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免战牌有何作用?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免战牌有何作用?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1626 更新时间:2023/12/28 5:29:21

免战牌,是古代战争一种双方对战时向敌方宣布或要求停战的牌子,可用于缓兵之计。今天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在古典演义小说中,我们经常看到,打仗的时候,如果一方打不赢,高挂“免战牌”,另一方就会停手不打。直到免战牌被取下来以后,战争才会继续。

那么,在古代真正的战争中,这样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呢?

很多人的第一感觉就是,这样的情况只可能出现在小说中,真实的战争中是绝对不会出现的。

不过我想说的是,大家可能搞错了。在古代战争中,这样的事情其实经常发生。只不过在战争中所使用的并不是真的免战牌,而是“求和信”之类的东西。而且,一般情况下,只要作战的一方,向另一方递交了求和信,另一方基本上都会同意。

举个例子,当年蒙古人攻打金国中都。围攻了一个月,终于把中都拿下来了。这时候,金国的皇帝提出向蒙古求和,并献上自己的歧国公主。那时候,蒙古有大好的形势,但是他们果断撤退了。

那么当对方求和的时候,为什么总能获得应允呢?我认为,这件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考虑。

其一,战争要讲究道义。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发动战争,是要讲正当理由的。如果你有正当理由,战争就可以继续打下去,而且打得理直气壮。

有一句俗话叫做“伸手不打笑脸人”。所谓“笑脸人”,就是求和的人。在战争中,当对方已经求和了,你还要打下去的话,你就完全没有道理了,大家也不会支持你了。

比如刘濞发动“七国之乱”的时候,当时他提出的理由是,晁错祸乱朝政,搞削藩,这样损伤到了他的利益。所以他心里不满,要举起旗帜“清君侧”。结果,汉景帝干脆先把晁错给杀了。你不是要“清君侧”吗?好啊,我自己先把君侧给清了,看你还有什么理由。

汉景帝杀了晁错以后,可以说,刘濞就完全没理由了。他要再打,他就是造反。所以后来,刘濞继续打下去的时候,他就无法获得百姓的支持。结果“七国之乱”很快被平定了。

其二,谁都不愿意打仗。

为什么没有人愿意打仗呢?正所谓“杀敌一万,自损三千”。在打仗的时候,就算你打赢了,也可能给自己造成巨大的损失。更何况你还不一定就能够打赢。

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打仗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天下。而要获得天下,就要获得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当然是不愿意打仗的,因为打仗带来的是妻离子散,是流离失所。如果你一定要穷兵黩武打下去,你肯定得不到支持,也得不到江山。

因此,古代如果能够采用和平谈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往往不会选择战争。

其实不只是古代,现代社会也是这样。当两国发生矛盾时,就采用“军演”,秀肌肉,咸吓一下,接着便采用外交手段来解决。一般不会轻易地引入战争。

其三,停战对胜利方有好处。

如果战争已经有压倒性的优势,一鼓作气打下去肯定是最佳选择。但如果战争并没有压倒性的优势,这时候停战对于战败一方有好处,对于战胜一方,同样有好处。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战胜一方得理不饶人,一定要打下去。战败一方被逼入绝境的情况下,他们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所谓“兔子被逼急了也要咬你一口”,就是这个道理。战败一方迸发出巨大能量,战胜一方的战争消耗就会特别大。说不定还会反胜为败。

比如刘备在发动夷陵大战的时候,孙权多次求和。但是刘备不同意。结果整个东吴的人同仇敌忾。刘备久攻不下,又遇到了天气炎热,粮草不足,最后反被打得大败。

反之,如果你不死命地逼迫,对方反而可能会松懈。比如王翦攻打楚国的时候,他不打,只是屯兵在边境上。楚国松懈下来,因此王翦一鼓作气就把楚国给消灭了。

其四,同意讲和是为了谋求新的战略。

中国古代的战争,向来就是讲谋略的战争。同意讲和,其实并不是真的讲和,而是调兵遣将,寻求新的战机。

这样的情况,在古代真是太多了。最著名的就是“退避三舍”。晋国以遵守承诺为借口,求和,退让。实际上,它并不是真的要退让,真的要求和,而是把楚国军队引进晋国埋伏圈里,以便消灭它。

由上面四点我们可以看出,“免战牌”在古典小说中,其实是一种被提炼出来的寓意表达。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领土那么大,为何却不如宋朝那么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相对于宋朝,肯定是有进步的地方的,比如国土面积更大,重文抑武现象有所减轻,不过客观来说,退步的地方更多,尤其是思想上的退步,是最为显著的,这体现在方方面面,从禁海和对外贸易上可见一斑。宋朝的海外贸易非常发达,产生了许多超级港口城市,最典型的就是泉州。当时的泉州就是典型的国际大都市,城内欧洲人,阿

  • 古人是如何防治洪水的?很多意想不到的措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每年的雨季,各地总有一些区域会受到强雨的袭击,造成洪水灾害。其实,在人类生活的进程中,洪泛灾害从来就是人类最常面临的大自然之凶敌。那么,我们的先人是如何防治洪水的呢?古代也有水文站据史料分析,我国古代从大禹时起就开始重视对水文状况的观测和分析。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历代各朝更是注重在各河流要处建站监测水

  • 钟会造反肯定会被诛九族 钟家最后为何没有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对钟会造反明明应该诛九族,为什么钟家并没有灭族?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爱读《三国演义》的朋友们都知道,三足鼎立之后,魏蜀吴的君主和名将大部分都谢幕了。小说的最后部分,有一名韬略过人、野心勃勃的魏国将领:钟会。正是此人,和邓艾联手攻灭了蜀国。然而,钟会手握重兵之后

  • 隆科多曾是雍正心腹,为什么最后雍正要除掉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隆科多曾经背叛康熙,倒向雍正,那么隆科多曾是雍正心腹,为什么最后雍正要除掉他?他做了哪些事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在雍正即位后的近三年间,隆科多究竟为雍正做了什么?由于他参与密忽,迹近卧榻,所做的事情,几乎很少记载。有传言说,他经常陪雍正喝酒,雍正酒量极好

  • 乾隆时期清朝还是盛世 嘉庆接手后为何会迅速衰败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还不知道:清朝为何在嘉庆手中迅速衰败?的读者,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爱新觉罗·颙琰13岁被乾隆皇帝秘密立为储君,36岁时由乾隆皇帝禅位登上皇帝宝座,成为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嘉庆皇帝在位时间25年,虽然时间不算长,但是在他的执政期间,清朝迅速走向了衰败。小佛为什么会说

  • 在古代,将军大都有大肚子,是因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的将军们普遍腰围大、肚子鼓。故而老百姓就将这种肚子叫做“将军肚”,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古代留下来的很多武将的画像,都被画得大腹便便。而且这些人很多都是名将,包括关羽、岳飞、戚继光等。换句话说,他们都有一个“将军肚”,而从“将军肚”这个词我们也可

  • 刘邦的庙号是太祖,为何后世称之为汉高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刘邦的庙号是太祖,而不是高祖。虽然后世多以汉高祖称之,但高祖并非其庙号。刘邦的谥号为高皇帝,汉高祖其实就是庙号和谥号的混合叫法。严格来说,这种叫法是不太正式的。汉朝时往往以谥号称呼皇帝,汉高祖的这种称呼可能就是司马迁的独创。因为首先这样称呼刘邦的是司马迁的《史记》,由于这本皇皇巨著的影响力太大

  • 张任和太史慈为何没有投靠刘备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错失的两位超一流猛将,一位忠义堪比关羽,一位勇武比肩马超,东汉末年分三国,魏蜀吴最终在大浪淘沙中脱颖而出,形成鼎足之势。人才无疑是三国各大君主们所最为看重的,曹操用人不拘一格,得到了李典、乐进、于禁、徐晃、张辽、张郃等等人才,有些主动效劳,有的来自敌方阵营,能捏合在一起,并非易事。孙权也是用人高

  • 和嘉公主既然深受乾隆喜爱,为何最后结局不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和嘉公主的生母苏氏颇受乾隆皇帝的宠爱,生下和嘉公主后,乾隆直接封她成了皇贵妃,并且公主本人也一直被乾隆庇护,那么她为何结局不好?幼年时的和嘉公主过得是十分舒畅的。即便她生下来有些奇特——她出生时的手指和手指之间是相互连在一起的,就像鸭鹅的脚,长了蹼一样。这样的长法放在寻常人家多半会被当作是异类

  • 古代学子在入学读书的时候 古人需要准备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对古代的莘莘学子,入学的时候需要准备些什么呢?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历史故事网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现在每当孩子们新开学的时候,家长们都要帮忙准备很多东西,而在古代,也同样如此。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古代的学子们都需要准备些什么呢?作为学生,不管是现代,还是古代,首先要准备的,当然是学习用品,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