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代“高考”如何阅卷

明代“高考”如何阅卷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1746 更新时间:2023/12/21 11:24:21

[摘要]:明代“高考”如何阅卷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名称?会试被录取的举子,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发榜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由。为什么科举考试,明清时代是考八股?老实说,现在很多人对“八股文”存在一种偏见。当时反对“八股”最凶狠的那些人,其实恰恰是不会写“八股”的人。那么,他们对于“八股文”的批判,在可信度上...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比之唐宋元

今天的“高考”与古代的科举考试相比,难度其实是非常低的。如果把科举考试称作“独木桥”,高考简直就是“高速公路”。明代的官办学校,中央学校叫“国子监”,地方学校叫“儒学”。国子监的学生叫“监生”,即“太学生”。地方儒学按照行政级别,分为府学、州学、县学,学生叫“生员”,俗称“秀才”。

明代府、州、县学的生员名额有定数,明初府学四十人,州学三十人,县学二十人(小县则四五人),考取的难度可见一斑。“秀才”算是有了“功名”,属于士大夫阶层,有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可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若是打官司输了,百姓可以打屁股,但对秀才只能打手心。明代秀才着装也与众不同,戴“头巾”,着“蓝衫”,样式也是朝廷统一制定的,是身份的标志,不是任何人都能随便穿的。秀才分三等,成绩最好的称“禀生”,其次称“增生”,三等为“附生”,其中“禀生”公家还按月发给廪米六斗。

现在的本科大学虽然没有考秀才难,但至少是全国或全省组织的统考,所以从形式上来说,“高考”还是高级别的考试,但最多相当于明代的“乡试”。

乡试是一省范围内考试,参加者为秀才,考中者就是“举人”。中举之后,就算正式进入了统治阶级,可以被人称做“老爷”。举人有做官的资格,可以在吏部候缺,如果国家有缺的话直接可以当官,担任教职,去做学官,还有机会参加大选,谋个候补知县之类的小官。当然可以既可以继续上进,参加会试,谋求更大的政治前途。但考中进士就更难了,明代一科少的全国不足百人,多的也只有两三百人。

明代的乡试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凡本省生员与监生、荫生、官生、贡生,经科考、岁科、录遗合格者均可应试。逢子、午、卯、酉年为正科,遇庆典加科为恩科,考期亦在八月。各省主考官均由皇帝钦派,中式称为“举人”,举人原则上即有选官的资格。凡中式者,均可参加次年在京师举行的会试,这就是顶级冲刺了。

明代“高考”如何阅卷

乡试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每个考生一个考试场,是单间,这种单间即“号”,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考生进去之前先搜身,每人发三根蜡烛,进去后房门马上封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考生答卷完毕将试卷交受卷官,试卷送弥封所。剩下来就是考官评卷,考生等消息了。

明代的试卷的评阅,是十分严格也是非常公正的,正常情况下是没有作弊的可能,否则将受到严厉惩罚,直到杀头。

首先,明代评阅乡试试卷的人员要求很高。评阅人员,一是考试官,二是同考试官。考试官与同考试官,任职务条件一般为科举资历必须是贡士以上资格,并且必须是外省人,必须是在职的府、州、县学教官。这些人很内行,也是在职人员,是不敢徇私舞弊的。

其二,防范措施严密。即使有胆敢徇私舞弊的,作弊成功的概率也太小。明代乡试试卷的评阅大致有五道程序:一是应试者答卷完毕后,将试卷交受卷官,经过吏员的弥封、糊名,再由受卷官收回,盖上戮印后,送至弥封所。二是弥封官将试卷折登、弥封、糊名、编号,交誊录所。考生试卷经过统一誊录,很难留下作弊暗号。三是誊录官将考卷用朱笔誊录后,交对读所校对。对读后,交收掌所收藏。四是改卷开始,试卷先交同考试官评阅。同考试官看中的试卷,向主考试官推荐。五是主考试官再将这些被推荐的试卷进行评阅。整个过程,均由内外监试官监督。

其三,问卷中的分工负责与相互监督。明代科举考试试卷评阅的具体办法,一是在试卷评阅后,必须由改卷人员签名并写下评语。二是一份试卷不由一人评阅,而由三至四人评阅。考生的实际水平,并非一个说了算,保证了评卷的公正性。

其四,试卷水平有横向比较。明代乡试卷少有客观答案,所以试卷评阅过程中必须相互比较,评出优劣。方法有:对比评阅法、词句评阅法、证据考察评阅法、经义衡量评阅法等。

对比批改法,即用一卷与同科其他试卷答题之比较,来评阅考生的试卷。此法的特点是通过比较来权衡试卷的优劣,具有鲜明的对比性。采用对比法,一是同场其他考生的答卷相互比较,实行“货比货”,这种方法使用较多。二是对照当时流行的所谓“时作”,比对模本,相比之下见出高下。

词句评阅法,即考试官对考生答卷中的词句作出评价的一种评阅方法。判断的方式主要是词句是否简明扼要,文字是否简练明了。

证据考察评阅法,即考试官对应试者答卷中论据是否充分、取舍是否适当的一种改卷方法。

经义衡量评阅法,即考试官运用儒家的“四书”、“五经”等经典意旨和孔子孟子朱熹等儒家、理学大师的思想来衡量答卷质量好坏,判断试卷水平高低的一种改卷方法。后两种方法,等于使用“标准答案”。

明代乡试试卷的评阅,并不评定“得分”,而是评出“等级”,依据“等级”排出“名次”,最后确定中试或淘汰试卷。

试卷的等级也不是简单地划定几个等次,而是由考试官对试卷给出“批语”。考试官对试卷的批语,字数不等,少则两个字,如“典雅”、“精结”、“明确”、“得体”等。多则数十字,如嘉靖十年顺天府乡试中考生苏志皋的答卷,同考试官教授张某批语长达54字,文云:“我朝建南北二京,实行天下形势之大,而列圣世德相承以培万年之基,实在于此。是策能言之而未又以得人心,正君心为保守之道,尤为有见意。得士如此,可以闻于矣。”这等评价,明显是考官看中考生了!

考试官的批评实际上是有“结构”的,不是想怎么写就怎么下笔。文字较长的批语,其结构一般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考试官谈自己对考题主要论点的看法,第二部分则是考宫对答卷的具体评论。

——从试卷的保密,到试卷的客观批阅,加上试卷相互间的优劣比较,明代“高考”阅卷工作是严密而公正的。应考者的实际能力与水平,很难因考试官一人的好恶而失去公允。

关于“明代“高考”如何阅卷”的问题

明清科举考试四个等级名称?

会试被录取的举子,称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会试发榜正值杏花盛放,所以又称为“杏榜”。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由。

为什么科举考试,明清时代是考八股文?

老实说,现在很多人对“八股文”存在一种偏见。当时反对“八股”最凶狠的那些人,其实恰恰是不会写“八股”的人。那么,他们对于“八股文”的批判,在可信度上...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比之唐宋元诸朝更为严密,分乡试会试和什么?

取的贡士...会试的主考官,明朝多以翰林官充当,明末又多以内阁大学士担任,清朝由内阁大学士或六部尚书充任。清朝新录取的贡士,殿试前还须进行一次复试,按成绩。

我国古代是如何惩治科考弊案的?

导读:隋炀帝设置进士科以来,科举制度在1300年的历史中,这条看似“学而优则仕”的光明坦途却相当狭窄,到了清代时期,这一制度才勉强产生“十万进士”,说明了...撰。

为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古代朝廷是如何防止作弊的?

古代的高考,也就是题主所说的古代科举考试,为防止作弊,保证考试公平、公正,经长期实践、探索,也是建立健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严防作弊的制度规定,及操作办法...科。

高考和古代的赶考有什么不同和相同?

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现代的高考是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或者“普通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

封建时期如何处理科考舞弊案?

当然,为了“一卷定终身”这些学子不得不十年寒窗苦读。他们都希望通过“科举”这座独木桥挤进官场,博得大好前程。因此,不得不都使出浑身解数,这其中也不乏...对。

科举殿试穿什么?

科举考试发展到明代,殿试的各种程序和仪式已经相当完备了,整个过程包括:拟定考题、殿考、阅卷读卷、传胪、赐状元朝服、赐宴礼部、上表谢恩、行释菜礼、题名立。

古代科举试题是临时出题还是从题库随机抽取呢?

“荣耀历史”用心为你解答历史科举制度史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制度,也是封建社会稳健传承的重要保障。科举,开科举士,是封建社会皇帝选拔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

明朝唐伯虎作弊案的真相是什么?大才子唐伯虎真的作弊了吗?

唐伯虎少年得志,意气风发,他想在会试中逞青云之志,“会题泄露”案,让他的人生走向另一个轨迹影视剧里关于唐伯虎的演绎可以说已经到了耳熟能详的地步,《唐...是。

标签: 会试明朝科举

更多文章

  • 朱元璋强抢陈友谅小妾写进圣旨昭告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朱元璋,洪武,自己的

    [摘要]:朱元璋强抢陈友谅小妾写进圣旨昭告天下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霸占陈友谅的漂亮小妾,还生下了一个儿子,为何却酿成...朱元璋打败陈友谅后,便将他的小妾阇氏纳入了自己的后宫之中,后来阇氏还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潭王朱梓,不过这个潭王朱梓不是一个安分的王爷,阇氏告。朱元璋平灭陈友

  • 《延禧攻略》娴妃的历史原型是谁?娴妃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攻略,璎珞,皇后

    [摘要]:《延禧攻略》娴妃的历史原型是谁?娴妃结局如何?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延禧攻略和如懿传的人物关联?《延禧攻略》和《如懿传》关系是《如懿传》和《延禧攻略》的背景时空是一样的,二者拥有同一个男主角都是乾隆,不过女主选人截然不同。《如懿传》以清乾隆时期。延禧皇后历史原型?延禧攻略一共出现两位皇后第

  • 《寂寞空庭春欲晚》卫琳琅历史原型,她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原型,寂寞,康熙

    [摘要]:《寂寞空庭春欲晚》卫琳琅历史原型,她是个怎样的人?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寂寞空庭春欲晚》卫琳琅的人物原型是谁?她和康熙是什么关...《寂寞空庭春欲晚》卫琳琅的人物原型是谁?良妃,卫氏(?——1711),满洲正黄旗人,内管领阿布鼐之女。康熙二十年生皇八子胤禩。康熙三十九年,她和瓜尔。在寂寞

  • 明孝宗: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后并不曾娶嫔妃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明朝,皇后,皇帝

    [摘要]:明孝宗:历史上只有一个皇后并不曾娶嫔妃的皇帝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明孝宗真的只有一个妻子?他的张皇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位女子?仁宗诚孝皇后张氏,永城人。其父亲张麒因女儿而身贵,被追封为彭城伯,载入《外戚传》。洪武二十八年(1395),张氏被册封为燕世子妃。永乐二年(1404),被封为皇太...

  • 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丽江,朱元璋,皇陵

    [摘要]:朱元璋下葬时搞了一个“迷魂阵”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传说朱元璋死后十三城门同时出棺,这是为什么?朱元璋死后摆起“迷魂阵”十三城门同时出棺,礼仪规格全部相同,有人说,这不是有病吗,谁都知道朱元璋葬到了明孝陵内,谁还能去打劫你地棺材怎么地,其实不然,...朱。朱元璋的墓历史上有没有被盗过?理科

  • 年希尧的生平简介,年希尧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年羹尧,清朝,雍正

    [摘要]:年希尧的生平简介,年希尧是怎么死的?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大将年羹尧被杀的真实原因?年羹尧,中国清朝名将,进士出身,官至四川总督、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还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显爵集于一身。他曾参与平定西藏乱事,率清军平息青海罗卜...等。年羹尧其人如何?获罪过程怎样?92款大罪是什么?

  • 北宋书法家米芾《兰亭序跋赞》欣赏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王羲之,米芾,行书

    [摘要]:北宋书法家米芾《兰亭序跋赞》欣赏是一段宋朝历史的历史,翰墨风流出处?出自宋代米芾《题定武兰亭古本》翰墨风流冠古今,鹅池谁不赏山阴。此书虽向昭陵朽,刻石犹能易黄金。米芾(1051-1107),自署姓名米或为芊,芾或为黻[fú]。...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有哪些?米芾行书代表作品是那些?有《蜀素帖

  • 为何“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胜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康熙,打了,雅克

    [摘要]:为何“康熙盛世”下的雅克萨大捷是比失败更糟胜利?是一段清朝历史的历史,雅克萨之战后为什么康熙不灭了沙俄?这个问题很有意思。简单说来,之所以雅克萨战争最后打成这个样子,虽然看起来不够酣畅淋漓,但却是康熙想要的结果。1582年开始,大批哥萨克怀着对毛皮的向往翻...有些人说落后不一定会不挨打,

  • 嘉定四先生程嘉燧简介,程嘉燧怎么死的?程嘉燧诗歌代表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代表,画坛,的是

    [摘要]:嘉定四先生程嘉燧简介,程嘉燧怎么死的?程嘉燧诗歌代表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李流芳对后世的影响?在明代的画坛上,李流芳的是一个很值得关注的人物。他生活在以戴进、吴伟代表的继承南宋画风的浙派和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门画派相继衰落,而以董其昌为代。你觉得以前哪部国产动漫最好看?程嘉燧休宁人氏,

  • 荒淫奸邪 看“草根皇帝”朱元璋如何玩女人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皇帝,荒唐,这一

    [摘要]:荒淫奸邪看“草根皇帝”朱元璋如何玩女人是一段明朝历史的历史,朱元璋家族是怎么奴役人民的?每个封建王朝都是以剥削老百姓为基础的,不然就不叫封建王朝了,不管皇帝好坏,这个性质是不变的,老百姓都是被奴役的弱势群体,明朝也一样!朱元璋对老百姓还...(朱。洪秀全究竟有多奢靡?起眼看丈夫,三该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