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乐府民歌,最美南北朝民歌十首赏析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南朝乐府经典诗词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赏析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南北朝乐府民歌有什么特点?此时期除文人诗光彩绽放外,乐府民歌也有长足发展。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国风”和汉乐府民歌后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的中国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什么是南朝乐府民歌?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年代始于三国东
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以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它不仅反映了新的社会现实,而且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和风格。一般说来,它篇制短小,抒情多于叙事。
南北朝民歌虽是同一时代的产物,但由于南北的长期对峙,北朝又受鲜卑贵族统治,政治、经济、文化以及民族风尚、自然环境等都大不相同,因而南北民歌也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和情调。《乐府诗集》所谓“艳曲兴于南朝,胡音生于北俗”,正扼要地说明了这种不同。
南歌的抒情长诗《西洲曲》和北歌的叙事长诗《木兰诗》,为这一时期民歌生色不少,《木兰诗》尤为卓绝千古。
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
《子夜歌》
夜长不得眠,明月何灼灼。想闻散唤声,虚应空中诺。
▶这位女子思念心上人,想得神迷心痴,以至于在恍惚中似乎听到心上人断断续续的呼唤,便情不自禁地答应了一声。“想闻”、“虚应”的失常举止,把这位女子如痴如醉的情态生动地刻画出来了。
《西洲曲》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女主人公盼君君不归,等书书不到,心情陷入无端的愁怅。“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她不仅自己愁思绵绵,而且也想到了情郎同样会愁绪满怀;他们的愁思像蓝天、湖水,无边无际,缠绵不绝。
《长干曲》
逆浪故相邀,菱舟不怕遥。妾家扬子住,便弄广陵潮。
▶这首南朝民歌,在尺幅之间,便将一个风里来浪里去的弄潮儿写得栩栩如生。同时,也描绘出一幅江南风情画,是一篇动人的佳作。
《华山畿》(选一)
华山畿,华山畿,君既为侬死,独生为谁施?欢若见怜时,棺木为侬开。
▶这首诗,列《华山畿》二十五篇之首。是说南朝宋少帝时,南徐(今镇江)的一个读书人,偶然见到了一位女子,从此相思成疾。以致于缠绵病死,遗言要葬在华山旁,他初见那女子的地方。于是素车白马,迤逦而行,到得山脚下,突然拉车的牛不肯走了,正是女子的家。女子出来,见了士子的棺木,没有悲伤,没有惊愕,很平静地说等一下。然后回屋,梳洗、沐浴,盛装而出,唱着这一阙歌。棺木应声而开,女子纵身而入,不再出来。至今当地老百姓仍称《华山畿》为“小梁祝”,小,并非是指故事长短,而可以理解为初具雏形的意思。此诗语句虽短,却余韵悠长。
《那呵滩》
离欢下扬州,相送江津湾。愿得篙橹折,交郎到头还。
篙折当更觅,橹折当更安。各自是官人,那得到头还。
▶这是两首男女对唱的情歌。其一是女声,她在送别她的情郎时,希望她情郎的竹篙和摇橹折断,好让他不去扬州,让他们永远厮守在一起。传达出真切的情思和天真的愿望;其二是男声,说明他去扬州是应官府的差遣,不去是不行的,哪里能够中途回还?男子的对答,则表现出身不由己的遗憾和悲哀。
《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鸟意多哀。春风复多情,吹我罗裳开。
《夏歌》
青荷盖渌水,芙蓉葩红鲜。郎见欲采我,我心欲怀莲。
《秋歌》
凉秋开窗寝,斜月垂光照。中宵无人语,罗幌有双笑。
《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静默安然的心之花园里,一个浑身散发着迷迭香的女子向我们娓娓道来。春消夏长,一年四季,那些存在于她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和忧伤。她的一切的喜悦哀伤,都和那个始终不见面容的男子休戚相关。由生到死,一直存在。
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
《木兰诗》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两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敕勒歌》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这首北朝民歌,虽然仅有二十七个字,却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它歌咏了北国草原的富饶、壮丽,抒发了敕勒人对养育他们的水土,对游牧生活无限热爱之情。
《折杨柳枝歌》
门前一株枣,岁岁不知老。阿婆不嫁女,那得孙儿抱。敕敕和力力,女子临窗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阿婆许嫁女,今年无消息。
▶这是一首北朝民歌。它感情真率,风格爽朗,直率地表现了女子迫切待嫁的心情,和南朝歌咏爱情的那种缠绵委婉的情调完全不同。
《陇头歌辞》
陇头流水,流离山下。念吾一身,飘然旷野。朝发欣域,暮宿陇头。寒不能语,舌卷入喉。陇头流水,鸣声幽咽。遥望秦川,心肝断绝。
▶站在艰危苦寒的陇山顶上,回望富丽繁华的长安城和千里平原沃野,眼见陇水一股向东流下,一股向西流下,那种感受真是无可名状的凄凉和悲壮。
关于“乐府民歌,最美南北朝民歌十首赏析”的问题
南朝乐府经典诗词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赏析一、心思巧藏,以动作展。
南北朝乐府民歌有什么特点?
此时期除文人诗光彩绽放外,乐府民歌也有长足发展。南北朝乐府民歌是继“国风”和汉乐府民歌后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的中国诗歌,是我国诗歌史上一个新的发展。
什么是南朝乐府民歌?
南朝乐府民歌,产生年代始于三国东吴,迄于陈,以《清商曲辞》中的“吴声歌”和“西曲歌”为主。前者产生于六朝都城建业(现在的南京)及周围地区,这一。
南朝乐府诗歌中有哪些名篇
南朝乐府诗的代表作是《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
南朝民歌的代表作是()?
南朝民歌盛于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华彩的一章。南朝民歌大部分保存在(宋)郭茂倩所编《乐府诗集·清商曲辞》里,主要有吴歌与西曲两类。《西洲曲》。
西洲曲的全文翻译及赏析
《西洲曲》赏析《西洲曲》是南朝乐府民歌中最长的抒情诗篇,抒写了一个姑娘对情郎的漫长相思.“忆梅下西洲,折梅寄相思.”六朝人早有折梅寄远以示。
【南北朝乐府民歌在题材上、内容上、艺术分格上等方面的异同...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纪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南朝民歌南朝。
试以《西洲曲》和《木兰诗》为例,比较分析南北朝乐府民歌在...
北朝民歌北朝民歌主要是北魏以后用汉语纪录的作品,大约是传入南朝后由乐府机关采集而存的,传世的约六十多首,以《敕勒歌》最为著名.南朝民歌南朝。
南北朝民歌的地位?
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比较集中的方式出现的又一批人民口头创作,是中国诗歌史上又一新的发展。南北朝民歌是继周民歌和汉乐府民歌之后比较。
敕勒歌小提琴赏析?
敕勒歌是一首古诗,不是歌曲,无法用小提琴演奏。《敕勒歌》是南北朝时期流传于北朝的一首乐府民歌,一般认为是由鲜卑语译成汉语的诗作。此诗歌咏了北国草原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