皇帝、皇亲贵族、臣子们接触的机会。唐代孟郊有名句“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遍长安花”,描写了探花郎的意气风发。翁承赞也在《擢探花使三首》诗中写道:“探花时节日偏长,恬淡春风称意忙。每到黄昏醉归去,詑衣惹得牡丹香。”流露出了自己当选探花郎的喜悦。

而探花专指进士中的第三名,一般认为是在北末年确立,在明朝正式形成定式。此时科举制度逐渐趋于完备,探花也正式成了名次的称呼,但随着名次的正式变更,对于探花而言,长相与年龄也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南宋以后,殿试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统称为“三鼎甲”。虽然探花是代表第三人及第,但同样是天子门生,是一甲及第,与状元、榜眼一样都是不相上下的高才,是十分难得的荣誉,只是因为皇帝的好恶而名序有先后,并非都以辞赋、策论分高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真正的垓下之战是哪一场?地点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垓下之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役,发生在公元前202年。然而,这场战役的真实情况却存在一些争议。在历史上,有很多版本的垓下之战,但真正的垓下之战究竟是哪一场呢?据历史学家的研究,真正的垓下之战发生在今天的河南省荥阳市境内。当时,汉朝的刘邦率领大军与项羽领导的楚军在这里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在这场战

  • 刘备和刘秀打天下情况差不多 两人的结局为何完全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对刘秀和刘备情况差不多,为何刘秀一统江山,刘备只能三分天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刘秀和刘备在打天下的时候,情况都非常相似。一是他们都是皇族后代,不过在他们那一代的时候,都已经没落了。没落到甚至他们是不是皇族后代,都让人产生怀疑。二是他们都是在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天

  • 北魏属于十六国吗?北魏王朝推行了哪些政策?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王朝,其建立时间是公元386年。十六国时期指的是从公元304年至439年这段历史时期内,中国境内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因此,北魏并不属于十六国时期。在十六国时期,中国境内出现了多个割据政权,这些政权之间相互争斗、并立交替的历史背景非常丰富多彩。其中比较著名的有前赵、后赵、前燕

  • 宋哲宗的死因是什么?宋哲宗究竟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宋朝历史上,宋哲宗是一位备受争议的皇帝。他在位期间,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和政策,但也面临着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挑战。然而,他的死因却一直备受关注和猜测。本文将为您介绍宋哲宗的死因。一、病情恶化据历史记载,宋哲宗在位期间身体状况不佳,经常生病。他曾经患有多种疾病,如心脏病、肺病等。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

  • 中央集权制度什么时候建立的?起源于什么时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一种重要的政治体制,它起源于秦朝时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在这个时期,中央政府开始掌握了最高的权力,各地的官员和地方政权都必须服从中央政府的指示和决策。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国的政治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

  • 法正为何能成为刘备唯一赐予谥号的大臣?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法正为何能成为刘备唯一赐予谥号的大臣?法正,字孝直,右扶风郡郿(今陕西省眉县东北)。建安初年,天下大乱,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各地豪强争斗不断。法正与好友孟达入川依附刘璋,可刘璋不善用人,法正熬了很久才当上了新都县令。建安十三年,法正与刘备初次见面。这次见面,让法正产生了投奔刘备的想法,尤其是刘备

  • 宗教改革核心内容是什么?有几个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欧洲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和改革。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宗教改革的核心内容。第一段:对教会的批判宗教改革的核心是对天主教会的批判。在中世纪,天主教会在欧洲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同时也存在着腐败和不公的问题。马丁·路德等人认为,教会的教义和实践已经变得陈旧和僵化,需要进行改革。他们主张

  • 三国赤壁之战时,为何会刮起东南风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赤壁之战时,为何会刮起东南风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虽然火烧赤壁是周瑜的得意之作,但在曹操手下仍有3个谋士识破了火攻之计,可惜2个劝谏无效,1个逃之夭夭。公元208年的赤壁之战,曹操战败,孙刘联军趁机扩张,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所以这三位谋士对于曹操来说极其重要,今天就

  • 同样都是清朝皇家园林,为什么烧圆明园不烧颐和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圆明园和颐和园都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皇家园林,但它们在遭受火灾后的命运却截然不同。为什么烧圆明园不烧颐和园呢?这个问题一直备受关注。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圆明园和颐和园的历史背景。圆明园建于清朝康熙年间,是一处以山水为主题的皇家园林。而颐和园则是乾隆年间建造的,以湖泊为主题的皇家园林。两者的规模、建筑风格

  • 李自成死了谁是皇帝?历史如何记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曾经攻占北京,建立了大西国。然而,他最终还是失败了,被满清军队所击败。那么,在李自成死后,谁成为了新的皇帝呢?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个问题。首先,从历史记录来看,李自成死后并没有建立新的政权。他在攻占北京后曾经称帝,但是这个“大西国”并没有得到其他国家的承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