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陈琳被曹操俘虏后,他的下场如何呢?

陈琳被曹操俘虏后,他的下场如何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516 更新时间:2023/12/23 0:13:14

陈琳是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陈琳被曹操俘虏后,他的下场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

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陈琳也算是三国时期的元老了,因为他在何进掌权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何进的主簿了,而此时刘、关、张还不知道在哪里呢。何进要起外兵入京,剪除宫内的宦官,陈琳当时以死力谏,可惜何进这位没脑子的大将军不听,没能干掉阉党,反而被十常侍所害,他引来的西凉兵马更是为祸朝纲,董卓离篡位也就一步之遥了。何进被杀,陈琳逃到袁绍那里。后来袁绍和曹操越做越大,成为北方两大诸侯,势若水火,终于爆发了官渡之战。官渡之战前,陈琳为袁绍写了一篇战斗檄文《为袁绍檄豫州文》。这篇檄文就是陈琳执笔的,从曹操的爷爷开始骂起,说什么曹操的爷爷是太监啊之类的,然后骂曹操他爸,再骂曹操,反正是把曹操的近代祖先和本人都骂了个遍,这篇檄文到底多成功?就连被骂的主角——曹操,看完檄文也拍手叫好,虽然气的直冒汗,但是也因此暂时治好了他的头疼病。经次一骂,陈琳在三国时期一下子火了,成为了三国时期最有名的“喷子”。

我们看陈琳写的这篇《为袁绍檄豫州文》,可以说,陈琳骂得那叫一个痛快,把曹操从头到脚骂了个遍,把曹操做过的所有事情损了个遍。但是,曹操为什么没有报复杀陈琳呢?

第一,陈琳的这篇文章缓解了曹操的偏头痛,曹操觉得陈琳的文章有治病奇效。

这理由让人啼笑皆非吧?还真不是胡说,史料记载,当时曹操正苦于偏头痛,侍卫们把陈琳的檄文拿来给他看,曹操惊出一身冷汗,然后偏头痛竟然就好了。当然了,这里说的意思,并不是说陈琳的文章真能治病,而是说他的文章写得痛快淋漓,曹操非常欣赏。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文学发烧友,也是一代文学大家。他对能够写出好文章的人,是非常欣赏的。他欣赏陈琳的文章,就算陈琳在文章中骂他,他也不以为意。

第二,陈琳骂的话句句属实,曹操无可辩驳。

官渡大战之后,曹操抓到陈琳,他指责陈琳的是这句话:“卿昔为本初移书,但可罪状孤而已,恶恶止其身,何乃上及父祖邪?”曹操只说了陈琳不该骂他的父亲、祖父,这话的意思很明显,就是陈琳指责他的那些话都是对的,都是他干过的事情。只不过陈琳在用语上过于夸张,道德评判的色彩过于浓厚。但是大家都知道,这是檄文的格式,陈琳的这种用语,没有什么不对。

第三,曹操唯才是举,而陈琳确实是一个人才,曹操舍不得杀。

曹操最喜欢的就是人才,“唯才是举”是他第一个提出来的,区别于之前的“察举制”。“察举制”主要是从道德层面来评判人才,而“唯才是举”根本不去考虑一个人的道德问题,只要在行军打仗及治理国家上有用,就可以用。陈琳正是这样一个人才,他最大的才能就是檄文写得好,曹操正需要这样一个写檄文的人。后来曹操出兵打仗的时候,每次要写檄文,都是让陈琳来写的。

第四,陈琳归附曹操以后,真心实意跟随曹操,不反对他。

魏晋文人是很有傲气和傲骨的,他们很少向权贵低头。祢衡反对曹操,那样骂曹操,绝不向曹操低头,曹操都没有杀他。最后曹操忍不住了,放他出去让黄祖杀他,曹操都不杀。曹操杀了孔融,那也是孔融不断反对曹操。不过曹操就算杀孔融,曹操找的借口也不是孔融骂他,而是曹操认为孔融侮辱礼教(孔融说,父母对儿女无恩,不过是一个容器而已)。陈琳既然归附曹操,后来又没有反对过曹操,曹操没有理由杀他。

第五,曹操不杀陈琳,可以争取到更多的人才。

曹操放了陈琳,还给他官做,大家会觉得曹操是一个宽厚大度的人,是一个求贤若渴的人,所以天下的人才都会对曹操趋之若笃。可以说,陈琳事件,给曹操做了一个活广告。而曹操的人才也是三国诸侯中最多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

后来曹操把袁绍给打败了,还活捉了陈琳,曹操早就知道陈琳的才华,就想问问陈琳为啥要骂的这么狠,陈琳挺聪明的,他对曹操说,各为其主,当时骂你也是没办法,要是我跟着你干,我以后也这样骂别人。曹操一听乐了,没准以后不用打仗,一篇檄文就能骂死一个,于是收下了陈琳。

陈琳确实聪明,他给曹操当秘书那是手到擒来,写檄文气对手这是必须的,更重要的是曹操集团的什么通告啊、通知啊、皇榜啊什么的,都让陈琳来执笔,有一次需要写一个通知,曹操让陈琳近日写好,谁知道不出半个时辰,陈琳就写好了,还非常低调的给曹操批阅,曹操很开心,拿起了笔,开始批阅,不过曹操的脸晴转多云,因为曹操一直把这个通知都看完了,愣是一个字没改成,这让曹操很受挫,见曹操拿起笔没能改半字,陈琳沾沾自喜,如果换成司马懿估计得吓死。

陈琳跟着曹操干了很多年,最后在一次瘟疫中染了疾病,就离开人世了,虽然《三国演义》对陈琳描述不多,但是陈琳在诸多的同僚之中还是受到一致好评的。其他人的评价就不一一列举了,咱们就单独看看曹丕对他的看法吧。“曹丕:今之文人,鲁国孔融文举,广陵陈琳孔璋,山阳王粲仲宣,北海徐干伟长,陈留阮瑀元瑜,汝南应玚德琏,东平刘桢公干,斯七子者,于学无所遗,于辞无所假,咸以自骋骥騄于千里,仰齐足而并驰。以此相服,亦良难矣。”由此可见,陈琳在曹氏集团混的还是不错的,很受主子青睐。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李世民为什么对李靖那么忌惮?李靖有何特殊之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和李世民都是唐朝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备受关注。据史书记载,李世民对李靖非常忌惮,这是因为李靖在唐朝的建立和发展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靖和李世民的背景和经历。据史书记载,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唐太宗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

  • 章邯曾率秦军横扫六国诸侯,为什么会被韩信"暗度陈仓"?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章邯是秦朝末年著名将领,秦二世时期任职九卿中的少府。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章邯原本只是秦廷的少府,但不知因为什么原因,被秦二世胡亥破格提拔,以骊山囚徒和囚徒后代组成的临时军队,击溃了陈胜的大将军周文。周文的近百万大军,在章邯面前,竟然一击击溃,仓皇逃窜,最后

  • 李靖为什么不支持李世民?原因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在唐太宗的征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镇国大将军”。而李世民则是唐太宗的儿子,他在唐高宗时期继位,成为了唐朝的第二位皇帝。那么,为什么李靖不支持李世民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李靖和李世民的背景和经历。据史书记载,李靖是唐朝时期的一

  • 古代十六国分别是哪十六个国家?疆域有多广阔?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十六国是指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这十六个国家,它们在公元304年至439年期间相继兴起和覆灭。这些国家都是在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前凉是由氐族人吕光建立的政权,其疆域包括今天的甘肃、青海

  • 史书对项羽的评价是怎样的?如何评价项羽?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项羽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角色。他是楚汉相争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将领之一。然而,关于他的评价在史书中却是褒贬不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通过真实资料来探讨史书对项羽的评价。首先,我们需要了解项羽的基本背景。他出生于楚国贵族家庭,自幼就接受了严格的军事训练。在他十几岁的时候,他

  • 元朝经济繁荣吗?体现在哪些方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王朝,其经济的繁荣也是十分引人注目的。在元朝时期,由于政治、军事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经济也得到了迅速的增长和发展。下面我们来一起探讨一下元朝经济繁荣的表现。首先,元朝时期的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提高。政府大力推广水利工程和农田改良措施,使得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

  • 为什么聪明的诸葛亮偏偏选择弱小的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之所以选择了当时还不为人知的刘备,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诸葛亮对当时的形势有清醒的认识。其他政权的高级官员或权贵已经有人担任了,而诸葛亮深知自己的能力,他相信自己应该担任一个高级官员的角色,而不是从基层小卒开始。在当时缺乏谋士的刘备身边,诸葛亮看到了一个难得的机会,他甚至认为刘备集团迫切需要他

  • 春秋五霸称霸顺序是怎样的?了解春秋五霸称霸顺序口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文化名人。其中,春秋五霸是指五个在春秋时期崛起并称霸一方的国家,它们分别是齐国、晋国、楚国、鲁国和秦国。那么,春秋五霸称霸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下面是春秋五霸称霸顺序口诀: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鲁襄公、宋襄公,这五个君主依

  • 什么是屯门海战?为什么会被被西方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战役和事件成为了后人传颂的典范。其中,1894年的甲午战争可谓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转折点。在这场战争中,中国北洋水师与日本海军在黄海海域展开了激战。然而,在这场战斗中,有一段插曲成为了人们谈论的焦点,那就是屯门海战被笑的故事。背景:甲午战争前的紧张局势1894年,清朝政府与

  • 卢绾为什么能被封王?他有哪些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卢绾之所以在汉五年年末被刘邦封为燕王,必然是因为他做出了巨大的功绩,除封王之外已经没有更高的奖励可以给予他了。功臣们对卢绾的评价一致认可,尽管「功最多」这三个字有些夸张,但与事实相差不远。卢绾的功劳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作为最高武官,他一直追随刘邦平定天下。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刘邦被封为汉王,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