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瑾为何能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

诸葛瑾为何能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741 更新时间:2023/12/24 7:32:37

公元241年,东吴大将军诸葛瑾病逝,时年68岁,诸葛瑾死后,按照其生前的嘱咐,他的丧葬后事一切从简,不铺张不浪费。

我们都知道诸葛瑾是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之一,可以与东吴名臣张昭比肩,但是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就会发现,诸葛瑾的一生并没有办成一件事,却仍能步步高升,跻身于东吴的重臣序列之中,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诸葛瑾步步高升,成为东吴的重臣之一呢?接下来,笔者就结合历史文献来阐述其中的缘由。

入江东,成吴臣

诸葛瑾出身于琅琊诸葛一族,少年时期的他,博学多才,尊老爱幼,是一位颇具盛名的少年才子。

建安五年,26岁的诸葛瑾担心中原的战火会蔓延到他所居住的地方,便举家迁往江东之地,而来到江东之地后,诸葛瑾有缘与曲阿贤士弘咨相识,弘咨这个人的身份极其不一般,他不仅是曲阿的名人,更是江东之主孙权的亲姐夫。

弘咨在与诸葛瑾经过交流之后,发现诸葛瑾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因此便将诸葛瑾推荐给了正在招贤纳士,扩充实力的江东之主孙权。

江东之主孙权与诸葛瑾见面后,就被诸葛瑾外在良好的形象所折服,当即将诸葛瑾招致麾下,与鲁肃等谋士一道为自己出谋划策。

《三国志》:诸葛瑾字子瑜,琅邪阳都人也。汉末避乱江东。值孙策卒,孙权姊婿曲阿弘咨见而异之,荐之于权,与鲁肃等并见宾待,后为权长史,转中司马。

诸葛瑾成为江东的谋臣后,与江东贤士步骘严畯二人结为知己好友,三人在一起游历,一起成长,一同成为了江东之地的后起之秀。

《三国志·卷五十二·吴书七·张顾诸葛步传第七》裴松之注引《吴书》:岁馀,骘以疾免,与琅邪诸葛瑾、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为当时英俊。

也正是因为诸葛瑾在江东之地打响了名声,江东之主孙权便对诸葛瑾委以重任,将其先后提拔为海盐县长,长史一职。

生死不易

诸葛瑾入江东,成为东吴之臣后,在40年东吴的仕途之路上并没有做成任何一件事情,但是他却一步步高升,从长史一职做到了大将军一职,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令诸葛瑾一件事情都没有办法的诸葛瑾步步高升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令诸葛瑾步步高升,分别是:

第一,诸葛瑾的语气,话语不急迫,没有令吴主孙权有任何不适,诸葛瑾可谓是一个儒臣,说话做事有条不紊,不急不躁,他在劝诫吴主孙权时,语调平和,没有一点冲撞之意,很好的维护了吴主孙权的面子,令孙权没有一点难堪,因此吴主孙权是非常喜欢听取和采纳诸葛瑾的劝诫的。

而相反如吴郡太守朱治,以及老臣张昭这些人,他们在劝诫吴主孙权时,都是言语急迫,十分粗暴,令吴主孙权有时十分的尴尬和被动,内心充满了愤恨。

第二,诸葛瑾和吴主孙权生死不易,君臣一心,公元221年,蜀主刘备举兵讨伐东吴,当时诸葛瑾驻守南郡,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便趁机进言在吴主孙权面前诋毁诸葛瑾,说诸葛瑾暗地里与蜀主刘备私通书信,意图不轨。

作为东吴主将的陆逊听闻此事后,当即上表力保诸葛瑾,吴主孙权看完陆逊的上谏后,便对陆逊说道:孤和诸葛瑾共事多年,有着生死不易的誓言,他为人讲究忠义和恩情。

昔日,诸葛亮作为蜀汉的使臣出使东吴,孤让诸葛瑾将诸葛亮留下,为我东吴所用,但是诸葛瑾却队孤说道:诸葛亮已经跟随刘备,成为他麾下的幕僚,常言道,义无二心,诸葛亮不会为我东吴所用的,就像臣不会离开东吴,转投他国,

诸葛瑾的这番话语,如此英明,如果论当世君臣之间的大义,孤和诸葛瑾,绝对可以说是‘神交’了,这不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可以离间的,孤明白你的心意,请你将这个表函转交给诸葛瑾,让他能够明白你的良苦用心。

《三国志》:刘备东伐吴,吴王求和,瑾与备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意于大者也。试为陛下论其轻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损忿,蹔省瑾言者,计可立决,不复咨之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

从这段吴主孙权与东吴主将陆逊的对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吴主孙权视诸葛瑾为良师益友,并且始终坚信诸葛瑾的为人和做事,无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如何诋毁诸葛瑾,吴主孙权不为所动,始终站在诸葛瑾的这一边,成为诸葛瑾坚强的后盾,在后续,不断的提拔诸葛瑾的职务,以此来表达他对诸葛瑾的支持。

第三,诸葛瑾仗义执言,为同僚说情,令吴主孙权十分看重诸葛瑾,东吴谋臣虞翻多次言语顶撞孙权,孙权为此恼羞成怒,要将其处死,诸葛瑾获悉此事后,上谏为虞翻求情,使得虞翻保全了生命。

最终被流放交州,虞翻为此十分感激诸葛瑾,在与亲人的信件中称颂诸葛瑾的为人,而吴主孙权知道这个事情后,对诸葛瑾越发的器重,主要有重要军政大事都会征求诸葛瑾的意见。

《三国志》:虞翻以狂直流徙,惟瑾屡为之说。翻与所亲书曰:“诸葛敦仁,则天活物,比蒙清论,有以保分。恶积罪深,见忌殷重,虽有祁老之救,德无羊舌,解释难冀也。”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时服其弘雅。权亦重之,大事咨访。

因此,综合以上三点,我们就能够知道诸葛瑾一生没有办成一件事,为何却步步高升的主体原因,那就是吴主孙权与诸葛瑾生死不易,君臣一心,始终将诸葛瑾视为自己的心腹近臣。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王昌龄为何有"诗家天子"之称呢?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王昌龄为何有“诗家天子”之称呢?看看他写的诗就知道了啦!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以诗讽权贵,秉清流之节不得不说,那些诗写得太优秀的人,都不太会做官,虽然他们大多都渴望功名,并在仕途之路上奔波劳顿,但最后的结果却并不是那么尽人意。王昌龄曾经做到正九品官,听起来似乎官职并不是很大,

  • 面对和珅出的"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是如何应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和珅和纪晓岚都是才子,一次乾隆出游来了兴致,让这二人对对子,和珅为了为难纪晓岚,那么面对和珅出的“三斤四两五花肉”,纪晓岚是如何应对的?众所周知,乾隆皇帝十分有才华,不仅对琴棋书画颇有研究,对于洋文天文有所了解。这样一个有才的皇帝自然对有才之人十分器重。纪晓岚和和珅就是因为自身才华出众,这才

  • 囊瓦是什么人?为什么他敢囚禁一国之君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囊瓦是春秋时期楚国大夫,字子常。囊瓦的爷爷是楚庄王第三个儿子,在楚共王和楚康王时任令尹,所以囊瓦还是楚国王族。囊瓦这个人孤高自傲、目中无人、贪得无厌,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之一。楚平王时,囊瓦担任令尹,相当于后来的宰相。吴国经常来骚扰楚国边境,还常常以少胜多,囊瓦为以防万一,不去加强防御,反而大兴土木,

  • 古代御史负责什么事情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官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御史是什么官职,这个官职具体负责什么事情?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看一看。御史,其职责是监察朝政,古代皇帝设立的监察机构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唐宋时期,作为“喷子”的他们是可以弹劾官员的,因为和行政机构保持相对独立的关系,也不用担心被报复。和文官不同,御史可是有“编写史书

  • 张飞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亲戚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呢?是亲戚吗?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公认的死对头……结果是远房亲戚那张飞和曹操究竟是什么关系呢?这一点我们就要从夏侯一族来说起。“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三国志·魏书·武帝纪》曹操之父曹嵩,是东汉末期大宦官曹腾的养子,

  • 李白到底会不会用剑?他的武艺究竟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到底会不会用剑?他的武艺究竟如何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对于李白的剑客身份,也许我们想到的更多的是游戏里面的。但根据历史记载,李白不仅仅是刺客,还是排名唐朝第二。但小天也发现网上有不一样的看法,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李白这个传奇人们究竟会不会用剑。对于这个问题,小天简单分

  •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哪些隐士不为所动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有哪些隐士不为所动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一、司马徽三国演义中号称“水镜先生”,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就是他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和庞统这两位绝世奇才,这也反映了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有知人之明。他不但精通道学、奇门,而且还精熟于兵法、经学,可谓是学识广博,这么一个

  • 完成第一次大一统的秦始皇,为什么没有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嬴政,即秦始皇,秦昭襄王与赵姬之子,他是中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改革家,首次完成中国大一统的政治人物,也是中国第一个称皇帝的君主。自前230年至前221年,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中央集权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秦朝。下面历史故事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

  • 董卓为何没听谋士的建议,把貂蝉送给吕布呢?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在董卓为何没听谋士的建议,把貂蝉送给吕布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历史故事网小编一起往下看。吕布本来就是一个可以因为好处而背叛别人的人,所以就杀了丁原投向了董卓,就认董卓做了干爹,成了董卓手底下的第一猛将,成了他的贴身保镖。过了一段时间,当时的李儒说过:如果你想得到天下的话,你怎么能舍得一个马。董卓就

  • 曹操为什么敢第一个起来造董卓的反呢?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董卓篡权后,滥施淫威,洛阳城内民怨沸腾,少帝和何太后先后遇害,朝中正直官员人人自危,外地诸侯多持观望态度,是曹操第一个举起了义旗,来造董卓的反,然后又矫诏了十七路诸侯,共击董卓。这十七路诸侯中,有不少人都比曹操势力大,名头响,比如袁绍、袁术、公孙瓒和马腾等,但反董联盟的第一枪却是曹操打响的,是他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