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为什么会被王允杀掉?只因为一声叹息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为什么会被王允杀掉?只因为一声叹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25 更新时间:2023/12/22 9:31:09

才女蔡文姬之父蔡邕虽然有才华,但是命运多舛,接连潜逃了12年,曾听琴辨认出杀机,60岁时因一声叹息而丧命。那么王允为什么非要杀掉这样一个没有威胁的文人呢?

旷世奇才

公元133年,河南蔡家传来一声啼哭,蔡邕出生了。蔡家世代官宦,家风清正,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在这样的家族出身,蔡邕自然能够享受到当时最好的教育环境,再加上品行出众的长辈们的熏陶,他逐渐成长为一位远近闻名的君子。

蔡邕天资出众远胜于其他兄弟,因此家中长辈对他寄予厚望,尽心竭力的教导他,他也没有辜负家族的培养,小小年纪就传出了神童的名声。长大之后,他的才华更加出众,无论是诗词经义还是音乐书法,他都有着很深的造诣。

除了才华之外,蔡邕的品行也十分出众,他对母亲极为孝顺,母亲卧病三年,他衣不解带的在旁边服侍,母亲去世之后,他在坟边结草庐守孝,吃粗茶淡饭,穿粗布麻衣,却不以为苦。

在那个做官要靠“举孝廉”的年代,他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拿到了一张官场的入场券。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蔡邕对入朝为官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他并不像旁人一样迷信封妻荫子青史留名。

在他眼里,就算是官至宰相也比不上在山水之间自在逍遥,研究自己最爱的音乐。蔡邕的音乐天赋极为出众,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之后,当时几乎已经没有人能在音乐这个范围内与他一决雌雄。

有一次,他在门外听到朋友鼓琴,继而大皱眉头:“好好的情深怎么掺杂了杀意呢?”旁人都没听出来,只有朋友哈哈大笑:“刚才有只蚱蜢飞了进来,我素想杀之耳!”

这样的鉴赏能力,有谁能比?相应的,他的奏乐能力也极为高超。据说凡是听过他鼓琴的人无不如痴如醉,就连深宫中的汉灵帝也是他的粉丝,几次三番的召他入宫奏乐,可他不想沾染上深宫中的污浊,始终称病相聚。

命运多舛

蔡邕性情淡泊,才华横溢,在那个人人争权夺利的年代,他固守着心中的结净不肯涉足尘世,逍遥于山水之中。如果一直都能这样的话,他的一生堪称是幸运,可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他百般逃避官场,却还是没能始终如愿。

公元170年,称病称了十几年的蔡邕终究还是没有逃过宿命,被硬压着送进了朝中为官。这虽然非他所愿,但在其位谋其政,他在为官之时还是相当尽心竭力的,可惜的是,他的尽心竭力找错了主人。

汉灵帝可是整个汉朝都排的上号的昏君,他贪图享乐宠幸宦官,为了筹钱甚至卖官鬻爵,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亲贤臣远小人”的反面例子就是他。这样一个昏君,就算是诸葛丞相提前出世也拿他没有办法,更何况是专攻文学的蔡邕呢?

他劝汉灵帝要节制欲望,汉灵帝觉的他是邀名求利,他劝汉灵帝要远离宦官,汉灵帝觉得他多管闲事……没多久,他就被忍无可忍的汉灵帝一脚踹出了政治中枢,全家流放了。

在流放过程中,汉灵帝一个宠臣看中了他的音乐才华,特地邀请他赴宴,蔡邕本来没有兴趣,但碍于他的权势还是不得不去了。可没想到在宴席上,他竟然当众让蔡邕鼓琴,这分明是将他当做低贱的乐人!

蔡邕恼怒不已甩袖离去,结果就此成为了他的眼中钉,深受诽谤,连朝廷那边都认为蔡邕恃才傲物对上不敬,这在当年可是杀头的罪名!蔡邕深感惶恐,干脆带着全家逃亡吴地,远离家乡颠沛流离了整整12年。

叹息丧命

自从踏入了官场之后,蔡邕的人生就陷入了一片泥沼之中,再也没有过安宁。这么多年来,他一直东奔西跑,就是为了抗拒在官场中沉沦,可最后他还是没能逃过命运的捉弄,成了官场争斗中牺牲的一枚无辜的棋子。

蔡邕曾经做过董卓的属臣,董卓嚣张跋扈肆意妄为,连皇帝都敢随意废立,是所有大臣眼中的叛逆之徒。可他在听说了蔡邕的名声之后,却让人备了厚礼上门拜访。

蔡邕本不想和这种人有什么来往,可董卓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为了保住一家老小的性命,他也只能屈从。一直以来董卓都对蔡邕十分礼遇,天长日久,蔡邕哪怕明知道他作恶多端死有余辜,也难免有几分感激。

所以在董卓被诛杀后,他不禁为之叹息,却给自己招来了杀身之祸。诛杀董卓的王允绝不允许朝廷里有人敢违背他同情董卓,对蔡邕大发雷霆,当场将人下了狱。

在汉朝时期,官场一直有个潜规则,不杀名士,免得百姓士人寒心,因此一开始时,大家也没有太过担心,可没想到王允居然真的那么小肚鸡肠,硬要因一声叹息处死蔡邕。

蔡邕此时已经60岁,看淡生死,唯一的遗憾就是不能将家中史书修完,众人也深觉可惜,便以此劝告王允,没想到王允却将来人都斥责了一通:

“昔年汉武帝就是因为没杀司马迁,才让《史记》这样的诽谤之书流传后世,你们以为我会重蹈覆辙吗!”

就此,一代旷世奇才蔡邕卒。

蔡邕的一生充满了波折,不同于其他抱怨怀才不遇的诗人骚客,拥有旷世之才的他是真的想远离污浊的官场,在山水之间逍遥自在。

可命运与浊世还是没有放过他,与勾心斗角的官场格格不入的他被一路裹挟前进,最后终于迎来了难以避免的毁灭。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吕蒙白衣渡江取荆州的真相是怎样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荆州扼守中国南北,东可越长江天堑,西可图进巴蜀,北可反攻中原,战略意义不言而喻。荆州从刘表割据伊始,历经曹操、孙权、刘备先后掌控,最终在刘备麾下大将关羽的镇守下安枕无忧。可关羽自视甚高,让东吴少壮派代表吕蒙有机可乘,遂

  •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武则天为何要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元705年的时候,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等人发动了一场兵变,其目的就是:逼迫女帝武则天退位,拥护唐中宗复辟。说实话,作为一个权力欲望熏天的女人,武则天能把坐稳的江山重新交还给李家,是心有不甘的,那么她是如果说服自

  • 楚国占据大半南方地区 楚国为何没有能统一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对战国楚国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楚国是春秋战国时期地处于南方的强大王国,属于是战国七雄之一,极盛时期它的疆域包括了今天的两湖、江浙、安徽等地。楚庄王更是曾问鼎中原,称霸于七国,那么这个强盛一时的王国缘何没落?为什么它没能一统中原?一,变法失败从春秋时期进入到战国

  • 汉武帝为什么要派张骞去找月氏国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月氏国,在先秦史籍中早就见诸记载,即《逸周书》和《管子》中所记载的“禺氏”国。太史公司马迁曾在《史记》中用了不小的篇幅来记载大汉王朝的彼时邻国。其中关于西域诸国、诸民族的《大宛列传》虽由太史公起笔,所依据的资料却主要来自前些年刚出使西域的大汉使者张骞。只是哪怕于有使者之便利的张骞而言,要获得这些异域

  • 什么是曹随萧规?这个成语的背后有着什么深意?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萧规曹随最早出自于汉·司马迁《史记·曹相国世家》,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陈涉大泽乡起义打响武装反抗暴秦第一枪并建立“张楚”政权后,引发多尼诺骨牌效应,“诸郡县皆多杀其长吏以应陈涉。”沛县F4曹参、萧何、刘邦、樊哙趁势登上辉煌壮阔的历史大舞台。沛县公职人员曹参

  • 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这是装出来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在古代皇权斗争极为激烈,那么嘉庆亲弟永璘爱豪宅不爱江山,是他本性如此还是为了自保故意装成这样的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嘉庆四年正月,在位时间仅次于圣祖康熙的乾隆(在皇位上60年)病逝;嘉庆在皇考乾隆大丧之日便迫不及待对和珅动手,最终和珅自缢而死,抄家抄出了8亿两白银。虽然

  •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是如何做到的?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了一篇文章,希望你们喜欢。公元前154年,已经和平了很多年的西汉王朝,突然迎来了一场大规模的叛乱。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个诸侯王,忽然以晁错鼓动皇帝削藩,打出了清君侧的旗号,直接要杀向长安。因为这场叛乱当中,一共有七个国家参与,所

  •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到底是谁续写的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红楼梦的后四十回到底是谁续写的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般来说,得到比较广泛的认可的,是这样一种说法:曹雪芹生前写作《石头记》,没有出版,也没有完稿,而仅是以手抄本的形式在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圈子里流传。在他逝世多年之后,书商程伟元看出《石头记》蕴含的巨大商机,想把它拿来出

  • 八爷胤禩夺嫡的时候有那么多人支持他,为什么还会输?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著名的九子夺嫡,参与者分别是老大胤禔、老二胤礽、老三胤祉、老四胤禛、老八胤禩、老九胤禟、老十胤、老十三胤祥和老十四胤祯。其中八爷胤禩夺嫡的时候支持他的人是最多的,为什么还会输?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来看看“九子夺嫡”为什么会发生。按道理,老二是太子。一般情况下,不可能所有人都去竞争太子的位

  •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寿命最长的是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有25个儿子,其中寿命最长的是谁呢?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曹宇是曹操与环夫人所生,和我们熟知的曹冲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在曹操的众多儿子中,曹冲早逝,长子曹昂在跟随曹操讨伐张秀的时候为掩护曹操撤退,最后和典韦一起被张秀所杀。魏文帝曹丕也只当了8年皇帝,活到40岁就去世了。相比他们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