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故事

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982 更新时间:2023/12/17 11:39:23

[摘要]: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故事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赵匡胤有什么历史故事?五代时期,每个王朝都是被节度使或者禁军统帅夺去了皇位的。宋太祖为避免此种事情也在自己身上发生,于是决定想办法削弱将领们的兵权。宋太祖先是趁着义社兄弟。宋太祖赵匡胤的十大开国功臣都有谁?高怀德,字藏用,常山真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李处耘,字正元,潞州上党人...高。赵匡胤的死党?义社十兄弟。义

义社十兄弟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的关系,显然有着亲疏远近的差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可能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参与兵变,成为开国功臣。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最慢,与赵匡胤的关系也可能较为疏远。

罗贯中之所以为人们所熟悉是因为小说《三国演义》,但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有另外一部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主要讲的是赵匡胤与石守信、赵普等文臣武将风云聚会、齐心协力,最终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故事。臣风云聚会、齐心协力,最终削平群雄,统一天下的故事。

在历史现实中,赵匡胤之所以能由一个普通将领最终成为北宋的开国皇帝,主要在于他完全掌握了后周最精锐的军事力量-禁军,这一点我在《兵变也得讲学问-陈桥兵变的台前幕后》中已有详细叙述。其实在赵匡胤早年从军时,有一群与他有着相似的背景的“热血青年”先后参军,赵匡胤与他们结为兄弟,荣辱与共,而他们这群人先后成为禁军高级将领,最终将“兄弟”赵匡胤扶上了皇位。

1.李继勋

大名元城(河北大名县)人,916年出生,长赵匡胤11岁。李继勋的早年经历完爆赵匡胤,他是十兄弟中最早出殿前都虞侯(禁军高级军官)、第一个升为节度使(相当于地方军区司令)的。他不仅年龄最长,而且升迁速度快,俨然是“义社十兄弟”的带头大哥。

后来李继勋参与在后周攻打南唐的战役中受到处罚,而小兄弟赵匡胤则脱颖而出,官职超过了“大哥”。959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契丹时,任战棹左厢都部署李继勋正式成为水路都部署赵匡胤的部属。

陈桥兵变时,李继勋正担任安国军节度使,第一时间对赵匡胤表示支持。此后依然镇守地方,《宋史》上说他“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宋太宗即位后,“赐钱千万,白金万两”。977年李继勋以太子太师的职位致仕退休,不久后病死,时年62岁,被追赠为中书令。

《宋史》评价:继勋累历藩镇,所至无善政,然以质直称。信奉释氏。与太祖有旧,故特承宠遇。

2.石守信

开封浚仪人,928年出生,小赵匡胤1岁。虽然石守信年纪小,但早年间作战勇敢,作为先锋先后参与了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等硬仗,因而得到了后周世宗的赏识。在北征契丹时,担任陆路副都部署,官职竟然超过了年长自己12岁的大哥李继勋。

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指挥使、负责守卫开封的石守信发挥了重要作用,他打开开封府的城门,使得赵匡胤兵不血刃夺得皇位。北宋建立后,石守信成为“翊戴功臣”之首,被加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归德军节度使,先后主持国内平叛战争。石守信非常识时务,杯酒释兵权时,第一个交出兵权。

赵光义即位后,石守信参与了高粱河之战,因战败受到处罚,但不久官复原职。984年石守信病死,时年57岁,宋太宗下令赠其尚书令,追封威武郡王,谥武烈。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石保吉迎娶了赵匡胤第二女延庆公主。

《宋史》评价:守信累任节镇,专务聚敛,积财钜万。尤信奉释氏,在西京建崇德寺,募民辇瓦木,驱迫甚急,而佣直不给,人多苦之。

3.王审琦

河南洛阳人,925年出生,长赵匡胤2岁。王审琦性格纯厚谨慎,属于比较踏实的类型。参军后,同样参加了多场战役,官位一直处于平稳提升的状态,无大起大落。陈桥兵变时,担任殿前都虞候之职,与石守信一道在京城作内应。

宋朝开国后,名列“翊戴功臣”第四,升任殿前都指挥使、泰宁军节度使。王审琦身为武将善于射箭,但却不善饮酒,每次宴会赵匡胤却让人给他斟满,并称其为“审琦,朕布衣交也”,并将自己的昭庆公主嫁给王审琦长子承衍。

974年50岁的王审琦暴病失语,已是皇帝的赵匡胤亲临探视。不久王审琦病死,赵匡胤再度亲自祭奠,“哭之恸”,安葬之日,赵匡胤下诏废朝,赠王审琦为中书令,追封琅琊郡王。

《宋史》评价:审琦重厚有方略,尤善骑射。

4.韩重赟

磁州武安人,生年不详。韩重赟的早年经历与王审琦类似,参与历次战役,一直担任禁军中级官员。960年韩重赟参与陈桥兵变,以翊戴功,升为龙捷左厢都校、领永州防御使(中高级官职),直到参加平叛后,才被升为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使、江宁军节度使一级的高官。

此后有人告发他“私取亲兵(金军)为腹心”(赵匡胤称帝的方法),赵匡胤大怒,竟然下令诛杀,好在有赵普求情,才免一死,但被削去军职。不久后韩重赟再度恢复职务,并率军衔枚夜袭契丹,一举成功。最终于974年病死,追赠为侍中。其子韩崇业迎娶了赵匡胤四弟赵廷美之女秦王美女云阳公主。

《宋史》评价:重赟信奉释氏,在安阳六七年,课氏采木为寺,郡内苦之。

5.刘光义

祖籍涿州范阳,929年出生。刘光义的曾祖是唐朝后期割据幽州一带的藩镇刘仁恭,祖父刘守文。后来刘守文被其弟刘守光杀死,年幼的刘光义追随父亲刘延进南逃避难。后来刘光义加入后周禁军,成为一名中级将领。

宋朝建立后,刘光义得到重用,担任讨伐后蜀的副帅,率2万人沿长江一线进军,先后占领5个州,最终灭亡后蜀。当时灭蜀大军兵分两路,从关中一带军中的统帅王全斌所部一路掠夺子女玉帛,向降将索取贿赂。而刘光义所部军纪严整、秋毫无犯,得到了赵匡胤的褒奖,此后刘光义一直担任地方节度使,

赵光义即位后,为了避讳,将其改名为刘廷让。986年岐沟关一战宋军惨败,辽军侵扰边境报复。在边将缺人的情况下,赵光义用了刘廷让等老将。当年在君子馆刘廷让率领的数万宋军被辽军包围,而负责接应的将领又提前逃跑,最终宋军全军覆没,刘廷让仅率领几个亲兵逃了出来。

虽然赵光义当时没有责难,但不久后刘廷让因患病擅自回京休养彻底惹怒了赵光义,被削去官职,发配商州。非常郁闷的刘廷让选择了绝食,在发配的路上病死,时年59岁。宋太宗追念往日功勋,追赠其为太师。

6.刘守忠

相州人,出身将门,父亲父刘万国曾任河中府马步军都指挥使。关于刘守忠的资料非常少,只知道他最后以左骁卫上将军的职务致仕,而刘光义当时是右骁卫上将军,由此推测两人的功绩相当。

7.王政忠

关于王政忠的资料也非常少,只知道976年时任解州刺史、权知晋州兼兵马钤辖的王政忠奉命参与围攻太原。正在此时,赵匡胤离奇死亡,赵光义即位,诸将全被召回,从此就没了王政忠的记载。

8.杨广

最后的职务为保静军节度使。

9.刘庆义

最后的职务忠远军节度观察留后。

赵匡胤与其义社兄弟们的关系,随着个人职务的升迁,有着亲疏远近的分别。如石守信、王审琦、韩重赟三人与赵匡胤的关系最为密切,他们直接参与陈桥兵变。而杨光义、刘庆义、刘守忠、王政忠,升迁缓慢,在《宋史》中甚至都没有传记。

除了“义社十兄弟”外,与赵匡胤有“兄弟”关系的还有禁军高级将领慕容延钊、韩令坤、赵彦徽等人。一方面,鉴于他们与赵匡胤的“兄弟”关系,赵光义对他们既打压又拉拢;另一方面由于赵匡胤已然成为开国皇帝,他的经历需要演绎成神话、传奇,所以他的继承者们不断试图抹去或者淡化赵匡胤与这群人的“兄弟”关系。但历史可以抹掉,但总会留下蛛丝马迹。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与“义社十兄弟”的故事”的问题

赵匡胤有什么历史故事?

五代时期,每个王朝都是被节度使或者禁军统帅夺去了皇位的。宋太祖为避免此种事情也在自己身上发生,于是决定想办法削弱将领们的兵权。宋太祖先是趁着义社兄弟。

宋太祖赵匡胤的十大开国功臣都有谁?

高怀德,字藏用,常山真定人,后唐中军都指挥使高思继之孙,后周天平节度使、齐王高行周之子,宋太祖赵匡胤的妹夫,北宋开国功臣。李处耘,字正元,潞州上党人...高。

赵匡胤的死党?

义社十兄弟。义社是赵匡胤发动兵变代周建宋的基本力量之一,以他为首的所谓“太祖义社兄弟”,也称为“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

赵匡胤时代的名人?

石守信(928年-984年),浚仪(今河南开封)人。北宋开国将领。在后周时,参与高平之战、淮南之战,累官殿前都指挥使、义成军节度使,与赵匡胤结为异姓兄弟,成...在。

赵匡胤十大名将分别是谁?

说到这个赵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但是一个人厉害再历史也就那么回事,所以赵匡胤也有自己的得力助手的,话说赵匡胤旗下有十大名将,那么这十大...

赵匡胤演义中武将排名?

1、潘美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府人,北宋开国名将之一。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素来深厚,宋朝建立后,受到重用。李重进叛乱,太祖亲征,潘...6、。

五代十国出名的十兄弟?

“义社十兄弟”即赵匡胤、杨光义、石守信、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五代十国就是“乱”,短短四五十年的时间,中原地区...

宋英宗时期十大名将?

1、石守信石守信是北宋著名开国功臣,其非常善于征战,先后参加过淮南之战和高平之战。他与赵匡胤情同手足,曾结为异姓兄弟,是赵匡胤最信任的人之一。后来在宋。

赵匡胤封了哪几个国公?

五位国公石守信(928年-984年),字守信,开封浚仪(今河南开封市)人。北宋开国功臣,曾任天平军节度、中书令、侍中,封爵卫国公。959年,石守信与赵匡胤结为异...

赵匡胤最有力的猛将?

石守信(928~984)。后汉时,隶枢密使郭威帐下。后周广顺初年,升任禁军亲卫都虞侯。赵匡胤接替张永德任殿前都点检时,石守信接替赵匡胤任殿前都指挥使。世宗死。

标签: 太祖守信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明末清初朱耷《眠鸭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山人,明朝,米芾

    [摘要]:明末清初朱耷《眠鸭图》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耷最有名的诗词作品?朱耷著名的作品有:《孔雀竹石图》《孤禽图》《眠鸭图》《猫石杂卉图》,以及《荷塘戏禽图卷》、《河上花并题图卷》、《鱼鸭图卷》、《莲花鱼乐图卷》、《杂花。南昌的八大山人听说是皇族,为什么会在南昌?因为八大山人祖先是被封在南昌的地

  • 宋仁宗无亲生儿子 遭遇“立储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仁宗,皇帝,长子

    [摘要]:宋仁宗无亲生儿子遭遇“立储危机”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宋仁宗拖了四十年才立太子,究竟所为何事?宋仁宗也想早早地确立太子呀,可他生不出儿子啊,亲生的儿子也养不活啊,努力耕耘了四十年,毫无所出,只好立宗室子为太子。朋友们,你们看过赵丽颖主演的电视...宋。宋太祖驾崩后为什么他的心腹不拥护他的儿

  • 明代文徵明《醉翁亭记》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小楷,明代,醉翁亭记

    [摘要]:明代文徵明《醉翁亭记》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文征明的《醉翁亭记》的小楷有哪些什么特点?明代文徵明书《醉翁亭记》,系小楷,属于纸本卷轴,纵53.5厘米,横28.6厘米,是于嘉靖三十年辛亥,也就是1551年,他在82岁时于长洲挥毫留下的墨宝。文徵明,原...明。文徵明多次书写《醉翁亭记》后得到

  • 明代戚家军鸳鸯阵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倭寇,明朝,阵法

    [摘要]:明代戚家军鸳鸯阵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戚继光抗倭时发明的鸳鸯阵这么厉害,明朝后期打仗时得到广泛应用了吗?为什么?鸳鸯阵完美的利用了地形并针对了倭寇作战特点而取得了成功。而在明朝后期的战争中,在七年之战中,对以火器为主的丰臣部队也发挥了巨大作用,但是面对...戚继光领导下的戚家军能对付得了努

  • 苏轼姐姐苏八娘简介,苏八娘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姐姐,眉山,苏轼

    [摘要]:苏轼姐姐苏八娘简介,苏八娘是怎么死的?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苏轼有个姐姐吗?王弗,苏轼之妻,十六岁时与年方十九的苏轼成婚,婚后二人恩爱甜蜜。结缡十一年因病逝世,得年二十七。苏轼四十岁时曾作《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悼念亡。苏轼家人的介绍?苏轼的家人有:一、祖父:苏序。二、父亲:苏洵。

  • 太监系列:烛影斧声中的神秘太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太祖,烛影,赵匡胤

    [摘要]:太监系列:烛影斧声中的神秘太监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斧声烛影是真的吗?斧声烛影事件其实早在清代就已经有了明确的解读,清代著名大学者纪晓岚就曾经对斧声烛影事件发表过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纪晓岚认为斧声烛影事件纯粹是后人曲解了原。赵德昭、赵德芳和赵廷美的死都和赵光义有没有关系?关于赵德昭、赵德芳和

  • 乾隆的长子是谁人所生?乾隆长子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乾隆,儿子,爱新觉罗

    [摘要]:乾隆的长子是谁人所生?乾隆长子结局如何?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乾隆长子?爱新觉罗·永璜爱新觉罗·永璜,乾隆帝长子。雍正六年五月二十八日(1728年7月5日)生于紫禁城重华宫,母为格格富察氏。他只是皇长子,但不是嫡长子。他出生。乾隆儿子序列表?乾隆皇帝一生共生下皇子17人。永璜、永琏、永璋、

  • 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于谦,大明,明朝

    [摘要]:大明“救时宰相”于谦尴尬的后半生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大明名臣“救世宰相”于谦为什么会被以谋反罪杀害?公元1449年明朝土木堡之变后,产生了2位皇帝(其中一位被英宗被蒙古俘虏了),蒙古以明英宗为人质,要明朝朝廷投降,否则就杀掉英宗。有人又主张献城投降。于谦是死于什么意外?于谦之死就是一起冤

  • 胡惟庸:历史上唯一被活活被痒死的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把人,朱元璋,的人

    [摘要]:胡惟庸:历史上唯一被活活被痒死的宰相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世界上最怕痒的人叫什么名字?世界最怕痒的人是谁说法一,并没有人统计过世界最怕痒的人有哪些,怕痒多是其神经末梢比较敏感,抖音上有一个女生,只要挎包的时候包带子碰到脖子那里就会痒的一。世界历史上死得最惨的人有哪些?我认为死的最惨不是死相

  • 韩琦力促急号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大名县,欧阳修,的是

    [摘要]:韩琦力促急号太子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英语翻译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五年,卒,赠太子太师,谥曰文...同其退不同其进可也.」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庆历三年,知谏院.时仁宗更用大臣,杜衍、富弼、韩琦、范仲淹皆在位,增谏官员,用天下名士,修首在选中。宋英宗立太子时为啥哭?先是帝久服药,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