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荀彧有哪些成就?为何曹操对他的评价极高?

荀彧有哪些成就?为何曹操对他的评价极高?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3668 更新时间:2023/12/17 22:22:43

荀彧有哪些成就?为何曹操对他的评价极高?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公元191年,曹操为奋武将军在东郡,荀彧知袁绍终不能成大事,离袁绍而去投曹操。曹操大悦曰:“吾之张良也。”用为司马,时年二十九。

曹操除了司马懿,还有一个很厉害的谋士,是曹操心目中的“张良”,那就是荀彧。张良是汉高祖刘邦的首席谋士,是帮助刘邦打下江山的一位大功臣!最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在汉高祖碰到疑惑时帮助他,从而有了汉朝。

荀彧,字文若,在曹操手下担有重要一职。先来看看他的成就吧!

官渡之战时,曹操因为粮草不足而想退兵,但又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直接下命令,而是想把责任推到荀彧一人的肩上:写了封征求意见的信,要是其他谋士,肯定劝曹操退兵,这正合了曹操的心机;可荀彧呢?他早就猜出曹操的心机,所以,便极力劝曹操进兵,不能退兵,这样,又把事情推还给了曹操!

结果,曹操觉得很没办法,只好硬着头皮进攻!在这之后,曹操面对这种情况,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把他深藏不露的本领拿了出来,重用贤良,远离小人,使用了种种计谋,终于把袁绍的军队打得落花流水!七万士兵把袁绍的四十万打得元气大伤,害得袁绍气不过,吐血而死!

暂且把官渡大战放一放,因为以后我还会为大家细细说明官渡大战的每个细节。现在来看看曹操的一个重要的靠山,也可以说是令牌。那就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大家可能会忽视了一个问题,挟天子以令诸侯是谁提出的呢?是许攸?不是,那时他还没投靠曹操呢!是郭嘉?也不是。答案就是荀彧!当时许许多多的人(百分之九十九的谋士)都不赞成迎奉天子,只有荀彧一个人赞成,想想他的任务有多沉重!有多难办,但他给办好了!其他的谋士不同意迎奉天子主要认为:1、天子来了后,什么事都要上奏,很麻烦!2、天子在这后,许多军阀就会眼红,而把怒火投向曹操!3、假如不遵从天子的话,还要落个不忠之名。而荀彧是怎么讲的呢?他把利弊分析得清清楚楚:利是可以用天子的名义号令诸侯!可谓是“号令天下,莫敢不从!”,还可以主持事务,让天子当个傀儡,天子又是个令牌。而且谁要是不服从他,谁就是汉贼!而弊是什么事都要上奏。可是弊的一面根本不存在!其他就不用说了!所以,利大于弊,应该立刻迎奉天子,否则被别人抢去,后悔莫及!

曹操毅然选择了荀彧的建议,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他称霸天下!无人能敌!

还有,曹操的“谋士智囊团”中大部分的人士都是荀彧推荐的!你说荀彧厉不厉害?!

枭雄曹操:他竟也算汉室忠臣

汉末最忠于汉室的忠臣,莫过于曹操,虽然他被儿子尊为魏武帝,但他在世时,三分天下有其二,大权在握,依然臣事汉朝,把他说成大奸臣,那是罗贯中的污蔑。

曹操对献帝一直忠心耿耿,顾全大局。自董卓专权,曹操逃亡到关东,集结讨董联军,虽然他是第一个发起人,但为了大局,他主动推举袁绍为盟主,这需要多么广阔的胸怀。

反董联军占领洛阳后,诸侯停滞不前,等待观望,惟有曹操独自领兵西进,虽然由于孤军深入而失败,但他的反董决心,明显比诸侯要坚定。

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后,袁绍等人图谋立刘虞为皇帝,遭到曹操的拒绝,他表示“我独西向”,再加刘虞自己拒绝称帝,所以这一图谋没有得逞。

李郭之乱后,汉献帝东还,一路十分狼狈,各地诸侯都认为汉室气数已尽,如果曹操是奸臣,全可不管这种闲事,甚至对献帝加害,但只有曹操主动迎接献帝,重新建立了汉朝政权。而且为了大局,曹操还把大将军的职位让给了袁绍。

关于衣带诏事件,其实只是董承自称得到了献帝讨曹操的衣带诏,真伪难以判断。如果是假的,那么奸臣是董承,如果是真的,曹操发现这一件事后依然尊献帝为君,而不是将他废除,这怎么可能是奸臣的作为呢?我们只要看看董卓、司马师、司马昭、孙竣等人,皇帝对其稍有不满就被废掉,有的则连不满都没有,甚至加以杀害,那才是奸臣的行径。另外要说明的是,董承原来是董卓女婿牛辅的部将,也参与过李、郭等人的叛乱,来历就很有问题,实质上是董氏余党。至于曹操杀死董承的妹妹,从那个时代考虑,出于斩除后患的原因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不能用现代的标准要求汉末的人吧。

伏皇后被杀,主要原因是她在董贵妃被杀后,在对伏完的书信里有“恶言”,并参与了伏家的阴谋活动。曹操其实很早就知道这件事,但一直没有行动,心里还是不愿意出现废皇后的事情,直到伏家真的对中央政权的稳定构成威胁,才不得已下手的。东汉之所以衰亡,就是在外戚和宦官交替执政下腐化的,曹操对伏氏的打击,彻底解决外戚问题,和他原来和袁氏一起诛灭十常侍一样,都是对腐蚀汉朝的腐朽势力的扫荡。

曹操虽然掌握很大权力,但一直尊重献帝权威,甚至自己的生死也交在献帝手里。曹操见献帝,都按照当时三公见皇帝的惯例,左右有虎赉夹着。有一次献帝对他说:“曹公如果认为我值得辅佐就请辅佐,不能的话也随你。”那时献帝只要一声令下就可以将曹操杀死,曹操很紧张,汗如雨下,但是献帝没有下令杀他,曹操也没有因此对献帝有什么不恭。由此可见,献帝和曹操还是比较信任的。

我们再把曹操和别的势力比较一下。刘备从小就是野心勃勃,连村里的大树还想当作皇帝的车盖,他这个皇亲真假也很难说,最后献帝还活着,刘备就迫不及待做了皇帝。孙权占据江东,鲁肃一见他就劝他要学刘邦,不要学齐恒晋文,后来孙权到底自己做皇帝,当然不是忠臣。刘焉在西川借口米贼当道不愿供奉朝廷,还制作天子车马,也是想取代汉室。马腾韩遂本来就是叛乱分子,后来受招安的。至于董卓、二袁、公孙瓒、张鲁等人就更不用说了。曹操说“设天下无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一点也没说错。

另外,我们分析一下三国演义里关羽的一句话,他投降曹操时有三个要求,第一个就是“降汉不降曹”,降汉,那就是说原来是刘备在和汉朝对立,从刘备最亲信的关羽这句话里看得出,刘备才是汉贼。前面我说的都是正史,演义是尊刘贬曹的,但即使罗贯中再巧言令色,谁忠谁奸还是露出了马脚。

曹操被当作奸臣,因为曹丕篡位自立,那是他儿子的事,曹操自己一直臣事汉室。因为他,汉朝才又延续了二十多年。有人说尊刘贬曹是封建正统观念,其实,就是按照封建正统观念来考较,曹操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汉室忠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读书到底是什么样的 古人为何都要读四书五经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四书五经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一,其地位至今仍然被广泛认可和尊崇。为什么古代读书人都要读四书五经呢?本文将从历史、文化、教育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首先,历史的原因是不可避免的。四书五经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

  • 戚夫人到底厉害在哪,为什么能成为吕雉最大的情敌?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戚夫人,亦称戚姬,秦汉时期济阴定陶人,汉高祖刘邦宠姬,生下刘如意。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如果说吕后这一辈子最恨的人是谁,那一定是戚夫人。据记载,刘邦死后,吕后大怒,将刘邦生前的宠妃全部打入冷宫,幽禁起来,而最受刘邦宠爱的戚夫人,则被吕后赶到永巷中去,和罪人吃喝拉撒在一

  • 在古代如果将军造反,那些士兵是听从谁的指挥?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如果将军造反,那些士兵是听从谁的指挥?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古代将军造反的时候,之所以能够指挥下面的军队,最核心的一个原因其实还是在于信息差。因为古代的通讯手段,实在太差,所以导致下面军队的士兵,其实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在造反。只有高层少部分将领,才会知道造反的真相。但这

  • 孙权死后东吴有几位皇帝,他们的表现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权死后东吴有几位皇帝,他们的表现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孙权按辈分来说,其实应该算曹操、刘备的晚辈,孙权的父亲孙坚才是和曹刘同时代的人物。公元208年赤壁之战时,孙权是26岁,而曹操已经53岁,刘备47岁。所以当曹操220年,刘备223年去世后,孙权那时候还没有称帝,

  •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与赵合德两人下场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汉成帝死后,赵飞燕与赵合德两人下场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赵飞燕和赵合德姐妹俩,一个是汉成帝的第二任皇后,一个是汉成帝的宠妃。但由于汉成帝44岁时,突然毫无征兆的去世,这姐妹俩又没有生下子嗣,最后只落得一个,先后自杀的结局。汉成帝自从立了赵飞燕为皇后,反而对她妹妹赵合德

  • 曹雪芹除了《红楼梦》之外还有哪些作品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曹雪芹除了《红楼梦》之外还有哪些作品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曹雪芹是个杂家,他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都有所研究。在艰难困苦中,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在西郊居住期间,曹雪芹

  • 顺治皇帝为什么如此憎恨多尔衮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顺治皇帝为什么如此憎恨多尔衮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此外,顺治下令将多尔衮的家产全部抄没入官,一大批官员被撤职、处分、流放。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与顺治皇帝母亲孝庄皇太后关系重大。首先,清军入关后,沿袭明制,即年幼的皇子和皇女需由宫中女官、乳母等抚育,因此孝庄住在慈宁宫

  • 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为什么不救他的女儿呢?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为什么不救他的女儿呢?《三国志》记载,长坂坡战役时,被困的不仅有刘备的儿子刘禅和甘夫人,还有他的两个女儿,而且刘备的这两个女儿当时只有十六七岁。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最后赵云救出了刘备的儿子刘禅,刘备夫人自杀。刘备的这两个女儿被曹操的大将曹纯霸占,当时曹

  • 刘盈曾多次抛下刘盈,为何还立刘盈为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刘邦,即汉高祖,字季,沛县丰邑中阳里人,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汉朝开国皇帝,对汉族的发展以及中国的统一有突出贡献。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汉二年,时为汉王的汉高祖刘邦率兵攻占彭城。彭城是西楚霸王项羽的都城,刘邦之所以能够成功攻占彭城,乃是因为项羽出兵攻齐,彭

  • 古代打仗的时候,如果没船该如何渡河呢?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做“半渡而击之”,意思是说要趁着敌方渡河到一半的时候发动攻击,此时敌方首尾不接,行列混乱,援军又被大河阻隔,所以很容易将其歼灭在岸边。而如果这个时候不出击,等敌方全部渡河站稳脚跟,要取胜就没那么容易了。所以,宋襄公号称仁义而不肯半渡而击楚军,结果楚军列好阵势,大举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