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贺若敦锥刺儿子贺若弼舌头是一段南北朝历史的历史,隋朝第一大将贺若弼曾被父亲“锥舌刺血”,为何还是死在多说话上?公元565年初冬。大雪纷飞,为贺若家平添几分凄冷。家主贺若敦因口出怨言,辞锋间得罪了北周重臣宇文护,被下旨赐死。此刻,他谆谆告诫自己最器重的儿子贺若弼...贺若敦父子和刘文静父子哪对死的更惨?谢谢邀请!贺若敦贺若敦是隋朝名将贺若弼的父亲,河南洛阳鲜卑族人,西魏北周时期的将领,此人勇武刚猛。西魏大统二年之时,抓捕了东魏颖州刺史
北周贺若敦因说话耿直,得罪掌权太冢宰宇文护,被逼令自杀。临刑前告诫儿子贺若弼说:你今后一定要完成我扫平江南的夙愿。我因为说话不谨慎而被处死,你千万要接受教训三思而言啊!说完,用锥子刺儿子的舌头。言为心声,岂能不慎。刺舌君今犹未戒,灸眉吾亦更何辞。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康)刺史。北周保定五年(565年)十月,贺若敦因口出怨言,为北周晋王宇文护所不容,逼令自杀。临死前,曾嘱咐贺若弼说:“吾必欲平江南,然此心不果,汝当成吾志。且吾以舌死,汝不可不思”(《隋书·贺若弼列传》)。并用锥子把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告诫他慎言。大业三年,贺若弼被隋炀帝加以诽谤朝政的罪名杀害。
《周书·贺若敦传》云:“贺若敦,代人也。父统为东魏颍州长史,大统二年执刺史田迅以州降。至长安,魏文帝拜为右卫将军兖州钊史。”
关于“贺若敦锥刺儿子贺若弼舌头”的问题
隋朝第一大将贺若弼曾被父亲“锥舌刺血”,为何还是死在多说话上?
公元565年初冬。大雪纷飞,为贺若家平添几分凄冷。家主贺若敦因口出怨言,辞锋间得罪了北周重臣宇文护,被下旨赐死。此刻,他谆谆告诫自己最器重的儿子贺若弼...
贺若敦父子和刘文静父子哪对死的更惨?
谢谢邀请!贺若敦贺若敦是隋朝名将贺若弼的父亲,河南洛阳鲜卑族人,西魏北周时期的将领,此人勇武刚猛。西魏大统二年之时,抓捕了东魏颖州刺史,归降宇文泰...大。
因言语惹祸上身的典故?
祸从口出典故贺若弼.隋灭陈名将.其父贺若敦为南北朝北周时的大将.以威猛出名.曾任金州总管.在参加平定湘州之战中立有大功.自以为能受朝廷封赏.但没想到因被。
一代名将贺若弼的结局怎么样?
贺若弼(544年-607年),复姓贺若,字辅伯,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著名将领。贺若弼出生在将门之家,其父贺若敦为北周将领,以武猛而闻名,任金州(今陕西省安...陈将。
历史上有什么因为大嘴巴死的很惨的人?
祸从口出,饭可以乱吃,话不可乱讲!这是历史的教训,历朝历代都有毒舌,嘴巴不饶人,得罪人无数,最后被人杀掉!三国历史上有五位死在自己一张嘴上的名人,还有...曹操。
祸从口出事例老班叫咱些有关祸从口出的作文,希望可以向各位求...
贺若弼父子的杯具都是因为祸从口出.贺若弼.隋灭陈名将.其父贺若敦为南北朝北周时的大将.以威猛出名.曾任金州总管.在参加平定湘州之战中立有大功。
老爹为了让儿子学会慎言,用锥子扎烂儿子的嘴,儿子后来结局如何?
隋唐河北四方将是谁?
韩擒虎、贺若弼、高颎、史万岁.韩擒虎(公元538—公元592.12.26)原名擒豹,字子通,隋朝名将。容仪魁伟,有胆略,好读书。仕北周,袭父爵,以军功迁和州刺史。...
南陈为什么不把南梁彻底给灭了?
西梁就像一根刺扎在肉里,南陈隐隐作痛却又拔不出来。西梁还有地缘上的优势。西梁居高临下,像一个楔子直插南陈后方,进可攻,退可守,并且随时能注意南陈的动...
谨言慎行,言多必失的说说?
人活一世,用一年学说话,却用一生学闭嘴。谨言慎行天地宽,守嘴不惹祸,守心不出错。美文1、戒多言: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说话不要太多,言多必失。2、...人。