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登基之夜没有守灵而是返回潜邸 雍正是想要谋杀邬思道吗

雍正登基之夜没有守灵而是返回潜邸 雍正是想要谋杀邬思道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1682 更新时间:2023/12/18 18:53:39

雍正登基之夜,为何匆匆返回潜邸?到底是不是为了诛杀邬思道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在看《雍正王朝》的朋友,时常会为一个问题而争论:雍正帝胤禛在登基之夜,没有在康熙身边守灵,而是连夜返回潜邸,到底是不是为了诛杀阴诡谋士邬思道?

认为雍正是为了杀人灭口的依据大概有三点:

第一,邬思道在雍正帝身边多年,对雍正帝的各种黑历史知道太多,留着邬思道,雍正寝食难安,所以邬思道必须“消失”。

第二,兔死狗烹是历史不变的规律,所以雍正帝坐了皇位,也要卸磨杀驴。比如年羹隆科多等人就是实例。

第三,突然出现的十七阿哥,动机不纯,被怀疑是雍正专门派来诛杀邬思道的。

首先说明,在这里不抬杠,只是出于对这部剧,以及对这段历史的兴趣,说说自己的看法,欢迎共同讨论、分析。

笔者认为,雍正之所以连夜返回潜邸,并不能说明就是为了诛杀邬思道。首先雍正帝初登皇位,正是需要笼络人心的时候,要知道老八虽然没有夺得皇位,但他可没闲着,夺嫡之战正是到了鱼死网破的时候,接下来将有诸多的不确定。

其次,雍正杀一个人,断然不用亲自出手,只需一个眼神,一个暗示,一个侍卫就能解决了邬思道。如果雍正真的要杀邬思道,也必要见个面再杀。

再者,雍正非要杀邬思道,也不用在这个时候杀。这个节骨眼上杀邬思道,岂不是让从龙功臣,帮雍正夺嫡的十三爷等人心寒吗?真的要杀,可以先软禁,等坐稳了皇位,摆平了八爷等人再杀也不迟。

那雍正为何连夜返回呢?雍正本人是这么说的:“按理说,孝子守灵,今晚我不该回来,只是咋逢大变,宫中情形不明,回来略住一住,顺便来看看你!”

雍正的这句话已经说明了原因,但又有话外之音。第一,咋逢大变,宫中情形不明,老八他们会不会搞暗杀,或者其他别有用心的人,打着老八的名义搞暗杀都不好说,所以雍正还是先在自己府上住一住比较安全。

但雍正还说了句“顺便来看看你”。这句话看似平淡,却又不平淡,也正是雍正回来的主要原因。在此之前,雍正和邬思道几乎天天见,难不成几个时辰没见,雍正就想邬思道了?

自古以来,高人之间的交流,都是云里雾里,看似什么都说了,其实什么没说;看似什么都没说,其实什么都说了。而雍正和邬思道的这次沟通,就是这种境界。

雍正说“顺便来看看你”,还真是来看邬思道的,只不过这次雍正是来看看邬思道如何看待“如何安排邬思道”这个问题而来。邬思道在雍正身边多年,不仅八爷他们知道,就连康熙老爷子也知道。

雍正帝登基之后,自然会将从龙功功封赏一番,比如十三爷、隆科多、年羹尧张廷玉等人,但同是从龙功臣的邬思道,却令雍正犯难了。邬思道虽然为雍正的夺嫡出了不少力,但他向来是以“隐身人物”出现的,并没有一官半职。

雍正帝登基后,如果不封赏邬思道,从人情来说,雍正自己都感觉过不去;但如果封赏邬思道,又怎么封赏,给他个不入流的小官说不过去,给他个位列朝堂的大官,定会引来非议,朝臣也无法接受。

所以,雍正帝为如何安排邬思道犯难了,雍正回来“顺便来看看你”就是询问下邬思道如何看待这个问题?邬思道是个人精,他之前都是帮雍正解决问题,他又怎么会不知道自己如今成了“问题”。

所以,当雍试探着说要提拔邬思道为官时,邬思道给出了自己三个不可用的理由:第一,自己身有残疾,不可位列朝堂;第二,自己是前朝罪人,如果自己入朝为官,那是康熙罚错了人,还是雍正用错了人?第三,自己行的都是阴谋诡计,如今雍正身为皇帝,应该行正大光明的阳谋,而且自己多年来殚精竭虑,心血耗尽了。

最后,邬思道又给雍正提出了安置自己的方案:“半隐”,这也是他的保身之道。邬思道说,如果自己全隐,雍正一定会想念他(其实是怕雍正不放心),如此一来,对不住雍正。所以,他到田文镜李卫的帐下,做个幕府,继续贡献余热。

邬思道是个聪明人,因为田文镜、李卫这些人都是雍正信任的人,邬思道此举就是为了让雍正“监视”自己,如此一来雍正才能放心、安心,邬思道才能安身。如果邬思道不能完美解决“邬思道的问题”,那雍正倒还真可能动起杀心!

自古以来,身处高位的人,都精通权谋之术,深谙伴君、保身之道,所以我们无论身在官场、职场、生意场,都要多读些增长智慧的书籍,借鉴、学习别人的智慧,像邬思道一样用智慧谋身、谋事,帮人、帮己,免得被人害了,还帮人数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冒顿单于杀父代立的计谋,是否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冒顿单于(?~前174年),挛鞮氏,匈奴族雄才大略的军事家、军事统帅,于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杀父而自立。他首次统一了北方草原,建立起庞大强盛的匈奴帝国。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秦末,群雄逐鹿中原,后来是项羽和刘邦两大势力对垒,刘邦最终在垓下击败项羽,登上帝位,

  • 古代公主在和驸马成亲之前 古人为何选派宫女去睡一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你真的了解古代公主下嫁驸马前,为何会先派宫女前去侍寝吗?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导语:我国古代是一个封建社会,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官宦人家结成亲家的同是官宦,而富商同样会找富商结亲,至于普通百姓迎接嫁娶往往也是普通百姓,但有一种身份的人例外,这个例外就是皇帝的女儿。因为皇帝是至高无

  •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只是因为他能看穿自己心思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为什么要杀杨修?只是因为他能看穿自己心思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三国演义》里曹操杀杨修是因为“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像网络上的很多小领导一样,爱卖弄小聪明,就拼命打压同样卖弄小聪明的下属。在历史上,当然不是这么

  • 古代打仗前武将都会单挑吗 电视剧演的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古代打仗前真会进行“单挑”吗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对于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小说的我们来说,武将单挑无疑是最吸引我们的场面之一了。对名将、高手之间的较量的精彩描绘酣畅淋漓,让我们大呼过瘾。而我们最喜欢做的事情也还是评定一部小说之中谁的武力值最

  • 项羽和项梁举兵初期,为什么没有立刻打出反秦旗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秦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楚国名将项燕的孙子,自立为西楚霸王。作为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的代表人物,项羽是一位以武力出众而闻名的武将。接下来历史故事网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在很多人眼里,项羽是个反秦斗士,项羽的祖父项燕和叔父项

  • 刘墉与纪昀都是清朝才子,两人的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刘墉与纪昀都是清朝才子,两人的关系怎么样?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刘墉与纪昀都好收藏砚台,两人也时相赠送唱和。乾隆五十七年(1792),刘墉赠给正任都御史的纪昀一方砚台,还特意在上面题识:纪昀喜欢我的黻(fú)文砚,因而我把它送给他,而书之以铭文,“石理缜密石骨刚,赠都御史写奏

  • 赤壁之战后,逃走的徐庶最有可能去了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赤壁之战后,逃走的徐庶最有可能去了哪里?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徐庶作为三国前期为数不多的智者之一,在刘备王朝的树立进程中曾经起到过非常重要的效果。书中介绍,徐庶,颖川人,与曹操手下的谋士程昱为同乡(也正是这位同乡造成了徐庶此生的悲惨剧),少好游侠,善击剑,师从司马徽,因杀人流

  • 在古代先皇死后,新皇是如何继位的?有哪些流程?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先皇死后,新皇是如何继位的?有哪些流程?“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下面和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走进了解。从法理上来说,自从老皇帝去世的那一刻开始,他的继承人就已经自动衔接,成为了新的皇帝,有些朝代还有灵前即位的说法,所以即位这件事,是在守孝之前的。不过,登基这件事,却是在守孝之后。因为真正

  • 李瑁和杨玉环到底有没有儿女留下来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李瑁和杨玉环到底有没有儿女留下来呢?感兴趣的小伙伴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寿王李瑁乃是李隆基第十八个儿子,母亲是武则天的侄孙女武惠妃,又称贞顺皇后。据《新唐书》记载,李瑁七岁时便能出口成章,他与兄长永王自幼感情深厚。开元十三年,李瑁被封为寿王进入长安宫中。开元十五年,寿王李瑁被擢升为剑南节度使

  • 刘邦拼尽全力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可惜戚夫人没明白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虽然吕雉非常的有才华,但是刘邦最爱的还是戚夫人。刘邦知道自己死后吕雉必然要对戚夫人母子下手,所以拼尽全力给戚夫人留了后路,可惜戚夫人智商不够,没明白。一、刘邦与吕后和戚夫人刘邦的原配吕雉是一个千金小姐,从小吃穿不愁。而在她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还是一个什么都没有的穷小子,吕雉嫁给他属于下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