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睿宗长子李成器为何让出太子之位给三弟李隆基

唐睿宗长子李成器为何让出太子之位给三弟李隆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1867 更新时间:2023/12/4 21:56:02

[摘要]:唐睿宗长子李成器为何让出太子之位给三弟李隆基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李旦只传位给李隆基不传位给其他儿子?李隆基是李旦的三儿子,又是庶出,如若当时的历史环境处于正常状态的话,李旦确实应该将皇位传给李成器,而不是李隆基。但是,李旦只能将皇位传给李隆基,即便...后。唐玄宗的哥哥李成器本来是太子,他为何会让出储君之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作为唐睿宗李旦的庶子,玄宗李隆基本来没有皇帝命,他之所以能登基为帝,并开创“开元盛世”,在很大程度上要拜异母兄、太子李成器所赐

毫无实权的父亲时刻担心自己会像哥哥们一样被祖母杀掉,所以年幼时李成器就常常能感受到那份恐惧。姑母太平公主一向野心勃勃,之所以选择自己而不是三弟,只是因为自己软弱好控制。即使自己以后能登上太子之位,恐怕遭遇也只能和当年的父亲一样,成为姑母问鼎最高权力的垫脚石。

生在帝王之家,很少有人不想登上那至高无上的宝座,甚而为此勾心斗角、手足相残。但宋王李成器却为何坚决地将太子之位让给自己的弟弟呢?

唐景龙四年,太平公主与临淄王李隆基发动了一场政变,将弄权的韦后与安乐公主赶下了台,大唐终于结束了由女性主宰的命运,唐睿宗正式登基,立谁为太子被提上了皇家最紧要的议事日程。

其中最热门的人选是睿宗的长子当时的宋王李成器,也就是后来的宁王李宪。当他在自己的府中,悠闲地吹着心爱的紫玉笛时,尚不知自己即将面临人生中最至关重要的抉择。这时,忽然听到奴仆来报说:“镇国太平公主驾到。”李成器知道自己的这位姑姑是武后最宠爱的女儿,其威势无论是在武后天朝,还是在当下,都足以令皇亲国戚们仰视。宋王自然也不敢怠慢,连忙起身迎了出去。

太平公主走进来,虽然已步入中年,但那种威严的气势,仍让李成器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自己和父亲在祖母强权下提心吊胆的日子。不过,今天的太平公主似乎和蔼了许多,她笑着对自己的侄子说:“听说成器又在研习新曲,真乃风雅之人,这样的人才当得起我们李家子弟的声名。我常告诉儿子崇简,应该多与宋王来往学习,可惜他总是不把我的话放在心上!”

李成器听她这样说,觉得虽是夸奖自己,却分明是话里有话,暗地将自己和三弟李隆基拿来对比,心下十分不安。知道太平公主此来一定有非同小可的事,于是客气地说:“我只懂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情,如果崇简对音乐有兴趣,大家不妨一起切磋。除了我之外,各位兄弟的音乐造诣各有千秋,譬如三弟的羯鼓,便已进入化境,无人能敌。”

太平公主见李成器顾左右而言他,遂挑明了来意:“如今满朝都在议论立太子之事,你既身为陛下的长子,按照礼法需立嫡立长,所以我会全力支持你问鼎宝座的。”

李成器听了之后急忙推让道:“太子乃国之根基,成器一介闲人,岂能当之?姑母不要折杀了我。何况这种大事,应该由陛下决定,轮不到我等臣子妄言揣测。”

李成器说得滴水不漏,不肯主动表明自己的心思。太平公主无计可施,只好闲话几句便离开了。她前脚刚走,后脚又来了一名贵客,正是李成器的三弟李隆基。他诛杀韦后和安乐公主,为政局的稳定立下大功,也是太子之位有力的竞争者。

李成器想到姑母刚刚离开,三弟一定知道姑母来找过他,心里有几分不安。李隆基却是一副兴致勃勃的样子,一进来就大喊:“好久未与大哥合奏,今日一定要玩个痛快!”于是兄弟两人默契地合奏了起来。李隆基在宋王府呆了大半天时间,除了切磋乐理,其他什么都没谈。临走时,李隆基只对自己的哥哥说:“真希望以后我们兄弟可以这样永远合奏下去!”李成器拍拍他的肩膀笑着说:“一定会的。”

送走了三弟,李成器陷入了沉思。目前朝野上最大的两派势力代表,在一天之内造访了自己,看来想要置身事外是不太可能了,俗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但到底怎么做才是最恰当的呢?

其实,太子之位,李成器并不是没有坐过。事实上,当父亲睿宗还是祖母武则天的傀儡时,年仅六岁的他就已经被立为太子。毫无实权的父亲时刻担心自己会像哥哥们一样被祖母杀掉,所以年幼时李成器就常常能感受到那份恐惧。姑母太平公主一向野心勃勃,之所以选择自己而不是三弟,只是因为自己软弱好控制。即使自己以后能登上太子之位,恐怕遭遇也只能和当年的父亲一样,成为姑母问鼎最高权力的垫脚石。

而能与姑母抗衡的只有三弟李隆基,他不但拨乱反正有功,而且手里握有兵权,总之各方面一对比,自己除了长子这个名头之外,什么地方都不如他。既然自己能力所限,不可能当一个令人心服口服的太子,与其做姑母的棋子,不如干脆给三弟做个顺水人情。

想到这里,李成器下定了决心。第二天,他上奏睿宗,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坚决要求立三弟李隆基为太子。睿宗看了他的奏章,沉吟半晌才说道:“立储先嫡先长,这也是历朝历代的规矩。”

李成器马上跪下大声说道:“国家平安时,立储先嫡先长;国家有难时,则应立贤能者。太子是天下之本,太子的人选不应当让天下百姓失望。三弟为大唐立下不朽功勋,他才是众望所归,儿臣无论如何也不接受太子之位。”说完,李成器便开始大力叩头,泣不成声,以示自己的决心和诚意。

实际上,唐睿宗本来就觉得李隆基才能过人,而且手握兵权,在朝中的威信大大高于温和的长子。自己之所以迟迟没有宣布太子人选,不但有嫡长之别的顾虑,也担心万一立储之事不恰当,又会酿造兄弟相残的惨剧。如今见宋王李成器如此识大体,自然十分高兴,他连忙扶起李成器说:“你们兄友弟恭,实在是李家之福,朕也感到十分欣慰。”

李隆基听说哥哥上奏保举自己为太子,也十分识趣,上疏礼让了一番。唐睿宗随后便颁下旨意,正式立李隆基为太子,太平公主的企图就此落空。

不久,唐睿宗正式传位给太子,李隆基登基即唐玄宗,李隆基对曾经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宋王李成器始终十分感激,李成器的这个举措得到了极大的回报,封地和赏赐自不用说,后半辈子过得风平浪静、富贵惬意。在他死后,唐玄宗还将他追封为“让皇帝”,恩惠荫及子孙,而这一切都应归功于他明智的决定。

关于“唐睿宗长子李成器为何让出太子之位给三弟李隆基”的问题

为什么李旦只传位给李隆基不传位给其他儿子?

李隆基是李旦的三儿子,又是庶出,如若当时的历史环境处于正常状态的话,李旦确实应该将皇位传给李成器,而不是李隆基。但是,李旦只能将皇位传给李隆基,即便...后。

唐玄宗的哥哥李成器本来是太子,他为何会让出储君之位?他最终的结局如何?

作为唐睿宗李旦的庶子,玄宗李隆基本来没有皇帝命,他之所以能登基为帝,并开创“开元盛世”,在很大程度上要拜异母兄、太子李成器所赐,正是后者的主动让位,才...后。

李旦为什么传位给李隆基?

因为李隆基在韦皇后和安乐公主政变的时候,率兵进入宫中平息了政变,才使得李旦第二次登基称帝,而原本的太子李成器觉得李隆基于国有功,应当成为皇储,多次相让。

唐玄宗李隆基到底是继承谁的帝位(法统)?

李隆基到底是谁的儿子呢?你肯定会说是唐睿宗李旦。但其实不然,李旦只是李隆基血缘上的父亲,而李隆基宗法上的父亲,却是李旦的大哥李弘。事情还要从头说起。...

寿王李瑁本是皇子中最热的太子人选,为什么唐玄宗最后选了李亨?

很荣幸与大家探讨这一问题!个人认为,李亨之所以能够后来居上、成为皇储,主要原因:一是李瑁和李琮都有不能被立的“硬伤”;二是王皇后对李亨有养育之恩;三...所。

唐睿宗李旦“三让天下”是为什么?

作为唐朝的第五位,同时也是第七位皇帝,李旦在后世有一个很有趣的外号,叫做‘六位帝皇丸’。为什么叫他‘六位帝皇丸’呢?因为李旦他们一家人,可以组团做皇...直。

兄友弟恭,李隆基一天之内连杀三子,却为何对兄弟爱护了一辈子?

李隆基爱护兄弟,兄友弟恭?我不这样认为!相反,我认为李隆基这个人物在本质上就是一个薄情寡恩、贪恋权势、痴迷美色、骄奢淫逸的昏君罢了,他的前半生之所以励...4。

李隆基为何在年底十二月改元开元?是不是与赵光义改元太平兴国有着某种类似的情况?

通过政变执政的唐玄宗李隆基:李隆基继位情况比较复杂,竞争对手就是太平公主。李隆基一生见多了政变,从皇祖母武则天开始的“神龙政变”到诛杀韦后的“唐隆政...

为什么李隆基复国后没有鞭尸武则天?

李隆基复国后为什么没有鞭尸武则天?这话问的,本来就不对,因为恢复李唐的不是李隆基,而是他的伯父唐中宗李显。李隆基继位后完全没有理由要去鞭尸武则天,第...

历史上“太子”的最终结局有哪几种?

太子,指的是现任皇帝以及朝廷依据国家法度,册立的皇位继承人。一般是嫡长子,或者是皇帝的其他子侄。选立太子的基本原则是:立嫡立长。即嫡子优先,长子优先...崇。

标签: 太子帝皇玄宗

更多文章

  • 历代五虎上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上将,关羽,蜀汉

    [摘要]:历代五虎上将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五虎上将都是谁呀?五虎上将,出自于《三国演义》,是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五虎上。五虎上将是指哪五位?五虎将指的是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他们是汉末三国时期跟随

  • 曹彰怎么死的,历史上曹彰死亡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之子,曹丕,曹植

    [摘要]:曹彰怎么死的,历史上曹彰死亡真相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曹操第三子曹彰,力可敌猛兽,为何在《三国演义》中却不受重视?曹彰是曹操和武宣卞皇后第三子,曹丕之弟,曹植之兄。他是三国时期一流将领,骁勇善战、武艺高强,为曹操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曹魏政权的建立作出了杰出贡献。曹...曹。曹丕到底有多么心狠

  • 三国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非要与男人一起睡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备,张飞,演义

    [摘要]:三国历史上的张飞为什么非要与男人一起睡觉?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三国史上张飞真的是睁眼睡觉的吗?这个肯定是杜撰的。是民间传说。只是为了增加范强张达刺杀张飞时的戏剧性。历史上的张飞,可没有睁着眼睛睡觉的毛病。从哪里可以知道呢?就从《三国志关张马。三国的张飞是怎么死的?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家好,

  • 唐朝李世民,李世民儿子的悲惨命运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儿子,后代,太宗

    [摘要]:唐朝李世民,李世民儿子的悲惨命运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唐太宗的14个儿子分别是什么结局?龙生九子,秉性各异,太宗李世民的14个儿子贤愚分明,有的名垂青史,有的身败名裂,有的惨遭武则天杀戮,还有的身世不明,留下历史谜团。我们分类介绍,借此一窥...按《。李世民的大儿子咋死的?李世民的大儿子是

  • 韩愈——文人怕穷多好财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秀才,穷而后工,韩愈

    [摘要]:韩愈——文人怕穷多好财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韩愈评价唐太宗?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皇帝是天之骄子,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无论皇帝做了多么错误的事情,做臣子的都不可能当面指责皇帝,只能采取“讽谏”的方式委婉劝说。韩愈穷鬼来历?1、指使人穷困的鬼。六朝以来风俗,民间多于农历正月某日作诗文祭送

  • 胡汉分治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府兵制,时期,民族

    [摘要]:胡汉分治是一段晋朝历史的历史,历史上的“胡汉分治”和“藩汉分治”分别在那些时期?胡汉分治发生在中国古代十六国时期,当时天下大乱,民族之争,国家之争,导致天下处处都是战乱,民不聊生。饥荒,病魔时时刻刻都发生在百姓身上。当时的少数民...中国历代王朝进行民族事务治理主要做法有哪些其实我觉得就两

  • 蔡邕​去赴宴,刚走到门口就回去,心中大惊:屋里琴声有杀气!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后汉书,蔡邕,译文

    [摘要]:蔡邕​去赴宴,刚走到门口就回去,心中大惊:屋里琴声有杀气!是一段汉朝历史的历史,谁能告诉我后汉书,蔡邕传的原文和翻译?后汉书·蔡邕传原文:蔡邕字伯喈,陈留圉人也。少博学,师事太傅胡广,唯辞章、数术、天文是好,妙操音律。邕性笃孝母常滞病三年邕自非寒暑节变未尝解襟带不寝。蔡邕听琴的译文译文!潜

  •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生子当如孙仲谋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东吴,合肥,孙权

    [摘要]:《三国志•吴志•吴主传》:生子当如孙仲谋是一段三国历史的历史,“生子当如孙仲谋”来历和出处?答:生子当如孙仲谋释源:《三国志》裴松之注。《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十八年正月,曹公攻濡须,权与相拒月余。曹公望权军,叹其齐肃,乃退。”裴注:《...答。生子当如孙仲谋的表现手法?“引用”,“生

  • 北齐罚作弊者喝墨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古代,墨水,泥封

    [摘要]:北齐罚作弊者喝墨水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为什么用“喝墨水”来形容人知识水平的高低?-lMfXYHVp的...民间把读书叫“喝墨水”,用“喝墨水”多来形容一个人知识水平很高。但其实在古代是喝的墨水越多,知识水平越低。这源于我国古代的考试制度。如《隋书•仪礼志。为什么用“喝墨水”来形容人的知

  • 唐太宗亲自动笔为司马懿、司马炎等写史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司马,司马懿,魏国

    [摘要]:唐太宗亲自动笔为司马懿、司马炎等写史论是一段唐朝历史的历史,晋书是哪个白痴写的?晋书的修撰,从贞观二十年(公元六四六年)开始,二十二年(公元六四八年)成书,历时不到三年。参加编写的前后二十一人,其中房玄龄、褚遂良、许敬宗三人为监...晋。论司马懿篡权的必要性?因为电视剧《军事联盟》以及吴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